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锦——天际舟
时间:2019-01-07 10:11:24

  想了想,方锦菊从床头的匣子里,拿了一朵珠花出来,放到于莉的面前,道:“这朵珠花用的,是上好的南珠,我先给你,就当利息。我要能出去,再把那支赤金簪子给你。”
  珠花并不大,五粒米粒大的小珍珠,拱卫着中间一颗如黄豆大小的珍珠,看起来精致可爱。
  于莉拈起来看了看,狐疑问道:“这是南珠?你莫不是诓我吧?”她只听说过南珠,却是没见过,只知道这珠花实在是小,也不知道是不是值钱。
  对她的不识货,方锦菊也是气得牙痒痒的,却不能告诉她这支珠花的价值,和那支赤金簪差不多。就怕她知道之后,生了歹念,自己那些首饰也都保不住。
  “你要是不信,就取一粒下来,让人去典当铺子估个价。”方锦菊道。
  见她胸有成竹不似说假话,于莉笑了笑道:“既是菊姐姐拿出来的东西,想必都是好的,我还不信你吗?”
  说着她收起珠花,道:“你想法子写个信,明儿她们要进京采买,便让人替你捎信。”
  庵堂不比得在家中,笔墨纸砚随处可以取用。在民间,文房四宝可是稀罕物事,不识字的人更比比皆是。
  只是这个,难不倒方锦菊。
  她的心头有了新的希望与渴盼,找笔墨写一封信而已,到了晚上她便将封好口的信交给了于莉。
  方锦菊所求助的人,自然是褚末无疑。
  她笃定,褚末就算再怎么厌恶她,知道她的肚子里有了他的骨肉,必定不会让她在庵堂里自生自灭。
  看到方锦菊的信,褚末一阵错愕。
  他原以为,那件事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方锦菊竟然有了身孕?他实在是不敢相信。他还未成亲,难道就要做父亲了吗?
  褚末正在思忖间,外面响起了见礼的声音:“见过太太。”
  下人打了帘子,褚太太缓步走了进来,示意其余人等全都退下。
  “儿子见过母亲。”
  褚太太瞥了一眼他放在桌上的信纸,淡淡道:“谁的信?”自打出了方锦菊这样的事情,她对褚末的看管就更严了,他接到一封来历不明的信,褚太太马上就知道了消息。
  褚末苦笑一下,将信双手奉上。
  看完了信,褚太太闭了闭眼,道:“你打算怎么做?”
  “儿子……也没想好。”褚末苦恼道:“她腹中总是有我的骨肉,就那样住在庵堂里,始终是不好。”
  “那这样,”褚太太思忖片刻后道:“我找人去跟方家二太太说一声,把她接到我们的庄子上养着待产。等她生了,就养在庄子里,待你成亲后再把她和孩子一起接进府来。你,觉得如何?”
  她考虑得如此周详,褚末自然是应了:“是孩儿不懂事,让母亲操心了。”
  “我只盼着,接下来的亲事,不要再出什么幺蛾子。”褚太太道:“这件事,你就不要再过问了。”
  “好。”从内心来讲,褚末也并不想见到方锦菊,这个造成他无法娶到方锦书的罪魁祸首。既然母亲愿意来处理这件事,他便逃避开来。
  褚太太回到正房,面色冷了下来。
  方才那话,她不过是哄着褚末罢了。方锦菊,算你好命,就那么一次竟然都能怀了褚家的骨肉。原要放任你不管,这下不管也不行了!
  她略作沉吟,吩咐身边的心腹丫鬟:“去替我下个帖子,约着方家二太太一道出门赏花。”
  以她四品夫人的身份,自然不会去屈尊拜访一个方家的庶子媳妇。但白氏乃方锦菊的嫡母,要将方锦菊从庵堂里接出来,还需要经过她的同意。
  白氏接了褚太太的帖子,喜不自胜。短短半日赏花,她在褚太太的身边,只觉得面上极有光彩。听褚太太说了方锦菊有身孕,愿意接她去庄子上照顾的事情,她当下便一口应了。
  至于方锦菊怎样,白氏怎么会在乎。左右,那都是她自己作的孽,自己的因果。
  得了白氏点头,回府后褚太太便吩咐得力的嬷嬷:“你去带几个人去一趟庵堂,将方锦菊接到我们东郊的庄子上,好生看管起来。”
  “请个大夫给她诊脉,然后把我带过来的药熬着给她吃。”
  她话中的意思十分明白,这个用惯了的嬷嬷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一个区区庶女,想要诞下褚家的血脉?做梦去吧!
 
