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苏四公子
时间:2019-02-05 09:42:53

    她点了点头,叹了口气,“不过两三年就郁郁而终,现在的M国的确比咱们先进,各方面条件也好,可是人生的价值不应该是由几张钞票决定,放弃国内教书育人,著书立说的工作,选择去国外洗盘子开餐馆,钱是多赚了,生活条件兴许也能比国内好一些,但这么多年的才学就此埋没,他一定觉得很可惜。”
    如果李际远的眼里只有钱,也许他在国外还能活得很好,至少对外面的生活觉得很满足,但他显然不是那样的人,他热爱三尺讲台,哪怕是在农村给孩子们做科学讲座也能让他觉得开心满足,面对一身才华的陈俊华他赏识有加,竭尽所能地帮助他,他就算出了国,也一定会牵挂着国内的一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到了李老师这把年纪,作出选择的时候考虑的不仅是他自己,更多的是他的家庭。”庄立军虽然也觉得遗憾,却很能理解李际远的心情,“待会儿你不要表现得太过遗憾伤感,恐怕李老师在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也经历了剧烈的思想斗争,既然他已经决定了,你再多说什么,也改变不了,反倒会徒增他的伤感,还是多宽慰宽慰他。”
    刘好好怔了怔,“你怎么知道我打算再劝劝他?”
    “你都把情绪写在脸上了,想不知道也难。”庄立军失笑,刘好好是他在这个世上花最多心思对待的人,两人还没确定关系的时候,他对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都掰碎了揉烂了细细揣摩,所以他可以算是这个世上最了解她的人了,她心思深沉,很多的情绪可以瞒过别人,却瞒不过他。
    刘好好神情郁郁,“我知道你说的有道理,但是想到李老师这么好的人,就这么客死异乡,我明知道结局,却不能改变什么,心里真的很难受。你知道吗?他出了那本科普读物之后,编辑私下和我感慨过,他可能是近年来最好的少儿科普作家了,我能够感觉得到,他很喜欢教书育人这份职业,无论他教育的是大学生还是小学生,他都有那种真诚和热情,可是到了M国后,他上讲台的权利被剥夺了,只能躲在阴暗的后厨里洗盘子,他的人生价值在哪里?在那一块块盘子上吗?他的身体一向都不错,会那么早就去世,肯定和心中郁结有关系,李老师过去总说我有一股奇怪的勇气,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现在我想要做的事情,就是明知劝不动,还是想要再努力劝劝他,不然我过不了我自己心里这一关。”
    庄立军点了点头,握着她的肩膀,“我支持你,有些话是不吐不快,但是如果劝他没有结果的话,你也不要太过介怀难过,他心里本来就不舒服,你要是表现得太难过,他会更不好受。”
    李际远的妻儿不在家,因为马上要离开国内了,他们要忙的琐事很多,忙着托付家里的各项事宜,以及和亲戚朋友们告别,反倒是不常忙家事的李际远落了个清闲,捧着茶杯望着一墙的书发呆,这些书注定是带不走的了,就算他带上了,到了国外也不可能再有机会捧起它们,幸好他的兄长还在国内,他也是个爱书之人,这些书还能托付给他……
    他没有想到刘好好会来,还带来了她的未婚夫,一时间手忙脚乱,连倒杯茶水都倒得兵荒马乱的。
    “李老师,别忙了,我们刚从玉姨家过来,真的不渴。”刘好好连忙制止不擅家务的李际远,看他那笨拙的样子,真担心他把热水壶给砸了。
    “你不喝水,小庄也要喝啊。”庄立军当年也来过大目,李际远和他也算有过数面之缘,“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你们就要结婚了。”
    李际远有些遗憾地说,“可惜你们的喜糖我怕是吃不上了。”
    “我都听玉姨说了,你们一家能出国,也算是好事。”刘好好笑容勉强。
    李际远则一脸苦笑,“大家都说是好事,也就只有你说算是好事了。”
    他怎么可能听不出刘好好话里的惋惜和勉强。
    
