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年代大学生——番茄菜菜
时间:2018-10-02 08:42:31

 
    就像是自己如果去最高检,也会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可是这样能给自己带来的愉悦程度却是有限的。
 
    人总是要在最喜欢的领域才能有更好的发挥,而单成宁,他所喜欢的是外交部……
 
    简凌有些心不在焉,以至于察觉到有人动自己的包时,她下意识地瞪了一眼过去,等看到被自己瞪了的人是翟一诺时,她愣了下。
 
    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在公交车上遇到翟一诺。
 
    “刚才喊了你两声,你好像是在想事情。”翟一诺轻声说道,他其实在站牌那里就看到了简凌,可是简凌心不在焉的,似乎根本就没察觉到自己的存在。
 
    “哦,我在想校庆的事情。”简凌撒了谎,她也不知道为什么,“你,你怎么在这边?”她知道翟一诺等待着毕业后就要出国深造,和上次的交流一年不同,这次的翟一诺很可能就留在美国不回来了。
 
    “有节目要参加?”他一如既往地用身子给简凌营造一个小小的空间,让简凌不至于被挤成肉馅儿。
 
    “没有,就是觉得挺荣幸的,毕竟是百年诞辰,可能很热闹。”她笑了起来,发自内心的愉悦。
 
    “是呀,人这一辈子都很可能活不过百岁,有时候还不如学校。”他笑得有些凄惶,不知道为什么简凌就是想起了这个词。
 
    翟一诺似乎更清瘦了些,比自己上次见到他还要清瘦。
 
    简凌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缘故,如果可以的话,她希望不是。
 
    “可人是活的,学校所有的生气都是人营造的,没有了人,学校也就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所以我更喜欢做人,而不是当一个学校。”
 
    看着眼前这个神色坚定的人,翟一诺觉得大概没什么能阻挡简凌对生活的信心,他也许不该用这个低落的情绪试图去影响她,所以他很是坦诚地承认自己的偏颇,“是我偏执了。”
 
    倒不是偏执,只不过人各有想法,最好的结果就是求同存异,不然就是各执一词相互争论,并没有什么对错之分。
 
    非要分出个高低胜负,反倒是真正的偏执。
 
    她没有再在这个问题上跟翟一诺纠结,只是两人之间似乎也没有什么话能说,“你,你毕业论文弄完了吗?”
 
    “嗯,已经交给老师看了。”
 
    两人之间似乎又是安静地可怕。
 
    公交车缓慢的行驶,简凌只觉得车子走的太慢了,还可以再快点,这样自己就不用再处于这样尴尬的氛围之下。
 
    “简凌,我答辩之后就会去美国,找个时间咱们同学几个再聚聚吧。”
 
    这是简凌下车前翟一诺说的最后一句话,她连忙点头答应,“好,你们先商量着时间地点,到时候通知我就行了,我先走了。”
 
    她几乎是匆忙地逃离,好像这公交车能吸魂夺魄,她的噩梦所在一般。
 
    直到进了校门,简凌这才是放慢了脚步,她微微松了口气,缓缓往宿舍那边去。
 
    她的毕业论文也已经完成了初稿,只不过还得等老师的审核意见,再进行修改调整。
 
    之于简凌,毕业似乎就是明后天的事情,可是在这明后天之前,还有太多太多的事情,例如校庆,再例如和王成显、甘永超他们一起为翟一诺送行。
 
    此去经年,远隔重洋,再见一次都相当不易。
 
    过去种种不愉快简凌都想要忘记,她只希望到那时回忆起来,还是她们高中时代的峥嵘岁月,大学时候有过相互扶持相依。
 
    校庆活动的时候很热闹,热闹到宿舍里几个人在看了文艺表演后手拉着手去喝了酒,佟梦虹喝多了,“我说,要我说咱们真是不容易,四年过去了,就这么毕业了。”她自己都不知道在胡说八道些什么,拿着啤酒瓶不愿意放手。
 
    “小云,出去不容易,你,你要好好照顾你自己,知道吗?”
 
