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女学堂——金佶
时间:2018-10-04 08:36:48

  但是这个河道变化的可能性应该比较低。不管有没有变化,这个时代的人,几乎都生活在河边。
  每一个大城市都有河流,每一个大城市也都污染了经过它的河流。
  这是后世学习地理是,她记忆最深刻的话之一。
  现在卫满朝鲜的都城,应该就在这条河旁边。如果没有,她干脆鸠占鹊巢,兴建起新的平壤。看看卫满朝鲜坐不坐得住。
  或者,半路找人问一下地点,之接杀过去,然后再发动卫满朝鲜的力量,去找那千年人参?
  算了,找千年人参,如果没有电纸书的提示,那效率真的太低了。
  还可能把年份不足的挖出来,那就是浪费了。
  地球的资产,就是全人类的资产,她可不能随意浪费。
  在钱汝君看起来,大汉的资产,算是刘汉皇室的。大汉意外,就是她钱汝君的资产。
  不是军队,就有不是军队的做法。
  旁边那一条河,直接杀进平壤,说不定,靠一千个人,再加上一点手段,就能够把卫满朝鲜拿下,毕竟是攻其不备,他们还来不及把大军收回王城。
  其实卫满朝鲜具有战斗力的军队还不到五千人。
  对于卫满朝鲜的皇室,对卫满朝鲜有多大的控制力,还有向心力,钱汝君在钱汝君看来,几乎是没有的。
  毕竟是外族统治,而且还是跟大汉处于敌对的状态。
  而一般的朝鲜半岛的百姓,在这个时代,对大汉是崇拜而且敬慕的。
  这个时代,可没有民族主义。
  在人民心中只有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的差别。
  而在大部分人的心中,什么叫上等人?在这个时代,文就是大汉,武就是匈奴。
  卫满朝鲜的上层人,也从来不把自己当成朝鲜人。
  说起来好笑,在卫满朝鲜的皇室,他们穿着的衣着打扮,在正式场合,越是喜欢做朝鲜人打扮。甚至平常时候,他们也喜欢朝鲜服饰。
  这个时代的朝鲜服饰,可不是人民在电视剧里看到的,类似和服都露胸衣。
  而是标准的朝鲜打扮,在后世的典籍,都不做记录了。
  包含朝鲜本地人,都找不到这个时期的衣着,估计不是很好看。
  他们一般的官员喜欢做大汉官员的打扮。
  话说回来,这时候的朝鲜人,都认为汉人高人一等,他们以能够学习汉人的东西为荣,甚至把汉语当成官话。
  他们就喜欢学习汉人,在后世民族主义发达的时代,是很难想象他们这种想以汉人为依归的想法。
  要不是卫满朝鲜跟大汉是敌对关系,估计很多官员就要凭着距离近的理由,去大汉学习了。
  严格来说,卫满朝鲜是燕国,卢氏一系的后代。
 
 
第五四四章 新目标(四)
  当初燕将卢家在战场上,可是跟大汉皇帝打的势均力敌,甚至能把皇帝差点拿下。
  战争的时候,他们又曾经被汉朝人斩杀。
  其中的恩恩怨怨太多了。
  其实,底层的士兵,对于这些因素根本也不重视,他们在乎的是,能不能准时发饭吃。
  保家卫国,他们连要保护的对象都没有,皇帝,将军本身能够成为他们想要保护的对象吗?
