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女学堂——金佶
时间:2018-10-04 08:36:48

  但是一旦到了那一个位置,就会有很多的烦恼。
  一将功成万骨枯,而为了当一个皇帝所做的牺牲,可能是你全家都死光了,那时候你再成为一个皇帝,就是真正的孤独。
  事实上,在你改变你的身份成为一个皇帝的时候,你身边的人也会跟着改变。
  因为他要因应你的身份而改变,当他的改变错误的时候,很可能就挡等到你的路,你就不得不把他去除掉。
  其实所有的权力都是制衡的,包含当皇帝,其实也不能说什么算什么,随时要接受下面的制衡。
  一份一个决定会引发严重的后果,皇帝就不敢下这个决定,这个后果可能是你会造反,你有能力造反,所以,当你有足够的能力又不会引起皇帝的提防的时候,才是最好的位置。
  为何会有千年家族百年家族的这类家族存在,就是因为他们很清楚自己应该在什么位置才能够更好的保存住自己。
  当皇帝恰巧是出头鸟,权力看起来最大但是也最危险的工作。
  不过能合法娶这么多妃子还是让很多男人感到羡慕。
  因为当皇帝的妃子,等于也有当官地位是很崇高的,于是很多女人其实很喜欢。
  不过当妃子只就好像进入了排行榜,必须争取到排行榜前几名,于是需要不断的刷榜买买榜,还要本身的实力杠杠的,才能够真正的脱颖而出。
  事实上,想当一个出头鸟,在各行各业来说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对于蔡婉仪的抱怨,许佳欣给她开解道:
  “这里的垃圾其实都很好处理,因为所有的垃圾都是属于可燃性垃圾,在我们这个时代是没有公主说的塑胶品的,公主说过塑胶品烧了会有毒,而我们的垃圾烧了还能够当肥料。所以我们把垃圾处理过之后,对这个地方是有好处的,等于我们帮她施肥了。”
  “那这些碗筷怎么办?“蔡婉仪问道。
  “你要是想留着你就留着,洗洗干净就可以用了,要是不想用我们一样把它烧了当肥料啊!”许佳欣理所当然的说道。
  “也是这些碗筷都是我们利用木头现削的洗洗而已,现在虽然沾了油,还是一样烧了还是可以用的。”蔡婉仪同意道。
  “就是可惜了这些东西,如果要带走就太麻烦,我们只能带自己的那一份。”许佳欣叹道。
 
 
第五三五章 椅子
  “我有一个主意,你要不要一起来。”许佳欣问蔡婉仪。
  “什么主意呀?”许佳欣的鬼点子特别的多。因此,许佳欣提出来的鬼点子蔡婉仪都很愿意参与。
  “你看这些椅子摆在这里,以后就风吹雨打让大自然销毁,会不会太浪费了,不如我们在这里把一椅子排一排,让它变成一个美观的广场。前面平地的杂草,我们把它清一清。如果有人愿意利用这块土地自然就会来打扫,有人打扫这些椅子就不容易损坏。我们姐妹兄弟做这些椅子的时候都很用心,每一个造型都非常可爱。或许这些椅子一直留在这里,之后会变成名胜古迹。”
  许佳欣说着她脑海里幻想中的蓝图。
  由于许佳欣和蔡婉仪是在钱汝君旁边聊天讲话,本来钱汝君这里就是大家注意力的中心,这个主意一说,正在打扫的人纷纷停下来,过来跟他们一起商量,因为他们对于这个议案也有兴趣。
  当联署的人超过一定人数的时候,他们就由许佳欣带头跟钱汝君提出申请。
  因为钱汝君在的时候,他们是不适合自作主张的。
  因为钱汝君部队里面,最重视的就是纪律,整个规矩的一定在一开始就已经告诉每一个人了,是什么情况之下他们可以做什么事。
  在早期,如果坏了规矩的人,基本上直接清理出门,所以人们很快的就见识到规矩的重要,这比起慢慢让他们调整的要求更高。
  不过,等他们适应了以后就很轻松自如的,就能够做得到这一点,尤其当他们记忆力慢慢增加的时候,规矩根本就在他们心中。如果犯了规矩,根本就是刻意犯的。
  对于学生的建议,虽然知道他们是闲极无聊想出来的点子,也是为了排解去大白山采人参会遇到的危险的担忧。
