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苏四公子
时间:2019-02-05 09:42:53

    她学的不是建筑,担心被人糊弄,特地去市里请教了建筑设计院的专家,学校和工厂都有专业的设计图,她不仅把专家请到村里来查看建筑的质量,自己也花时间学习了一些容易上手的粗浅知识,坚决保证这些建筑的质量。
    她把学校和工厂建设进展的照片拍下来寄给苏华年,他指明要她负责这些工作,是对她的信任,更多的是传递出他在考虑她提议的信号,不然不会这么脸大地支使一个副县长干活。
    这些年长福县的小厂也办了不少,但是没有形成规模,还是没有实现转型升级,她需要苏华年这样在东南亚有号召力的富商来帮她招商。
    
 
第七百九十九章 累
 
  周末的时候,刘好好带着未未回到城里,庄立军在部队大院里分了一套三室的宿舍,住宿条件比刘好好在长福县的宿舍要好一些,每到周末,夫妻俩城里县里轮着住。
    未未虽然不经常在庄立军身边,但是和爸爸一向很亲近,一见到庄立军就“咯咯”直笑地往他身上扑。
    庄立军原本不是爱笑的人,可在儿子的笑容面前,百炼钢也化为绕指柔了,欢欢喜喜地在地上给儿子当大马骑。
    未未已经会说一些简单的话了,在爸爸身上骑了一会儿,也懂得心疼爸爸了,搂着庄立军的脖子,甜腻腻地一边亲一边叫“爸爸,爸爸……”
    “我的乖儿子诶,”庄立军抱着儿子,笑得十分满足,“爸爸带你去打枪好不好?”
    刘好好正忙着准备一份材料,听到这话吓了一跳,“不可以!未未还小,耳膜很脆弱,枪声万一震破他的耳膜怎么办?”
    “我的儿子是男子汉,才不怕呢,”庄立军不以为然,“战争年代还有很多婴儿出生在战场上呢,不都好好的?”
    “你怎么知道他们都好好的了?做过调查吗?战争年代的婴儿夭折率有多高知道吗?”刘好好一把搂过未未。
    庄立军语塞,“我就是想要锻炼锻炼他的男子气概。”
    “那你给他玩木枪就好了,大一些再带去靶场。”刘好好也放软了语调。
    未未一脸茫然地看了看妈妈,又看了看爸爸,在刘好好脸上“吧嗒”亲了一口,又扑到庄立军怀里“吧嗒”亲了一口,然后就自己“咯咯”笑出声来。
    他一笑,两人都放松下来,不由自主地收敛了自己身上的锋芒和坚持,难怪人家都说孩子是夫妻生活的润滑剂,这个和他们俩都有着血脉连接的孩子,让他们的情感变得更加亲近了。
    刘好好摸了摸未未的小脸,对庄立军说,“我待会儿要去赵高官那儿一趟,你要不要一块儿去?”
    庄立军把未未抱在怀里,看着她眉宇间淡淡的倦色,“我看你先休息一会儿,你的脸色很不好看。”
    虽然是周末,但是刘好好就没怎么休息过,从建筑设计院到H大来回跑,现在还要去赵兰舟那里。
    “之前就和赵高官约好的,他的时间很宝贵,总不能让他等我吧。”刘好好无奈笑道,赵兰舟经常会把她叫过去听汇报,而且赵兰舟下个月要去欧洲考察,她作为考察团的一员,也有一些前提准备工作需要汇报。
    “可是天天不是说待会儿过来吗?你又要出去?”
    刘好好看了看表,扶额道,“我都忘了这件事,让她先在家里等一会儿吧,晚上学习和向上也会来吃饭,我下厨给他们赔罪。”
    “晚上还是我去给秦阿姨打下手,你和他们也很久没聚了,一起说说话吧。”庄立军抱了抱未未,将他交给秦阿姨,“我和你一起去赵高官那里,我正好有事情和他谈,而且你这个样子我也不放心。”
    “我怎么了?”刘好好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有些茫然。
    “脸色发青,眼圈发黑,你要不要去照照镜子?”庄立军皱眉看着她,自从她到了长福县似乎压力一下子大了起来。
    她连忙起身,翻出庄立红从M国寄回来的口红对着镜子涂了一圈,觉得自己总算没有那么憔悴了,扭头得意地问,“怎么样?现在还行吧?”
    “你这是治标不治本,听秦阿姨说,你最近都睡得特别晚。”他伸手轻轻摁了摁她的黑眼圈,“都成熊猫了,你这样下去可不行,迟早要把身体熬坏了。”
    “没那么夸张,”她不自在地摆摆手,“我一直都是晚睡的,你又不是不知道,已经习惯了,最近正好压力有点大,所以看上去精神不好。”
    “还是招商的事情?”刘好好工作一向拼命,但是很多事不是她拼命就能做好的,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招商工作就是这样的。
    她这一年多来,频频出国,也接触了不少外商,甚至为南省,为H市拉来了不少投资者,但是愿意在长福县投资的却是少之又少,毕竟这是一个小县城,交通不方便,各方面资源都算不上顶尖,为什么他们要舍大城市而就小县城呢,这实在是怪不得她,所以自从她分管招商工作以来,长福县虽然还是总完不成任务,上级领导却一句都没骂过她,她都为市里、省里做贡献去了。
    当然私下也有不少人笑话她是为人做嫁衣,那些市里省里的投资,怎么都不可能算到她的工作成绩上去,庄立军知道她在这方面的压力一直都挺大的。
    其实以她的能力,如果去外办工作,更能发挥出她的长处,也更容易出工作成绩,说不定早就更上一层楼了,但他很清楚刘好好这个人,她就是喜欢东奔西跑,做些看得见的实事,不喜欢在办公室舞文弄墨,否则当初大学毕业的时候,她早就选择进国家部委工作了。
    “不完全是,前段时间有一艘偷渡船沉了,船上有两百五十八个人,全部遇难,有一百零二个是长福县的,心里挺不好受。”刘好好揉了揉眉心,她那天在清口村亲眼所见丧亲家庭的种种惨状,后来回到县城了解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心里更沉重了,闭上眼似乎都能看到那些人葬身鱼腹时的惊惧和绝望,连着做了几晚上的噩梦。
    “这件事我也听说了,”庄立军点点头,“这种小船偷渡出国非常危险,之前边防截了一艘船回来,正好我也在场看到了,船舱里真是人间炼狱,活人和死人挤在一起,船舱里到处都是尸臭味,蛇头定期下去船舱巡查,发现死人就直接扔到海里,有的病重还没断气的,也直接扔下去,真是人命如草芥。”
    刘好好不适地揉了揉眉心,“我过去和天天、向上他们说起南省人下南洋的故事,总是说我们的骨子里有着冒险精神,事实上哪有这么浪漫,如果不是穷到了极点,谁愿意受这样的苦?”
    
