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六零甜丫头——爱小说的宅叶子
时间:2018-06-27 08:14:24

  白老爷子紧紧皱眉,提醒大家挖野菜的时候,可以多挖一些药材。万一以后谁家人生病,也能有药喝。
  晚上白家院子,给全部村民们开一门课,专门讲解山上常见的一些野菜野草,或者特殊的草药。
  因为白老爷子发现,遇上不特殊的草药,村民们个个都变成猪脑袋,啥都记不得,过目就忘。
  但只要说这草能吃!
  他们能记得清清楚楚。
  令白老爷子惊讶的是——
  作者有话要说:  叶子:么么哒~~~抱紧仙女们亲亲亲。
  **
  小时候去山上转一圈,回来都是青色或偏黄的刺球,脚上头发上都是。
  今天才知道它叫苍耳^_^,还有药用价值。
  小时候恨的要死,必须一个一个拉扯掉,衣服扯得都是短毛毛。
  现在竟然很少见了,原来它也会消失…………
 
 
第175章 土药与妖精
  “三碧山树林中连百年野生人参、虫草、松杉灵芝等名贵药材, 都有这么多?开春后我也上过一次山, 为什么连半根十年野生人参须都没挖到过?”
  并不是说二、三碧山草药不多, 而是除去冬季, 每隔两月左右, 白老爷子都会带着大黄二毛上山采药。
  累积十多年日月,山里野菜野果他没留心, 但林间的药材分布、有什么些草药, 他还是能了解得七七八八。
  白老爷子自认为, 山里很多种野生药材都有进入他背篓, 尤其是珍贵的,就算遗留在外面,也不至于漏掉这么多。
  现在村里人人都能挖到一两株。
  有的甚至遇到一小片野生人参,什么年份的都有,他真的一点都不羡慕嫉妒!
  “山神自是偏向村里人,你是碧山村的女婿, 要不然,恐怕连一株黄连,都挖不到哩。”
  白老太太笑着打趣道, 她是土生土长的碧山村山娃娃,心底坚信有山神。
  老伴对草药的执着, 自然被她看在眼里。
  只是除去‘机遇’‘运气的说法,还有其他理由可以解释吗?
  “都住碧山村二十多年,快七老八十的人啦,这岳家咋还不接受我呢?”
  白老爷子顺着老伴的话, 笑哈哈打趣一句。
  “昨晚上的碗可不是你洗的!”
  白老爷子:……
  瞧着屋檐下,帮叶家等村民们晒的较为珍贵的草药,白老爷子清两下嗓子,强势转移话题道:“老中医说好,一座青山就是一本活中草药书,诚不欺我也!”
  **
  白家老俩口讨论的事,明显是小魔星甜妹儿,在背后偷偷摸摸捣鼓。
  为避免更大的灾难,空间里许多成熟的药材,都被移植在空间外。对此她还偷偷摸摸去白家地里晃晃荡荡过。
  再次感激水湾县胡院长的百草药书,他真的是绝对精心挑选。
  书里面许多药材都有备注产地、珍贵程度、药效等,整颗药材的植株种子等都讲得很清楚,不详细的,上面竟还有院长本人的不少心得笔记。
  尤其是本地的药材,九层都用蓝色钢笔线一一圈出来,简直有大用。
  胡院长似乎有意交给甜妹儿一些简单的中药知识,有此书,恐怕她以后当个‘三成熟’的本地赤脚大夫都行。
  先说本地常见的草药,比如马齿苋、刺儿球、灰菜、车前草、苍耳、益母草、板蓝根等,她在密林里各个角落都放不少,尤其是还能当吃的野菜。
  有些草药不用白老爷子讲解,村民们心里也清楚,尤其是能吃的野菜野果。
  虽然他们可能不知道药材的学名,统称呼‘草草药’,且必须各种联系在一起,才可能想起啥来……这也是为何‘白老爷子的讲解需将药与菜’联合的原因。
  但在赤脚大夫不足时,山村人生病也都可以自己用‘土方土法’治疗病痛。
  比如,肚子痛,扎碎八字金龙服下;受伤出血化脓,将刺儿菜或其他青草嚼成浆状,敷到伤口;脚心痒,用苦蒿在奇痒处揉搓等等。
  这些都是日积月累经验得到的土药,与中医中药密不可分。
  土法同样如此。
  例如,晕厥时用拇指,按住鼻孔下面的人中穴;当心头或身上突然绞痛时,将中指衔在嘴里用力吮吸。
  但不足的是,除去能泡水喝或吃的野药,绝大多数村民没有存药习惯。
  不是因为他们不想存药材。而是草药要是保存不当,可能发生腐烂,药效减弱暂且不说,反而会敷或吃出毛病来。
  白老爷子除去教导辨认,最大的作用是教导大家如何存储。甚至一开始的珍贵药材,他还得亲自动手,才能放心的下。
  哪些草药需在太阳下晒多久,怎么将茎部和叶子折断,干燥草药是放进沙锅或者陶瓷锅中翻炒,存放的环境,需要注意事项。
  而这些偷学最多的人是甜妹儿。
  空间里一片一片的草药,瞅着它们腐烂成为地里养料,看着心疼得很。本来想着别浪费、帮一把乡亲们,如今到是意外之喜。
  于是,一开始村民们找到的还是常见草药,越往后,越珍贵的草药突然蹦哒出来。简直令白老爷子目瞪口呆。
  他干脆利落把大部分本地会出现的药材,都讲一遍又一遍,记多记少,全靠村民们自己的能力。
  比如虫草,通常都长在高山,数字四以上碧山里有不奇怪,因此他一开始还怀疑有村民冒险,结果还真是在林里树下捡的。
  补充一句,这里的虫草,并不是最贵最独特最罕见的冬虫夏草。
  甜妹儿:虫草真的是三碧山里找到的,这个黑锅我不背!只不过找到后的幸苦勤奋种植嘛,咳咳咳!
