冬雪如锦——山水画中游
时间:2018-06-14 08:16:32

 
    王氏语带嘲讽的道。
 
    顾冬雪在王氏提醒的时候便想到了这其中的关键,敢情顾维桢这是骑驴找马啊。
 
    “那魏姑娘后来怎么样?嫁人了没?”顾冬雪问道。
 
    按照王氏的说法,魏敏十五岁时父母双亡,守孝三年,十八岁时参加刘家宴会,那时是长宁十三年,今年是长宁十七年,也就是说如今魏敏也有二十二岁了,这个年龄早就该嫁人了。
 
    本朝女子出嫁年龄虽然比前朝十四五岁就嫁人的风俗要晚,但是大部分女子都会在十七八岁时出嫁,一般不会超过二十岁。
 
    王氏苦笑着摇摇头,“没有,所以说刘家恶毒,他们算计敏姐儿,还请了京城很多名门世家的女眷一起过去参加宴会,敏姐儿和戏子相约净房幽会这件事在京城稍有名望的人家中几乎传了个遍。
 
    即使先前不知此事的,稍一打听,也很轻易的便能打听到。
 
    否则,即便魏大人不在了,凭着魏大公子如今的官位和成就名声,敏姐儿即使不能嫁入世家名门,找个家风清正小有资产的读书人家做夫家,还是很容易的。”
 
    王氏说着,又问顾冬雪,“你知道魏大公子吧,他去年也跟着安成候肖世子一起来宁北卫参加了比武,虽然败给了广渊,但是听相公说,他的武艺和肖世子在伯仲之间,也仅仅次于广渊,且在排兵布阵上也有自己的本事,是个很出色的武将。”
 
 第四百一十五章:所托
 
    顾冬雪点点头,“这事相公倒是和我说过,当时魏公子还和相公打听我和信哥儿,相公和他说了,我们一切都好。
 
    但是我并不知道他家里出了这么多的事。”
 
    虽然顾家三房和魏家算是拐着弯的姻亲,但是两家一个长住京城,一个久居望青城,和外家李家的联系都不算多,更何况魏家。
 
    且舅舅舅母相继去世,母亲又走了,两家之间就更没有联系了。
 
    “这些事,魏大公子自然不会主动说的,好在魏公子对唯一的妹妹敏姐儿很好,敏姐儿没有出嫁,他便一直不成亲,就怕娶回来的媳妇苛待了妹妹。
 
    可是这事……总归不是个事不是?”
 
    顾冬雪点头,这倒是,魏公子总不能终身不娶吧。
 
    即使魏公子自己同意,魏姑娘恐怕也是不愿意的吧,魏公子是魏家剩下的唯一的男丁,他身上负着为魏家传宗接代的任务。
 
    顾冬雪看着王氏,她知道王氏今天特意与自己说了这么一番话,自然有她的用途。
 
    王氏拉着顾冬雪的手道:“前段时间敏姐儿给我来信了,我看她那意思,颇有些心灰意冷的模样,竟然想着常伴青灯古佛了此残生,她……在那件事之前,性子一向很好,落落大方,谈笑风生,如今到这步境地,我实在不忍心也不想她就此出家。
 
    所以顾妹妹,姐姐拜托你一件事。”
 
    “王姐姐你说。”
 
    顾冬雪越发觉得刘家和顾维桢太令人厌恶与不齿了。
 
    这让她想到了马家,只不过马家与刘家相比,还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自从敏姐儿出了那件事之后,每每外出,都好似觉的所有人都在看她的笑话,如芒刺在背,后来我也出嫁了,她又不外出,整天待在家中,魏公子天天不在家,家里除了下人就她自己,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这心情自然越发的郁卒了。”
 
    “我是想,妹妹不是就快去京城了吗?正巧你与魏家还是亲戚关系,若是有空的话,妹妹可不可以去魏家帮我看看敏姐儿,和她说说话,再多劝劝她,她现在还年轻,怎么就能去与那青灯古佛为伴,一辈子岂不清冷寂寞的紧。”
 
    不等顾冬雪回答,王氏又接着道:“当然,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妹妹能不能试着费点心,帮敏姐儿找个婆家?”
 