 
第八百章 悲观
 
  “我让秦阿姨晚上给你熬一些安神的汤水喝。”庄立军后悔自己刚才的嘴快,把偷渡的事情说得那么细做什么,她都已经做噩梦了,他还给她添堵。
    刘好好当然没有那么脆弱,她做噩梦并不是恐惧害怕,而是一种无能为力的悲哀和急迫,甚至是焦虑。
    刘好好不说话的时候特别严肃,尤其是皱眉沉思时身上还带着一股凛然不可侵犯的傲气,但是他知道她的心肠是最软的,那艘偷渡船出事以后,恐怕她一直都无法安然入睡,而他又无法在她身边劝慰,所以她干脆工作到深夜,把自己熬得这么憔悴。
    他伸手将她的头靠在他的肩膀上,她瞬间放松下来,纵容自己暂时放空,只有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她才能感觉到自己被充分理解、保护,就像倦鸟归巢,所有的漂泊无依都有了停靠的地方。
    赵兰舟最近咳嗽得很厉害,几乎都说不出话来,但他没有时间休息,靠在沙发上听刘好好的汇报,本来别说是刘好好这个副县长了,就连林文昌都没有资格直接找他汇报,但是刘好好不是普通人,她是赵兰舟放在基层的眼睛。
    自从雷明凡来了南省之后,赵兰舟的人就被换掉了不少,他甚至都摸不透现在的H市市长陈开进的底,为了提防这些人团结起来欺骗自己,他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听刘好好关于基层的工作情况汇报,以保证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都是最真实的情况。
    赵兰舟听完之后点点头,哑着嗓子说,“我想要在X市修一个国际机场,你觉得怎么样?”
    “我们省现在还没有国际机场,来往的客商都要通过外省机场中转,的确非常不方便,可是要修机场为什么不在我们H市修呢?我们毕竟是省会城市,省府所在地也在这里,来我们南省的大部分人也都会来H市,您今后如果出差坐飞机,还要坐四五个小时的车到X市坐飞机,未免也太不方便了吧?”
    “因为这个项目计划是X市自己提出来的,他们愿意投入资金建设,并且已经找到了投资者,我们省里财政情况有限,给不了太大的支持,而H市目前没有这个实力做下去。”赵兰舟感慨地看着刘好好,他又如何不知道在省会城市修机场更好,但只能说X市更有魄力了,“机场建设刻不容缓,谁有条件上,谁就先上。”
    刘好好沉默,任何一件事都不是靠一个人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历史有其特有的轨迹,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是外力内因各方面的结果,包括南省的机场建设,连这么一件小事,她都无法改变,顿时又生出了几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悲凉来。
    “如果在X市修了机场,那么两市之间的高速公路建设就刻不容缓了。”她很快就调整了心态,既然机场的事情无法改变,那就想办法在其他方面弥补。
    “高速公路?”赵兰舟有了兴趣,他知道公路,但是高速公路这个概念还是挺陌生的。
    刘好好便详细对他解释了一番。
    “这种公路很好。”赵兰舟频频点头,“不仅要在X市和H市之间修,几个地市也要用这种高速公路连接起来,这样我们省的交通运输能力能够大大提升。”
    赵兰舟自上任起就很注重修路,所以南省在山多难行的情况下,克服了许多困难,已经做到了镇镇通公路,部分农村也接入了路网,当然目前最好的路也就是省道、国道,还没有出现高速公路。
    赵兰舟去了几次国外,也见过M国那种宽阔大气的公路,所以刘好好稍一解释他就明白了,虽然现在南省的车不多,省道、国道已经完全够用了,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路迟早会变得拥堵不堪,他在这个位子上不能只看眼前,必须要看到十年后、二十年后,甚至三十年后,只有目光长远,做事大气,才能为今后的建设打好基础。