  还有丹参、川木香、天麻、金钱草、银耳等名贵中药材,到最后的灵芝、人参二十多株的出土。这还不算村民们,知道储存方法后,自己藏起来的。
  白老爷子:……呵呵,比我二十年找到的都多,碧山的山神,你要不要这么歧视外来人口?!
  青山空间里的药园越来越多,各类草药都储存不少。以后真要是谁忽然生病,拿出来治疗一点都不奇怪。
  村里可不止叶家才有药材!
  甜妹儿喜得眉开眼笑。
  她心里扒拉扒拉算计着,明天该给白老爷子,‘送去’哪些珍贵药材呢?让白爷爷过过眼瘾也好。
  当然,青山空间里,年份更大、长得茂盛的人参类,她拿出来的很少,甚至有刻意在山里营造书里写的同等环境,再用陷阱护着,让它们继续自由成长。
  **
  二十天后,经过一番激烈讨论,碧水村碧土村的村民,也涌入山林里,两座山接纳的人越来越多。
  叶家幸幸苦苦移植出一片又一片的野菜野果,除去种类多的草药,最多的是蕨菜、野山芋、野山药、桃金娘等。越往后,遇到村民几率越大,连天然山洞里都被他们各种利用。
  别人忙着找粮,叶家忙着摸索两座山。
  甜妹儿表示,连她都不太会在山林里迷路哩!
  山林子的粮食繁多,本来饿着肚子的村民们,一个个喜上眉梢。
  因为一些特别事情,不知不觉暗地里,流传着关于‘山神显灵’的流言。
  有的说春季竟有桃柿李等熟果,有人说夏季成熟野菜都有,有人说他在白雾里看到美貌‘神仙’……胡七杂八的神话,说得跟真的一样,绝对令村人们深信不疑。
  这时候叶家说是有人种的,村里恐怕都没人相信。
  黄昏时分,甜妹儿最爱搬个专属小板凳,在白家院子里,偷听白老爷子讲棵的间隙。瞪大眼睛,转过头,听山里栩栩如生的神仙精怪的报恩故事。
  与她一样的,还有一串娃娃与少年们。
  “牛四哥,你见到的狐大仙是男的还是女的啊?”
  “女的,咳咳,别瞎问,妖精神仙哪有什么性别!”
  “喔,不男不女。”
  ……
  讲到最后,还有恶毒蛇精与美女兔子精,大战三百回合。听说,那棵开花结果的仙桃树,就是猴子仙人种的,被传得神乎其神。
  对于青年少年们,没遇到妖精神仙,可是会被人耻笑的!
  连叶安诚都讲一个“我和妖精不得不说的丛林偶遇故事”。
  甜妹儿像爷爷奶奶眨两下黑眼睛,捂嘴咯咯咯偷偷乐呵呵,晓丫头在一旁听一遍又一遍。每次讲得情节还都不一样。
  “那后来呢?”
  “后来我要从两米高的槐树上,滑一脚,滚下来,脚踝破了个长口子,穿着大红色飘逸长裙的神仙吹一口气,伤口就……”
  等一下,大红色?
  那不是厉鬼吗?
  村里老人们则更‘实际’一些,讲究感恩要及时行动。
  半夜三更,他们扯着儿孙的耳朵,或用藤编抽着几个儿子,偷偷摸摸‘一家人’来到小树林的山神庙旧址,或者去村口的大树下,跪着祭拜起来。
  有一家就有两家,有两家就有三家,渐渐地,山神庙虽没有建立起来,但那几处有简陋小树枝房子,里头的香火还挺旺盛。
  这是村民们秘而不宣的共同秘密。
  就连二碧山的娘娘庙,都被村民们虔诚地清理一下,方便祭拜。而且,部分村民会将找到的野菜野果野味,留下部分,给居住在半山腰的杨神婆送去。
  一点一滴,杨神婆土屋里的粮食也越来愈多。
  **
  五月中旬,在不知不觉中,生长在在墙角、偷偷散发淡雅的馨香、嫩黄可人的迎春花,悄无声息地提早凋谢。
  据叶奶奶说,甜妹儿的四岁生日也悄咪咪来到。
  至于在哪一天,关于这一点,竟然有一些出入?
