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头,曹盼道:“匈奴呼厨泉给我传递的一些消息对我们并不利,所以你要小心。若是发现他们有任何的异动,杀!”
一个杀字,秦无明白地道:“诺。”
想到了什么,秦无道:“若是匈奴乱起呢?”
曹盼与匈奴合作数年,照理来说是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不怕一万却怕万一,这天底下的事,没到最后谁都不敢肯定的事,什么事会发生,什么事情绝对不会出现。
“还需要问?”曹盼冷洌地一笑而道之。
秦无勾起了一抹笑容,“无,明白。”
曹盼让他镇守北方不仅仅是让他统领兵马,更是为了看住那已经不断地壮大的异族。
纵我同族,但有异心,为保北方的安宁,让一统天下之霸业能成,任何胆敢越界的人都一律杀无赦,更何况异族。
有了曹盼的话,秦无明白了将要做什么,不做什么,送着曹盼回去,严令斥候注意各部,只要他们有丝毫异动,斩杀不。
周不疑与曹操说了什么无人知晓,曹盼回到邺城,周不疑与墨瑶去接的曹盼。
曹盼看到他们微微一顿,“怎么是你们两个来了?”
看时辰这会儿他们应该在各部当值才是。
“有些事与娘子提个醒。”周不疑温和地笑着,曹盼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道:“看来是要事,那就说吧。”
与周不疑并肩而行,后面的人都避开了,周不疑道:“南阳郡失守,魏公咎其根本,不疑与魏公提了一个法子。”
曹盼听着看向周不疑,“以静养民?阿爹怕是不肯。”
哪怕她不知道事情什么样,却一言断定了曹操对于此事的态度。
“魏公想要的是两全之策。”周不疑这般地说,曹盼轻轻地笑了,“一统天下啊,多少人趋之若鹜。”
“只要魏公愿意放开手脚让娘子总领各州郡政务,有何不可?”周不疑所出之言一下子把曹盼给惊住了。
“各州郡?”曹盼扬眉地问,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听岔了。
然而又怎么可能听岔。周不疑与曹盼作一揖道:“自娘子掌上庸、汉中、凉、并、幽、冀、各州郡之事,百姓如何魏公必有耳闻。在娘子治下之郡,徭役比起河间、南阳来只多不少,却无生民怨,为何?”
“欲取之必先予之,帮自己做事和帮别人做事,心态不同,结果当然也会不一样。”曹盼这般回答的周不疑,这也是她早先给墨瑶说过的话。
如今这天下民风纯朴,百姓要的除了食能果腹,衣能裹体,也是一份尊重。修河改堤原本就是为了让他们将来能过上更好的日子,但是你强迫着他们去做,和发动他们自觉的去做,是全然不同的感觉。
曹盼向来都是用发动人自觉去做的法子,好吃好喝的对待去帮忙的百姓,除非工期很赶,否则她并不一味的让人只干活而不休息。
迫不得已地让人加班加点,曹盼也是十分大气的发工钱补偿。
故而曹盼治下各郡,曹盼甚得民心,无论曹盼如何用人,从无人质疑她半句。
“我辖下之州郡已经够多了。”曹盼这么与周不疑说着,周不疑道:“后方安定,既然娘子能做到,为何不做?”
这样义正辞严的话,端是让曹盼无从反驳,似乎,是那么一回事。
可是,这世上的人并非都讲理的,若非曹盼战功在前,就凭曹操将那凉、并、冀、幽四州之事交给曹盼掌管,那都要翻天了,更别说曹操才刚称魏公,其封地都没有曹盼辖下的州郡多,再把其他州郡给曹盼去管理,呵呵,朝廷必然是要炸了。
曹盼蹙紧了眉头道:“此事不能,至少现在不能。”
周不疑难得的却坚持地道:“若是魏公愿意,娘子也不愿意?”
“你当知我为何不愿,过犹不及,凡事不可越度。如今的我为尚书令,兵、权、地,我拿得太多了,如果再不知足,纵然阿爹无异,你可别忘了,世子之位未定。”曹盼第一次在周不疑的面前提起曹操的继承人。
墨瑶在一旁插话说了一句,“娘子担心魏公选定之世子容不得你?”
“我并不需要他们容。我只是不想阿爹因此而闹心。”曹盼根本不怕将来谁上了位容不下她,眼下她考虑的是曹操。
哪怕曹操说过,他想要选出一个合适的继承人,因此并不在乎儿子们如何争斗。可是,曹盼却不觉得作为一个父亲,果真能看着儿女们争得你死我活。
曹盼不忍在曹操的心上扎刀,所以,她并不希望自己成为那一个引起争斗的人。
她如今拥有的已经足够多了,曹操真将余下各郡都交给她来整治,怕是很多人都要容不得了。
周不疑与墨瑶对视一眼,果然曹盼之所以没有进一步掌控其他州郡的原因是因为曹操,她顾及曹操。
“若是魏公希望你继续执政以静民养生,供应魏公一统天,娘子也同样要拒绝?”周不疑还是问了刚刚提出的问题,不过,这一回比起刚刚的问题,更显得犀利。
曹盼顾及的是曹操,但如果是曹操提出的,还是为了这天下,为了结束这乱世而必须这样做,曹盼如何选择?