    王氏说完后,颇为期待的看着顾冬雪。
 
    顾冬雪有些无奈,不过还是回答道:“王姐姐,你前面所说的我自然义不容辞,无论是上门拜访,还是要请魏姑娘做客,只要魏姑娘自己不反对,我一定多多益善。
 
    只是帮魏姑娘找婆家……”
 
    顾冬雪有些为难,“不说我刚刚进京,什么都还不熟悉,就说我这年龄,似乎也不太适合。”
 
    在顾冬雪印象中,那种能够帮着两个家族年轻人保媒拉纤的无一不是上了年纪人脉颇广的夫人太夫人们,让她去,她还真的没有什么信心。
 
    王氏道:“我也知道这个道理,可是实在也没什么办法,我倒是想让我娘家人帮忙,只不过我家里姐妹嫁人的嫁人,小的又太小,嫁人的有婆家牵制着,很多事都不好做。
 
    太小的,家里人就更不愿意让她们去接触敏姐儿了,我娘……她倒是知道敏姐儿与我交好,只不过她性子太软,做这些事不成,别人三言两语便能将她骗了,我怕她到时将敏姐儿推进了火坑,那我岂不是一生难安?”
 
    王氏出生于襄宁伯府二房,长宁十五年顾冬雪回京给俞氏贺寿的时候,那时也见到了襄宁伯夫人以及世子夫人,至于襄宁伯二夫人倒是没有见过,并不知其性情如何。
 
    只是王氏如今如此殷殷嘱托自己,可见其对魏敏的确很上心,二人的闺中交情应该很深厚,可是即便如此,顾冬雪也不敢打包票。
 
    她只能道:“魏姑娘还有一个哥哥,她哥哥对她的亲事难道就没有一点想法?”
 
    其实顾冬雪知道自己这话问的多余了,魏公子也才二十多岁,整天又在卫所中带兵练兵,对妹妹的终生大事即使有心,恐怕也无力。
 
    王氏无奈的看了顾冬雪一眼。
 
    顾冬雪立刻道:“好,我知道了,只是王姐姐,这事我只能尽力而为,可没有把握,况且到时还要看魏姑娘自己的意愿,若是她坚持出家,我也没办法。
 
    而且,就像你之前所说的,即使是被陷害,但是世人不管魏姑娘有没有冤屈,他们都会认为魏姑娘名节有污,要找个四角俱全的人家恐怕很难。”
 
    既然王氏将这事拜托自己,可见其待魏敏亲如姐妹,既如此,自己丑话总要说在前头的,否则弄到最后,自己出力不讨好,可不冤的很。
 
    其实顾冬雪之所以答应这件颇有些出格的事,不仅仅是因为王氏的嘱托,以及她对于魏敏遭遇的同情,也是因为她的舅母魏氏。
 
    舅舅对他们姐弟很好,舅舅与舅母又鹣鲽情深,顾冬雪爱屋及乌,对魏家自然很有好感。
 
    “这是自然,若是实在不成,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王氏自然知道这件事不是那么的好办,只是除了顾冬雪,她还真的找不到谁来帮忙。
 
    “我今天就写信给敏姐儿。”
 
    顾冬雪告辞之时,王氏如此说道。
 
    “爷爷已经决定到时跟着姑娘一起去京城了。”
 
    过了几天,绿蔓过来与顾冬雪道,“他已经写信给古老了,到时爷爷和相公一起去古老的医馆坐诊,我嘛,就跟在姑娘身后开绣坊,到时说不得我挣得银子会比相公要多。”
 
    绿蔓兴冲冲的道。
 
    “古老就是胡老的那位师兄?”顾冬雪问道。
 
    “嗯。”绿蔓点点头,“我听相公说,那位古老醉心医术,一生跑遍了大江南北,就为了见证各种新病例,寻找各种药材,研究疑难杂症,寻求医术上的最大突破。
 
    为此,古老终生未娶。”
 
    顾冬雪有些惊讶,问道:“这么说,这位古老的医术很好了?”
 
