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苏四公子
时间:2019-02-05 09:42:53

    “未未,在看什么呢?”刘好好蹲在未未身前。
    未未低头看书,没有立刻回答她,这在过去是从没有过的,刘好好心中一紧,但还是没有轻易放弃。
    她的声音又柔了几分,瞥了小册子一眼,“说的是猫妈妈去世的故事啊……”
    李际远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怕来不及和未未告别,就在给他的故事书里写了小猫妈妈去世的故事,让未未有一个懵懵懂懂的死亡的概念,让孩子尊重生命,接受亲人朋友的离世。
    “李爷爷过去没和你讲过这个故事吧?”这是李际远病入膏肓的时候写的,还没来得及读给他听,就被送到医院里去了,“妈妈读给你听好不好?”
    “爸爸给我读过了。”未未低着头,定定地看着李际远有些虚浮的字迹,庄立军只给他读了一遍,但他听得很认真,几乎是立刻就记住了每一个字,每一句话。
    刘好好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蹲在未未身边,和他头碰头,一起读着李际远的文字。
    “李爷爷,什么是死亡?”
    “死亡就是不能吃饭,不能呼吸,不能说笑,连动都不能动,一直一直地睡下去,最后变成大自然的一份子,分解成无数的小颗粒,变成泥土,化为空气,滋养出一朵小花,一株小草,一棵大树……”
    “猫妈妈也会变成一棵大树吗?”
    “会啊,虽然小猫今后再也看不见猫妈妈了,但是她能够感受得到妈妈的存在,她的妈妈在那一棵沙沙作响的大树里,在她脚下奔跑的土地里,在迎面吹来的风里,在对她点头微笑的小花小草里,她的妈妈就在她的身边,一直一直陪着她呢。”
    未未还是安安静静地看着,刘好好却忍不住了,站起身来走到阳台低声啜泣着。
    她是死过一次的人,本不该再畏惧死亡,可是做了母亲之后心肠却变得更加柔软了,死亡其实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她因为死亡和父母至亲时空相隔,一想到今后也会永远离开未未,她的心就如刀绞一般。
    “妈妈,”未未跟了过来,站在她身后低声唤道。
    刘好好连忙擦干眼泪,转过身,“怎么了?”
    “死亡到底是什么?是再也看不到这个人,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就连他的所有东西都要被‘处理掉’吗?”
    “你怎么会这么以为?”
    “我刚才听婆婆和公公说,把李爷爷的东西处理掉……李爷爷也被处理掉了吗?”未未的眼中浮起了泪光,紧紧地攥着李际远留下的小册子。
    