 
第五百七十一章 劝
 
  “李老师,您出国之后打算做什么?”
    “能做什么?我在国内已经很久没有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了,之前研究的东西也不知道落后国外多少年了,出去还想当老师是不可能了,教书不可能,这把年纪读书也不可能……”他叹了口气,“我小舅子开了一家中餐馆,我们大概会在那儿帮忙吧,洗洗盘子端端菜收收钱,好在我的英语还行,别的不说,混个温饱应该是可以的。”
    “您不觉得可惜?”
    李际远一脸惆怅,“是挺可惜的,可是大家不都是这样吗?也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可惜,如果要说可惜的话,更多的是后悔吧,如果一开始就选择出国,我们的境遇恐怕会比现在好得多,我一个人可惜无所谓,只要他们过得好就好了。”
    这么多年来,他不知道受了妻子多少埋怨,现在终于有机会出国改变人生,他不能再拖妻儿的后腿了。
    “不仅是你一个人可惜,可惜的还有我们H大的学生们,他们刚刚考上大学,抱着满腔热情来学校里学习知识,可是他们的老师却出了国。”
    “学校里还有很多优秀的老师,就算我出国了,也不会有什么影响。”李际远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说句实话,这地球离了谁都能转,我在乡下待了这么多年,除了给孩子们做做科普讲座,根本就没在讲台上待过,学校还不是照样办得好好的。”
    李际远在乡下磋磨了这么多年,心里也不是没有怨气的,毕竟他也只是个普通人,道德情操并没有那么高。
    刘好好哑然无语,她和李际远他们不同,没有经历过他们这样大起大落的境遇,没有经历过那样一段充满雄心壮志,到灰心失望的心路历程,所以之前不能理解他这种选择,他这么一说,她那些未出口的话,怎么都说不出口了。
    “我知道你是好意,但是我已经决定了,不用再劝我了,我出国之后,三哥这里也麻烦你们多照顾了。”李际远不好意思地说,“他们是真心拿你当家人看待的,今后常来常往,互相有个照应,我在国外也能放心。”
    “放心吧,李老师,我和玉姨新姐他们投缘,我也是拿他们当亲人看待的,”刘好好笑意惆怅,“李老师,如果您在国外过得不舒心的话,也是可以选择回国的……”
    庄立军看了刘好好一眼,她情商向来很高,却在李际远临走前说这样的话唱衰他,可见她对他的未来真的是十分担心。
    好在李际远对此不以为忤,他朝她笑了笑,模样十分乐观,“日子哪有能够一帆风顺的,这辈子再不舒心的日子,我也都过来了,今后不会有什么风雨能够难得倒我了,就算有些小困难小阻碍,挺一挺,坚持一下也都能过来,逃避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生活的境遇锻炼了李际远,让他由一个不问俗务的文弱书生,变得格外坚强隐忍。
    “对了,你们结婚,我不能和你们一道庆贺,这里是我的一点小心意,给你们留个纪念吧。”李际远从书柜里翻出一个由旧报纸包裹着的东西,小心翼翼地打开。
    旧报纸上赫然躺着两枚寿山石印章,质地温润莹洁,细腻纯净,看得出是同出一块石头的好料子,印章上镂空雕刻的龙凤栩栩如生,似乎是大家手笔,但是印章底部十分光滑,还没有刻上字。
    “这太贵重了,我们不能收。”刘好好立刻拒绝,这样的两枚印章现在虽然算不上值钱,但是几十年后绝对是价值不菲的。
    “也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是我年轻的时候淘换来的两块料子,让我一个老朋友雕了这么一对龙凤,本来我是打算自己刻了名字送给我们家那口子的,可惜她看不上,也就一直闲置下来了。现在这东西我们也不打算带到M国去了,倒不如送给你们俩,到时候你们让人把名字刻上,也算是我给你们的新婚贺礼。”李际远颇为伤感地说,他的妻子作风洋派,对传统文化向来不是很看得上,这两个小东西留在他手上倒是浪费了。
    刘好好也知道他妻子的脾气,毕竟当初是南洋富豪家的千金小姐,见过的好东西不知道有多少,她是不会把这些“老古董”带出国的。
    刘好好推却不得便也只能接受了他的好意,只是她来得匆忙,除了之前准备的那几样走亲访友用的糖果点心之外,没有准备什么礼物,心里便有些过意不去。
    “你也别不好意思了,我们是要举家出国,东西带不了太多,”李际远苦笑,他的妻子对现在家里的一切深恶痛绝,恨不得一件都不带,全都在国外重新买过,“不过你那时候推荐我出的这套书我会带出国的,今后在国外也算是有个念想。”
    李际远取下书柜里那套崭新的样书,轻轻地拍了两下。
    “我听说这套书卖得很好,第一次印刷的已经全部卖完了,还是供不应求,出版社准备再印刷几千册,大家都说您是很了不起的科普作家。”刘好好笑道。
    “真的?”李际远眼睛亮了亮,一边摇头一边笑了起来,“人生的境遇就是这么奇妙,年轻的时候,我一心一意想要成为科学家,研究出对国家有利的成果,结果几十年来一事无成,倒是因为给几个小学生作科普讲座而出了这么一套书,成了科普作家,现在临老了,这双做试验写论文的手,要去洗碗端盘子了……”
    说到这里,他自知失言地住了嘴,毕竟没有人逼他,是他自己作出的选择,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只是一脸惆怅地看着那套书。
    从李际远家出来,刘好好不仅回头望向那幢楼房,仿佛能看到那扇窗户后站着的那个孤独寂寥的身影。
    “李老师要是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兴许不会发生那样的悲剧。”庄立军感慨道。
    
