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苏四公子
时间:2019-02-05 09:42:53

    之前大家还在勉强忍受刘长生的作,结果刘长生在骂程招娣的时候,正在学走路的未未被他凶狠的模样吓哭了,他在气头上,竟然推了未未一把,小未未一头栽到地板上,头被磕了个大包。
    刘好好当时就气得失去理智,差点要和刘长生拼命,还是庄立军更理智一些,硬把她拦了下来,但心里也是气极了的。
    后来庄南生知道了这件事,更是火冒三丈,未未是他的长子长孙,是庄家的心头肉,就连庄见明也天天把未未挂在嘴边,全家上下没有一个人舍得碰未未一根手指头,刘长生竟然迁怒于这么点儿大的小孩,他气得连杀人的心都有了。
    刘长生和庄南生一块儿长大,从来没有见过他发这么大的火,吓得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他本来就是个欺软怕硬的人,只要受了气就往程招娣身上撒,刘好好投鼠忌器,对他多有忍让,所以他也就摆起谱来,庄南生动了真怒,他立马就怂了。
    庄南生也忍了刘长生很久了,这次一下子发作起来,也不管那么多,竟然做主要刘长生和程招娣离婚,让程招娣今后跟着刘好好过日子,刘长生自己滚回大目村去。
    刘长生算不上聪明人,不会去辨别庄南生话里的真假,把庄南生的话当真了,吓得腿都软了,幸好程招娣也是个胆小保守的人,听到要离婚,自己先吓晕了,哪怕刘长生对她不好,她还是愿意和他过日子。
    那时候刘好好和她推心置腹地谈了一次,大概知道了程招娣的想法,她没有动过离开刘长生的念头,就算日子再过不下去,她也要留在刘家,性情软弱的程招娣身上唯一的逆鳞就是她的四个孩子,只要他们好,她便不觉得委屈。
    两人回到大目村之后,关系倒是缓和了不少,刘长生怕程招娣有庄家的撑腰就要和他离婚,便不敢再那么肆无忌惮地辱骂她了,程招娣在京城也听说很多地方的男人是每天都要打老婆的,想到刘长生虽然经常骂她,但很少对她动手,反倒觉得自己运气不错,毕竟谁也不愿意离婚,日子竟然和睦起来。
    但是他们的儿女们依旧没能放下心来,尤其是刘天天一直想着要让程招娣离开刘长生到城里来。
    “那时候我公公不过就是提了一句让他们离婚,她就吓得晕了过去,她是真的害怕,不仅怕离了阿爹日子过不下去,更害怕死后进不了刘家的祖坟。”
    程招娣一直都是很迷信的人,过去那些年碍于形势,不敢在家里鼓捣迷信,现在风气放开了,她在家里就设起了神龛,早晚三炷香地祭拜,并且积极参与乡间的各项迷信活动,出钱出力从不甘落于人后,无论子女们怎么劝都没有用。
    偏偏刘长生在这件事上也十分支持程招娣,家里的财政大权在刘长生手里,他在钱财上十分悭吝,但只要这钱是花在刘向上或者迷信上的,他就毫不犹豫,绝无二话。
    
