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好好,且容你再多得意几日。
他并不掩饰脸上的恶意,只不过依旧像过去一样装出纸老虎的样子吆三喝四,让人厌烦。
第六百五十章 救场
作为蜚声国际的大学者,甘宁并没有什么架子,虽然穿着西装,但是作风并不洋派,说话的时候慢条斯理,听别人说话的时候专注认真,就像一个慈蔼的邻家老人,眼中装满了对国家对母校的热爱和留恋。
他一进学校就开始回忆当年求学的时光,一会儿问原来那株老树怎么样了?一会儿问原来的旧楼去哪儿了?他原来参加过的社团还在不在?他的老师后来去了哪里?还有那些同学在做什么?……
甘宁比在场所有人都要年长,他读书那会儿发生的事情,他们怎么会知道?就算是物理系和理学院的那帮人也不知道,正当他们尴尬地直冒冷汗的死后,刘好好站出来了。
原来的那株老树毁于战火;甘宁读书时的旧楼也在战火中受损,几经维修还是无法继续使用,只好在三十年前推倒重建;他读书时参加的提琴社曾经停办了几十年,于三年前复办,虽然规模不及从前,但是还保存着当年的资料……
还有甘宁当年的老师、同学们后来的人生际遇,有的能找得到,也的实在找不到了……
刘好好慢慢地陪着老人,回忆着当年,叙说着这些年来的种种,甘宁的眼圈慢慢红了,不胜唏嘘地说,“当年我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比你还小一些,再回首已是百年身啊,这么多老朋友都不在了……”
“甘老,我们物理系打算借您这次回国的机会,组织在京的物理系校友们开一次座谈会……”刘好好微微侧开身子,物理系的系主任会意走上前说道。
“挺好挺好,新老朋友都聚一聚,”甘宁笑着点头,转向刘好好,“哎,小姑娘,你是研究什么方向的?”
大家都一怔,刘好好只得笑着说,“我是学法律的。”
“你不是我们物理系的?”甘宁惊讶地多看了她几眼。
“刘老师是我们学校法律系的老师,也是过去的学生会主席,对我们学校的历史变迁与沿革很了解,所以我们特地请她过来。”陈海澜连忙笑道。
刘好好这个人做事十分缜密周全,谁也没有料到甘宁一回校不谈其他的,一个劲儿地回忆往事,偏偏他年纪又大,提出的问题如果没有事先准备,谁都答不出来,幸好有刘好好。
“可惜了,可惜了,这么聪明的小姑娘不来学物理……”甘宁一脸遗憾。
“物理是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可惜我的理解力不够好,对物理一直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咱们京大物理系的同学们就不一样了,他们是全国最优秀的一批年轻人,不仅聪明还十分勤奋刻苦……”刘好好说完,又看了系主任一眼。
“是啊,前几年我们刚刚恢复高考,物理系的研究环境也不怎么好,但是我们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展露出极大的热情,克服了许多困难……”系主任立刻接过话茬。
于是话题很自然地引到了京大物理系的现状上,甘宁刚刚缅怀完过去,对现状也很感兴趣,便认真地听他们的介绍,刘好好则落后几步,汇入人群中,既不抛头露面,又能保证及时对突发的状况做出反应。
“刘老师,真有你的!你怎么知道那么多?连几十年前的树都知道!”吴静林兴奋地低声道,他当初没有参与过接待M国代表团,但是也听说过刘好好的丰功伟绩,只要有她在,就出不了岔子,别人没想到的她一定能想到。
“我去校史办和档案馆查了甘老在京大那几年京大的情况,包括他上课的教室、住的宿舍、京大当时一些著名的风景、建筑,还有他的老师、同学、舍友,还有当时学校的名人情况,再顺着这些线索去查了这些人事变化。”
“这得花多少时间和精力啊,你怎么知道甘老会问这些问题?”吴静林瞠目。
“我也不知道啊,所以也不敢让大家一块儿去做这些背景资料的准备,万一甘老没问这些,大家岂不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做这些背景调查也只是抱着有备无患的心态。”
