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苏四公子
时间:2019-02-05 09:42:53

    也许是敝帚自珍吧,庄立军觉得未未是他见过最聪明最懂事最开朗最阳光最善解人意的孩子,未未为什么会这么好呢?一半是因为基因好,另一半就是刘好好教得好。
    而在刘好好看来,未未的阳光开朗和庄立军也是分不开的,虽然他陪在他身边的时间不多,但是每次休息在家,都是心无旁骛地陪着未未,一天有效的陪伴,胜过一个月的敷衍陪伴,庄立军确实是个合格的父亲。
    从小时候的骑大马,到现在的打仗游戏,相比刘好好的温和严格,他是一个宠溺儿子的慈父,也是一个可以放下架子的玩伴,所以未未和他一直都很亲。
    刘好好很佩服庄立军的耐心,她虽然也喜欢孩子,也疼爱未未,但是在未未的成长中,她扮演的是引领、教育的角色,她会花时间给未未讲故事,带着他背古诗,认字、做算数、学英文……
    但是却没有办法像庄立军那样和未未趴在地上玩一晚上的小汽车,那个在外严肃冷峻的庄立军,在儿子面前笑得和个二傻子一样。
    
 
第八百一十五章 紧张
 
  转眼到了年关,离春节越近,刘好好他们就越紧张。
    长福县现在的经济越来越好,万元户十分常见,过年时的攀比之风渐渐兴起,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燃放烟花爆竹。
    几个月前,长福县一个家境富裕的人家老父亲做寿,孝子贤孙们拉了一拖拉机的烟花回家放,噼里啪啦放了近一个小时,简直是火树银花不夜天,震惊了十里八乡。
    于是许多家境和他们差不多的人家也蠢蠢欲动,有些村子甚至把子孙给老人做寿是否铺张浪费,当成衡量子孙是否孝顺,老人是否有福气的标志。
    “照今年这个趋势发展,春节时的烟花爆竹燃放量会创下历史新高,带来的安全隐患也是前所未有的,一是烟花爆竹工厂的安全问题,二是燃放时的火灾问题,都不容小觑。”
    刘好好专门就这项工作开会研究,因为南省大部分地方的富裕程度不能和长福县相比,逢年过节最多放一两串小鞭炮,所以省里和市里并没有把这项工作当作工作重点,也没有做出任何工作部署。
    刘好好开会的时候虽然把话说得严重,但是并没有引起大部分人的重视,人就是这样,没有出事之前,永远想不到问题的严重性。
    “我县登记过的生产烟花爆竹的工厂只有三家,但是我相信这不是确切的数字,一定还有很多小作坊,最可怕的就是这种小作坊,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甚至开在居民集中的地方,一旦走火发生爆炸,人身财产损失不可估量,在这一个月里安监部门和经委的同志负责统筹安排,配合各村委员会的同志对每一个村子进行排查,尤其是人群密集区域更要重点排查,发现非法小作坊一律查封关闭……”
    “刘书记,现在鼓励发展经济,我们这里的老百姓没法靠种田致富,那些小作坊是他们的生活来源,就这么一律关停会不会不大好?”立刻有人提出了质疑。
    长福县是经济改革的试验田,有许多超前的政策,干部们的观念也没有其他地方那么保守,把经济高速发展看作工作重心,在不少人眼中甚至是唯一的重心,他们更关心小作坊关停之后,那些人该以什么为生,还能不能富起来?
    “安全生产无小事,那些小作坊不是普通的小作坊,生产的是易燃易爆危险品,一旦发生燃烧爆炸,就不是经济损失的问题了,发展经济固然重要,在人命面前,其他的一切必须让路,这一点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刘好好态度坚决,正色道,“从村长到镇长一律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到时候谁的辖区出了问题直接追究谁的责任。”
    也许刘好好不知道这些小作坊在哪里,但是当地的村长不可能不知道这些小作坊的存在,只不过碍于人情、利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只有逼着他们承担责任,他们才会对这项工作上心,如果是其他的小商品作坊,她不会去计较,但是烟花爆竹的生产太危险了,容不得半点马虎。
    王大宇对刘好好的固执也觉得有些奇怪,私下暗示道,“刘书记,咱们县在烟花爆竹的生产上从来没有出过问题。”
    完全没必要这么劳民伤财地去盘查。
    “过去没有,不代表现在不会有,我刚来长福县的时候,全县还没有一家工厂生产烟花爆竹,因为那时候的长福县太穷了,没什么人放得起鞭炮,既然无利可图,自然不会有人去做。但是你看现在正规的工厂就有三家,销售额还相当可观。你是长福人,也知道长福县现在的风气,年三十的时候家家户户只要有条件,是肯定要大放爆竹的,从初一到十五,每个村都要迎神,几乎是要放一整天的爆竹,我大概算了一下生产量和需求量,以县里的三家工厂的生产力是远远不可能满足需要的,所以县里一定会有好几家小作坊私下生产烟花爆炸。这种小作坊储存、生产的场地不符合要求,生产技术肯定也不过关,最容易发生事故,马上就过年了,他们囤了很多原材料,加班加点地进行生产,越是这个时候越危险。如果真出了事,你我谁都担不起这个责任,咱们县的情况你也看到了,第一个工业技术开发区,不知道多少人多少双眼睛盯着咱们呐,可不能毁在这样的细节上啊。”
    刘好好把话说到这个地步,才引起王大宇的重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要是之前所有的工作成绩因为这样的事情毁于一旦,那该有多冤啊,小心驶得万年船,虽然折腾了点儿,但能避祸就好。
    其实认真考虑起来,刘好好做的事并不是毫无道理,年末的时候,防火安全也是他们的重点。
    前段时间青山县的一处果林不慎起火,结果火势趁着风势蔓延开来,烧毁了一大片山林,不仅烧毁了许多村民承包的山地果林,还有七个村民死于救火,几个村子的村民们都陷入了悲痛,青山县的班子因为这件事也弄得灰头土脸,十分狼狈。
    失火这种事说是意外,其实还是平时没有把安全的弦绷紧,上头抓得越紧,下面也自然越小心认真,一旦形成了这方面的意识,也就不会随手乱扔烟蒂,在山坟上烧纸钱的时候也会注意等火熄灭了再走。
    王大宇觉得刘好好虽然年轻,但有着不同于寻常年轻人的小心谨慎和警觉性,也难怪她能爬得比别人快了,心里暗暗佩服,便放软了态度,含笑看着她,“今年过年你不准备在县里过了?”
    刘好好点点头,“年三十回城里和我爱人一起过个年,初二的时候回永乐县娘家一趟,初二晚上就能赶回县里了,年三十到初二这最重要的几天,还要麻烦你多担待了。”
    “放心好了,大过年的县里也没什么事,有我在呢,你难得回一次娘家,尽管多待几天。”王大宇乐呵呵地笑道。
    