  ☆、第五百七十八章 害喜
 
  无论方锦菊生下来的,是庶子还是庶女,都是褚末的头一个孩子,只会影响到褚家后宅的安稳。
  褚末还未成亲,嫡子还未诞生。
  要是放任方锦菊的孩子生下来,待将来的少奶奶进门后,面临着这么大的孩子,会怎么想?嫡庶不分,这就是乱家的根源。
  褚家的嬷嬷到了庵堂里,将白氏的信物交给了主持师太,到了方锦菊的房中。
  方锦菊害喜的十分厉害,这段时日她都不敢出门,就怕被庵堂的人看出什么端倪。幸好于莉拿了她的好处,还盼着那支赤金簪子,替她打着掩护。
  “你就是方锦菊?”褚家的嬷嬷居高临下地打量着她,问道。
  “我是。”方锦菊心头一阵狂跳,难道她一起盼望着的事情,就要实现了吗?
  嬷嬷面无表情,道:“我是褚家来接你的,你收拾收拾,跟我一道离开。”
  “好,好!”方锦菊忙坐起来,又是一通干呕之后,把床头的细软匣子找了出来,和几件贴身的衣服一起包了。
  于莉从门外匆匆赶来,看见这阵势,就明白她的报酬有了着落。
  她笑着恭喜:“菊姐姐,妹妹我在这里恭喜你,终于离开啦!将来做了姨奶奶,可别忘记了妹妹我。”
  她笑得谄媚,方锦菊如何不知道她所想。将那支赤金簪子放在她手心,道:“来,这是我答应你的。”
  上了马车,方锦菊看着外面的景物,心头舒畅之极。她抚着自己的肚子,美滋滋地想着:果然他是放不下自己的,这不就派人来接我了吗?宝宝啊,我就快要见到你父亲了呢。
  想到即将和褚末见面,方锦菊就激动不已。
  但马车行驶过一段官道之后,却拐了个弯,上了另一条小路。这条路,方锦菊没有见过,但她可以肯定绝不是回京的路。
  方锦菊抓住车窗,问道:“嬷嬷,我们不是回京吗?这是去哪里。”
  “回京?”嬷嬷嗤笑一声,道:“以你的身份,回京你住哪里,又在哪里生产?”
  方锦菊一愣,对啊,褚末还没成亲。在京中的大户人家里,还没听说过,连正妻都没娶就有了姨娘的。
  “那我能见到褚公子吗?”
  嬷嬷看了方锦菊一眼,道:“我们公子,要安心备考。”
  方锦菊这样的女子,这些年她见得多了。总是认为爬上了男人的床,这一生就有了依靠。其实她们总是忘记了,对女人而言,后宅才是战场。
  能决定她们命运的人,往往并不是她们所托付的那个男人。
  男人,也没有她们所想象的那么靠得住。面对麻烦,选择退缩和躲避的,往往也是男人。
  到了庄子上,替方锦菊准备的房间不差,一应用具干净整洁,比在庵堂里好了许多倍。这些,都让方锦菊安心不少。
  只是,在这里她却没有自由。
  嬷嬷带着两个小丫鬟轮流守着她,只要她想出去,便劝阻说要让她为了腹中的小少爷着想。一想到腹中的骨肉,方锦菊也就不再闹腾,这可是她唯一的指望了。
  因她害喜,嬷嬷请了大夫来替她诊脉,拿了方子替她煎药,看着她一日三次的服下。
  方锦菊在心头暗暗欣喜着,看来她果然料对了,褚家再怎么不喜她,对她腹中的骨肉总是在意的。
  母凭子贵,她暗暗在心头祈祷着,生下来的是儿子。
  不过,就算是女儿也行。不管是庶长子还是庶长女,这样,就能像她生母孙姨娘一样,在褚家的后院里站稳脚跟。
  心头有了这样的希望,方锦菊便安分下来,老老实实地喝药保胎,一心盼望着平安产子。
  在她心底,还隐隐想着,有了孩子,褚末总是要来见她一面的。哪怕不看在她的份上,孩子毕竟是他的骨肉。
  天气越发炎热,对怀着胎的妇人来说,日子更加难熬一些。尤其是,对韩娘子这样肥胖的妇人而言。
  因调理得当,她总算是熬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时期,但身形笨拙得当辛苦总是免不了的。
  这时,她半躺在窗边的凉榻之上。屋中放着两个冰盆,丝丝缕缕地冒出寒气,给燥热的空气带来一些凉意。
  只是对于韩娘子来说,这些凉意只能勉强降低一些温度。她的鼻尖上,仍然是止不住地冒出晶莹的汗珠。
  “娘子。”季泗水从屋外进来,看着体贴臃肿却散发着慵懒风情的韩娘子,面上露出满足的微笑。
  “今儿我在西市瞧见有个老人家担了葡萄来卖,便都买了回来。让人洗去了,你尝尝看,也解解腻。”
  这样的生活,没有大风大浪的惊心动魄,却是他想要的简单温馨。
  “好。”韩娘子笑着,让开半个身子,招呼他道:“我就说怎么大中午的你回来了,快过来坐。”
  “我惦记你。”季泗水笑得温柔:“铺子上也没什么事,就回来看看你。今儿怎么样,孩子有没有扰着你?”
  算是日子,韩娘子即将临盆。季泗水哪里还在铺子上呆得住,不如回来瞧瞧。
  韩娘子将他的手放在高高隆起的腹部,道:“你摸摸看,刚才他还在动呢。”
  季泗水的手刚刚抚上不久,韩娘子的肚子便动了动,突地隆起一个大包。她的夏衫轻薄,竟能看出是一个小拳头的痕迹。
  “哎呀,瞧瞧。他知道当爹的回来了,给你打招呼呢。”
  “那是自然。”季泗水的嘴角高高扬起,用手去抚着那个小拳头。两息过后,孩子又从另外一个地方伸了伸脚丫。
  父子两人隔着肚皮玩起游戏来,韩娘子笑得极为开怀。
  这个游戏,又不是头一次了,季泗水仍乐此不疲、玩得兴致勃勃。
  房门轻轻叩响,下人托了一个大的水晶盘子进来,上面放着紫嘟嘟水灵灵的葡萄。光瞧着,就觉得清爽可口。
  “来,我喂你。”
  季泗水起身,净了手替韩娘子剥起葡萄来。
  正吃着,韩娘子突然眉头一皱,轻轻呻吟了一声。
  “怎么了?”季泗水紧张的放下葡萄,问道:“可是有哪里不舒服?”
  韩娘子拧着眉,手搭在肚子上,道:“相公,我好像要生了。”
 