    绿蔓点点头,“就连我公公也觉的自叹弗如差之甚远。”
 
    “古老开的医馆大吗?”既然那位古老自己的医术都那么厉害,又为何要请胡大夫过去坐诊。
 
 第四百一十六章:变故
 
    绿蔓笑道:“古老一生治病无数,虽然很多都是给不了多少诊金的穷苦人,但是也不乏各种达官显贵和身家千万的富商,因此很是积攒了一笔财富。
 
    他现在年纪大了,便想在京城安定下来,可是他一直孤身一人,自由惯了,让他管着医馆药铺他觉得麻烦,其他人他又信不过,因此已经来了几封信,就是让爷爷过去,还说若是相公资质不错,愿意收他为徒。”
 
    说到这里,绿蔓笑道:“就是因为这最后一点,爷爷才心动了。”
 
    “看来那位古大夫医术果真很好。”
 
    顾冬雪笑道,胡志恒一直跟在胡老身边学医,学的也挺不错的,胡老竟然将自己的孙子交给那位古老大夫教,可见对其信任与推崇。
 
    “嗯。”绿蔓点点头,“爷爷现在就想着去京城,与古老大夫多切磋切磋呢。”
 
    确定了绿蔓一家要跟着一起去京城,顾冬雪又让山峰去车马行多租了两辆马车,不仅要坐人,还有很多行李。
 
    顾冬雪本来以为林家一定比自家先行,毕竟林英俊的调令已经到了,但是秦叙归期尚不定。
 
    本来事实的确应该是这样,林家挑了启程的吉日,准备于九月初二启程离开望青城,赶往京城。
 
    顾冬雪虽然过不了多长时间也要去京城,可是因不知何时过去,所以这天她还是准备去送送汤明惠的。
 
    却不料,她刚刚准备出门,兰晓便来报,“少夫人,林少夫人身边的采瑶过来了。”
 
    顾冬雪一愣,“采瑶?这个时候她怎么会过来?”
 
    按说这个时候,林家人应该要坐上马车,准备启程了才是,正是忙乱的时刻,采瑶怎么有空跑来。
 
    “看采瑶那样子,似乎有急事要和少夫人说。”兰晓道。
 
    必定是出了什么变故。
 
    顾冬雪让兰晓将采瑶带进来,“怎么了?你们今天不是启程去京城吗?”
 
    采瑶给顾冬雪行了一个礼,立刻回答道:“我们少夫人让奴婢来与秦少夫人说一声,今天恐怕是走不成了。”
 
    “啊?”
 
    顾冬雪虽然猜到了有事发生,但是真的听到林家临时改了出发的日子,还是有些惊讶,“这是为何?”
 
    采瑶表情有些古怪,既不像着急也不像担忧,反而像是有些幸灾乐祸。
 
    “今天一大早,我们林府大门一打开,老夫人的马车在最前列,刚刚驶出大门,就被一大帮人拦了。”
 
    “被人拦了?谁拦的?”顾冬雪更惊讶了,这林家是得罪了谁,在人家准备去京城上任时拦路,岂不是触霉头。
 
    “冯家。”
 
    采瑶道:“就是我们顾姨娘的三妹妹所嫁的那个冯家,还有吴太太,就是我们顾姨娘娘家大伯母,就是她们带人拦的。”
 
    顾良玉和吴氏。
 
    顾冬雪今天简直是一惊再一惊。
 
    “知道她们为何要拦吗?”顾冬雪不太抱有希望的问道。
 
    采瑶道:“具体的奴婢也不知道,我们少夫人也不是很清楚,不过奴婢出来时准备走大门,正巧经过外院,听了一耳朵,听那位冯夫人在院子里大声嚷嚷,似乎她帮着我们家顾姨娘做了事,顾姨娘不但没有兑现她所承诺的好处,反而让冯大人降了职受了罚。”
 
    采瑶这样一说,顾冬雪便明白了。
 
    当初顾维桢自己不敢去向张家人打听当初几家抄家流放的缘由,而是让顾良玉和吴氏去打听,而且最后还是顾良玉将张水儿约出来,劝其写信给张通的。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