果然曹盼迟疑了,许久长长一叹道:“元直给我出了一个难题。”
很难选择的一道题,在她心中,曹操很重要,那是她的父亲;而天下百姓,她做了那么多,不也是想要结束这乱世,还百姓一个太平。
墨瑶道:“娘子知晓,娘子所为利于天下,既然如此,为何纠结于此。”
“你不懂。”她心有天下,可是原本的她所求的一直都很简单。
她想要强大起来最根本的原因只是为了护住自己身边的亲人,一开始是丁氏,后来,慢慢的多了,而这些人里,如今所剩的只有曹操。
天下重要,但在曹盼的心里,曹操比这天下更重要,所以在天下与曹操之间选择,曹盼根本连犹豫都没有的选择曹操。
周不疑看着曹盼,轻声地道:“娘子因魏公而不愿,那你又知道魏公对娘子的期望是什么?”
墨瑶所不懂的,周不疑却明白,所以他说了这样的话。
果然,曹盼与拿眼看向了周不疑,“平安,快活。”
肯定而没有一丝的犹豫。曹操对她存着的是最慈爱的为父之心。
他对她的期望,只要她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
周不疑道:“那么,如今魏公还在,娘子能平安,能快活。倘若真有那一日,娘子还能吗?”
“元直。我的平安快活不应该与天下纠缠在一起。”曹盼指出周不疑话中的漏洞。
周不疑轻轻的一笑,“娘子以为呢?”
并没有反驳而是反问,叫曹盼却蹙紧了眉头。
“纵然魏公不曾取而代之,将来这由魏公打下的天下,必会姓曹。曹氏的天下,娘子是要将魏公好不容易一统的江山再次分之?”周不疑果真是什么话都敢说。
墨瑶嘴色抽抽,曹盼向来直白,连带着周不疑也跟着学了七七八八。
曹盼这回的眉头更是没办法松开了,周不疑道:“有些路,娘子应该好好地想想了。娘子不畏了人,将来无论是何人继位,娘子都能立于不败之地,但,这就是娘子想要的了吗?”
“想想女部,想想被娘子刚拍老实的世族,他们为什么能老实,不仅是因为娘子的实力,更是因为魏公在娘子的身后。可是,若有一日,站在娘子身后的人不再是娘子的后盾,难道他们还会继续老实?”周不疑继续地将问题丢出来,一个又一个,都是曹盼将要面对的问题。
第316章 北方各异族
把问题丢了出来,周不疑只是让曹盼去想,并没有立刻的想从曹盼的嘴里得到答案。
不过有了周不疑打的预防针,见到曹操,曹操提起周不疑所提的以静养民的法子时,曹盼轻轻一叹,“阿爹欲如何?”
“周不疑的办法确实有利,但是盼盼,我总要为你想想退路。再往前,若将来我不在了,你该如何?”曹操一片慈父之心,所思所想,只怕一个万一。
曹盼哽咽地说不出话来,曹操道:“此事暂且搁置。”
便知周不疑想出的办法能帮他在乱中安定后方,若是别的人有这样的能力,曹操必用之。
可是一但这个人变成了曹盼,曹操却不能将这颗棋子用得淋漓尽致,因为倘若有一日他不在了,想要曹盼死的不再仅仅是如今的世族,孙权、刘备,更会是她的兄弟。
祸起萧墙,曹操从不畏于儿子之间的争斗,甚至主动挑起他们的争斗,然而并不包括曹盼。
曹盼一直没有参与或是偏袒任何一人在他看来极好,如此将来无论他选择了谁,因着曹盼的战功在先,她既然能为他守住这片江山,哪怕为了对付刘备跟孙权,他们也得供着曹盼。
“若你是男儿,若你是男儿那该有多好。”虽然不想感慨,曹操最终还是忍不住。
若曹盼是男儿,他的世子必是曹盼,那么眼下无论让曹盼去做什么,也只是促成曹盼将来继承他的位子,执掌天下。
甚至在他还活着的时候,能将世族们拍老实了,保证政令畅通,将来继位的人,更能随心所欲。
周不疑的主意是极好,曹操知道,曹盼也知道,然而无论是有多好,曹操选择了放弃,曹盼亦然,那么这件事就没有回旋的余地。
倒是墨瑶寻了机会与周不疑道:“这一计,提得过早了。”
“不早,恰恰好。总要给魏公还有娘子一些时间去认清一些事情,如此待事到临头了,他们才能更好的决定。”
有些念头萌牙了,慢慢的就会长成参天大树,不可动摇。
润物无声,这是跟曹盼学的,而曹盼用于天下,周不疑却是用于曹操之身。
次年,曹操进封魏王,大封诸子。
这一年,曹盼二十一岁,曹操六十一岁。