 
第八百一十六章 父母子女
 
  虽然永乐县离长福县不远,但刘好好已经有几年没有回娘家了,平时忙于工作,过年的时候除了在县里值守之外,其他的几天假期就是飞到京城婆家过年,根本没时间回娘家,就连乡下的新房已经盖好一段时间了,她也没有回去看过一眼。
    “不用了,毕竟是嫁出去的女儿,在娘家待太久不好。”刘好好摇了摇头。
    H市农村有一种迷信的说法,嫁出去的女儿如果经常回娘家,会把娘家的好运吸到婆家去,虽然大部分人因为心疼女儿,并不是很相信这种说法,但是刘长生却笃信不疑。
    结婚后,她回娘家的时间并不多,也就那么偶尔几次,刘长生对她的态度虽然不敢像对刘天天那样骂骂咧咧的,但也跟防贼一样防着她,尤其是未未出生之后,他生怕未未把刘向上的好运道给吸走了,对这个外孙也看不顺眼,好在刘好好对这个娘家没有任何归属感,几年回去一次表示礼貌和孝顺就够了,也根本不想往那里凑,谁吃饱撑着眼巴巴地上前带着老公孩子找气受啊?
    在她心里当然还是和陈守玉一家走得更近,每年过年就算时间再紧也会去那里待上一天,对她来说,那里才是她的娘家。
    王大宇并不知道其中内情,对刘长生十分羡慕,他的女儿和刘好好差不多大,却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平时也不认真上班,成天围着老公孩子转,脑子里空空的,回娘家不是要钱就是要东西,和刘好好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如果他有一个和刘好好一样的女儿该多有面子啊,恐怕做梦都会笑醒,“你现在这么优秀,你阿爹阿妈肯定以你为荣,巴不得你天天住在家里呢。”
    刘好好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年三十的白天虽然没有正式放假,但在这个时候还要求大家准时到岗,显然也不是很人道,在领导们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默许下,机关里的人基本已经都回家去准备过年了,只留下几个自愿坚守岗位的人,原本热闹的机关一下子变得空空荡荡的,十分安静。
    刘好好今年的年夜饭要去部队吃,所以家里没有准备什么年货,她也没有什么需要做的家务,索性就在办公室里多留了一会儿,里里外外查看了一遍办公楼的情况。
    “今天没什么事,大过年的,你不用陪着我,先回家去吧,我过一会儿也回去了。”刘好好对亦步亦趋地跟在自己身后的陈彤说道。
    “我回家也没什么事,还不如在这里多待一阵。”陈彤苦笑,她跟了刘好好四五年了,两人也渐渐熟络起来,她家里的很多情况刘好好也都很清楚,包括她现在和丈夫已经没有任何感情,过着名存实亡的婚姻生活,她压根就不想回家,恨不得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能待在单位。
    陈彤的丈夫是当地的农民,人很壮实,当年陈彤在这里插队的时候,他一直很照顾她,那时候她还年轻,半是出于感激,半是贪恋有人照顾她,脑子一热就义无反顾地嫁了。
    结婚之后才发现两人的文化程度相差太多,没有共同语言,最重要的是两人的性格和人生目标完全不同,陈彤是个很上进的人,无论是在插队的时候,还是工作之后一直没有放弃学习进步,已经在夜大里读完了本科,她的丈夫和婆家人却对她很不理解,觉得她身为一个女人,竟然不安安分分地在家里烧饭带孩子,白天工作晚上还要读书,成天不着家,不是一个好女人。
    虽然没有对她动过手,但却骂骂咧咧挑剔个没完没了,陈彤的个性也很强,待得烦了,索性就长期住在宿舍里不回家了,她的婆家人都是普通农民,对县政府还是有些畏惧的,没敢追过来吵吵嚷嚷,日子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过下去了,表面看起来相安无事,但是到了每年过年的时候,她却是怎么也逃不掉,必须回家的,所以也格外苦闷。
