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即是合理,合理是合理,但不代表合法啊,他们做的事情触犯了法律,还是应该查禁的。”
赵兰舟沉默了片刻,“是啊,我也知道永乐县穷,老百姓苦,但是大家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何况日子也会一天天好起来的,不能放任他们继续做这样的错事。可是屡禁不止啊,说实话,我已经被上头点名批评了好几次了,我们三天两天开会强调,布置任务,可还是防不胜防啊,沿海的渔民熟悉当地的环境,还有整个村子的村民互相包庇隐瞒,我们的工作太难做了,你有没有什么好主意。”
“我只想到一个解决的办法,堵不如疏。永乐县一带主要以走私布料为主,国外进来的那些布料质量好,花色多,还便宜,自然有许多人趋之若鹜,有市场在自然能形成一套产业链,就算我们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禁绝,除非我们永乐县能自己生产出比那些布料质量好,花色多,又便宜的布料,到时候自然没有人会去冒着风险走-私布料,因为不划算嘛,反倒还会有外地的人光明正大地来永乐县采购布料。”
“这不等于没说吗?别说区区一个永乐县了,我们南省都不可能搞纺织业,南省不产棉花,不产桑蚕,和其他地方相比根本就没有优势,怎么可能搞得了纺织业?”
“我们有天然良港,便利的海运,有国家给我们的好政策,还有南省人骨子敢闯爱拼的性格!”刘好好的话掷地有声,让赵兰舟愣了一下。
“其实在几十年前,我们省的B市纺织业就已经非常发达了,我们省不是纺织原料的产地,但是原料可以通过海运运进来,或者通过陆路从产地运进来,生产出来的土布物美价廉非常畅销,一度销往东南亚。”这些资料是刘好好在省里工作时,从地方志里读到的。
“我知道,B市一直到现在还是我们省的纺织重镇,无论是厂房还是生产设备和工人都非常完备,但是生产出来的布料也只能供我们南省自己消耗,在全国一点影响力都没有。何况我觉得永乐县也不可能成为第二个B市,永乐那里工业基础薄弱,拿什么和人家争?一味效仿B市不可行。”赵兰舟一向很看重刘好好的建议,很少这样斩钉截铁地驳回她的话。
“一味效仿当然不行,可以学习,先模仿,之后再摸索出属于自己的路,就像咱们练字一样,一开始总是需要字帖临摹的,练得多了自然而然也能形成自己的风格,总不可能什么都不试,就这么干等着吧,那可浪费了好政策。”刘好好笑了起来,“再说这也是市场规律,您看着吧,永乐很快就会出现大大小小纺织作坊,因为我们永乐人不笨,他们一定能看到商机。”
听她这么说,赵兰舟真的好奇了,“什么纺织作坊?你就别卖关子了,快点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永乐县批发那些布料的黑市里,近来出现了一批土布,比不上那些走-私来的洋布花色好看,质量也略逊一筹,但是价格却比洋布便宜,这些土布和咱们平常能买到的布也不大相同,比咱们布店里卖的布要更好看一些,可以看得出是在刻意模仿洋布。”刘好好从包里翻出两小块布料,一块花色鲜明,手感柔顺,另一块花色模糊,颜色暗淡,手感也很粗糙,但是两者的花色图案十分相似,和正规售卖的布料完全不同。
赵兰舟是第一次看到这两款布,一脸震惊,“你是说我们的老百姓在学习模仿?”
