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田种良缘——叶染衣
时间:2019-01-09 09:42:06

 
    “秀才公多时候回来的?咋都没听说就去省城了?”
 
    胡氏道:“回来得匆忙,没几天就赶考去了。”
 
    “哎呀你看看,我们都来不及见上一面。”
 
    胡氏:“不见也没啥,他在家的时候都忙着读书,基本不出门的。”
 
    “要说,你们家文志马上就年满二十了,镇长太太还不给张罗一门亲事?”
 
    胡氏:“……没来得及。”
 
    “那你可得抓点儿紧,都这岁数了还不成家哪行,身边没个女人管束着,男人的心思容易浮躁。难不成,镇长太太还准备给自家儿子张罗个大户人家的姑娘?哎呦您可别动那心思,大户人家的姑娘好是好,可大户人家的老丈人,有几个是不挑女婿门第的,与其让人横挑鼻子竖挑眼,倒不如娶个能踏踏实实过日子的,我觉得就挺好。”
 
    胡氏:“……”
 
    刚洗完水果端进来的廉氏一听这话,觉得十分刺耳,皱了皱眉,“咋地,婶子觉得我们家文志高攀不起大户人家的姑娘?”
 
    你家不是大户,养不出知书达理有涵养的姑娘来,就酸大户人家眼光高?你眼光不高,我们家高啊,就瞧不上你家这样的!
 
    妇人陪个笑脸,说:“我不是那意思,我是觉着吧,咱们地方小是小,可姑娘淳朴,心思不花哨,不都说娶妻娶贤吗?我这是为了你们家文志以后的日子着想。”
 
    廉氏也陪着笑脸,“文志他妹妹说了,他是个有前途的,要娶就娶个城里人,最好是京城人,娶个大字不识的乡下姑娘,以后带不出去,没得糟蹋了他一身的功名。”
 
    妇人一听,噎了个结结实实。
 
    丁文志的妹妹指的是谁,相信在座的没人不清楚,那是当年在桃源镇名声响当当的小地主,如今高高在上的楚王妃。
 
    今天来的这几位,全都是揣着心思的,想攀上丁家,攀上丁文志。
 
    如今听说楚王妃都亲自发话不希望丁文志娶个乡下姑娘了,谁还敢不要命地往丁家塞人?
 
    廉氏看着几个妇人的脸色,心中暗爽。
 
    的确,以前杜晓瑜还在白头村的时候就暗示过丁文志几回,让他别在乡下培养出一个小青梅来,目前要以学业为主,等以后高中了,城里好姑娘多的是,还愁娶不到贤妻?
 
    丁文志以前只是单纯地听杜晓瑜的话,后来去了京城,见京城那些同窗的夫人太太来看他们,一个个知书达理,谈吐不凡,那时候他就觉得杜晓瑜说的很有道理,假如有一天他当了官,他的夫人却是个什么都不懂的,那将会给他的仕途带来很大的阻碍,所以趁着还没娶,干脆先别想这事儿,把科举走完拿到功名再说。
 
    ——
 
    贡院放榜是考完一个月以后,到时候如果中了举人,会有专门的人负责去学子家里报信,所以丁文志一考完,回到客栈舒舒服服洗了个澡,换了身干净衣裳就打算回家。
 
    碰到老秀才的时候问他要不要一起。
 
    老秀才的脸色看上去不太好,应该是考场上没发挥好,他说:“这是我最后一次乡试了,我想在省城等到放榜,亲自确认了再回去。”
 
    考了这么多年没中,丁文志理解他的心情,安慰了他几句就收拾东西坐上马车回村了。
 
第315章 、中举,赶赴春闱(一更)
 
    丁文志回到家的时候,丁父正在书房教丁安生念千字文。
 
    “爹,今日不忙了?”丁文志站在书房门前,笑问。
 
    丁父被他这个声音惊了一跳,随即才反应过来儿子回来了,立刻激动起来,“文志,你考完了?”
 