    “回家陪陪孩子吧,毕竟是你辛辛苦苦生下的孩子,就不担心在那样的环境里长大,影响了孩子的将来?”刘好好劝道,做了母亲之后,大概是移情作用,她不仅心疼未未,也见不得别的孩子受苦。
    “反正他们也不要我这个母亲,”陈彤苦笑道,“我婆婆天天对着他们灌输我的坏话,我每次回去,他们不是躲着我,就是学着大人的样子骂我,甚至还对我动手……”
    她也曾经对孩子有过疼爱,有过愧疚,但是一次次的失望,让她对孩子的爱渐渐冷了下去。
    她不是刘好好这种母爱爆棚的人,没办法无私地付出自己的母爱,当孩子对她没有回应的时候,她也报之以冷漠。
    “孩子们一生下来就是你婆婆帮忙带,你平时也不回家,和孩子们的感情生疏,他们自然一下子就被挑拨了,虽然父母子女有血缘关系维持,但是后天没有付出,感情一样会疏离冷淡。我之前还听有人说过,这孩子晚上和谁睡就是谁的孩子,所以我们家未未自生下来开始,除了我在外出差,一直都是跟着我睡的。陪孩子的时间其实用不着太多,只要坚持有效陪伴,和孩子的感情也坏不了。”
    刘好好并不是在炫耀自己成功的母子关系,而是真的为陈彤担忧,她相信陈彤对孩子并不是毫无感情的,只是她不知道该怎么解决目前的问题,索性选择了逃避,但是逃避绝对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反而会让情况越来越糟糕。
    父母是唯一不需要培训就能上岗的职业,这个年代有没有太多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的书籍,也没有太多人注意到孩子在教育成长中的心理问题,大家都是在摸索为父为母之道,像陈彤这样的父母并不在少数,就像刘好好的大学同学沈青华最后也是狠狠心和丈夫离婚,将孩子留给丈夫,自己义无反顾地飞往国外追求自己的学业与事业,在他们的人生规划中,孩子虽然也有一席之地,但却是可以首先舍弃的。
    
 
第八百一十七章 过年
 
  “刘书记,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是我的孩子都大了,想要弥补也晚了。”陈彤黯然道,不是每一对父母都有机会弥补自己的过错,因为孩子不会原地停留,给父母弥补的机会。
    她是真的很羡慕刘好好,明明是个大忙人,却能够把事业和家庭兼顾好,只要她没有出差,无论有多忙,晚饭后的一个半小时总是会留出来给未未,和孩子一起画画涂鸦,折纸剪纸做手工,抱着他背三字经、唐诗,和他一块儿躺在床上讲睡前故事……
    等未未睡着之后,她才会继续工作,有的时候甚至还要再赶回机关开会,所以哪怕她经常不在未未身边,未未和她的感情依然十分深厚,有什么事都愿意和她说。
    见过刘好好和未未的相处后,她才明白自己过去那些工作学习忙的借口是那么苍白无力,做母亲的只要有心,绝对还是能够得到孩子的信任和依赖的,血缘的天性让孩子对父母天生不会设防。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刘好好这样有心的,这太难了,甚至首先得有一个始终无条件支持她的好丈夫。
    她和庄立军接触的机会不多,却可以看出来这对夫妻感情极其深厚,他虽然不经常回家,但是每次回来都尽心尽力地带孩子,她撞见好几次庄立军放下架子,带着未未在院子里疯玩。
    而她的丈夫呢,原先在家里种地,现在进了工厂里干活,每天浑浑噩噩,除了上班,就是抽烟喝酒睡大觉,家里的一切都撒手不管,更不用说教育孩子了,所有的琐事都由她那个能干的婆婆全权打理,也没有她插手的空间,现在孩子和她不亲,见到她除了伸手要钱,就没有其他的话可说。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