  作者有话要说:  叶子:么么哒^_^
  **
  关于各种各样的土药,我们这都叫‘草草药’。
  我小时候,我妈生病,得胆结石,痛得厉害,吃草草药缓解排石,我也不知道药方,以及啥药。
  最后她实在忍不住痛,最后做切除胆手术。
  但医生说很可惜,她鹅卵石大小的胆结石,一碰都软烂,再吃半个月,可能就流出体外。
  只是真的很痛。
  **
 
 
第176章 借粮与苦夏
  甜妹儿的生日很巧, 正是碧山村油菜地里收获的季节。
  收获油菜是非常幸苦的, 去山林里的村民们, 需要停三、四天, 帮忙将地里所剩无几的油籽收花开。
  叶爸爸叶妈妈夫妻协作, 最近两天,在榨油房里起早贪黑夜, 熟练地忙碌着, 亲眼见证一粒粒油菜籽变成一滴滴菜籽油。
  有自家的, 也有队里的。
  每日, 浓浓的菜油香味儿,从榨油房里飘出,借着屡屡春风,飘香老远,从碧山村村口传到村尾。
  一百斤油菜籽通常可榨三十多斤菜籽油。
  叶家人很想在桶里,偷偷摸摸多加一些, 无奈菜籽是提前称重的。最后,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满山遍野的油菜籽, 最后变成不到两桶油。
  **
  “咱家甜妹儿都四岁啦!二婶婶给你织一条新围巾好不好?”
  “甜妹儿长成标志大姑娘,可得好好听话。”
  “甜妹儿乖, 好好休息,晚上奶奶给你弄好吃的!”
  ……
  进入忙碌的五月,每天早晨,叶家人出门, 都会笑着嘱咐一两句,再给过生日的某人,一个小礼物。
  要是有城镇里的人瞅到,一定会满脸疑问,这家人莫不是生了个哪吒?
  目送着爷爷他们离开,坐在屋门口板凳上的甜妹儿,皱皱小鼻子,瞅着眼前板凳上的一溜达小物件。
  她把啦吧啦一件件把玩,铜锁、红头绳、沙包、花猫大搪瓷杯等,这些都是爷爷奶奶他们送给她的‘生日礼物’。
  其实,寻常的山娃娃们,几乎都不过生日,最多也是当天吃得好一些,比如多半块红薯或多半碗杂粮稀饭。
  叶家过生日的孙辈里头,唯独甜妹儿,她不仅过生日,还能过‘超多个’生日。
  咳咳,因为当初甜妹儿出生,生产队还没建立,家里各种事情繁多,全部挤在一块儿,大人们将甜妹儿的生日记茬,请来的接生婆也是个糊涂人。
  像这样因为农忙与春种,或其他原因,亲人记错生日,对于五六七零年代的村里娃娃,还挺常见的。
  叶妈妈隐约记得是四月初一,叶爸爸觉得是四月初三,叶家老俩口坚决认为是四月初八……叶三叔最能扯,他觉得是大约是四月十二。
  户口本上的“出生”一栏则写着“1955年5月25日”。对于山娃娃,户口本上的生日,是最不准的,记录的是登记日期,有的能够差距半年以上。
  像这样的情况,村里别家娃娃也会发生,通常家里他会被随意忽悠一个临近的生日,反正五十岁以前都不会,迷迷糊糊乱算过去。
  至于生辰八字,更是记得一团浆糊,等长大结婚算合算离的时候,说个大概也就差不多,神婆应该都懂的。
  但在叶家,疼小孙女的叶老爷子心里愧疚,私底下默认,每年甜妹儿可以从四月初一过到四月十二。
  甜妹儿十分开心,也不打算把真正生日‘四月初五’给说出来。近几日她天天掰着小指头数数,农历十二天加阳厉十二天,每年她能过多少生日呢?
  思丫头与晓丫头羡慕不已。
  一日三餐,甜妹儿最大,能多吃一大碗糖水野鸡蛋。
  而且晚饭后的,叶妈妈则提着针线筐,里头是碎布头、锥子、细麻绳跟裁好的大大小小的鞋底、鞋帮等。
  她拿针在鬓角的头发里摩擦两下,开始给小闺女做新袜子新鞋子。
  这可是真正的新袜子与新鞋子!
  往年做‘新’袜子的布,基本都是从旧衣服上裁出来的,本来旧衣服已经经过多年浆洗变成一块破布。
  破布打重补丁,袜子总是被磨烂,娃娃脚趾头与脚后跟经常会露出来。
  叶妈妈会将破袜子脚趾头部分剪掉再缝,在用更烂袜子或旧得不能穿的碎步,缝补上脚后跟。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