  现在他们也是人,并没有成为神,能力也不会超过常人太多,大致上还算正常人的范围。所以遇到陌生的环境,其实心理压力便多事必不可免。
  小说,里面那些遇到危险突破困难,奋勇争先不顾不怕的人,钱汝君觉得除了极端的少数人以外,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做到。
  一般人会怕会痛苦会哭会有难受的情绪,各种负面的情绪该来的时候就会来,并不会因为他变得比较坚强就可以完全的脱离它们。
  即使现在钱汝君因为修习玄武飞华已经超越常人,可是她遇到困难,还是会想躲避,遇到痛苦的事情还是会想哭,遇到令她难以解决的两难问题,还是很想撞墙,一切负面的情绪并不可能逃脱。
  就算她变得坚强,这些感情也都是在,只不过她的承受能力变多了,能够把它压在底下。
  “你们想要把这些椅子加以整理,形成一个舞台?这个主意不错,不过不要耽搁收拾的时间,大家晚上还要好好睡觉,明天就要出发了。”
  钱汝君交代道。
  “不会的,这个地方我们还要回来。我们俩个带头复责,大家一起帮忙很快的。”
  许佳欣非常有信心的说道,因为他知道只要有人承担责任,很多人都愿意配合的。
  许佳欣之所以知道大家会帮忙,是因为她非常了解学堂的学员。
  他们主动积极乐观进取,所有能够增进自己的能力的事情,他们都愿意做。
  而增进自己的能力在于做每一件事,每一件新的事,每一件持续的事。
  总而言之,要进步就要动。
  这是钱汝君时常在他们面前挂的名言。
  对于学员们来说,钱汝君的话,跟圣旨也差不多了。
  甚至他们时常在心里想,如果圣旨跟钱汝君的命令发生冲突,他们会做什么选择呢?
  其实大部分的人,心里已经有答案。那就是遵照钱汝君的意思去做。
  因为,比起遥远的皇帝,他们更清楚他们有平安的生活,美食的享受,知识的学习,并不是皇帝带给他们的。而是钱汝君带给他们的。
  士为知己者死,钱汝君已经不止是知己,而是改变他们世界的神。
  其实,在他们眼中,钱汝君真的是神女
  听说皇帝也是如此承认。所以皇帝应该不会对钱汝君出手吧!他们都知道,皇室本身并不是和平的。皇帝跟亲戚之间,有很多的问题存在,这些问题如果爆发了,就会发生战争,就有很多人必须为这些问题而死。
  身为听令行事的人,就算心里有不同的意见,其实也不重要,没有人会听他们的话。尤其在军队里面,令行禁止。就是规则。
  如果军队要往一个方向走,你却要往另外一个方向走,那会让军队本身崩解,所以所有的军队,都不能容许这种情况出现,能表示出意见的,也只有那些统领大批军队的大统领。
  钱汝君学堂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虽然借鉴了军队的一部分管理规则,但是,钱汝君还是给了他们很多的自由。
  至少,他们知道,在大部分的时间,他们不必想军队里的士兵一样,一个口令,一个动作。
  需要这么做的时候,只有执行任务的时候。
  平常时候,他们只需遵守大致的规则,在这部分,钱汝君就规划的比较松弛。
  钱汝君看着学生们,把椅子大致上摆成环状,并且有一些艺术化的变化,但大方向是不变的。
  “对了,我们在这个城池外面活动了那么就,怎么都没有人告诉我们这个城池叫什么名字啊?”
  “要知道还不简单,问那些有进城里玩的人就知道了。”
  “我们才不是去玩呢!这里哪里有金麦城好玩,光是臭味,就让我饭都吃不下了。”
  “我们明明看到你今晚吃的很多。”
  “那是在城外,不是在城内。”
  “你们,别闹了。快说这里是哪里。公主说过,这附近有我们的领地以后我们要时常来这里的。”
  “啊!那我可不可以要求他们把便遗处理干净。在城里不要乱丢垃圾。”
  “你想太多了,那是官员要做的事。”
  “我们可以主动做,并利用这些肥水,在城外开辟一些田。”
  “这个最大的问题,还是治安问题吧!得让游牧民族跟我们和平相处。对了,这里叫什么名字?”