    丁文志淡淡点头,“考完了。”
 
    “考得咋样?”丁父问,“有把握能中举吗?”
 
    丁文志道:“我也说不准,毕竟能不能中,还得看主考官的喜好。”
 
    丁父想到了什么,问他,“你当初从京城赶着回来,是国子监那边提前帮你报考的吧?”
 
    丁文志嗯一声,说是。
 
    “那你既然是国子监的监生,在考场上就没有点什么好处?”丁父又追问。
 
    好处?
 
    丁文志想起老秀才跟自己说的那一番话,听着像是那么回事儿,可谁知道呢,万一主考官刚好就不喜欢他的文章,就算再是监生,也能给他踢出录取范围来。
 
    见丁文志发呆,丁父便知这个傻儿子什么都不知道,叹息一声,“罢了罢了,咱们尽人事听天命,你能心态平稳地从考场上归来就已经挺好。”
 
    丁文志道:“爹,我在半道上遇到隔壁村的老秀才了,见他一个人孤零零的,就捎了他一程。”
 
    “哦?你们俩一起去的省城?”
 
    “对。”丁文志道:“他告诉我,这是他最后一次乡试了,再考不中,就弃文回家种田。”
 
    对此,丁父沉默了会儿,才说:“要真是那样也好,我听说家里三个儿媳因为老秀才读书这事儿,早就吵得不可开交了,前些年闹着分了家,后来这几年老秀才读书的钱,都是他老妻当年嫁过来的一点嫁妆,只怕是他心中有愧,觉得再不中就没脸继续往下读,这才下定了决心只考最后一场。”
 
    说完,丁父又问丁文志,“那贡院放榜没有?”
 
    “没呢!”丁文志道:“还得等二十多日,那位张老伯说他要留在省城等到放榜才肯回来。”
 
    丁父一辈子没去过省城,不知道贡院啥样的,“那到时候放榜了,你还得跑一趟省城?”
 
    “不用。”丁文志笑着说:“如果中了举,省城会安排人上门来通知。”
 
    “那挺好。”丁父眉头舒展了些。
 
    知道儿子回来,胡氏张罗了一桌好饭好菜,一家人围在桌前,把中秋的团圆饭给补了回来。
 
    这二十天里,镇上最热闹的话题就是丁文志科考的事。
 
    桃源镇秀才不少,举人却是几十年没得见过一个,丁家祖上倒是出过一位,但那都是不知多少年前的事儿了,到了如今提起来都没几个人记得。
 
    胡氏每次出去买菜,街市上的妇人都会问她,“秀才公考得怎么样啊?”
 
    胡氏笑说贡院还没放榜,不知道呢!
 
    旁边的人又说,人家可是国子监出来的,能不中吗。
 
    胡氏也觉得自己儿子能中。
 
    不过这话她不敢往出说,用她男人的话来讲,当上镇长太太以后,她有些飘,为此她男人还给她上了一课,让她拿出当初地里刨食的精神来,踏踏实实过日子,少动些花里胡哨的心思。
 
    胡氏起初飘,是因为前头几十年过惯了苦日子,那时候谁见着她都喊一声“丁里正家的”,一夜之间男人成了镇长,别人见着她都得尊声“太太”,她有一种穷人乍富的心理。
 
    不过被丁父上了一课以后,又规矩老实下来了,尤其是上次儿子从京城回来,镇上的豪绅富商来送礼那事儿,过后丁父细细跟她分析了这里头的利弊,胡氏才反省过来,自己的确是目光短浅了些。
 
