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异能闺秀——慕千结
时间:2018-08-04 08:23:56

 
    听到此处,杨氏再也忍不住了。
 
    崔嬷嬷是她的乳母,她一直对崔嬷嬷十分关心敬重,却不曾想过,会遭到崔嬷嬷如此卑劣的陷害。
 
    她往前站了一步,气愤的看着崔嬷嬷,神情激动的质问道:“崔嬷嬷,我到底何处对不住你?你要如此陷害于我。我自问待你不薄,你明知,我连吴庸的面都未曾见过,你说这话,良心何在?”
 
    杨氏气得眼泪汪汪,宁薇连忙上前,扶住她的胳膊,轻声说道:“娘,你莫要生气,此人既然出口诬陷,必定是良心早丧。”
 
    她转头看向崔嬷嬷,大声说道:“崔氏,人在做天在看,你这样为虎作伥,不怕遭报应累及子孙么?”
 
    崔嬷嬷听言,全身剧烈发抖,埋头泣不成声。
 
    她何尝不怕?可她没办法,若是不这样做,她的儿孙必定会立刻没命,连报应都没命等。
 
    裴侍郎仔细的翻看着崔嬷嬷呈上的证物,看向宁昌兴问道:“宁大人,可否请你验看一下这些书信?”
 
    宁昌兴点点头,便起身走了过去,拿起书信验看了一番。
 
    书信上的字,秀美之中透着温婉,的确与杨氏的字迹极为相似。
 
    宁昌兴转头看了一眼夏氏,眼中凌厉一览无余。
 
    而夏氏此时也正好向他看来,目光相撞之际,她扯了扯嘴角,凉薄一笑。
 
    宁昌兴心中暗恨不已,咬牙忍住想要掐死夏氏的冲动,沉声说道:“会模仿旁人笔迹之人数不胜数,本官的夫人酷爱书法,看过她字迹的人不少,这几封书信并不能做为证供。”
 
    裴侍郎看了他一眼,抬手将香囊递给宁昌兴,“那这个香囊可是出自令夫人之手?”
 
    宁昌兴接过香囊,看了一眼,脸色立即铁青,他猛地转身看向崔嬷嬷,质问道:“此香囊乃是本官之物,为何会在你手中?”
 
    这个香囊十分破旧,却因为是杨氏第一次送他的物件,是以宁昌兴一直不肯丢弃。
 
    在几年前,杨氏做了个一模一样的,将它替换了下来。
 
    而这个旧的此时应该在杨氏那里才对。
 
    崔嬷嬷低着头没有说话,宁昌兴拿着香囊大步走到杨氏面前,给她看了看。
 
    杨氏震惊的看着这个香囊,突然猛地看向站在自己身后的善棋,“善棋,你…”
 
    “夫人怎么了?”善棋不明所以的问道。
 
    “你是我的贴身婢女,你还问我怎么了?除了你谁能进我的屋里?”杨氏不可置信的质问道。
 
    杨氏院子里的婢女极多,可是能进她睡房内间的只有善棋,平日杨氏出门,都会落锁,且这个香囊她几天前还看过,是以只能是善棋将香囊偷拿出来的。
 
    善棋‘噗通’一声跪下,“夫人,善棋从未见过这个香囊,夫人为何要这样说?”
 
    她泪眼朦胧的看向杨氏,似乎受了天大的委屈。
 
    “你…”一天之内被两个信任之人背叛,杨氏气得腿脚发软。
 
    善棋大声得哀求道:“夫人,奴婢真的没有见过,求求你饶了奴婢吧。”
 
    裴侍郎看到此处,便大声道:“来人呐。将婢女带上前来。”
 
    官兵把善棋带到堂前,裴侍郎逼问了她几句,她便突然状若疯癫的喊道:“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夫人你想要杀人灭口,你害怕事情败露,你要灭口…是了,这几年你一直吩咐我给杀手银子,如今事情要败露了,你就要杀我。”
 
    “呜呜…夫人,我对你忠心耿耿,你怎么能这样对我?”
 