 
第八百五十章 意义
 
  小孩子不能完全理解“处理”的意思,但是依稀明白这个词代表的意思让他害怕,再看着陈守玉和李际绍把李际远的东西一件件带走,觉得他生命的痕迹都要被人擦除,心里涌起害怕、悲伤和种种难以言明的情绪,原本就一直压抑着的情绪已经在崩溃边缘了。
    “那些东西是李爷爷给他在国外的孩子的,公公和婆婆把那些东西整理好,今后要交给他们的,李爷爷的孩子今后虽然见不到李爷爷,但是他们看着那些东西就好像看着李爷爷陪着他们一样,就像你一直抱着李爷爷留给你的小册子不放一样。”刘好好蹲下来,直视未未的眼睛,温柔地抚慰道。
    “妈妈,人为什么要死?不能不死,一直活着吗?”
    “不能啊,不止是人,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有死去的那一天,就像天上的星星也会熄灭,咱们头顶上的太阳也有死去的一天,没有任何人,任何东西是不死不灭的。”
    刘好好也不知道现在和未未说这些对不对,毕竟他的情绪已经不是很好了,但是她又觉得应该让未未接受生老病死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是自然规律,只有认同这是必然,才不会过分恐惧。
    “当然天上的星星寿命很长,可以达到100亿年,很多树木的寿命也很长,能够生长几百年,人的寿命要相对短一些了,最多能活到一百多岁,还有一种叫蜉蝣的小虫,寿命只有一天,早上生出来,晚上就死了,所以有句话就叫作‘浮生一日,蜉蝣一世’,我们度过的短短一天,就已经是蜉蝣的一辈子了。”
    “既然都是要死的,那为什么还要活着?”这段时间家里的喧闹和悲伤影响了未未,小小年纪就已经有了悲观的思想。
    “好问题,”刘好好却笑了,“就是因为明明知道是要死了,我们才要热烈地活着,这就叫作向死而生。越是知道生命有限,就越要努力地把短短的一生活得精彩漂亮,这样才不枉来这个世界走一遭啊。”
    她抱起未未,指着夕阳斜照在远处的海面,海天一色,辉煌灿烂,“美吗?”
    未未点点头,“美!”
    她又指了指天上成群结队飞翔的海鸟,洁白的海鸟被夕阳镀了一层金光,姿态优美,“美吗?”
    “美!”未未还是点头。
    “妈妈抱着你,你觉得幸福吗?”
    “幸福。”未未伸手搂住她的脖子,细细软软的头发在她脸颊边轻轻蹭了蹭。
    “我也觉得特别幸福。”刘好好闭上眼,闻了闻孩子身上特有的香气,心里软成一片,“只有活着才能欣赏到这样的美,感受这样的幸福,这就是生命的美好,这就是活着的意义,当然也许不是全部的意义。”
    “那什么是活着的全部意义?”
    “这就需要靠你自己用一辈子的时间去挖掘,去体会了,而且每个人对生命意义的理解都不一样,就像李老师,他认为自己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自己,为这个社会做有用的事,但是他的妻子和孩子却觉得生命的意义在于过好日子。”
    “他们的想法不对。”未未老成地皱着眉头,摇了摇头。
    “也不是不对,每个人对生命的理解不同,追求不同,想要过好日子本身并没有错,每个人生来都有追求过上幸福生活的权利。”
    “那妈妈觉得你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是你,”她顶了顶他的额头,眼神温柔缱绻,“是努力让我的宝贝未未快乐健康地成长,还有这里——”她指着远方,“越来越好,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那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未未抱着她的脖子,看着天空自由自在飞翔的海鸟,像是在喃喃自语。
    “那就要靠你自己用心却体会去思考了,只有每一天都认真生活才能尽早体会生命的意义。”
    “我会的,我会每天都认真刷牙洗脸,自己穿衣服,认真在幼儿园里学习玩耍,回到家以后也会认真认字背诗,我会认真地过每一天,不做李爷爷说的那种虚度光阴的人。”未未郑重其事地点点头。
    “李爷爷,你放心吧!我也会找到属于我的生命意义!”未未突然朝着空中喊了一声,一直绷着的一股劲,陡然放松下来。
    刘好好搂紧了未未,终于慢慢放下心来。
    未未眼中的水气终于凝聚成一滴一滴的泪珠,慢慢滚落下来,他埋在刘好好的脖颈,侧手望着不远处的一棵大树,张口无声地说,“李爷爷,再见!”
    一阵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似乎笑着应和着,“好孩子,再见!”
    李际远永远离开了人世,但是刘好好他们的生活还是要继续,无论是长福县的科普工作,还是产业园区里的产学研结合工作,都没有因此停滞。
    苏华年时隔一段时间再次回国,看到的是一个精神面貌与之前完全不同的长福县。
    “刘书记,这次回来我觉得大家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苏华年有些好奇,这种精气神的转变和富裕固然有关,但也没有直接和必然的关系,之前富起来的那些乡亲身上也没有这种朝气,这种改变似乎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这种感觉很微妙。
    刘好好微微一笑,“苏老先生,您有好一阵子没回国,这段日子长福县的变化的确很显著,深水港建成之后,开发区的外资企业就立得更住了,这都离不开您的大力支持。”
    “你别这么说,我可是难为情得很。”苏华年有些惶恐地摆摆手,他本来是抱着做慈善事业的心态回国投资的,但是他在长福县投资的产业都获利颇丰。
    他在长福县城投资了第一家酒店长福大酒店,是整个H市最高档的酒店,就连市区的华侨、友谊两大宾馆都多有不如,无论是外商还是其他客商,来了长福县都愿意住在那儿,酒店的生意非常好,常常连房间都订不到。
    
