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苏四公子
时间:2019-02-05 09:42:53

    苏运平自知失言,连忙闭上了嘴。
    “对,每周三的晚上,这里都会放电影。”
    “现在大家的生活真是好了,放电影这样的大事,竟然也没有多少人围上前去看。”苏运平笑道,记得他有一次回国,正遇上一个镇上放电影,村里的人下午三四点钟就开始兴高采烈地准备步行一两小时去看电影了,放一次电影,简直热闹得和过节一样。
    杨祖亭的脸色古怪,“这几部电影每周都放,恐怕县里已经没人没看过了。”
    “是什么老片子?”苏华年倒是有了兴致。
    “是反对封建迷信的科普片和男女平等的宣传片。”
    “哦,”已经站起来的苏华年,又坐了下来,这种片还真是没有兴趣看,难怪杨祖亭坐在那儿一动不动,完全不想去凑热闹。
    “放这种片啊?”苏运平也是难掩失望,“就不能放些故事片吗?这种宣传片谁爱看啊?”
    “其实这种宣传片拍的挺好的,刚开始放的时候,吸引了很多人,”杨祖亭干巴巴地说,“只不过大家每周看,已经没有新鲜感了。”
    “您怎么不和刘书记建议一下,一直放这种宣传片,大家都看腻了,如果改放故事片肯定有很多人去看。”
    “她说故事片有电影院,有录像厅放,露天电影这种公益事业就该放些公益宣传片,经常给大家放这种片,就等于在给大家洗脑。”杨祖亭虽然也不爱凑过去看那些电影,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一招还挺管用的,特别是在洗脑上,现在连街边的几岁小孩都会背这些宣传片里的台词了。
    不止是在县城放电影宣传,每个镇、村都会通过放电影、广播这种形式不间断地进行宣传,往往是村民这边在放鞭炮游神,那边广播里放着“破除封建迷信,移风易俗……”
    各做各的,两不相干,村民们听得耳朵起茧子了,看上去都麻木了,但是长年累月这么听下去,实际上心中坚定的迷信信念也有所动摇了,至少已经进步到在遇到家里有人生病的时候,会愿意先送到医院去,医院治不好了再回家吃香灰。
    刘好好也不心急,移风易俗本来就是漫长的过程,太过武断,强势地干涉他们搞迷信,也会伤害村民们的感情,就只能用这么润物细无声的形式一点一滴地改变他们的观念,至少成天在科普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年青一代不会再那么迷信了。
    苏华年和苏运平都笑了,这一招还真是挺有趣的。
    “刘书记对老百姓还真是不错,我从没见过她这么亲民的人。”苏华年称赞道,大概因为她是个女人的关系,她对老百姓十分怀柔,主要以引导为主,除了对那些违法的比较严厉以外,她几乎不曾简单粗暴地去干涉老百姓要做什么。
    杨祖亭也赞同地点点头,刘好好是个很富有人格魅力的人,几乎和她共事过的人,没有不赞叹服气的。
    “你们又是免费放电影,又是免费搞夜市,只花钱不收钱,财政够用吗?我看长福县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投了挺多钱的。”苏运平见杨祖亭虽然面相凶恶,但很乐于和他们交谈,觉得这老爷子的性情很真,有好多事其他干部未必会愿意和他们透底,这老爷子也都一一道来,便好奇地多问了几句。
    杨祖亭竟然笑了起来,“刚才不是说过长福县的赌博风气很盛吗?刘好好让公安抓了几次赌,没收了一大笔赌资,就全投在这上面了,这也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长福县的有钱人多,之前风气不好的时候,赌博蔚然成风,那些人在赌桌上红了眼,赌资往往都是寻常人家无法想象的“天价”,公安去抓赌的时候,都被赌徒们的疯狂给惊到了,那样赌上一晚,普通人家恐怕都是要倾家荡产的。
    狠狠地抓了几次赌,竟然让县财政也跟着富裕起来了。
    苏华年和苏运平哑然失笑,没想到杨祖亭这么坦诚,“这可是剑走偏锋啊,这么做恐怕会有争议吧。”
    “我倒觉得没有什么,赌资这种非法所得本来就是要充入财政的,财政里的钱拿出来做这种建设,不是很正常吗?难道放个科普电影,老百姓出来摆个摊,还要收钱?”杨祖亭嗤之以鼻,随即正色道,“她承受的非议和压力也不止是这么一桩了,她做的每一件事几乎都有争议,都有压力,换个人恐怕都要被压力给压垮了,她倒是坚强,都咬着牙顶过来了,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
    这正是杨祖亭就佩服刘好好的一点,他也做够工作,也承受过压力,他没顶住,当了逃兵,但是刘好好一个弱女子,却顶住了胜过他百倍的压力,一步一个脚印,深深地印在地上,带着长福县不断地往前走。
    这就是他们俩的差距,在压力面前,他只能逃回乡下教教孩子读书,她却能咬着牙,半步不挪,才让整个县富裕起来。
    所以他的年龄、资历都远胜于她,却心甘情愿地为她所用,对她推崇备至。
    