  ☆、第五百七十九章 生了!
 
  “啊?!”
  季泗水慌得立即起身,手忙脚乱之下,打翻了放在案几上的葡萄,圆嘟嘟的葡萄滚了一地。
  “我没事,你别紧张。”见他如此慌乱,韩娘子笑道:“这还早呢,只是刚有些感觉。”她在宫里时,不是没见过妇人产子,知道这个过程漫长,因此这会并不紧张。
  “我……我这就去让稳婆来候着,再去请一名大夫来。”季泗水大叫:“来人,娘子要生产了,好生伺候着。”
  他握着韩娘子的手道:“娘子别怕,我去去就来。”
  韩娘子好笑地看着他,道:“我不怕,你别着急。”她这个即将生子的,都没有他那么紧张。
  因她体质肥胖的缘故,家中早就请了经验丰富的嬷嬷、稳婆候着,也和医馆里的大夫提前说好,只要韩娘子生产,就请大夫过来坐镇。
  她这一发动,整个季家都忙碌起来。
  杨柳指挥着小丫鬟准备热水,熬着参汤。待这些准备完毕,便遣人去方家,给方锦书报讯。
  “韩娘子要生产了?”方锦书放下手中的针线,喜道:“家中准备的如何了,大夫稳婆可都到了,还缺什么?”
  来报讯的小丫鬟年纪不大,是个伶俐的,她笑着禀道:“回四姑娘的话,稳婆前两日就接到了家中住着。婢子出来的时候,大夫也都到了。”
  “杨柳姑娘说,一应都准备好了,姑娘且等着听喜讯吧。”
  打发走了小丫鬟,方锦书想了想,到了明玉院里。
  “这会怎么来了,可是有事?”司岚笙放下手中的账册,问道。
  “母亲,韩娘子要生产了,我这心底有些放心不下。”方锦书说出心底担忧。韩娘子的怀相一直不算好,她和季泗水好不容易才能在一起,方锦书不希望看到有任何意外。
  韩娘子是广盈货行的内掌柜,在有孕前时常在方家出入,司岚笙自然是知晓。
  方锦书担心她,也是人之常情。
  略作沉吟,司岚笙吩咐烟霞:“你去开了库房,将那支老参拿出来。再去跟刘嬷嬷说一声,今儿就去季家候着。”
  妇人生产,那就等于一只脚踏进了鬼门关,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老参,只是放在那里备用。不一定能用得上,但总比需要的时候,现去找要强的多。
  “女儿替韩娘子谢过母亲援手。”方锦书感激道。
  司岚笙并不知道韩娘子的真实身份,出手相助只不过是看在她和自己有交情的份上。
  “跟母亲还这样客气。”司岚笙笑道:“你就等着听好消息吧。头一胎,或许是要辛苦一些,但谁不是这么过来的呢?”
  方锦书默然不语,是啊,哪个妇人不是这样过来的。
  包括她自己,在前世时生下几个孩子,哪一个不是经历了阵痛?她的那个时候,比韩娘子面临的现状还有煎熬一些。
  虽然有太医候着,可在皇宫里要提防的人更多。除了生孩子,她还要分心他顾,就怕一个不小心被人钻了空子。
  饶是这样,她也有一个孩儿没有保住。
  这会才刚刚午后,刘嬷嬷和烟霞到了季家帮忙,季泗水致谢,知道是方锦书的一番心意。
  韩娘子的阵痛时断时续,孩子却一直没有入盆,急得稳婆一头一脸的汗。大夫开了方子,煎药给她服下。刘嬷嬷和稳婆将韩娘子扶起来,下地在屋内绕着来回走动着。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