  其实如果统治者不是现在的这个家族,卫满朝鲜其实跟大汉之间的关系不会这么恶劣。
  所以为不要叫他们卫满朝鲜了。
  或许被北朝鲜,去除了统治阶层的因素以外,会很好的跟大汉相处。
  至于统治阶层,也要分,有些是跟皇室站在一起,有些其实有他们自己的利益在。
  即使这些利益没有跟大汉在一起,但是还是可以去分化他们。
  分化,打击才是后世流行的手段。
  有什么事情,就整体压上去,把对方打垮,那真的太不讲究手段。白白浪费人力。
  除非,他们认为人力已经多到可以消耗了。
  他们南边的两个小国家每次要穿越卫满朝鲜去跟大汉朝觐的时候,每次都会受到卫满朝鲜的刁难。
  此时,还没有后世明朝所谓的朝贡贸易。
  之所以,有朝贡贸易这种东西,那是每次藩属来朝贡的时候明朝都必须送更多的东西出去。
  这叫打肿脸充胖子。
  这个时代对于番邦对于大汉的朝觐是有诚意的。
  他们送到大汉的礼物,可不一定有回礼的。
  大汉还没有儒家以治天下,也就是说他们的礼仪之邦是真的在礼仪上面特别重视,但是不代表他需要对外必须柔和。
  大汉对外族的态度也是,能打就打,打了你就怕。
  怕了你就乖乖来自称孙子。
  这样计算下来,其实在整个卫满朝鲜,钱汝君的对手不是卫满朝鲜所有的人,而是他们的皇室以及支持皇室的家族。
  这样看起来人数就少了很多了,而且他们能够真正战斗的人力,其实不像匈奴,也不向大汉那么多。
  他们的战斗能力,军事力量还不到以前的三分之一。
  用老眼光去看他们,那真的是太看得起他们了。
  人数或许比以前多了。但是战斗能力却大不如从前。
  只不过大汉周边这样的国家也实在太多了。大汉他的主要方向,盯紧北边的朝鲜。
  至于其他方向,他们到没有兴趣理会。
  这个时代,统治这么大一块地方,是很费力的。
  对于大汉来说,远地其实是赔本的买卖。
  只要一个地方的战争,需要用到的国力人力多,需要很长的时间,他们就会放弃这一个战斗的决定。
  大汉虽然不怯战,但是不好战。
  而且他们对卫满朝先的军事力量的判定,其实是从以前的资料来看来的。
  他们到现在现在其实没有派什么人过来卫满朝鲜看,对于卫满朝鲜现在的发展其实也不是太清楚。
  大汉时期跟后代有点不一样,他们缺乏侦察八方的力量,也就是说对于长安以外的事情,除了几个封国还能够知道以外,他们简直是一问三不知。
  对于外面的事情只能靠想象或者是地方官的军事呈报。
  而地方官送过去的文献资料还要给皇帝看,都已经过了至少半年以上的时间了,实效性的确很差。
  哦,他们最近的速度变快了,轨道交通有一个任务,就是必须免费替这些军事呈报用最快的速度吧,这些官方的资讯传达到长安去。
  现在不用半年,只要一个月。
  不只是钱汝君的手下这样。
  公主刘嫖还有,薄庆管理的轨道运输都有同样的任务。
  在这个时代,所有的行为都要替政治服务。
  不过,如果他去把卫满朝鲜的皇室打掉了,这也算是一种国家的军事行为了。
  不行,她不能用钱汝君公主的身份,而必须打扮成土匪强盗,一群土匪强盗跑进皇宫去杀人抢劫,应该是正常的一件事情,只要把他们主力分子打掉,他们内乱之后,重新产生的皇室想要对大汉可就没这么容易了。
  因为这时候大汉应该会在注意到当地武力的变化,不会像以前一样以为他们就是那么强大的军事力量。
  钱汝君记得长白山是大白山的余脉。
  即使是高度长白山也比大白山来的高,但是再怎么高也在跟他后世印象中的中央山脉比起来也矮了很多,更重要的是它并不陡,它不是在宽度五十公里的地方拔高四千公尺。而是宽度四百公里的地方,拔高一千多公尺。
  大白山,更是有许多地方,连一千公尺都没有。
  这个季节,一千多个人,在山上活动绝对不是问题。
  所谓的问题就是山上的野味太多,比较不好取舍,要把哪一个捕捉来吃。
  估计,大部分的还是得放掉。
  野兽跟人一样,其实都有智慧。
  至少一个基本的道理他们会知道。
  这个道理就是当对方势力强大,人群众多的时候,它们就懂得先避开。
  例如,猴子本身不是太强大的动物,山里面能够打败猴子的真的是太多了。
  可是如果猴子成群结队甚至非常的团结,那就算是山里的老虎也得躲着猴子跑。
  要不是山里的猴子也不吃老虎,估计老虎都不敢出现在成群的猴子附近。
  钱汝君带着一千多个人,只要行进得法,其实在山上可以行走,棱线就是在山上最好的行进路线。
  至于在山的棱线要开山路,一来比较简单,后来他们人手多,只要派两个人在前面开路就够了。
  一千多个人,可以轮好久,才轮到第二轮。
  到时候遇到不好走过去的路,他们在想办法搭建人造工具。
  可以通过就好了,要不然也可以绕路。
  钱汝君的地理观念比较好,在野地对她来说,有很多判别方向的方式,刚好又能对学堂的学员进行户外教学。
  树木的年轮,太阳的方向。
  虽然现在没有手表这种东西,但是在某些时刻她还是可以画出手表来,用时表法来判断出方向。
 
 
第五四五章 新目标(五)