    这是一句实在话,结果惹得蒿云溪顿时大哭起来。
 
    女孩子的眼泪很容易勾出来,蒿云溪的哭泣惹得宿舍里其他几个女孩也是流泪哭泣,简凌原本还强忍着,到最后眼眶也是红了起来。
 
    她们宿舍不是没闹红过脸,可是住在一起哪能没点磕磕绊绊呢?如今分别在即,谁都没能控制住情绪。
 
 
第113章 目设计
 
    简凌第二天去华视的时候眼睛都是红的,单成宁问起来的时候一旁纪明明愣了下,“还真是,小单没说我都没注意,简凌你这是一宿没睡觉呀?”
 
    “宿舍里闹腾了大半宿。”简凌良好的作息被扰乱了,半夜里佟梦虹和蒿云溪就一直闹腾,偏生又是喝醉了酒的人,你都没地方去讲理。
 
    到了三点多钟之后这才是安生了些,简凌睡了两个多小时就是再也睡不着了,黑眼圈还有兔子眼,年轻好像也不能为所欲为。
 
    “也是,你这是快毕业了。”纪明明想起来这还是个没毕业的学生呢,然后就忍不住笑起来,“我们那时候,毕业的时候也是疯狂的很,当时同学们喝醉了酒,然后随便抱着人就是哭,哭的那叫一个稀里哗啦梨花带雨。”
 
    她成语乱用起来,倒是把会议前的气氛弄得活泼。
 
    会议室里很快就是来了其他人,单成宁一个个的给简凌介绍认识。
 
    编导一个,摄像一个,导播一个,后期制作一个,其他还有相关的责任编辑、视频编辑、视频监制等,当然监制和制片人也是不可或缺的。
 
    至于单成宁的身份,简凌有了一个认识,他被称之为技术指导,虽然也不知道他到底有什么技术。
 
    “栏目组里除了其他几位前线记者今天也算是难得的齐全,行,那咱们就再说说栏目组的事情,这次你们都出去采风了,有没有工公安局的同志那里得到些思路?”
 
    张制片明显是在问编导、导播这些人,简凌拿出自己的小本本做记录,她现在是多听少说多记多动脑,总之先从别人的话里提取有效信息是最重要的。
 
    “思路还是有的,不过我现在的问题在于,我们得进行案情梳理,然后再把案情和法律结合起来,得找到这桩案子与法律法规的矛盾点,我们总不能总是把这些东西寄托在公安局的同志身上吧?他们负责的是一线的刑侦工作,这种违法犯罪的事情,还是得法院的同志来处理才是。”
 
    编导的思路很是清晰,简凌核对着自己这段时间从会议资料上看到的内容,她觉得这个节目的雏形其实是有了的,只是栏目组还没敢贸然动手搭建这个模型而已。
 
    只有一个概念,而没有实际行动,说好听点这叫谨慎,慎之又慎。说难听点那就是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弱,不能从失败的案例中汲取教训,白白浪费时间耽误工夫。
 
    当然,之于节目组而言,用第二种说法有点严重,简凌觉得还是夸赞角度来说比较好。
 
    “所以,咱们特意找了科班出身的主持人,这种事情,往后小简你得多跟你房老师学习。”
 
    房百铭是节目组的责任编辑,和导播的关系密切,负责梳理整个节目的思路,他并非是法律系出身,所以专业性的知识方面,还得有些欠缺的。
 
    好在,华视集结了全中国最优秀的一部分人才,房百铭的学习能力很强,对于制片点名自己跟简凌合作,他很快就是应了下来。
 
    “张制片说的是,我往后跟小简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争取让咱们的节目尽快步入正轨。”
 
    对于属下表忠心,领导没有不喜欢的,张制片很是满意,“小简,听小单说你来了节目组有些天了,怎么,初步情况小单都给你介绍了吧?”
 
