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六零甜丫头——爱小说的宅叶子
时间:2018-06-27 08:14:24

  盯着东边方向,突如起来一灵感。
  将笨重的木制纺车、偏堂里的一张红木八仙桌,在脑海里,一点一点描绘出来,心里念叨一句“奶奶”。
  困意突然袭来。
  甜妹儿再次闭上眼睛,在叶爸爸怀里,蹭两下,安安心心睡去。
  文阳熙被颠醒。
  叶家兄妹却睡得挺香,上下左右、晃荡颠波都没醒。
  叶安诚:呼呼——昨晚妹妹太调皮。
  **
  李洪国与部分冠山村的村民,迫不及待进入祠堂,最后一次搜索值钱的物件,或者粮食之类的。
  “李队长,这祠堂刚好可以拆掉建小高炉。”
  话音刚落——
  “啊!文家祖先——”
  所有人连滚带爬跑出祠堂,从此以后,冠山村里再也没人敢提‘拆’字。
  作者有话要说:  叶子:树叶种类味道来自百度某长辈回忆录。
  **
  与寺庙不同,我们这里很少有祠堂,都被拆光。
  于是祠堂模样,百度的。
  倒是古代建筑,有宋朝名人的,部分保留下来,感觉以前哪怕是当官的,房子也……可能是家具没啦。
  要是叶子穿越,只能活下去一章节-_-#
 
 
第131章 水湾小县城
  颠颠簸簸、晃晃荡荡, 踢踏踢踏, 除去停下吃一些草料、叫两嗓子, 瘦驴不知疲倦地往前走着, 步伐大小基本相同。
  甜妹儿在驴板车上安心酣睡, 由叶家人、白老爷子、叶安诚轮着抱。
  直到午后,驴车踏出山路, 她小脑袋依旧一点一点的, 午饭就着叶爸爸的手, 吞下大半个红薯玉米饼卷腊肉泡菜, 再喝几口热水,转身又陷入梦乡。
  看得一干大人们目瞪口呆,还没见过这么能睡的娃娃。
  若是强行将她唤醒,她又像一只眼睛都睁不开的小奶猫,哼哼唧唧,黑葡萄眼睛湿雾雾的, 不哭不闹,却更让人心疼。
  比起苦胆都快吐出来的文阳熙,甜妹儿简直乖巧安静得不像话, 跟家里头乖巧可爱的叶小五一摸一样。
  路上闲着无聊,白老爷子就给三小辈全都把一下脉。
  文阳熙体弱、营养不良, 需多补。
  叶安城也略微营养不良,肠胃需要好好调养,得补。
  唯独甜妹儿壮得跟头牛一样,只是累得狠, 比例年纪小?精力体力没调整过来,需好好休息。
  叶爸爸无奈摇头道:
  “肯定昨晚熬夜太久,今个儿白日困得很,现在睡,晚上又得睡不着。我还不忍心叫醒她。”
  “儿女都是债啊!”
  文景深笑叹一句,伸手揉揉怀里儿子的头。
  搂抱文阳熙的力气,必须不轻不重、恰到好处,既不让晃荡与秋风刮到他,也不能让他难受。
  甜蜜的麻烦精!
  想到路上一系列杂事,他抬头歉意一笑:
  “倒是因为我们父子俩,耽搁大家进诚的进度。”
  “事情都有轻急缓重,哪里来的什么耽搁。要是你真心存愧疚,那石板与滑石给叶家两套,他们家孩子多,用得早。”
  通往县城的公路都是土路面,坑坑洼洼有,弯弯曲曲有,上坡下坡有,石头杂草有,但也比山路好得多。
  “今天来赶场啊,你是哪个村来的,我们是虹金县的!”
  “走亲戚啊,顺便买点东西,前几日暴雨,队里驴蹄坏啦!”
  “看大戏去,县里来一群变脸的!听说工会也要放电影……”
  越接近县城,陆陆续续的,叶家的驴车就可以遇到许多木轮独轮车,这些独轮车上的人们,面貌比镇上村民强不少,从他们口中,能得到很多‘新奇’的消息。
  果然,越靠近县城里,公社的某些政策能调整的快一些,管理严格一些,有坏处也会有不少好处。比如县城附近村里的大食堂,竟是最早开始限粮的。
  说到独轮车,这才是县城附近主要的交通工具。它既可以近处运输,也可以长途贩运,而长运多是成群结队,昼夜赶路,类似后现代的客车。
  而小驴车、骡子车,或者马车的,现如今只有整个生产队里有,很少出现在公路上。碧山村的驴车倒是吸引不少打量目光。
  至于精贵品脚踏车,整个县府大院里,仅有三辆脚踏车,属于公用。像领导什么的可用它,交通员也可用它,跑县报材料、通知消息、取文件等。
  据说,县里头的脚踏车,很破旧属于淘汰类的,‘跑起来全身响,唯铃铛不响’,仍旧让人羡慕得很。
  “甜妹儿,醒一醒,咱快到啦!”叶爸爸轻拍闺女的左边脸蛋。
  长而翘的睫毛微微抖动两下,含着水雾的眼睛睁开,里面是一片迷茫。甜妹儿下意识地左右观望一圈,没见到一座土屋,撅起小嘴巴,快能挂油壶哩。
  “河边冷,别着凉啦。”
  叶爸爸整理一下她的帽檐,把棉大衣替她裹上,认认真真嘱咐,“瞧道前面没有,沿着那条滔水河,咱们就能到水湾县。”
  水湾县规模极小。
  东西南北都被田野与青山环绕,因势赋形的这么一大片凹地,成了多人的集居之所,是典型的山区小县城。
  且,县城在滔水河沿边,站在青山顶从东往西看,像是在一处河湾边,因此得到‘水湾’之名。
  “风好大!”