 
第八百零四章 楼房
 
  夫妻俩临老了,倒是在这方面找到了共同语言,这迷信做得越深,程招娣就越相信一女不能二嫁,她今后是要入刘家祖坟,享刘氏后人的香火祭祀的,如果离了婚,那她就成了没有香火可享的孤魂野鬼。
    所以程招娣根本不敢离开刘长生,刘天天要把她接到城里来,她是无论如何都不敢答应的。
    “阿妈真是个老顽固,这么多年了,怎么都没办法说动她。”刘天天没好气地说,“科学教育都做了这么多年,她还是成天在家里烧香。”
    “老一辈人的想法很难改变,你们这一代相信科学就行了。”
    “我们从小就听李老师的科学讲座长大,当然没那么迷信。”刘天天笑道。
    “说到迷信,你们还记得林婉英吧,”刘向上抬起头来,“她这些年在村里可是赚了不少钱,听她男人刘阿灿说,他们准备要起楼房呢。”
    “靠着跳大神发家,还真是……”
    “我小学班上有个叫刘水平的,大姐,你还记得吗?”刘向上的脸上带着笑意,“他家里逼着他去林婉英那里请神算命,问他今后能不能考上大学,结果他在林婉英那里好一通闹,说林婉英自己都没考上大学,凭什么帮他算命?还说林婉英曾经骂过南省状元,请的肯定都是假神,气得林婉英倒在地上口吐白沫。”
    “什么口吐白沫,我看都是装的。”刘天天翻了个白眼,“林婉英这个人惯会装神弄鬼,你们说奇怪不奇怪,林婉英当初害过大姐,还说了大姐那么多坏话,结果大姐现在过得这么好,一看就知道她信不得了,怎么还有那么多人信她?”
    “我上回听人说,我们的阿爹阿妈也去她那里请神。”刘好好冷笑,刘长生和程招娣迷信的程度已经到了见神就拜的份上了。
    “他们要去拜林婉英,还不如来拜你。”刘天天大笑。
    “别胡说八道。”刘学习瞪了刘天天一眼。
    “哎,我就的意思是他们又不是不知道林婉英的底细,还去她那里凑什么热闹啊?”
    “咱们村里谁不知道林婉英的底细,她那里不是照样香火鼎盛吗?”刘好好冷嗤一声,“她现在没敢在祠堂里撒野了吧?”
    “她倒是挺识相的,祥伯把她赶出去后,她没有再进过祠堂了。”
    林婉英虽然当初对刘好好十分嫉恨,但是现在刘好好和她的差距太大了,一只癞蛤蟆很难去妒忌一只天鹅,尤其是听说刘好好做了长福县副县长之后,她都快被吓死了,哪里还敢再去挑衅她。
    “对了,说到起楼房,我打算年后回家把楼给起了。”刘天天自信满满地说。
    “咱们都到了外头,家里又不是不够住,做什么还要起楼房?难道你还要回村里?”刘向上很敏感地看着刘天天。
    “还不是为了给你娶媳妇吗?”刘天天阴阳怪气地给了他一个爆栗,“不然阿爹成天惦记着这事。”
    “我不要!”刘向上这一两年没少为这事和刘天天犯倔,“我知道你有钱,你有钱留着给自己做嫁妆,带到你婆家起楼房去,我们家不用你的钱。”
    “向上,你这话说的好像我们这些做女儿的不是你刘家的人似的。”刘学习微微皱眉。
    刘向上一愣,连忙解释道,“二姐,我不是这个意思,我……”
    “我们知道你不是这个意思,你也不要和你三姐见外了。”刘好好揉了揉眉心,淡淡地说,“天天出钱起了楼房,今后不管她嫁不嫁人,回娘家好歹有一间屋子住,不然等你娶妻之后,她回家住哪儿?回一趟娘家还要看阿爹的脸色?”
    刘好好出嫁后就很少回娘家,更没有在娘家过过夜,不是她不孝,而是刘长生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是泼出去的水,把刘好好当外人看待,吃他一碗饭都要计较,刘好好自然不愿意去自讨没趣。
    她没把刘长生家当正经娘家看待,倒也不会伤心难过,但是刘学习和刘天天对那里却是有感情的,就算她们现在也总是不愿意回去,今后嫁了人遇到了不如意的事,还是想要回娘家这个避风港的,刘天天如果出了钱盖了房子,刘长生今后就没有什么话可说。
    “大姐,我真不是那个意思,难道我自己起楼房,还不会给自己的阿姐留房间吗?”刘向上有些伤心,因为父亲的偏心,有的时候他就像是被姐姐们排斥在外一样。
    “等你起楼房要等到何年何月去?趁着我现在手里有钱,正好把楼房给起了,现在工钱越来越贵了。”刘天天虽然经常和刘向上对着干,但却是最见不得他难过的人,“大不了算我借你的,你打个借条给我,今后赚了钱还给我。”
    “这主意倒是不错。”刘好好点点头。
    “大姐,”刘学习不赞同地看向刘好好,不明白她怎么也纵容着他们胡闹,都是一家人还打什么欠条。
    “这叫亲兄弟明算账,不过这事不要让阿爹知道,不然他又有的闹了。”刘好好笑道,现在盖一座体面的新楼,最多不过五千多块钱,等刘向上大学毕业工作了,工资也涨了,要还这个钱也并不难,反正刘天天也不会催他,说起来还是刘向上占了便宜。
    刘天天和刘向上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再加上一向公道的刘好好也赞同,刘学习也说不出任何反对的话来了。
    “天天,你的家电生意最近做得还不错?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刘好好看着刘天天那蝙蝠衫喇叭裤的时髦打扮,这些衣服可都不便宜。
    刘天天长得好看,是天生的衣架子,这种在她看来很老土的款式竟然被她穿出了复古时尚的感觉。
    “是挺好的。”刘天天有些得意,“在市区开了三家店啦,我打算去永乐县城也开一家……”
    “别去永乐县开,”刘好好摆摆手,“要来就来我们长福县。”
    “嘿,大姐,你要招商引资,也不是这么个招法啊,长福县比我们永乐县可穷多了。”刘天天大笑。
    