    没有。
 
    简凌很想要告状,单成宁很懒,他就是把资料给自己一堆,然后让自己自生自灭去了,根本就没跟自己详细介绍,很多东西还是简凌想办法从纪明明这里挖出来的。
 
    “单老师很负责,跟我说了不少的情况,我现在初步了解了咱们栏目组早前的一些东西。”简凌回答的很是谦虚,她到底是没戳破单成宁的“嘴脸”。
 
    “那你什么想法?”
 
    简凌的想法很多,可是还不是很成熟,或者说她在栏目组会议室里还没有那么天不怕地不怕,敢那么大胆无忌地提出自己的意见。
 
    “我现在还处于学习……”
 
    “大胆说就行了。”单成宁打断了她的话,脸上带着微微的笑意,似乎是在鼓励她。
 
    简凌一怔,这人,让自己不得不说。
 
    “是这样的,我看了下栏目组之前两个月的会议资料,觉得大体上思路已经出来了,就是通过与各地的公检法机关合作,来分析一些经典案例,而从这些案例里面提取一些讯息,给全国的观众朋友们以警告或者说是提醒。”
 
    “这样的话,我觉得需要专家的参与,例如从学校、法院或者检察院邀请一些专业人士,从法律角度讲述剖析案例,用公检法的权威性语言来将案件画龙点睛,借此让更多的观众了解法律。”
 
    普法,这是栏目组创立的初衷,毕竟伴随着经济和国家的发展,法律意识需要加强,你让人手一本《宪法》或者《刑法》是没戏的,所以可以通过电视媒体对当今人们生活的强大影响力来传播法律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相关法律。
 
    这是栏目组创立初衷,可是单纯依靠一个主持人,一个懂得法律的主持人还不够,还得有专家来跟主持人互动分析,进而深入浅出的讲解法律知识,让普通老百姓更容易明白接受。
 
    毕竟对于简凌而言,你让她分析案例没问题,可是怎么把这个案例分析的让绝大多数老百姓都明白接受那就是一个大问题,她很难解决的大问题。
 
    会议室里的人显然对于简凌的这套说辞都感兴趣,毕竟如何把法律知识春风化雨般的让观众们所熟悉是栏目组成立的目的所在,而简凌似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你接着说。”
 
    张制片也是鼓励简凌大胆地说下去。
 
    简凌有些不好意思,“我现在就这么多想法。”她实在是黔驴技穷了,因为这种事情说白了自己也是提出一个框架和思路,还得这些有着节目创办经验的人来丰富,将其血肉化。
 
    听到这么一句张制片愣了下,然后指了指旁边的执行制片人笑了起来,“这小简,可真是有趣。”
 
    他这哈哈一笑,惹得会议室里的其他人也都是笑了起来。
 
    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简凌是被台长选中丢到栏目组里来的,某种意义上,她可以说是台长的亲信,虽然她并不知情。
 
    而想要在栏目组里站稳脚跟,要么就是极其有能力,能把这一档法制节目主持的风生水起,可是在这档节目还没上线一切,一切都还得从头说起,那么简凌现在想要立足,那就是尽可能地把自己融入到节目组里面来,让她不那么的格格不入,像是一个空降兵。
 
    现在这一个思路点的切入让整个节目组对于这个空降兵有了几分好感,好像还是有那么点东西的,只要不是一个漂亮的单纯的花瓶就行。
 
    不然,这法制类节目可不就成了花瓶类节目,跟他们的初衷相违背。
 
    简凌的想法让节目组原本卡着的那个点迎刃而解,一群人热烈地议论起来,针对于节目邀请的专家,根据案件性质不同进行分类如何安排节目都有了思路。
 
    当然,这种思路也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
 
    简凌发现,栏目组似乎很喜欢这种意见的发散,换句话说这个栏目组特别喜欢头脑风暴。
 
    然后让大家都回去想东西,到时候大家再进行选择,最终优中选优把节目制式规定下来。
 
    接连半个月,简凌都在进行各种会议,有时候讨论的时间长了,会议室里甚至能够争吵起来,大概是因为夏天到了,大家的火气也都蹭蹭的上来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