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你马甲掉了——水际
时间:2018-07-09 09:11:17

  崔更沉着眉,背起双手,“你这法子是可行,可这忠亲王,可不像当今那位那么好唬弄,不近女色,警惕性高,不愧是上一代萧家人里唯一上过沙场的人物。不过……”
  他冷哼一声:“是人都有破绽,明儿我把从南越、西疆搜罗到的几块原石都给他送过去,再好好伺候他几日,再提起这事儿试试,可也不定能成!”
  他忽停下脚步看向崔五娘子,“若是不成,便还按最初的计划行事。”
  崔五娘子抿紧了唇,头垂得更低,清清冷冷应了句,“是。”
  “天太晚了。”崔更脚步又轻快起来,往另一侧长廊拐去,“你也先回去歇息。”
  崔五娘子待崔更走远,方轻轻叹口气,转身往花园深处走去。
  最初的计划吗?
  还要让她嫁给那个被软禁在宫里的荒银好色昏庸丑陋的太子?
  她嘴角浮出一丝冷笑,身影渐渐消失在夜色中。
  第二日,元峥照例天微明时就出了门,这一宿几乎没睡,骑在马背上时,他小心闭眼打了个盹。
  行军打仗时,在马背上睡觉是常事,就这一小会儿功夫,足以让他把奔波一夜的精力补回来。
  待他到达宫门外时,已是精神奕奕。
  今日巡值宫门的正好是崔十一,见到他就扶着高高的锥形头盔一路跑过来,低声道:“师父!刘渭今儿比你还早到!”
  元峥手里拎这自个儿的白灯笼,笑了笑:“说明他慌了。”
  “要我做什么?”崔十一一副摩拳擦掌要上场的模样,他知道今日师父和刘渭就正式对上了。
  昨日元峥闯熄火队巡防营的事儿,虽然听起来只是小事一件,但稍微敏锐些的官吏都能把握到其中的风向。
  是以在宫门外站队的大小官员看见元峥过来,纷纷将眼神落到他身上。
  同情的,惋惜的,敬叹的,个个觉得元峥果真如传闻中那般,是真的虎!
  熄火队灭不灭火管他什么事儿?身为枢密院的人,去查自个儿顶头上司下头的吃空饷缺,还是个边边角角的小缺,除了正大光明地得罪人,捞不着一点儿好,当真是虎!
  是仗着自个儿要成为梁少宰女婿了,所以天不怕地不怕地来给忠亲王当刀子吗?
  许多人往梁湛看去,想从他脸上看出些蛛丝马迹。
  梁湛却在人群中默不作声,闭目养神。
  这可不好办了。
  众人皆有些头疼,梁湛这模样看起来是毫不担心,从另一个角度讲,就是有赢的把握。
  那这场拼斗,谁赢谁输还不一定,到时候朝堂上争论起来,他们站队要站哪边呢?
  “我还是觉得刘大人会灭了元四爷。”有人悄声嘀咕。
  “非也非也,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他敢站出来,也必然有敢站出来的理由。”有人反驳。
  “是,何况他后头还有忠亲王,这几个月,忠亲王的势头可是把唐侯都比下去了!”有人仔细分析。
  “切,那又如何?”有人不服气:“枢密院是什么地方?眼看又要打北蛮了,枢密院若是乱起来,仗还怎么打?”
  “正是因为要打仗,所以这空饷好好整顿一下也是应该。”有个青年官员一板一眼道。
  “嘘!”立即遭到一片嘘声。
  “你家没挂几个吃空的?”立即有人怼他,“忒天真了……你小子是不知道当初历经三朝的元太师是怎么悄无声息没了影儿的。”
  “是啊,果真都是元府出来的,这直板直眼的心思倒还真是一脉相承。”
  “元太师怎么了?”有人听到扯进元太师,不满道:“太师大人的变法之路虽受阻,但我等晚辈必将继续这条路!”
  “对!”说话的人立即得到三三两两的呼应:“太师大人的变法没错,错的是那些下头人阳奉阴违,从未将变法落到实处!”
  ……
  瞬间话题就变了,从元四和刘渭的争斗扯到了元太师二十年前的变法头上。
  大梁朝堂上的辩论风气还是不错,官员无论品级,论起政事来可各抒己见,论到激烈处,动手的也不少。
  所以这样的讨论对众人来说都属再寻常不过的事。
  梁湛听着身后细细碎碎的争执声,睁开了眼,往后看了看,低声问身旁户部尚书,“这几人是谁?”
  户部尚书立即凑到他身旁介绍道:“有两个是去年新进的御史,还有两个是翰林院的学士。”
  梁湛“嗯”了一声,继续闭目养神。
  没想到元太师远离朝堂这么久,影响力不但没低,反而在这些学子中更受拥戴。
  御史台、翰林院,都是新近举子文士扎堆的地方,也基本是下一朝的中坚力量,这些人的思想倾向,基本代表着大梁未来的方向。
  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人对变法如此热衷了?
 