 
第八百五十五章 保护
 
  杨祖亭和苏华年父子相谈甚欢,一直到夜深了,夜市开始渐渐散场才互相道别。
    杨祖亭临走时特地叮嘱他们,“如果在长福县遇到有干部渎职刁难,推诿扯皮,贪赃枉法的情况,尽管来找我们督导组。”
    苏运平笑着谢过,私下却和苏华年说,“这位老爷子还真有趣,我们要真遇到那种事,大可以直接去找刘书记啊,何必去找他们?再说了,在长福县谁敢刁难我们?”
    他们苏氏可是长福县的财神爷,这里的投资有一半是他们拉过来的,走到哪里都有人对他们笑脸相迎,也许普通人会遇到什么刁难,他们基本上不可能的。
    苏华年看了他一眼,“你不要太张狂了,我们遇到事情去找刘书记,那是人情,去找督导组才是合理的程序,你以为这位老爷子来找我们,还说了那么多是做什么?”
    苏运平心里莫名,但没敢搭腔,他还真不知道是做什么。
    “他不想让我们和刘书记走得太近,官商勾结向来都是忌讳,他在暗示我们,刘好好那里还有他这双眼睛盯着呢。”苏华年知道儿子虽然活络,但还是太嫩了,看问题还是浮于表面,便正色提点他。
    苏运平不寒而栗,刚才杨祖亭话里话外都对刘好好推崇备至,没想到竟然是存着这样的心思,“他在防着刘书记?不是说督导组是刘书记成立的,并且只对她负责的吗?”
    “你刚才不是也问了?如果刘书记有什么不法行为怎么办,这位杨老先生是怎么回答的?他可是毫不犹豫地说要向上举报的,连半点客套都没有,可见他是个很讲原则的人,督导组只对刘书记负责,但他不是。他刚才不是随口说说的,如果她真有什么问题,他绝对有胆量不顾一切捅破天把她拉下马。”
    “刘书记怎么敢用这么一个人?简直是在玩火。”苏运平刚才根本没把杨祖亭的话当真,被父亲一提点,不由得寒毛直竖,他实在无法理解刘好好的想法,换作是他,做事一定要用自己的心腹,哪里敢放一个定时炸弹在身边。
    “她就是对自己有绝对的信心,而且这位杨老先生未必是在针对她,我看更多的是在保护她,他越是看重她,就越不想让她有任何风险,所以才来暗示我们,不要和刘书记走得太近。”苏华年摇摇头,却面露钦佩,“在问题发生之前,就切断问题的根源,那还怕会出什么问题吗?如果她自己本身不出问题,杨老先生这样强势的人就是她手里最好用的剑,你想想他连刘书记都敢动,长福县还有他不敢动的人吗?”
    杨祖亭就是一柄双刃剑,有能力的人才能驾驭这样一柄好剑。
    苏运平若有所思,面上混杂着惊讶和钦佩,“世上真有刘好好和杨祖亭这样一心为公的人?他们真的一点私心也没有?没有可以突破他们的软肋?”
    苏华年看了他一眼,一句话也没说。
    苏运平有些讪讪的,知道自己老爹是在表达自己的鄙视,当初苏华年决定帮助长福县脱贫致富的时候,苏运平也没少在背后议论,在他们这些人的眼里,世上的人就该像他们一样,为了自己利益而活,他们不相信世上有毫无私心的人。
    当然苏华年也从不认为刘好好就真是一个毫无私心,道德高尚的人,但是他看得出她很聪明,她把自己的私心控制在一个合理合法的范围之内,能够严守住自己的底线,面对诱惑时不容易动心,这样的克制自律,在她这个年龄段实属难得。
    “刘好好会走得要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远。”苏华年感慨道,“有能力,有气魄,有远见,还有野心。”
    苏运平挑眉,野心他倒是没看出来,不过明眼人都看得出她前程似锦,而且她还这么洁身自好,小心谨慎,只要天意不弄人,她一定会把仕途走得平平坦坦的,“我一直在刻意结交她,今后……”
    “我刚才说了什么,你没放在心上是吧?”苏华年看了他一眼。
    苏运平一愣,知道他说的是杨祖亭的事,“不是,我……”
    “别解释了,咱们公事公办,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不要刻意结交她,更不能为了私利想拉她下水,这一点你给我记住了,别把别人都当成傻子。”苏华年严厉地瞪着他。
    苏运平点头,心里却不以为然,苏华年也太小看他了,结交又不意味着贿赂,只要他积极支持响应刘好好想要做的事,难道她还能不领这个情?
    刘好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到长福大酒店的门口等着苏家父子,苏华年谦逊地连连抱歉,“刘书记,让您久等了。”
    “我也才刚到,您昨晚休息得还好吧?”
    因为今天要跑港口工地,刘好好穿得很朴素,棉质的短袖衬衫,灰色的裤子,还特地把皮鞋换成了军绿色的胶鞋。
    她打扮得这么朴实,身边的人也都没敢有太招摇的打扮,哪怕长福县比其他地区富裕,他们也都穿得和过去没富起来差不多,没太注意自己的衣着打扮,有的人身上还打了几个不起眼的补丁。
    相比之下苏华年一行人穿的简直就是锦衣华服了,但就算刘好好穿得很平凡,却依旧是被人群簇拥的中心,没有人敢小觑她,可见人的地位并不是由衣着打扮决定的,只要到了一定的地位,哪怕穿一件最普通的衣服,周围的人也都会仰望你。
    “昨晚还真没睡好。”苏华年老老实实地摇摇头。
    刘好好愕然,她只是一句客套话,没想到苏华年这么实诚,立刻反应过来,关切地问道,“苏老先生是有什么地方不习惯吗?”
    “昨晚出去逛了一圈,现在的长福县和几年前相比,说是天翻地覆也不为过,看着现在的长福县,再想想过去,我是激动得睡不着啊。”苏华年赞叹,“刘书记,我们这些华侨都很佩服你啊。”
    