  路地上的行径图比起海上要复杂一点。
  在海上只要管水平方向的变化就好了。
  整体方向感,虽然有上下起伏的变化,但对个人来说,感觉变化不大。
  但是在陆地上,有时候你就算走斜的,由于身边景物物的变化,其实你会失去生体倾斜的感觉。
  除了上下坡度的变化之外,海有在海上也会起到的变化。
  就是向右偏转原则。
  除非个人的方向钟,例如脚面前进的时候,两只脚会有不同前进的步伐。要不然,人会向右边转。
  在海上,这种偏转是自然而然的,没有路地可以做对照的话,很难修正。
  如果不去修正航行方向,那么你的方向可能就是圆的。
  在海上绕圈的结果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碍你的,你很可能在海上绕圈,就出现,永无止境的回转。
  最后你会觉得你是鬼打墙,走了无数的路,但是就走不出,这一个景色的范围,如果你够敏感的话,你会发现,附近的景色,好像都一样。
  不够。敏感的话,你会发现,景色,一直没有过变化。
  这种感觉在没有方向对照的时候会让人觉得很可怕,甚至让一个人平白无故的疯掉。
  钱汝君知道这种状况,所以在每次出航的时候,她要求不靠靠直觉,而是对照着海图不断的测量,跟又测量。
  对照着海图航行,其实是感觉很古怪的,因为你会觉得,这走的路线明明不是正直的是歪的,可是这种歪的方法偏偏能让你走到目的地。
  这种航海技术,钱汝君其实是不太懂的,她只是隐隐约约知道,所以为了能够正确的行情,她还特地换来技能书。
  或许只知道他很需要这种技术吧,这个航海技术书竟然比别的书积分要到多。
  钱汝君真的很想说电纸书是坑货。
  或许对于电纸书来说,航海技术也是这个时代不应该出现的东西吧!所以积分就要求的就特别高。
  可是其他的技术书也不是这个时代应该出现的东西呀?
  或许电纸书会经过判断,认为如果不是刻意隐藏技术,导致语义技术没有办法前进的话。有些技术应该原本能够存在的吧!
  海洋虽然危险,但是对钱汝君来说在大部分的时候又是比较安全的,因为在这个时代没有人可以跟他在海洋竞争。
  或许也不能说没有人,因为她所知在,大西方。环地中海附近希腊半岛意大利半岛,还有伊比利半岛附近,以及北非地带,都发展出特别的航海技术。
  既然是这样电纸书为什么觉得东方,还发展不出航海呢?
  钱汝君觉得想不出的事情,她就不要去想了,还是乖乖的换电纸书的技术手册,好好的使用,改进自己的生活吧!
  钱汝君在大海调查沿岸的情形的时候,其实是没有强盗海盗之类的东西出现的。
  而只有出现在沿海的小船板,在大海里面,船只的大小就决定了拳头大的大小,就算你不会打架,把船只撞过去,对方也只有认栽的分。一点反抗的脾气都没有。
  所以大航海时代其实,人的重要性越来越低,更多的时候是靠着船只,还有船只的炮舰来过日子的,因为炮舰具有攻打远方的实力。
  就代表他能够控制沿海地带,不过如果要深入内陆,那还是得靠人了,因为。即使是大炮在不同的人手上也能发挥不同的功用。
  因为没有别人阻拦,对钱汝君来说,它需要耗费的其实就是人力跟时间而已。
  不需要跟别人玩捉迷藏,也不需要管别人财产权的问题,到哪里都可以进去。
  所以海洋的资料,钱汝君那里累积慢慢丰富起来,现在他的船只已经调查到长江口,沿海的岛屿,也几乎被他调查起来,有些能够开发使用的,他渐渐地派人去占领下来。
  不过跟南方的岛屿钱汝君暂时没有占领的念头。
  既然是因为航行过去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以现在的船只速度来说,管理那些地方太不经济。
  还有一个因素,在更南方的岛屿有一个强大的威胁,那就是台风。
  你现在大部分地方的建筑技术来说是抵挡不了台风的,台风扫过去,房屋不再是能保护你的地方,而是危险的处所,随时会把你压垮。
  但是在外面吹风淋雨,你也可能被病痛打败。
  提早做好台风警报,提早做准备?这个时代的钦天监,还不具有预测台风的能力。
  也就是说,他们只能观察现象,然后放马后炮,他们对天体的运行还比较给力。
  至少能观察到彗星、流星的出现。
  但是对这个时代,各种离子认识还不够清晰的时代,就算你预测到流星和彗星有什么用?
  只能牵拖到皇帝的身上,把这个东西当做是天降警示。
  说起来遇到会心的皇帝也真够倒霉,明明不关他的事,人家非把这些事往他身上掉。
  文景之治是已经是,历朝历代比较开明,而且治理比较好的时代。
  但是这个时代发生很多天象的变化,所以这两个皇帝天天要写告罪书给老天爷。也真是够倒霉的。
  陆地的情况,其实官方的典籍,还有衙门里的资料其实都有一些。
  或许是这个时期,事物的变动比较少,所以很多官方典籍资料都很古老。有的还是大汉刚立国的时候,整理出来的……前朝旧资料。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