刘好好点点头,按几十年后的话说,那就是山寨,国人的山寨能力其实很强,有的时候山寨着山寨着就把正主儿给超越了。
庄立军也没想到刘好好买布的时候要了那些零碎的小布头是这个用处,看来她来之前早就想好了要和赵兰舟说这件事。
“如果能够学习模仿,总比成天出去走-私好啊。”赵兰舟也是聪明人,立刻想到了这一节,这些半洋不土的布料恐怕是那些没有能力参与走-私的人鼓捣出来的,质地和平常见到的土布差不多,应该是乡镇小厂出品的,但是印染的花色却完全模仿洋布,应该是觉得洋布畅销,想着以次充好赚点儿小钱,这利润肯定不及走-私,但要是发展起来的话,却不失为一条好路子。
“这两块布料你是怎么搞到的?”赵兰舟更好奇了,刘好好可不经常回南省,总不至于她回了几天家,就把情况摸得比他这个主政一方的人还透吧,那可真是成了精了。
“也是巧合,我和立军结婚总要扯些布做新衣服吧,老家永乐那里本来就是搞布料批发的地方,我就想趁着这个机会买些好看的布料,于是家里就领我们到那儿的黑市去买布料去了。那个集市您可真该去逛逛,琳琅满目,各种花色各种面料的布料一应俱全,还不用布票……”刘好好赞不绝口,那里简直就是一个小型批发市场,热闹程度在这个年代十分罕见。
这话一说,连史红都动心了,他们家的布票是够用了,可是那些正规售卖的布料花色款式难看啊,哪里比得上刘好好手里那块洋布,她瞟了赵兰舟一眼,脸上写满了“快带我去,快带我去……”
“我在买的时候看到这种仿制的布料就也买了一些,这种布虽然不如洋布的销量好,但也有一定的销量,一些人买不起洋布,但又想买些好看的布料,就会选择这种土布,而且我相信这种仿制技术会不断进步,说不定有一天就胜过了那些洋布。”
第五百七十六章 福气
赵兰舟点点头,“你见微知著的能力很强,先把这两块布头留下,我找个机会去你们那儿的黑市看看。”
“那您可得轻车简从,别搞那么大的排场,不然您可别想着能碰上黑市。”刘好好笑道,永乐的布料黑市已经形成了产业链,下头互相保护,赵兰舟如果不以私人身份前去,根本不可能让他看到最真实的情况。
“你真把我当傻子了?这点道理我还是懂的。”赵兰舟不满地看了她一眼,“就你了,你给我找个人当向导,我去那个黑市走一遭。”
刘好好想了想,“那就让我们乡的乡长吧,您也认识,当年您到我们生产队的时候,他就是生产队长。”
“哦,”赵兰舟点点头,对刘祥还有印象,“我知道,就是那个连话都说不清楚的生产队长?他当乡长了?”
“他不是说话不清楚,是普通话说得不好,但是在基层还就得他这种人来做工作,咱们那儿的人说的都是本地话,不说本地话,老百姓都听不懂,还怎么沟通交流做工作?”刘好好立刻为刘祥说好话。
“我知道他是你族里的叔伯,我就说他一句,你就为他说这么多好话。”赵兰舟没好气地说。
“我这是实话实说,我让他带您去,也是出于他是本地人的考虑,他了解黑市的情况,那一口本地话也能给您当翻译,您放心,他现在做了乡长,普通话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还有些口音,但是让您听懂绝对没问题。”
“也带上我一块儿去呗,我是本地人,也能当翻译。”史红跃跃欲试,身为女人都是爱美的,她也想去那里扯几尺布做衣服。
“行啊,你跟去可以,不准买布料。”赵兰舟一眼就看穿了她的心思。
老俩口又开始拌嘴,庄立军和刘好好相视苦笑,但却知道这一对夫妻的感情远比庄南生和苏素云要好得多,庄南生和苏素云平时在家里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一顿饭下来通常是一言不发,偶尔有说话交流,也多以争吵结束。
“我觉得像高官和史阿姨这样相处也挺好的,老俩口在家里拌拌嘴,挺有生活情趣的。”刘好好觉得很有趣,每对夫妻的相处模式都不同,刘驰和李新是志同道合,刘长生和程招娣是互相憎恨,庄南生和苏素云是相敬如冰,赵兰舟和史红是欢喜冤家,“哎,不知道咱们俩今后是什么样子的?会不会像他们俩那样?”
“绝对不可能,”庄立军立刻摇头,“我哪里敢和你拌嘴啊?说得过你吗?”
从赵兰舟那里出来,两人就径直去了饶大伟那里,饶大伟从前线回来之后,虽然还在原来的部队,但是官升一级。
饶大伟和庄家的关系十分亲密,尤其是和庄立军,几乎是如父如师一般的存在,所以他们俩这几天在省城就住在饶大伟家中。
在部队里有好几个和庄立军出生入死的好兄弟,他们结婚这么大的事情,自然要和大家聚一聚好好吃一顿饭,饶大伟视庄立军如亲子,就连晚上的酒席都亲自交待食堂操办。
“真是个好姑娘。”饶大伟的妻子杨梅拉着刘好好的手,不住地称赞道,“几年不见,你出落的越发好了,立军能娶到你真是好福气!”
这话倒不是杨梅的客套话,她是真心这么想的,她虽然在南省,刘好好在京城,但是以庄家和他们的亲密关系,关于刘好好的事情也都传到了她的耳朵里。
能够让庄家上下,尤其是挑剔的苏素云都满意的姑娘,可想而知有多么优秀,对于一个军嫂来说,刘好好那一身的才学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会当家会做人,能够把家这个大后方巩固好。
刚开始杨梅还有些担心刘好好这个大才女会不会太心高气傲,没办法做庄立军身后的女人,现在刘好好依旧没有躲在庄立军身后奉献付出,她依旧是有名的京大才女,但也是能够安抚住老人,教养好孩子的贤妻良母。
才女不鲜见,贤妻良母更是常见,但是能够平衡好家庭和事业的关系,将方方面面都处理无可挑剔的人却很罕见,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这才是让杨梅佩服的地方,反正易地而处,她是做不到刘好好这个境地的。
想当初庄家和刘家刚定亲的时候,大家都为庄立军可惜,觉得刘好好高攀了他,现在却几乎每一个人都在说,庄立军能娶到刘好好是他的福气。
坐在杨梅身边的几个家属并不认识刘好好,虽然偶尔听过她的名字,知道她是南省高考状元,但对她的印象也就仅限于是个有文化的大学生而已,可是庄立军却是赫赫有名的兵王,让她们的男人崇拜不已的存在,后来也去军校里读书了,也是个大学生,加上庄立军的家世和样貌,什么的姑娘娶不到?