  “冷嗖嗖的!”
  “腿都冻僵啦!”
  驴车走近滔水河,有时需要踩着河岸的荒草乱石,弯弯曲曲继续前进,甜妹儿皱紧小眉毛,在沿路上第一次感受‘冷’字。
  此刻,金色太阳依旧悬挂在半空中。
  进入深秋,滔水河渐渐平静。
  河滩上长着各种芨芨草、猫耳刺、狗牙花之类的杂草,以及许多突兀的树桩,风吹过,瑟瑟摇晃着。
  河岸空中尽是雾霾与黑色烟雾,上面立着大大小小的小高炉,不少高炉还围着人群,上面冒着浓浓黑烟。
  木牌白布上火红色的大字,诸如“一个钢铁、一个粮食,有这两个啥事都好办”,“行动军事化,生活集体化;工农兵学商,一齐上战场。赶上外国佬,不用十五年”,倒是显现得特别明显。
  然而,河风使劲儿刮着,如同刀子一样往路边人的脸上割得生疼,寒气钻透棉衣与线衣,刺入皮肤骨头。
  文阳熙缩在衣服里的手指头,也被冻得红肿、像似被狗啃一样,他咧着小嘴,冷得发声‘兮兮兮’,将头埋在父亲怀抱里,努力汲取体温。
  “树全都没啦!”
  白老爷子裹着厚厚的棉衣,望着长长河岸边的一片荒凉,摇头叹息道。
  上一次来,河□□,岸边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哪怕深秋也能见到一些找食的鸟雀,冬季入眼的还是绿色。
  旁边独板车的掌包师傅一听,笑呵呵搭话道:
  “老大爷说得是,今年五月份,我还在这里捉麻雀呢!八月开始,大家就砍树枝、裁树干、挖树根、劈柴、装炭窑,烧成木炭,后来直接木头送高炉,不过咱县的黑疙瘩炼得可多啦,值!”
  此刻又有一座小高炉出铁水,周围人群欢呼跳跃,鲜艳的红旗插上,铁还没成行,大家叫喊着将数量往上头抱。
  白老爷子笑而不答。
  “嘿嘿,我就说嘛,咱们公社最好!”那掌包师傅笑得好不得意,“暴雨前,天天都能听到,那时候队里村里县里,小年轻们全部出来河里淘铁砂,量足,每个小高炉都能出铁。”
  “大叔,那他们现在不淘是因为水太凉吗?”
  甜妹儿用双手给哥哥脸上保暖,不忘歪头好奇问道。
  “虽然这树没啦,风刮得脸生疼,河水也冷,但那能冷得住咱们农民工人火热的心,出铁少跟天气没关系。”掌包师傅否决道。
  买一会关子,他指了指滔水河说:
  “暴雨过后,河床反倒是下降,今年天气真诡异。这河水下降,掏得铁沙不够,上交的钢铁耗尽,山里铁矿不足,小高炉的量这才慢下来。”
  叶爸爸盯着滔水河若有所思,“我虽没怎么来县城,但镇上小河是汇入滔水河的,咱镇上可没听说枯过。”
  刚好走到一处,众人瞅到一截滔水河,竟真有渐渐枯涸的迹象,河床上有一两个露出很大石头。
  “看吧看吧!这可是很难遇到的场景,在有几个地方,胆子大一点,不用木桥,就可以直接踏石过河哩!”
  叶爸爸看着浅浅的河水,陷入深思,准备回去跟老爷子提两句。他们家里中一种“只要天气有点反常,就联想到天灾”的毒,且越中越深,暂时无可救要。
  继续往前走,当河风逐渐减缓时,就能看到大大小小的村落,零零星星的土屋,而驴车距离滔水河的距离开始忽近忽远,越过一片田野,水湾县到啦。
  “白老爷子,咱们下车歇会儿,然后慢慢走进去,也好逛一逛县城。”
  一天的行程,让人浑身酸痛、狼狈不堪,叶爸爸的建议,更是为了让大家稍微整理一下自己,做一点面子工程。
  此话一出,带白老爷子同意,少年叶安诚抱着妹妹,迫不及待蹦哒下去,伸腰踢腿、活动筋骨,都能听见骨关节的脆响声。
  甜妹儿也暂时允许在驴车旁边,牵着哥哥的手,蹦蹦哒哒两下子。
  她好奇打量前面的小县城,破破旧旧,旧城墙已经被拆光,却能区分很明显。
  尽管中间隔着一条不明显的线,村庄这头,田地很多、鸡鸣狗吠,无半点炊烟,而县城此时,家家生火做饭,熟悉炊烟从各家各户升起,绕着屋檐盘旋,再袅袅飘进虚空。
  “县城不吃大食堂吗?”
