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天在细微变化,平日里天天见,并不觉得。这么猛然一看,用手轻轻抚摸,才知道她们的年龄变化太快。
不应该这样的。
三婶三十岁左右,却已生出不少白发、长数条皱纹,更不谈比她年长五岁的叶妈妈,仅三年内,容颜变化不小。
甜妹儿眉毛都皱成毛毛虫,却不知道该如何帮妈妈二婶他们。
她可没法去二十一世纪,买那些认不得的各种各样品牌的护肤化妆品回来,跟以前那个口红全套色彩的女人相比,叶妈妈连基本的洗面奶都没有。
感觉到小闺女失落的情绪,叶妈妈把她抱起来,亲亲她头顶,轻声细语温柔问道:“甜妹儿,怎么了?”
甜妹儿亲一口妈妈的脸,用自己脸蛋蹭她脸颊,声音涩涩地开口道:
“我想要奶奶妈妈二婶一直都漂漂亮亮,不长皱纹,我想要做出比蛤蜊油更好的东西,给你们用。”
晓丫头把小手高高举起,激动道:
“我知道,我知道,甜妹儿想要自己做地主家的胭脂水粉哩!”
今天村里的女娃娃全都在议论这件事儿。
据说以前抹胭脂水粉的姑娘们,变成跟天仙一样貌美如花。
叶妈妈心暖暖的,摸摸小闺女的黑马尾辫,温声软语劝慰她:“大家都是这样的,一点一点变化,奶奶有爸爸叔叔们,妈妈二婶还有你们,看你们相貌,跟妈妈婶婶年轻时候一摸一样。”
村里小伙姑娘成亲后,儿孙满堂就是他们最幸福的目标,一生围绕着此目标的奋斗不息,将自己忽略不计。
一代一代传下去。
就跟叶妈妈想法一样。
甜妹儿沉默许久,终于开口道:
“明日拜年,我要请教白爷爷,该怎么制作胭脂?或着其他护肤配方,把奶奶妈妈二婶变得漂漂亮亮的。”
还可以去夏家院子里翻书籍,不知道里面有没有保养的古书。最主要的是,让长辈们的容颜正常优雅地老去,而不是四十岁变得跟六七十岁一样。
“咱家甜妹儿真乖,可这胭脂可不是什么好东西,你们仨胡乱弄可以,别对外人瞎讲,到时候很有可能被举报。”
叶奶奶仔细叮嘱道。
她岁数大,历经新旧年代,对于一些旧战以及新种花国的乱七八糟动荡,至今仍旧新生忌惮。
一句话简明扼要阐述——
可能被吓得胆子有点小,做事总是思前想后。
说起胭脂,绝大部门女人天生都爱美,农村姑娘也都有一颗爱漂亮的心。
建国以前,各村的年轻姑娘们,得空会去山上采摘五颜六色的花朵,把整朵整朵全部摘下,然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有条件的加入牛髓、猪胰等贵重物,制成稠密润滑的各色土胭脂。
只是新种花国成立以后,胭脂盒只能藏在小儿家小抽屉中,私底下偷偷把玩,姑娘们不敢拿来在脸上调弄的,有放荡之嫌。
最主要的是,有人认为,农民个个都没粮食吃、没衣服穿,只有地主或官员家小姐才会抹胭脂。饥饿困难的年代,爱美可能确实是一件多余的事情。
那些对于旧成分不好的惩罚,令他们触目惊心,有不少人因此而丧命,有的就是他们身边熟人,有的牵扯出一大群,这些事都是他们不愿意回忆的。
就连现在,诸如文景深等人,在某些人眼光里,还是不一样的。
有更多类似的家庭,比文景深不幸,会数十年如一日地在各种歧视里艰难生存,包括无辜小孩子。
“金元宝、金锁、金手镯、胭脂水粉……这些私底下讲讲笑话也就罢了,不可放在明面上讲,跟有些东西一样。老三,溢希,安小子,你们最应该注意,尤其是即将出门在外。”叶奶奶慎重其事道。
以前一个村子再穷,总有相对富人家大孙子有金锁,可现在,城镇居民都不敢拿出来随便显摆,展示的都是缝纫机、保温瓶、军外套、手电筒等。
而蛤蜊油,是供销商店卖的,官家出品,自是人民群众皆可以用。
甜妹儿并不解释护肤与化妆的区别,她自己也弄不清楚,等捣鼓出来无色无味无香的东西,再给家人用。
‘要变得漂漂亮亮。’
见气氛有些凝重,叶妈妈讲一些过去有趣的事情。
旧时候,地主或富农家里办喜事,新娘子讲究“一白遮七丑”,把白·粉抹在整张脸上,红胭脂涂在脸蛋两边,还有小嘴唇也抹得红红的,有的还会在在眉心点一颗朱砂痣。
“是不是很漂亮。”
思丫头羡慕不已道。
叶二婶噗嗤一笑,像是想到什么,捂着肚子哎呦哎呦笑个不停,嘴里断断续续讲一件趣事:
“据说碧山镇附近有一个村子里,有人买镇上的一块白·粉饼涂抹,类似于一盆面粉扣在脸皮上。”
“这粉价格高,但效果不佳,半夜里,眉毛周围和鬓角顽固地翻出一些蓝来,新娘顶着一张苍白泛青的脸,红粗嘴唇,把新郎直接给吓晕过去。”
叶家人纷纷喷笑。
甜妹儿转动两下眼睛珠,肚子里冒出坏水,从叶妈妈怀里挣扎下地,笑嘻嘻道:
“我见到过,表哥有一张彩色表演照片,夹在高二语文课本里,雪白雪白的脸,额心一点红,还拿着大红花,我去找找给你们看看新娘子。”
说罢,撒欢儿狂奔。
王溢希暗叫一声不好,把牌放在桌上,起身火速狂跑:
“甜妹儿,你站住!”