 
第八百零五章 意见
 
  “不是我要招商引资,是怕你去永乐县开店,会有人找你麻烦。”刘好好淡淡地说,关于雷家的事情她很少在弟弟妹妹面前提起,反正他们现在也基本不在永乐县生活,雷平也没办法把脑筋动到他们身上,暂时处在井水不犯河水的博弈阶段,但如果刘天天去永乐县开店,雷平那种小人恐怕就会让人无休止地找她麻烦。
    “大姐是遇到什么麻烦了吗?”刘天天反应得很快,永乐县是他们的老家,刘好好和县里的人也都很熟,如果有人刻意找她的麻烦,很有可能就是要针对刘好好。
    “不算什么大麻烦,永乐县的副县长雷平和庄家有些龃龉,你们记得避开他就是了。”刘好好轻描淡写地说。
    副县长啊……好大的官,三人的心中都是一凛,但突然想到自家大姐也是副县长,好像也不觉得有多可怕了。
    刘好好不愿意细说,他们也不敢多问,幸好刘学习在城里的中学教书,刘向上也在城里读书,刘天天更是一个自由人,都很少回家。
    刘天天转了转眼珠子,“大姐,长福县太穷了,开电器店的话生意肯定不好。”
    “这倒是,这些年也有些海外华侨从国外买家电送给家里的亲戚,所以这一部分的人不会去买家电,而且大部分长福人连开电灯都舍不得,何况是买电器呢,现阶段在长福县开电器店就算不亏本,也赚不了什么钱。”刘好好点点头。
    “我考察了一下,咱们H市的几个县里,也就我们永乐县富一些了,其他几个都穷,如果不能去永乐县开店,H市的市场已经差不多饱和了,再开电器店就没什么意义了。”
    在H市的几个县里,永乐县是富得最早的,他们虽然没有出什么大华侨,但是最早出现纺织小作坊,这几年在政府的扶持下,发展得很好,已经成为有名的纺织原料集散地,也有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他们也有了能够消费电器这种奢侈品的能力,其他的几个县都暂时望尘莫及。
    “我手里还有些闲钱,不能就这么一直放着,我想投到其他地方。大姐,给我出出主意吧。”
    “不是要回村里盖房子吗?”刘学习一脸懵地看着她。
    “二姐,你不会以为我这一两年只赚了五千多块钱吧?”刘天天的笑容狡黠又得意。
    刘学习瞠目,“难道你已经成了万元户啦?”
    刘天天笑而不语。
    刘学习真是目瞪口呆,她一个月工资还不到一百块,要赚一万块得不吃不喝十年,刘天天年纪小小的,工作没几年就赚了一万块。
    庄立军出来招呼姐弟几个上桌吃饭,桌上有不少从长福县带回来的海鲜,秦阿姨是长福县人,特别会挑海鲜,虾蟹贝类都十分饱满鲜甜,刘天天他们几个吃得十分过瘾。
    “你自己有什么想法?”刘好好一边慢条斯理地拆螃蟹吃,一边问刘天天,还不忘把螃蟹最饱满的红膏挑出来放到庄立军的碗里。
    庄立军则一边伺候未未吃饭,一边顺手剥了一只虾搁到刘好好的碗里。
    桌上众人对这一幕都已经免疫了,视若无睹地看着两人你来我往地挟菜。
    “有两个想法,一个是在H大附近开个文具店,H大附近有附中、附小,从小学生到大学生都需要用到文具,我觉得在那里开文具店,不愁没有生意。另一个是开个服装厂,咱们老家永乐县本来就是布料的批发集散地,去那里进货成本低,只要找几个老师傅,照着杂志女郎的样子做衣服,我觉得也很有销路。”
    庄立军也对刘天天刮目相看了,没想到她书读得不多,却挺有生意头脑的。
    “你们怎么看?”刘好好问刘学习和刘向上。
    刘学习有些意外刘好好会问她的意见,但还是认真思考之后答道,“我觉得开文具店的主意挺好的,开在大学附近的话,如果能兼着卖一些报刊杂志和其他书籍,生意会更好。”
    “我觉得卖点便宜的小零食生意也会挺好的,这个文具店规模不能太小,因为那种卖笔卖本子的小店学校门口一般都已经有了,要做做得大气一些,才会吸引更多人来。”刘向上抢着说道。
    “你们都不看好服装店?”刘好好笑眯眯地问。
    “现在大部分人家里都有缝纫机,宁可买布回家自己做衣服穿,服装厂就算有生意,恐怕也很有限,而且要开服装厂光有老师傅是不够的,还得买机器,投入的成本太高了,万一亏了,那就是血本无归。”刘学习现在越来越有主见了,帮刘天天分析起生意来也是头头是道。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