    等以后儿子当了官,想要什么没有,何必急着收些人情债进门,到时候还起来没完没了,儿子的前途得毁在她手上。
 
    ——
 
    贡院放榜的日子终于在镇民们的热议声中到来了。
 
    丁文志不在省城,没办法第一眼看到榜单,就算真中了举,也得等上好几天,省城的人才能到达桃源镇来报喜。
 
    胡氏却是早早准备了上好的茶叶,还准备了不少赏钱,照她的说法,是不能亏待了前来报喜的官差。
 
    丁父很是无奈,不过见她只是在自家屋里这样,出去就跟啥也没发生似的,倒也没拿她说嘴。
 
    胡氏紧张,廉氏比她更紧张,嘴上不说,心里急得火烧火燎的。
 
    丁文章问她咋了,廉氏说没事,最近天热,上火。
 
    丁文章这种大老粗,哪里会细心地去纠结女人家的心思,对丁文志科举的事也不太放在心上,他觉得,中就中,不中也没关系,再读三年就是,这么年轻,考到三四十岁都没啥。
 
    听镇上学塾的夫子说,官场上有不少是五六十岁才考中的,他们文志才二十不到,有的是机会。
 
    最不紧张的便是丁文志这个当事人了。
 
    不是他自信自己一定能中,而是觉得紧张也没用,榜单都出来了,结果已经注定,中就中,不中也没办法。
 
    所以他和往常一样,晨起就开始读书,等小侄丁安生起了,又教他读三字经。
 
    这天,胡氏风风火火地从外面进来,喘着大气。
 
    廉氏一瞧她那样,给吓了一跳,“娘这是咋了?”
 
    胡氏顾不得别的,先给自己倒了一大碗水喝下,一抹嘴,这才道:“我刚才在外面听人说,咱们以前住的村子隔壁那个老秀才,中了!”
 
    廉氏瞪了瞪眼,“老秀才中了?”
 
    考了这么多年,所有人都觉得他没出头之日,白白浪费家里的银钱,还有人戳他脊梁骨说他竟然拿婆娘的嫁妆钱去读书,没想到这么大岁数了也能中。
 
    “那咱们文志呢?”廉氏迫不及待地问。
 
    胡氏摆手,“你先听我把话说完。”
 
    廉氏不敢插嘴了,乖乖竖直耳朵听着。
 
    刚好丁父和丁文章从外面进来,丁文志在房间听到动静,也来了堂屋。
 
    胡氏眉开眼笑地望着他们,“来来来,你们都坐下,给你们说件稀罕事儿。”
 
    “咋的,二弟中了?”丁文章喝了口凉水,问。
 
    丁父也好奇地看着胡氏。
 
    丁文志坐下来,看向他娘。
 
    胡氏摆手道:“不是这事儿,是那个考了几十年不中的老秀才。”
 
    “他也能中?”丁文章屁股都还没坐热,惊得一下子站了起来。
 
    “可不是?”胡氏道:“我听他们村来赶集的妇人说的,说老秀才考了几十年,终于摆脱穷酸秀才的名声,成举人老爷了。”
 
    丁文章咂咂嘴,嘀咕一声,“稀罕是稀罕,可也没有娘说的那么稀罕啊!”
 
    胡氏瞪他一眼,“急什么,我话还没说完呢?”
 
    “那你倒是快说啊!”
 
    “那妇人说,老秀才在贡院龙门外看榜的时候,见着自己的名字,一高兴,昏过去了,被官差扶到里头休息了好一会儿才清醒过来,省城的人不放心他这么大年纪跋山涉水,就给派了专人送回来,路途中老秀才又因为高兴昏过去几次,最后是被抬着回村的,当时他婆娘还以为人没了,才在村口见着那阵仗,直接就跪在地上哭丧。
 
    官差问她哭啥,她说我男人没了,我能不哭吗?老秀才突然一蹦三尺高,把那倒霉婆娘给臭骂了一顿,闹是闹了个大乌龙,不过人家好歹中了,听说是最后一名,垫底儿过的。
 
    更稀罕的是,之前因为不同意公公读书的三个儿媳,听说公公中了举人,这会儿可劲往举人老爷跟前凑,原本是商量着给举人老爷办流水席庆祝来着,结果因为出钱不均,当着乡里乡亲的面就打了起来。
 
    这下,举人老爷是被气昏过去的,醒来后就有些不中了,大夫去瞧过,说不能再受刺激,否则下次可能一口气上不来,人就真没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