 
 
 
第356章 第一步
 
  
  梁湛思索着,一世时,元太师的变法触动了极大部分官员的利益,遭到以崔更、刘渭为首的武百官多方面抵制,终于流产,而元府也从此没落下去,元太师最后落得个流放身亡的结局。 
  这一世,元太师倒是聪明起来了,硬碰碰不过,立即韬光养晦退出漩涡心。
  可从这些新近年轻官员的思想来看,竟是对他那一套变法熟悉的很,若说元太师没在背后下功夫,他梁湛是不相信的。
  梁湛嘴角露出一丝微笑,那他与元府结亲这步棋,看似是被迫无奈的选择,实则是走对了路子啊!
  果真,老天爷让他回来一趟,是眷顾他的!
  崔更赶在开启宫门的前一刻到来,深吸几口气平了喘息,和梁湛一起,一前一后在百官走过去。
  灯笼熄灭,启门。
  嘈杂的讨论声安静下来,众人的身影鱼贯而入,往广场行去。
  这边崔十一见人进了里头,一眼看见门口石狮子对面的大柳树下徘徊着两个身影。
  “你俩怎么来了?”崔十一小跑过去。
  那两人正是金豆和俞六。
  “规矩,规矩呢?”金豆装模作样敲敲崔十一头足有五六存高的头盔,“叫大师兄,二师兄!”
  崔十一头一偏,嚷嚷道:“停停!你不知道这头盔里头是空的?你这一敲跟在我脑门里轰雷,你雷震子啊你!”
  金豆嬉皮笑脸还要去敲。
  崔十一一面躲一面拔腰刀:“你是大师兄怎么地?警告你啊,我可是带刀侍卫,惹急了我能在这儿斩你!”
  金豆伸出胳膊弯了弯,将大臂鼓鼓的肌肉凑到崔十一面前,“怎么样,有刀我怕你?你打得过我吗?”
  俞六见这二人还有心思玩耍,急得不行,过来站到二人间,“别,别,别闹了。”
  他指指宫门里,再指指崔十一,“帮,帮忙,打,打……”
  “打谁?”崔十一一面往后看一面撸袖子,“我听二师兄的,你让打谁打谁!”
  “打听!”俞六好不容易憋出来后头的词儿。
  崔十一恍然大悟,金豆拍拍他肩,“小六担心师父吃亏,让你去打听他跟刘渭吵得怎么样了。”
  崔十一翻了个白眼,“那辨奏,不叫吵架。”
  “辨奏?什么意思?”金豆瞪大眼。
  “是师父肯定会先折告刘渭,刘渭肯定会替自个儿辨别澄清,师父得再证据,刘渭得再把他证据驳回去。”
  “那不还是吵吗?”金豆一脸瞧你整那么麻烦的样子。
  崔十一噎住,一扬手,“得得,算我啥都没说,你俩等着吧,这会儿估计里头才三跪九叩完毕呢,我找人打听去,不,我自个儿亲自去!”
  说着扶着头盔往宫门里走去。
  经过宫门口时,顺手给两个侍卫扔了两条小银鱼儿,“小爷我去出恭!”
  那俩人喜逐颜开,哪管崔十一是不是擅离岗位呢,点点头,“去吧去吧,十一爷!这儿有咱哥俩呢!”
  待崔十一走远,这俩人打个呵欠,各自靠着个门洞打起盹儿来。
  大梁建国都三百年了,谁会来冲宫门找死呢!
  外头金豆和俞六一个蹲一个站,在大柳树下等消息。
  俞六紧张得手心出汗,按照师父的计划,击垮刘渭是营救父亲的第一步。
  刘渭的城防势力乱掉,忠亲王和唐侯必定会蚕食,他们争权的时候,城防也好城卫也好,才会有漏洞。
  而他们必须抓住那个漏洞。
  金豆则蹲地用树枝划着沙地走神儿。
  春妮这几日都躲着她,不是往阿南身后躲是往梁四娘子身后躲,是不好意思吗?
  金豆寻思着,要不,等师父把刘渭那老乌龟灭了,他门提亲去?
  梁府提?也不对。
  阿南说过,春妮有个亲姐姐,是跟在俞将军身边的丫鬟,将来俞将军救出来,春妮会和她姐姐走,那他得跟春妮姐姐那边提亲去才行。
  金豆看了眼俞六,嗯,有小六在,是他亲爹的丫鬟的话,提亲应该不是事儿。
  “小六啊!”金豆站起身来,站到他矮了一个头的俞六身旁,乐呵呵道:“若是按你们家的习俗,提亲要备些什么东西?”
  俞六差点没把眼珠子瞪出来,提亲?
  他们家的习俗提亲?
  “你……你,你想,想,干什么?”俞六努力问。
  “嘿嘿。”金豆挠挠头,“问问,我可能。”
  金豆有些忸怩地转了转身子,“可能和你家丫鬟的妹子要定亲了。”
  俞六听得云里雾里,他家丫鬟的妹子,哪个丫鬟哪个妹子?
  偏偏他又问起来费劲儿,想着等金豆说好了,先给金豆点着数道:“要,要媒,媒人,大,大雁,绢,丝,绸,缎各,各,各至少,两,两匹……”
  待金豆听完俞六的介绍,崔十一已经兴冲冲地出来了。
  “怎样了?”金豆立即和俞六迎去。
  “好,很好。”崔十一喘着气,“师父!太帅了!太帅!简直了!”
  “到底怎么了?把刘渭揍了吗?”
  崔十一吞了吞口水摇摇头,这一甩,高高的圆锥头盔差点撞金豆脸,金豆忙侧头躲过。
  他又一甩,头盔又回来,金豆忙又侧头避过,见他还摇头,干脆将那头盔摁在他头。
  “好了,快仔细说说!”
  崔十一一口气道:“师父直接拿出折子和两个账册,状告熄火队吃空饷,那两账册一个是兵籍名录,一个是发饷名录,这一对,差了三十人!
  “本来一个小小熄火队,官家是不乐意管的,都要差点把他给打发了,刘渭也差点笑了,在这时候,师父给官家和百官算了一笔账!”
  “什么账?”金豆惋惜自己没看见师父在朝堂灭刘渭雄风的模样。
  崔十一划着手指头,“熄火队兵士一人一年是六十贯钱,也是六十两银,这亏空三十人,一年吃了一千八百两银。这开封府内有熄火队三十六支,不可能这一个队吃空饷吧,假设其他队也都这情形,那这一年仅仅熄火队多花了朝廷六万四千八百两银!”
  “这还只是熄火队而已,府衙敢这么吃熄火队的空饷,那卫队呢?城卫,城防?各大卫所呢?官家一听每年多花这么多银子,当时从龙椅站了起来!”
 