刘好好觉得既然自己接下了这次任务,就必须把它做好,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她不仅查了这些资料,还查了很多相关的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只不过大部分都没用上而已,他们看到的只是她的镇定从容,却看不到她在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
吴静林朝她竖了竖大拇指,他也一直在准备接待的事情,但是他考虑的只是甘宁在学校参观、讲座的流程是否万无一失,却从未站在甘宁的角度考虑,什么是他想看到的,想听到的,这就是他们和刘好好的区别,今后在处理这种事的时候要更全面一些才好。
“听口音,刘老师不是京城人?”与甘宁一块儿来的几人中,一个穿着西装扎着红领带的中年人主动和刘好好搭话。
“是的,我是南省人。”刘好好笑道。
“巧了,我祖籍是霖省的,就在你们南省隔壁。”中年人笑道,“哎,老万祖籍就是你们南省的。”
刘好好并不意外,霖省和南省的华侨遍布全球,两省华侨占到了全球华侨的百分之五十以上。
“两位先生的祖上应该是先下南洋,才辗转到M国的吧?”刘好好笑道。
“是的是的,这你也能猜得到?我家是印国的,后来我到M国读书才定居在那儿的,我的父母兄弟还在印国。这是我的名片。”红领带中年男人有礼貌地递了一张名片给她。
“王盈达,M国YD电子器件公司总经理。”
刘好好看了一眼名片,对这个YD电子器件公司没有任何印象,商场上每一家公司兴替的速度极快,这家公司应该规模不大,而且在数年后已经被市场淘汰了。
她带着礼貌的笑容和王盈达握手,“王先生,您好。”
那个叫老万的同乡也递了一张名片给她,同样是一个没什么名气的电子公司。
第六百五十一章 半路出家
三人礼貌地寒暄几句,万春宇显然对南省很感兴趣,“我出生在M国,从来就没有回过老家,但是我会说南省话哦。”
刘好好笑了,万春宇的普通话中带着浓浓的南省腔,他的普通话应该是后来才学的,恐怕普通话说的还没有南省话好,“万先生住的地方,应该是唐人街吧,我听说在唐人街,就算不会说英语,不会说普通话,只要会说南省话也能活得很好。”
“是啊,一整条街都是乡亲,亲切得很哦。”万春宇笑道,“我父母知道我这次可以回国,比我还激动,到时候我会回南省看一看,不知道我们家的祖宗祠堂还在不在,我父亲特地托我捐一笔钱给村里修祠堂,虽然他不能回来,但是心意是一定要到的。”
“有机会的,今后海外乡亲回国探亲会越来越方便的。”刘好好笑道,“万先生是南省哪里人?”
“清泰县大尾村的。”
“那也是个著名的侨乡啊,清泰县属于H市的,我是H市永乐县的,算起来我们还是H市的同乡呢。”刘好好笑道。
“永乐县也是侨乡啊,我有好几个邻居都是永乐县的。”万春宇高兴地说。
“刘老师之前一直在南省,对南省的情况应该很了解吧?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我们这次回来也想要考察一番,如果适合的话,我们也想回乡投资办厂。”王盈达笑道。
“两位真是有眼光有魄力,”刘好好朝他们竖了个大拇指,却是顾左右而言他,“王先生和万先生都是经营电子器件的,应该算是同行吧?”
“甘教授虽然教过我们,但不是我们直接的指导老师,我们的指导老师是甘教授的学生,他也是个很了不起的人,将甘教授的理论转化为实践,推动了整个电子行业,我们从他手下出来成立电子公司,相信电子化是今后社会的潮流。”
“两位真是有远见。”刘好好点点头,“如果你们有去南省投资的意愿,我可以代为联系南省招商办,你们可以到现场考察之后再做决定。”
一个京大的普通老师有权力联系南省招商办,两个精明的商人眼神发生了一些变化,这样的老师恐怕不会是普通老师吧,而且看她刚才接待他们的行事十分老练,这一定是个很不寻常的人,待刘好好的态度又热情了几分,“那就麻烦刘老师了。”
刘好好对他们这两家企业并不感兴趣,现阶段高科技企业在南省并没有太大优势,南省有许多天然良港,在初期发展阶段更适合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两家电子公司规模小,最终应该不会选择在南省投资,但是她对他们口中的那位甘宁的学生很感兴趣,将理论转化为生产力,达到产学研结合,这才是将来的趋势。
“两位先生的指导教授这次没有和甘教授一块儿回国吗?”