作者有话要说: 叶子:么么哒~
**
小时候飞机从头顶上空飞过,声音特别大,我们都觉得不可思议,有时候还能看到一点点-_-#,也不知道看错没有,记不太清楚-_-#
那时候六一儿童节,唱歌跳舞,身长亮闪闪的,抹白、面,涂口红,眉心一点红,还要画眼线……真的是黑历史-_-#-_-#-_-#
对了,女人要对自己好一点^_^
**
第230章 美容与学校
过新年, 碧山村特别热闹。
娃娃挨家挨户拜年以及寻宝类趣味的独特风俗, 吸引外来客人们的兴趣, 他们给的各种各样小礼物, 也深得娃娃们喜欢。
有蜜枣、冬枣、糖果、梅花糕类糖点,有玻璃球单子、木偶、木陀螺、风车等小玩具,还有黄白纸张、滑石、小人书等各类文具……山娃娃们基本人人有一份,喜得合不拢嘴, 更爱往白家蹦哒。
简单出行、并未准备礼物的李连长, 给山娃娃们做木仓的同时, 还给村里风俗带来新花样,教导他们做自己家乡的纸灯笼。
在农村自然不缺原始材料,从仓库里找来一些高粱秸杆,将它们扎成四方形、六边形或八角形灯笼框。
然后糊上纸, 在纸上用天然草浆等颜料,染上五颜六色的童画,有的留下小掌印,这是甜妹儿提议的。
她寥寥几个手指,便画出憨猪、红眼兔子、小猫咪、美少女动漫形象、恐龙与熊猫大战等各种各样有趣图画。
山娃娃惊叹不已, 一个个兴奋激动拍掌,觉得老大可以自己画小人书,画的故事肯定是最精彩的。
“甜老大,这个女娃娃长得挺漂亮,但饿出尖下巴,腿腰瘦得跟竹竿一样, 你在画胖点儿呗,白白胖胖的,跟老大一样。”
有一位女娃娃,指着灯笼上的一位美少女战士形象,认真建议道。
甜妹儿:……白白胖胖的?
尽管被无意插刀,她还是将美少女战士变成‘鹅蛋脸’,身材更添得圆润好几个度,腿加长一些,要高挑霸气。
待画凉干后,天色渐暗,用一块木板穿上麻绳做底座和提系,在底座上固定一截小蜡烛,灯笼做好。
没有蜡烛,就绑住一个小碟,装上桐油或棉油,再捻一根棉线,豆粒大火焰跟蜡烛差不多效果,也可以燃烧很久。
夜里白家大院,长长竹竿将扎好灯笼,高高挂起,红红火火,亮亮闪闪。
山娃娃们围着它,又蹦又跳,又笑又闹,并且约定明年还要一起扎灯笼,扎得更多。李连长成为碧山村最受孩子欢迎的客人之一。
而甜妹儿正迫不及待向白家老俩口,请教一些关于护肤秘方的事情,她还没忘记对家人的承诺,这些事越早做越好。
听到她的目标,白家老俩口都很热心,将脑袋里装的护肤知识都告诉她。
原以为信息很少,结果却远远出乎甜妹儿意料,老俩口在美容护肤方面,都有不同见识,不一样的知识。
整个过年期间,甜妹儿的玩乐时间大大缩短,都在与古代护肤品知识作斗争。
笔记本记录得密密麻麻,空间里预备着各种瓶瓶罐罐,小松鼠助手晒得各种中药草、果子皮、动物骨骼等。
这是她难得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学习一件新的事情。
叶家长辈们真的特别感动。
先来讲讲关于古代美容问题。
从古至今,爱美女子不计其数。
护肤,对于古代美女来讲,应该用更精确的词汇来形容——美容,让相貌变得好看,当然并不是现代开刀手术。
从石器时代开始,女子已经开始用动物油脂制作涂抹身体的油膏。继续往后发展,渐渐形成各种各样的美肤方式,制作出各种各样的美肤产品。
白老太太先讲众所周知的‘内服外敷’美容配方。
珍珠粉,通常加在胭脂和腮红里敷脸,特别有钱人家会内服与直接敷脸。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这句话意思是泡温泉美肤。
还有人参养颜,灵芝燕窝海参,感觉有灵气的一切东西,都一定可以驻颜,必须是吃吃吃喝喝喝。
甜妹儿小本子一一认真记录下来:
人参燕窝温泉有,珍珠粉家里没有,按照中医研究,食补应该有道。