    “唯一的问题就是钱,高速公路的成本很高,而且在目前国内还没有一条高速公路的情况下,设计师、施工队甚至是材料,我们都没有地方借鉴,全部要靠自己摸索,难度不小。”刘好好提醒道。
    “我一把年纪的老头子都不怕困难,你年纪轻轻怕什么?事情八字还没一撇,就先去想困难,也太没信心了。”赵兰舟嗤笑一声,“这几年咱们遇到的难事难道还少吗?别瞻前顾后的,尽管放胆去做,反正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摔倒了爬起来就是了,我去找人论证高速公路的可行性,你也要努力做好你自己的工作,你最近情绪不大对头,有点悲观啊。”
    赵兰舟嗓子不好,说完这么一段话忍不住连连咳嗽,刘好好连忙把茶杯端给他,有些惭愧道,“招商引资的事情进展缓慢,长福县迟迟无法脱贫,我有些心态失衡了。”
    赵兰舟喝了一口茶,摇头笑道,“你也太急了,你才去长福县一年多,一口也吃不成个胖子啊,你看我来南省多久了?我要是和你一样,这工作就别想做下去了。”
    “我知道,我会调节的。”刘好好不好意思地说。
    “我上次听他们汇报说血吸虫的情况得到好转了,你分管长福县的卫生,情况怎么样?”赵兰舟对刘好好还是很有信心的,既然她说会调节,就一定能够调节好,索性就转了个话题。
    “的确是好转了,农村的厕所建设一直在推进,定期也都会去灭螺,向村民普及这方面的知识,各项工作该做的都做了,但是,”刘好好苦笑,“撇开镇里和县城不论,长福县下面的农村,每年征兵体检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人能够通过,全都有血吸虫病。”
    赵兰舟脸色微变,会去应征入伍的都是青壮年,这就意味着长福县的农村青壮年全都患上了血吸虫病,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第八百零一章 事业
 
  “这项工作我们已经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为什么还是没能做好?”赵兰舟不理解了,当初血吸虫病全国泛滥,这几年不少地方都得到了控制,怎么南省还是没有起色?
    “还是因为穷,沿海地区土地少,而且贫瘠,比内陆山区要穷很多。我们是在农村建了厕所,也一直在宣传,但农民不愿意使用,他们更愿意把人畜粪便堆在自家附近,因为他们要自己堆肥,就连粪便都很宝贵,哪里舍得浪费在公厕。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一下雨,粪水横流,流入农村的溪流小河中,污染了他们的水源地。之前苏华年给他们清口村捐了钱,从县里的自来水厂牵管道通到村里,保证家家户户都能喝上自来水,但是几个月下来,根本没有几家用自来水,也是因为穷,去村里的溪边挑水不要钱,自来水要钱。”
    赵兰舟剧烈咳嗽了几声,“归根到底就是一个穷字,我理解你的压力,招商引资的工作刻不容缓,你就那么相信苏华年会像当年的那位大华侨一样散尽家财帮助长福县脱贫致富?”
    “恐怕不会有散尽家财那么夸张,我也没指望要他在长福县散尽家财。”刘好好笑了,“招商引资是双赢的事情,不是做慈善,虽然他们来我们这里投资,能够帮我们解决贫困的问题,但是难道他们就没有受益吗?我们有廉价的劳动力、原材料,还有这么大的市场,只要他们抓住机会,无疑是挖到了一座大金矿,只不过他们现在还有些拿不准形势,处于试探犹豫的阶段,我在苏华年身上下了那么大的功夫,不是想要他把家里的万贯家财撒到我们长福县来,而是希望他能在长福县赚钱,以他的号召力吸引更多的商人来长福县投资,我相信任何事只有多方共赢才能走得更远。”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