  甜妹儿满脸羡慕道。
  “哈哈哈,小丫头,他们在大坝坝里就吃了一周。然后公社领导发现,城市里的很多居民有工作,单位工厂都有食堂。”
  “可以在食堂吃饭,家属也可以一起吃,哪用得着浪费建小高炉的砖头,重新修一个大食堂哩!至于家属不愿意用钱票,也被允许在家里生火。”
  旁边一位刚从独板车下来的老大爷,十分热心地回她的疑问
  叶安诚眼睛刷一下雪亮,姥爷家有好吃的,还有甜糖果,不用上交真好,妹妹也能尝到好吃的花生糖。
  叶爸爸不解问道:
  “这位大爷,这还不到四点,他们这是吃午饭还是晚饭?”
  “这你就不懂啦!”老大爷摇摇头,“家家户户得上交数斤铁铜,这菜刀现在一条街只有一个,轮着用,所以必须早做,否则七、八点都吃不上热饭哩!”
  叶爸爸:原来岳父家缺少的是一把菜刀?
  整理好衣服头发后,叶爸爸搂着闺女,叶三叔瞅着赶驴的叶安诚,文景深抱着自己儿子,白老爷子休闲自在地领路,一行人慢慢进入湾水县。
  不用走路的甜妹儿,东张西望,眼睛珠转啊转,好奇打量着这古老、破旧、贫困的小县城,
  县城里,各家各户也很少用白墙瓦房和砖石围墙,小草房居多,有的居民所谓院墙只是用秸秆和芦苇夹的。
  城区不大,主要街道干一横二竖,中间两十字街口,并不是穿之前的四条通道交汇点,仅是贯穿县城街转弯处形成的两拐角点。
  除去主要街道,其余都是弯弯曲曲小路,或者大巷小巷子,里面人来人往跟热闹,却不能走马车驴车骡子车,只能看看过干瘾。
  “白老爷子,咱们这是要去哪儿?”
  水湾县比碧山镇复杂得多。
  叶家汉子们看得迷迷糊糊,走得小心翼翼,眼睛瞄来瞄去,生怕一不下心把自己弄丢啦,心里十分没底。
  “今天是星期五,县城医院以及办事处都快下班,咱们去招待所住一晚上,明日上午再背着东西去办事,下午你们去走亲戚。今晚还能去柳絮巷戏台子那边赶夜场,顺便看看有啥卖的。”白老爷子将事情都一一安排妥当。
  建国后不久,咱们种花家工人,每年约四个节假日,实行的每天八小时、每周四十八小时工时制度,也就是‘单休’。
  这年代的上班族,到周末,也不会去旅游什么,多是窝在家里陪家人、修理家具、打扫卫生等。
  叶爸爸竖起耳朵,听得仔仔细细,生怕错过什么重要信息,看起来似很想用笔记本记下来一般。
  甜妹儿吧唧一口老爸,问出叶家人的心声,“白爷爷,街上人好多,三叔要是不小心丢啦,可以去哪里找我们呢?”
  警察局有吗?
  警察叔叔有吗?
  白老爷子拍一下额头,想到倒是忘记说这事啦,他指着东边方向道:
  “要是咱们谁有丢,就往东走,那里有县里唯一一座三层楼房,那是水湾县办事处,专门替人民群众解决困难。”
  “除去办副食本、迁徙户口等,县上夫妻闹矛盾、邻里闹纠纷的、婆媳闹架的、朋友闹债务……都可以去主持公道,里面还刚好有位认识的朋友。”
  甜妹儿:办事处管得真宽啊!白老爷子朋友真牛啊!
  从第一个十字街口往西走,他们竟遇到‘堵车’,大大小小独轮车太多,里头还夹着一些驴车马车骡子车,叽叽喳喳、五味杂陈,看来都是去招待所的。
  艰难走过西街,拐角处有一个小小的邮电所,旁边就是马车店。几个大院并在一起,半边停放马车独轮车,半边草棚栓骡驴牛。
  而院里面的马车店,一溜烟的草房大多都是是地铺或吊铺,以及木板铺成的通铺,基本都是赶车的汉子,挤在一起,乱七八糟,鱼龙混杂,吵吵闹闹,听得人脑子疼。
  叶爸爸搂紧小闺女。
  他觉得自己要不要连夜去岳父家,把女儿儿子交给他们?
  文景深看出他的想法,笑道:
  “这是马车店,很多长途贩子或者赶马车都在这里讲究一晚。咱们得去后面,才是招待所。”
  叶爸爸松一口气,感激一笑。
  招待所里与马车房很像,一个大院子,角落里长着杂草,有一株瘦弱的树,叶黄枝瘦,很憔悴。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