    善棋的话简直让杨氏坐实了罪名。
 
    杨氏两眼一翻,晕倒在宁薇怀中,杨家人顿时乱成一团。
 
    宁薇愤怒的眯着眼睛,看向夏氏。夏氏却十分平静的看着她,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终于急了吗?呵呵 ̄
 
    宁薇怎么也没想到,善棋居然隐藏得这么深。
 
    前世善棋死在来京城投奔侯府的路上,杀死她的正是侯府派来的人,宁薇怎么可能想到,她居然也是侯府放在宁家的钉子!
 
    不过,这样也好,最起码拔掉了一颗隐藏极深的钉子。
 
    善棋的突然指证,让所有的人都认定了,杨氏是一个恶毒女子无疑。就连之前信誓旦旦的齐玄宇,此时也低下了头,陷入了沉思当中。
 
    情况对杨氏愈发不利。
 
    宁薇转身看向来路,迟迟不曾见到阮丞相的身影,她的神情愈发焦急。
 
    就在这时,二叔宁昌隆和幺舅杨奕,领着一群人来到刑部衙门。
 
    围观的群众让开一条路,一行人来到公堂门前,却被官差拦下。
 
    杨奕朝裴大人拱了拱手,道:“大人,宁夫人胞弟杨奕连同杨家门生求见。”
 
    裴大人挥手示意官差退下,宁昌隆和杨奕朝太夫人点点头,便与一同来的人走进了公堂。
 
    大齐国明文规定,考取到功名的读书人,上公堂不必行跪拜之礼。
 
    而这些人中,最次的就是杨奕了,即便是这样他也是榜尾的举人,而其他人都是举人以上的身份。
 
    宁昌隆更是早已考上状元。
 
    他们自然不必跪拜裴侍郎。
 
    齐玄宇抬头看了一眼众人,神情微微一顿。
 
    这些人之中,有许多人他都认识,其中有几位布衣学者,也不乏朝中官员,他们无一例外,全都是高风亮节的清流之辈。
 
    宁昌隆一直在强压他的火爆性子,是以不肯开口。
 
    杨奕只得上前一步,拱手道:“今日杨某家姐,宁家夫人,杨家嫡女,受人诬告。杨家众人尚在锦州,无法上堂为家姐证明清白。杨某与十数位身在京中的学士,愿为家姐品性德行作保。”
 
    ------题外话------
 
    群么么哒……求勾搭……
 
    
 
 第204章 族谱
 
    随后,众位白鹿书院早年的学子,一个一个开口为杨氏作保。
 
    清流之辈名声最为要紧,他们最忌讳的就是替人作保。是以这些人不避嫌,前来为杨氏作保,立即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围观群众纷纷开始出现了分歧,一部分人觉得杨氏是遭人陷害,还有一部分则仍然坚持先前的想法。
 
    裴侍郎凝眉苦思,而齐玄宇此时也沉默不语。
 
    堂上竟然出现了僵局。
 
    夏氏扫视了一眼众人,干咳了一声,终于开口说话了。
 
    “看来此案一时半会无法判决,我身体状况不佳,无法久坐,是时候该回府歇着去了。”
 
    她停顿了片刻,又道:“只不过,我今日前来,是为了先夫的声誉。如今杨氏连累先夫声誉受损,作为宁老侯爷正室,本夫人在此告知诸位一声,若是杨氏无法证实自己的清白,我只有要求宁家族老,将杨氏从族谱中除名了。”
 
    夏氏只说将杨氏除名,倒是不曾提起过宁浩磊和宁浩焱。
 
    但是提与不提并没有多大区别,母亲的名字都没有了,孩子的名字又怎么可能会有?
 