 
第八百五十一章 变化
 
  现在他们苏家又投资了深水港的建设,根据估算,这个项目又能给他们家带来巨大的收益,苏家在长福县的投资有着巨大的前景,从好的方面来看,就是吸引了更多的外资,苏华年去奔走拉投资的时候,不会再受到别人的冷眼相待。
    大家都夸他有远见,照这个态势发展下去,他在国内的资产超过国外的也是指日可待了。
    在背后说风凉话的就更多了,说他当初信誓旦旦说想要帮忙乡亲脱贫致富都是假的,其实就是看中了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想赚乡亲的钱才会在长福县投资的。
    这种议论,无论是褒是贬都让苏华年的心里很不好受,也是当初他犹豫要不要回国投资的原因,但是事情既然做了,就没有必要后悔,何况长福县是真的越来越好了,他一直这么安慰自己。
    反观他的儿子苏运平就毫无负担了,甚至有几分沾沾自喜,他不觉得赚钱有什么不对,这本来就是双赢的事情。
    虽然刚开始他频繁往返于两国,为长福县的事情努力奔走,是为了讨父亲欢心,谋的还是在国外的家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长福开发区,对南省的投资信心越来越强,他相信这个市场比国外还要大,如果把握得好,肯定能在这里创下比国外更大的家业,于是他这一次是正式把工作的重心转回国内,彻底放弃了在国外和兄弟姐妹之间的竞争,他相信等他们回过神来的时候,国内的庞大产业就已经在他的掌握之中了。
    苏运平不无得意地听着经理对他的低声奉承,这个经理是他从H市的友谊宾馆挖过来的,特地送他到国外培训,并许以高薪,他不仅把酒店经营得很好,而且对他绝对恭恭敬敬,言听计从,他已经在盘算着在港区安插人手了。
    “苏老先生你们一路奔波也辛苦了,先去休息,我们明天再去港区那里看看。”刘好好陪在苏华年身边,善解人意地建议道。
    苏华年点头,大概是因为年纪大了,现在回到长福县总有一种回家的感觉,特别踏实安心,哪怕他的妻儿都住在国外的大别墅里,他还是更愿意待在长福县,虽然在这儿只能住酒店。
    “苏老先生,您晚上别太早睡下去,吃完晚饭可以出来逛逛,咱们长福县现在晚上可热闹了。”县里的一个干部笑道。
    苏华年自然十分好奇,吃过晚饭就让苏运平陪着,离开宾馆到县城里四处乱逛。
    现在的长福县和过去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刘好好请了著名的规划设计师绘制了长福县的规划设计图,虽然还不能一下子全部实现,但是建设也一直在逐步推进。
    县城的马路修得宽阔笔直,卫生整洁,绿化有序,县城中心的小广场和体育场都得到了扩建,显得格外气派,看上去完全不像个小县城。
    “不愧是请张大师画的规划图,这规划很大气。”苏运平连连称赞。
    他和苏华年都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刘好好现在的建设手笔在很多实用主义人们的眼中实在是过于浪费了,县城的车子又不多,何必要修那么宽阔的六车道,看上去也太空了……
    但是他们却知道长福县今后的发展远不止于此,六车道才能够满足长福县十年后的需要。
    “刘书记毕竟是京大毕业的高材生,她在城市建设的审美上强过很多人啊。”
    苏华年也点头,长福县一直在大兴土木,但是新建设的建筑并不显得突兀,有一种清新和谐的美感,让人走在其中心情舒畅,他一路走一路微笑,觉得回国养老是个不错的主意。
    不过这个时候,怎么广场和体育场上会有这么多人?苏华年很好奇,带着苏运平快步上前——
    人群分了几拨扎堆,在广场上摆起了家伙什。
    有露天放电影的,有吹拉弹唱的票友,有拉着手风琴大合唱的,还有拎着录音机放音乐跳舞的,在一块儿练太极拳的,还有不少拖家带口地在广场和体育场散步纳凉的,孩子们跑来跑去,留下一串串笑声……
    苏华年看得目瞪口呆,“这,这些是……”
    一段时间没回来,长福县老百姓的夜间生活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丰富了?
    一个练太极的老先生眼尖,瞥见了苏华年,收了架势,乐呵呵地走了过来,“你是苏老先生吧?”
    “我是苏华年,您是?”苏华年见老先生模样不凡,连忙谦虚地问道。
    “我叫杨祖亭,也在县里工作,之前开干部大会的时候见过你。”杨祖亭看上去挺强势的,但对他却十分客气。
    在杨祖亭心里苏华年虽然是个资本家,但是个爱国爱乡的资本家,也是长福县富裕起来的恩人,值得人们尊敬。
    “杨先生,我有一段时间没回长福县了,这里的晚上怎么变得这么热闹了?”虽然不明白这个杨祖亭为什么会主动上前招呼他,但他还是抓住这个机会请他帮忙解惑。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