 
第五百七十二章 饭
 
  “什么?”刘好好没反应过来,一脸诧异地看着庄立军。
    “这几年出国的人很多,像李老师这样的人才也不少,但是大部分都是欢天喜地,迫不及待地出国,像他这样还没出国就无奈抑郁的还真不多,如果真觉得出国不如在国内好,一般人都会选择留下,而不会像他这样,一边勉强自己,一边活得十分憋屈,他一直被这两种情绪折磨,心情哪里好得起来。”
    “是啊,他一直觉得对不起妻儿,所以明明不想出国,还是要勉强自己。”她叹了口气,“如果他能够自私一点就好了。”
    她是真的不喜欢自己那位“四婶婆”,娇纵任性,极度以自我为中心,当年回国才几天,就在她面前摆足了架子,总以为自己是“M国客”就该比他们高一等。
    “他要是自私的人,你也不会和他结为忘年交了。”虽然论前世的辈分,李际远是她的叔公,但他了解她的性格,如果不是脾性相投,他们现在的关系也不会这么好。
    “我觉得挺失败的,我重活一世,其实依旧是一事无成,该阻止的悲剧也阻止不了,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她回头看了一眼李际远家的窗户沮丧地说。
    “可是你救了我,如果没有你,现在这个世上已经没有我这个人了。但是你不可能阻止所有的灾难和悲剧,你是人,不是神,就算是神也没有办法干涉人们内心的选择,就像是李老师选择了出国,就算是神告诉他,他出国会早逝,他还是会选择出国,因为在他的心里,没有什么比他的妻儿更重要的了,无论是谁都会选择对自己最重要的东西,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庄立军目光灼灼地看着她。
    刘好好抿抿嘴,用力地回握他的手,就算重活一世,她也不是全知全能的神,她不可能阻止所有的灾难和悲剧,只要尽力活好这一世就是了。
    既然回到了南省,又是结婚这么大的事情,自然要去拜访赵兰舟,赵兰舟和庄家是世交,又是刘好好的伯乐,他们俩对他都十分敬重。
    幸好来之前和他约定了时间,否则身为一省之长的赵兰舟,未必能够腾出空来见他们。
    几年不见,赵兰舟又瘦了一些,大概和近期的工作强度有关,但是他的精神却越发好了,看上去倒是比过去更显得年轻了。
    “刘好好,你说话不算话啊,当年考京大,我们上上下下都很支持你,就是指望你学成之后,能够尽快回来建设家乡,结果你倒好,留在京城嫁人了,忘了我们这些娘家人啊!”赵兰舟的声音洪亮,似是调侃似是埋怨。
    “我这不是留在京城进修吗?今后还是要回南省来的。”刘好好笑眯眯地说。
    “这可是你说的啊,我就信了,等着你回来!”赵兰舟拍了拍刘好好的肩膀,“今后回来就是女研究生了,不错,我的面上也有光,立军啊,可算是便宜你了,能娶到好好这么好的姑娘。”
    庄立军笑眯眯地点头称是,没有半点不自在,他也觉得自己是修了八辈子的福才能娶到她。
    赵兰舟的妻子史红是个微胖的中年女子,她也在省府大院里上班,刘好好在省政府上班的时候,她就认识她了,也很喜欢这个乖巧聪敏的小姑娘,虽然赵兰舟一直遗憾家里没有合适的儿子能够和刘好好配成一对,她却觉得刘好好和庄立军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她现在看这一对准新人,怎么看怎么喜欢。
    史红今天亲自下厨,因为她是南省人,做的饭菜也是偏甜的,还有不少海鲜,很对刘好好的胃口。
    无论是在京城还是在自己家都很难得能吃到这么地道的南省菜,刘好好食指大动,那馋样看得史红直笑,“你这孩子在京城憋坏了吧,我在京城也待过一段时间,天天想着家乡的饭菜,连晚上做梦都在流口水。”
    刘好好一边啃着一只大螃蟹,一边不住地点头,“还是家乡菜好吃,我也天天想着呢。”
    “爱吃就多吃一点,等你回了京城,可就吃不上这么大的螃蟹喽。”赵兰舟给她挟了个大大的螃蟹脚,“你们南省人吃不惯外地的饭菜,我来南省这么多年也吃不惯南省的菜,不管你们炒什么菜都喜欢放糖,你们也不觉得齁得慌吗?对不对,立军?”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