    “呵 ̄”太夫人瞪了一眼守门的官差,便转身走进堂中。
 
    宁薇见状,将杨氏交给郑姨娘扶着,自己则接过剑眉怀中的包裹,快步跟上太夫人的脚步。
 
    太夫人走到夏氏面前,中气十足的大声说道:“夏老夫人要杨氏如何证实清白?”
 
    “进门之前手上的守宫砂能不能证明?还是说夏老夫人以为,我宁家娶媳妇,连是否处子都不会验明?”
 
    “呵 ̄”太夫人讽刺的笑了笑,又道:“也是,夏老夫人当初进门,未曾验明正身,不懂其中道理也是正常,倒是老身苛责了。”
 
    谁不知道你夏氏当年怀着孩子进的侯府。
 
    孩子都有了自然也就不是处子了,太夫人故意提及此事,就是为了让夏氏添堵,更是为了让人们重新想起夏氏的丑事。
 
    当然最重要的是维护她的儿媳。
 
    “你…你…”果然,夏氏听到这话,气得脸色发白,指着太夫人许久说不出话来。
 
    太夫人微微一笑,缓缓伸出手来。
 
    宁薇似笑非笑的看了夏氏一眼,打开手中的包裹,拿出一本厚厚的册子,放在太夫人手上。
 
    太夫人翻了两页,道:“你想除去杨氏之名就除去吧,你尽可将我宁府之人尽数除去。老身的夫君曾有言,老身这一世不论犯下何种错事,依然是他的夫人。”
 
    顿了顿,她眉眼祥和的继续说道:“我手中这本族谱,便是他为我这一脉而书写。”
 
    她翻到族谱头一页,递给宁薇,柔声道:“丫头,将你祖父写的族谱念上一念。”
 
    “丫头知道了。”
 
    宁薇接过族谱,大声念道:“吾宁韦,今亲笔书写族谱,若有朝一日,原有宁族逐出吾妻王氏一脉,王氏便用此本族谱重新续写。”
 
    宁薇翻了一页,继续念道:“宁韦,宁氏一族首代族长,一品侯,正妻王氏。子昌兴,正妻杨氏。子昌隆,正妻小王氏…”
 
    首代族长!竟是自立门户。
 
    “够了!”夏老夫人身形不稳的站起身来,她出声打断了宁薇的声音。
 
    她声音尖利的喊道:“竟然…竟然如斯为你…他这是背祖忘宗!”
 
    她甚至都不曾置疑太夫人手中的族谱真假。
 
    因为她清楚,以宁老侯爷对太夫人的深情,这事他的确能干得出来。
 
    而在场的所有人,其中也包括宁沛芷,他们终于知道了,宁老侯爷当年到底有多么重视太夫人。
 
    夏氏说的不错,宁老侯爷的确是背祖忘宗。
 
    可是那又如何?
 
    以宁老侯爷的权势威望,就算是背祖忘宗,又会有何人觉得他错了?
 
    在所有人心目中,长眠地下的他永远不会有错,就算错了那也是对的!
 
    所以,听到夏氏说这话,太夫人连反驳都不愿,因为根本不必反驳。
 
    太夫人不说话,并不代表别人也不说。
 
    齐玄宇听到夏氏此话,却是出声了,“还请老夫人慎言!宁老侯爷不容任何人诋毁。”
 
    他清楚,若是他不出声相护,此话若是传到齐文帝耳中,必定会斥责于他。
 
    宁老侯爷可不是她夏氏可以诋毁的!
 
    太夫人似乎还嫌将夏氏气得不够,她笑了笑又道:“不知夏老夫人可知晓,皇上手中有一封先夫留下的书信,信中请求皇上,待王氏死后,一定要与他同葬一陵,同睡一棺。”
 
    宁老侯爷乃一代功臣良将,生前享尽荣华富贵,死后自然也要如此,是以齐文帝大兴土木,在风水宝地为他建造了长眠的陵墓。
 
    向来只有正妻才能与夫君同睡一棺。
 
    宁老侯爷有这样的请求,意思在明显不过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