 
第357章 好大一顶帽子
 
  金豆听得连连点头,连他一听多花那么多钱都有些激动,更别说官家自己了!那花的可是他的银子啊!
  六万四千八百两啊!够普通百姓娶十个媳妇儿了都!
  “然后呢?”金豆追问。
  “然后官家就立即着人去叫开封府尹,还有熄火队巡防营营卫,点兵!若真查出来吃空饷,府尹跑不了,他刘渭也脱不了关系!”
  “快进去里头盯着!”金豆一拍崔十一肩膀,喜得眉毛直扬,“点完数再出来给你俩师兄汇报汇报!”
  待崔十一进去,俞六稍稍松一口气,他断断续续问金豆:“点,点兵,没,没,没问题吧?”
  “没问题!”金豆晃着招风耳,嘿嘿一笑,“四爷的人早混进去了,你放心,点兵肯定点不出来毛病!”
  俞六不知道元峥的具体计划,听金豆这么一说,差点吐血吐出来,点不出毛病!
  点不出毛病也就是找不到刘渭的破绽了,那他怎么还能放心?
  他圆睁了眼瞪着金豆,急得想把自个儿舌头扯出来好好捋一捋!
  “哦!”金豆看他急不可耐的模样,才想起来他不知师父的下一步安排,凑到他耳边低声道:“去帮刘渭凑数点兵的,是咱们自己人,也是到时候要救俞将军出来的人,你且等着看吧,四爷怎么让刘渭那老乌龟知道什么叫鸡飞蛋打!自个儿搬起石头砸自个儿的脚丫!”
  刘渭现在当然是不知道的。
  他静静站在殿前右侧最前头,半眯着眼,不急不躁地等候外头点兵的结果。
  果然,不一会儿功夫,消息传回来,点兵数和兵籍册子完全对得上号,一个不缺!
  刘渭嘴角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
  “那这账册怎么回事儿?”崔更看了眼永宁帝,揣摩着他想说的话问了句。
  回话的人双手举起卷册子:“据那巡营长说,这才是实际发放饷银的兵籍册。”
  也就是说,元峥手上那一份不是真的了……
  下头还在犹豫怎么站队的百官一阵唏嘘,没想到元峥这么不经打。
  也有人觉得不该就这么结束,眼望着站在殿中的元峥,看他还有什么招。
  元峥似早料到这一点,神色平静,又从袖中掏出另外一张折子,跪地递上:“既然潜火队有五十余人,而贞庆道观走水之时,只去了十余人,且还是在走水两炷香的功夫后才到,极其不同寻常!臣要告西三厢熄火队巡营,受人指使,勾结北蛮,意图谋害公主,坏我大梁与东辽结盟!”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