白老太太笑眯眯道:
“这些都是浪费财力物力精力的旧社会做法,咱们不可取,但姑娘们收拾打整自己一番,准没错,自己瞅着也舒心舒坦。”
她讲一些平民间的制作秘方。
美胡须、美发油、护肤精华露、润唇膏、洁面膏、唇膏、护手霜,应有尽有,不只是姑娘,文人雅士均可用。
而且名字都取得特别高大上,古典雅趣,跟仙丹仙药一样,实际上不过是橘子皮、鸡蛋清、红枣等混合制成。
比如男款洁面膏,名字为太真红王膏:
“杏仁去皮,滑石轻粉各等分为末。蒸过入脑麝少许,以鸡子清调匀,早起洗面毕传之,旬日后色如红玉。”
再比如女款洁面膏,名为孙仙少女膏:
“黄栢皮三寸,土苽根三寸,大枣七同,研细为膏。常早起化汤洗面用,旬日容如少女,以治浴尤为神妙。”
甜妹儿无语凝噎:
“某非还有儿童洗面奶?”
白奶奶点头道:
“童男童女肌肤柔嫩,自是……”
护肤绝对是一门大学问。
白奶奶还讲洗发水的配方:
“威灵仙十茎,侧栢叶二枝,牙皂三茎,黑牵牛二……入真麻油浸……能除垢腻洁鬓长发胜苓香百药煎……”
还有什么“香发木犀油”,是香草味儿的护发素;“傅身香粉”,类似沐浴露;“少女海棠脂”,是润肤养颜膏……脂膏粉末类、泡水里清洗类、点燃熏香、直接服用,各种各样秘方,不要太多。
看来白老太太年轻漂亮时,对美容美肤一定很有一套。
甜妹儿:……字都快写不下。
白老爷子讲得反而更粗略一些,他给她介绍各种各样的书籍。
比如一本《民间要术》,里面有记载合作各样护肤品化妆品偏方,制作工艺流程非常详细,百姓可制作。
再比如,部分古医书与古农业书籍里,里面都有各种各样的护肤品原料,而且都是农作物或中草药,天然无污染。
甜妹儿眨巴一下眼睛。
她知道这几本书都在夏老爷子暗阁里,也不知道师父家祖辈旧时有多辉煌,总喜欢收集乱七八糟的东西。
除去个别白家祖传秘方不可讲,白老爷子将能说的都说尽,并且暗示二十多个与肌肤有关系的身体穴道,以及针灸的美容秘法书籍,这些都实实在在存在。
**
得到‘基本’知识,甜妹儿来到师父家暗阁里,整理角落里那一堆箱箱坛坛罐罐,夏老爷子也‘无意中’把锁着的相关物品书籍,基本全都拿出来。
除去书籍,最令她惊喜的是精美胭脂盒、许多旧状粉块、以及白红膏脂。
古代胭脂盒真的很漂亮。
最豪华的属于一个铜镀金脂粉盒,上面雕刻着贝壳花纹,四周镶着玛瑙与碧玺碎块宝石,盒型为石榴状,凸起的脐部巧做盖钮。
最漂亮的是一个白瓷胭脂盒,上刻莲瓣,花梗作为开关按钮,外表像是一朵白净的莲花,独具匠心。
两个精巧的脂粉盒里空空如也。
也不知道曾经存放各种名贵胭脂,又是夏家哪位祖宗使用。
至于其他一些相对简单的盒子,或丝绸香囊里,存有一些特质粉块或脂膏,有圆形、方形、四边形、八角形和葵瓣形等,上面压印凸凹的海棠、莲花、梅花等纹样。
存留脂膏粉饼的味道大部分都很难闻,少部分依旧有或浓或淡的花香。
当然,哪怕粉块脂膏依旧细腻光滑,味道好闻,她当然不敢轻易使用,但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参考参照。
甜妹儿将数百种秘方,一一记进脑袋瓜里,然后与古代杂学、医学、农学书籍做对比,找出最适合的方法。
她开始一一试验。
当成品还未研究捣鼓出来,迎春花悄然无声开放,村民们怀着希望与感恩,进行春季播种,简陋的民办学校比大熊猫繁衍国营单位,更早一步建成。
民办小学建在碧山村西边平坝,公共食堂的旁边,面向三村招新生,名字是‘碧山村红星小学’。
教室比较简陋。
使用石头、木板加草泥盖的房子,房顶铺着旧砖块以及帐篷粗油布,有四间教室,全都条块状的木板相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