乌桓动乱,因曹盼早有防备,秦无带兵斩杀乌桓骑兵五千,堆以京观,而震于乌桓。
而匈奴人员急速增长,曹操提起此事思及欲将匈奴分为五部,分居并州,每部各置帅一人。对此,曹盼提议曹操结合匈奴习俗而制以法度,并州始终是他们的地方,让匈奴人入住,他们也得守他们的法,
也就是说,从入并州开始,他们就是大汉的人。
曹操听闻一顿道:“若如此,只怕他们未必愿意迁入并州,你当知我欲将他们迁于并州是为何意。”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想要让匈奴为我们所用,仅仅是一个匈奴又怎么够。北方各族想入中原者多不胜数,只引一个匈奴,反倒会落人口实,倒不如趁着这个机会,让他们都来。中原连年征战,人口调零,阿爹不是愁兵马不够吗?有了他们,何愁无人。”曹盼的话一出口,大气磅礴,饶得曹操听着亦为之而震惊。
拿眼看向曹盼,已经愈见成熟的曹盼脱去了所有的稚气,目光灼灼,宛如黑夜中最耀眼的那颗星宸。一身朝服立于朝前,纵为百官所环绕,也能叫人一眼就注意到她,看过了,便再也挪不开眼。
“你是何打算?”曹操想出了将匈奴分五部的主意,当然道出了他认为较好的安排,不过听起来曹盼似乎有更好的主意。
曹盼道:“常言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就让他们都成为我们的百姓便是了。凡入并州居住者,供以居所,所开荒地皆归其所有,免赋三年。”
“尚书令如此厚待异族,是不是太过了?”曹盼的话音刚落,立刻有人表示反对。
“过?欲取之而必先予之。”曹盼狭长的眼眸一扫过去,有人却已经明白了其中之意。
曹操为何分匈奴五部而令其迁入并州而居,其根本是为了分化日益壮大的匈奴,令其不能成为北部之患。
而曹盼的主意更直接,不仅是匈奴,甚至其他各部异族皆一般对待。
目的是要吸取北方各部族的人化为他们所用。
他们只看到了曹盼提出的好处,怎么就不想想,一但这些人于并州落户,成为他们的子民,这于他们又是多少的好处?
“臣附议。”荀攸已经出列表示同意曹盼的主意。
余下之人如钟繇等人睿智之者,皆纷纷附议。
一眼看过去,朝中半数以上的臣子皆已经同意了曹盼的主意。这也算是曹盼这些年为尚书令的成果,曹盼为人做事,极其公正,六部受其管辖,她从不因人的出身,姓氏而对人区别对待。
在她的六部之下,有能者而用之,无能而舍之,从不拖沓。哪怕原先对曹盼有意见的人,在曹盼的如此表现之下,也着实是说不出攻击之类的话来。
故而,曹盼这尚书令的位子那是坐得稳稳当当的了。
“不日我要出征,此事交给你办。”曹操这般吩咐了曹盼,曹盼有心想劝曹操打消出征的念头,曹操已经扬手阻止了曹盼欲出口之言,“孤便不胜,孙权去年于合肥大败,这一次,孤还会败归?”
以逸待劳,又怎么可能会不胜。然而这些话曹操是听不进去的。
“孤出征,朝中诸事都交给你,引各部落户之事,你瞧着该如何办便就如何办。”竟是全然的信任曹盼会把此事办好。
曹盼只能与曹操作一揖道:“诺。”
“退朝吧。”该说的事都说完了,曹操起身便让人都退了去,所有人都恭敬地相送。
曹盼看着曹操离去的背影,似乎曹操的背影又苍老了许多。
她站在那里看着曹操的背影许久没有动,一旁的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还是荀攸走近地问道:“尚书令?”
这一唤叫曹盼回过了神来,“军师。”
荀攸道:“尚书令在想什么?”
“军师不知我在想什么?”曹盼不答而反应,荀攸也是没办法再装傻,轻轻地一叹,透着几分抑气。
“此次南征,大王想让臣一道去。”荀攸提了一句,这事曹操也曾经与曹盼提过,曹盼道:“我倒是不希望军师去。”
荀攸一顿,没想到曹盼是这样的想法,显得诧异地看向曹盼,“为何?”
“我看军师的眉宇多是倦意,而且军师不比阿爹时常练武,身体康健,如今南下甚是炎热,我担心军师的身体受不住。”曹盼一番话说来皆是挂心荀攸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