 
第八百五十六章 激动
 
  姜果然是老的辣,瞧瞧人家苏老先生这话说的多有水平啊,众人从苏华年这神反转中回过神来,连忙都不失时机地附和起来。
    “是啊,是啊,如果不是刘书记,我们长福县也没有几天的成就。”
    “现在说起长福县,全国有谁不知道的?”
    “每天都要接待外地的学习考察团呢……”
    “刘书记做出的这番功绩以后一定会载入史册的。”
    人群中传来一阵又一阵的阿谀奉承声,有的含蓄一些,有的肉麻得没法听。
    刘好好笑了笑,轻描淡写地说,“这都是大家的功劳,苏老先生,我们长福港的一期工程已经完工了,现在……”
    苏华年见刘好好在一片阿谀奉承中,眼神清明,面色如常,连半点骄傲得意之色都没有,还主动岔开了话题,显然并不喜欢听这些歌功颂德的话,心里又暗暗点头,自忖在她这个年龄绝对做不到这样波澜不惊。
    毕竟是年轻人,年轻气盛,又做出了这么大的成就,身边围着这么多人不停地说好话,换个人都要飘飘然了,她却能充耳不闻,这份心性和定力实在难得。
    刘好好并没有苏华年想的那么了不起,实在是她已经过了中二期,对自己早已有了清醒的认识,别人怎么说基本上不会对她造成任何影响。
    而且这种奉承话,她也经常对领导说,面上特别真诚,实际上半点都不走心,自然也不会把别人的奉承话当真。
    刘好好和苏华年一上午都在工地中看建设情况,谈了不少港口建设遇到的问题。
    从工地出来的时候,大家都已经被南省的烈日烤得汗流浃背了。
    刘好好摘下头上的安全帽,理了理被汗湿的头发,苏运平站在她身边,状似随意地说道,“长福县的天气真的很热,刘书记,我们想向县机关捐一批空调,改善一下大家的工作条件。”
    刘好好的手顿了顿,这可真是个很诱人的建议,南省的夏天又湿又热,十分难熬,如果有了空调自然能舒服很多,她也不是个要故意磨练自己意志的人,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她还是很乐意过舒坦日子的,面对这样的提议很难抗拒其中的诱惑。
    不过空调在这个年代是个很稀罕的东西,连市里都没有安装空调,陈开进天天上班都吹着电风扇,她难道还能僭越过他?
    虽然怕热的她比谁都想躲在空调房里吹冷气,但就算长福县再富,也不敢在这个问题上太招摇,她强忍心痛和遗憾,几乎是在一瞬间就做出了决定。
    “得先谢谢运平的好意了,不过空调用电量太大了,我们长福县的电力还跟不上,如果机关里全开了空调,恐怕县里就得停电了,现在还是一切以开发区的生产发展为重。天是真热,但还是可以克服的,不能让停电影响了生产,等到今后我们的电力有足够保障的时候,再改善改善条件。”刘好好很婉转地拒绝了,并没有落苏运平的面子。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