所以她们对杨梅的话并不以为然,只当她是在说客套话,尤其是其中一个扎着两根辫子的姑娘,望着刘好好的眼里带着一丝不屑。
“嫂子,瞧您这话说的,我倒觉得能嫁给立军哥,那才是好福气呢。”刘好好还没来得及说什么,那姑娘就笑盈盈地说,她脸上在笑,眼里却没有半丝笑意,任是谁都能听出那一缕火药味。
那姑娘的嫂子正坐在她身侧,连忙扯了扯她的衣角,尴尬地笑了笑,打圆场道,“都有福气,都有福气……”
虽然大家对刘好好都不以为然,甚至还带着一丝针对这个唯一“文化人”的敌意,可是他们都要结婚了,就算她们心里再怎么酸,再怎么在背后嚼舌根,也不会当面说什么不好听的话,所以那姑娘在这种场合说这样的话,场面便有些难堪了。
尤其是杨梅,她本来就喜欢刘好好,甚至还偷偷感慨过,不知道自己有没有福分能够娶一个像刘好好一样讨人喜欢的儿媳妇,她是最看不惯这几个喜欢在背后嚼舌根,凡事斤斤计较的女人的,要是今后的儿媳妇是这个样子的,她肯定处不来。
第五百七十七章 迷妹
杨梅眼神不善地看着这个姑娘,她是李斌的妹妹,李斌是农村出来的苦孩子,父母去世后,留下了一个小他好几岁的妹妹李莲,他的妻子也是个老实憨厚的人,一直像母亲一样照顾这个小姑子,随军之后夫妻俩就把李莲也接了过来。
其实李莲和庄立军的接触并不多,因为李莲来之后没多久,庄立军就调到京城去了,可谁知道就那么数面之缘,李莲就看上了庄立军,甚至还厚着脸皮纠缠不休。
庄立军业务好,长得俊,在部队里不知道有多少小姑娘喜欢,可是小姑娘们脸皮薄,从来没有人敢堂而皇之地去纠缠追求冷面冷情的庄立军,何况彼时已经有传言说他和未婚妻的感情很好,在很多人眼里基本上是把他当成已婚人士看待的,顶多是觉得遗憾惋惜,没有其他过分的举动。
这个李莲倒是一个异类,大概可以用几十年后的花痴、迷妹、私生饭来形容,她不仅三天两头去庄立军宿舍门口堵他,最过分的一次是大半夜的去庄立军宿舍门口唱那种下三滥的情歌小调,没把庄立军勾出来,倒是被站岗的卫兵逮到了。
可怜那十七八岁的小伙子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哪里知道该怎么处理,一级一级报上去,最后惊动了饶大伟。
庄立军也被气得不行,但是李斌是自己多年的战友,是过命的交情,他又实在不好苛责他什么,也不可能直接当面怒斥李莲不要脸,加上刘好好也不知情,他又即将被调往京城,今后也不会再和这个李莲有所接触,就只好压下了心里的怒火。
饶大伟也是气愤不已,庄立军是有婚约在身的人,万一李莲把他们的婚约搅黄了,他怎么向庄家交待?
但是李莲只是个随军家属,又没有触犯什么军纪,毕竟没有规定小姑娘发花痴违法啊,他们不可能去处罚她,而李斌又是一个很优秀的军官,各方面都表现得无可挑剔,所以饶大伟也只能找李斌谈话,让他去做他妹妹的思想工作。
李斌只有妹妹一个血亲,一向把她看得很重,这件事虽然让他觉得丢脸,最终却没舍得太过苛责李莲,只是说了她几句,好在庄立军很快就调到京城去了,就算李莲想要继续纠缠也没有法子了。
事情过去好几年了,大家都已经渐渐遗忘这件事了,谁能想到庄立军和刘好好将要成婚之际,倒是把李莲的心思又勾了起来。
今天杨梅本来留了个心眼,早早就暗示李斌媳妇别带小姑子来,偏偏李斌媳妇心软,拗不过小姑子的软磨硬缠,还是把她带来了。
杨梅当时就觉得不悦,可是刘好好就坐在她的身侧,她也不好明着把李莲赶走,否则刘好好肯定要起疑心,只好当作没看见,自顾自和刘好好说话,谁想到这姑娘在这个时候还要闹这么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