  “这里叫骊城。”
 
 
第五三六章 读书
  回去骊城之后,官员们和武将们很忙碌。
  他们必须对下面的人解释他们去哪里了,为什么违返了城门封闭的原则,也违返了宵禁。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们才回到城内的住所。
  他们对下属、百姓、士兵们说,他们出城去工作了。
  公主大人莅临指导,但是又不肯进城里活动。所以一众大人出城去劝公主大人。
  外面太危险了。
  他们这个行为,等于不顾自己的危险,陪在公主身旁。
  最后看公主身边的学生,虽然文弱,但还算有力。如果有危险发生,还能逃到城里来,通知他们去救援。
  最后他们苦劝无效,只好赶快回城来保护人民百姓。
  于是整个晚上,人民百姓总算又有新的话题。
  讨论他们的长官,是不是真心对公主好。讨论此举,算不算英勇,还是逃避了责任。
  讨论很多很多,到最后竟然八卦起来。
  哪个官员带小姨小出门,想要进行女女战术。
  其实百姓平时的生活也很无聊,以前没事,总要找些事来聊。
  身为高层,他们就有了一个义务,就是制造话题让表性八卦。
  对于官员来说,既然无法避免,也只能引导。
  免得他们注意到不该注意的地方,引起他们的困扰。
  至就他们聊一些是非,聊一些八卦,只要没有牵扯到大是大非,也就随便他们聊了。
  皇帝都能够下旨,百姓不以言治罪,相对于官员不能乱说话的旨意,百姓的言论自由,充分得到保障。
  他们都能够讨论到后宫,皇帝怎么进行性生活,谁又可能给皇帝戴绿帽子的事了。
  官员对百姓的容忍度,也只好高一点。
  晚上,官员虽然各自在家,其实也没有闲着。
  他们虽然晚上不会出去乱走,但他们都养有几个人,充当他们的传声统。专门走夜路去传话。
  就好像把手机、电话等等沟通工具变成人形。
  用人取代电。
  虽然讯息会延迟许多,但相对于无法通话的情况,他们已经很满意了。
  但这个晚上,他们的通话,就显得很没耐性了。
  为了早点得到回话,节省点时间,他们拼命的催促充当电话线的人,要他们快一点。
  到最后,这些传达人,不得已只好用跑百米的速度,来往两地、甚至三地、四地,完成任务。
  他们回话的时候,气喘吁吁,话音都在颤抖。
  “你们平时是不是偷懒了,怎么现在的速度可以这么快?但平时就那么慢?以后要保持这种速度。”
  传达人很想一拳打过去,但知道,这一拳下去,他很快就没命了。这个时代有连坐制度,他一拳下去个人没命也只能认了。他的家人都要被他连累。
  所以他们也只好忍耐,在心里回话:
  “都用这种速度,我们怎么维持通话品质?”
  他们经过一晚的讨论结果,第二天集体出城。
  他们认为,送公主是应该的,而且还能观察公主有没有出意外。
  要是公主在他们城外出事,他们不旦视而不见,还不知不觉,那问题就大了。
  所以出去,能做好礼貌,还能解决心下的担忧。
  然而,他们来的昨天见到学员和公主的地方,却发现只看到一排排椅子和一个打扫干净,留下平整草地的舞台。
  公主和那一千多名读书人却不见踪影,只留下一个整洁万分的场地。
  令人觉得新奇的是,地上种了一排他们没有看过的小树。
  严格来说,这已经不是树苗,而是小树。这些小树把会场与其他地方给开,给人这个场地是完整的感觉。
  除了树苗上面结的话,他们觉得莫名其妙,但是非常还看以外,他们发现地上撒了焦黑色的泥土。
  “你觉得这是什么?”骊城的城守问道。
  他的职位,兼具武职和文职。
  后世总觉得文人就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人,但是在大汉以前,文人的标配是一把剑。
  这把剑可不是单纯的装饰品,而是真的可以用的。
  读书人的修养其实是不简单的,可不是后世你把书读好,就能出人头地了。
  这是后讲究礼乐射御书术,也就是骑射的功夫,读书人也要娴熟。
  因为这个时期的有钱人战争,就避不开射和御。
  虽然没有西方的其实阶级,但是这个时代的标准读书人的修养,却包含了骑士所有应有的涵养。
  为什人民总认为儒家读书人,还有贫寒学子,其实不算标准的读书人,就是因为他们往往没有办法把“射”和“御”两样功夫做好。
  这个时代想要养马不只是要买马,还必须给马准备足够的草料,还有足够的训练,而骑射这种东西也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够做好的。
  读经典书籍,反而是最便宜的方法。
  因为这个时期没有版权概念,甚至作者本身,写文也不是为了赚钱。
  他反而很高兴你去抄录他的文章,只要不把作者名抹去,就可以了。
  这跟西方发展出的版权概念,完全不一样。
  所以中国非常希望把他的学问传播出去,甚至想用他的文化,把四周都吃下来。
  入华夏,习华夏之美,这华夏之。
  这是大华夏概念。
  可惜,太多的文化传播出去的时候,忘记交代对方,你要记得是跟谁学的。
  导致于现在华夏人,看到什么都说:“啊!这个我们也有,历史还比你们悠久,你们是学我们的。”
  “这是我们自己发展出来的文化。”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