“他手上有几个项目,没有时间回来,李教授很忙的。”王盈达马上又补充了一句,“我们这次也是代他回国看看。”
刘好好有些遗憾,但还是笑道,“没关系,今后一定有机会的。”
她和甘宁带回国的几个晚辈学生轻松地闲聊着,旁敲侧击着关于那位李教授的事情,交谈中他们对她的好感度则大大提高,这位刘老师的思想十分新潮开放,和他们回来接触的大部分人都不同,她学识见闻之广,完全看不出她是土生土长,没有出过国的人,和这样的人交流没有隔阂,自然十分舒服。
宋清看着刘好好与人谈笑风生的样子,眼神阴冷,嘴上虽然没说什么,心里却在冷笑,看你还能得意几日?
刘好好完全不知道有人在算计自己,将这几天收到的名片,一一保存好,这年头没有手机,没有网络,只能依靠名片上的地址相互联系。
庄立军回来,见她正在整理名片,微微一笑,“今天我也见到甘教授了。”
“哦?”刘好好也为他高兴,“应该谈得不错吧,我听说他这次应该会留下来在我们学校教书,对你们应该也会有帮助。”
“他答应帮我们培训电子方向的人才。”
“我记得他的理论很宏观,能够具体到运用上吗?”
“他的理论是基础,在运用上,有我们军方的专家,他负责宏观指导我们整个研究团队。”
“你们团队?你也进研究团队了?”刘好好放下手里的工作,吃惊地看着他。
他的眼里带着淡淡的笑意,看上去很平静,但是刘好好却能够感觉到他的高兴,“我会去读他的研究生。”
“什么?”刘好好不敢置信地看着他,“你之前学的不是指挥吗?半路出家转去学物理电子学?甘宁肯收你?”
“名义上的导师是甘教授,但是他是不直接指导研究生的,还有其他的教授负责指导我。”
“问题是你能够跟得上吗?甘宁是从M国回来的,对科研的要求很高啊,你的基础……”刘好好忧虑地看着他。
“我们这一代的起点都不高,基础不好就加把劲努力,我在军校后期也一直在接触物理电子学,我相信我不会比他们差,再说立红都能转系成功,难道我还不行?”
“我就是怕你太累,这门学科很难的啊。”刘好好自己说着又笑了起来,“不过这是我个人的感受,物理和数学是我的软肋,你就比我强多啦。”
庄立军摸了摸她的头发,挨着她坐下,“说起累,我总觉得你比我更累,你还怀着孩子呢,每天读书写论文,没有一天歇过,我有的时候真的很担心你。”
“我没事,学习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她微微一笑,哪怕她身负几十年后的知识,也不敢有任何懈怠,每个时代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今后咱们俩就一块儿学习,共同进步。”
“好,今后你就负责督促我好好读书。”庄立军失笑,顺手将她圈在怀里,吻了吻她的头发,“今天甘教授还提到你了。”
第六百五十二章 京城双璧
“提到我?怎么会?”刘好好将名片收好,吃惊地看着他。
他点点头,“他说,京大法律系的刘好好是你太太?郎才女貌,好福气……还说,可惜她那么聪明竟然没学物理,没想到兜兜转转,我倒是拜到他的门下,都是缘分啊……看来你给他留下的印象很深刻啊。”
刘好好大笑,“没想到甘教授这么幽默。”
他将她密不透风地圈在自己怀里,带着笑意在她耳边低声问道,“你做了什么让他这么印象深刻?”
“也没做什么,就是陪他缅怀了一下过去的时光。”她三言两语地把自己之前和甘宁的对答说给他听,“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的对话,倒是让他记在心里了。”
他吻了吻她的头发,想起甘宁提起刘好好时,众人的好奇和赞叹,脸上不由得带上了有妻如此,夫复何求的骄傲。
他知道有些人把刘好好和桑云华并称为“京城双璧”,可在他看来桑云华怎么可能比得上他家刘好好这般蕙质兰心,“你之前几个月的准备就是在准备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