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苏四公子
时间:2019-02-05 09:42:53

 
第九百一十章 不服
 
  “这里可以建水电站,但是规模不够大,如果要建大规模的水电站,恐怕还得再往上走一段看看。”赵企指着远处对刘好好说道。
    青山县的干部们的脸色微变,建水电站还不够,竟然还要建大规模的水电站?
    “我们现在就上车。”刘好好却二话没说点头答应,指挥着众人往前开。
    南江是南省的母亲河,贯穿南省全境,一行人沿江而上,赵企突然大叫,“停车,我下来看看。”
    他看着陡然变窄的河道,对刘好好说,“如果我的预感没错的话,这里会比刚才的选址更加科学,更适合建大型水电站,当然这还需要进一步论证。”
    “刘市长,赵教授,我们之前也不是没有想过这个地方,这里虽然还算是我们青山县,但是不远处就是N市和S市了,如果在这里建水电站,一定会涉及到两个市,这恐怕就不是我们能够做得了主的了。”水利局的同志连忙解释道。
    “在这个地方建设水电站,不仅有发电的作用,除了水库本身的季调节性能,还可以改善库区的航道,你们通过南江的货运会更加便捷,最重要的是在这里建设的水电站,必须是大型水电站,无论是装机容量还是单机容量,都不能和刚才咱们看的那个小打小闹的地方相提并论,否则就是浪费。”赵企眯着眼,极目远眺,“在这里修水电站,绝对是利大于弊,对整个南省的发展都有好处,但是水利局的同志说的也不错,需要协调的关系太多了,凭你们H市修不成,至少得省里出面,而且需要的资金也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小型水电站很常见,有些村子,甚至能够自己拦个小坝,用发电机发电,成本当然不需要太高,刘好好原先设想中的水电站虽然大,但也初步核算过,能够在H市财政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赵企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他抛出的诱惑她无法拒绝,但是能让他说出不是一笔小数目的资金,显然不是H市能承受得起的,这一点就需要她仔细斟酌考虑了。
    刘好好做决定的时间出人意料的短,“赵老师,那就麻烦您帮我做一份项目的初评报告,立项和资金的事,我来解决。”
    青山县的官员在心里偷偷翻了个白眼,这个刘好好就是会来事,为了他们长福县,什么都做得出来,到时候受苦的是他们青山县,难做的是他们青山县的干部,偏偏是她赚足了政绩,当了副市长,官大一级压死人,这才上任没多久呢,就开始打青山县的主意了。
    “赵教授如果要在这里建那个大电站的话,刚才一路走来那些地方都会被淹吧?”青山县的副县长皮笑肉不笑地问道。
    “会被淹,”赵企毫不犹豫地点头,“而且水库正常水位蓄水的时候,库区淹没涉及的土地远不止这么些,恐怕还要涉及到另外两个市,按我一路观察的情况来看,被征用的耕地可能将会超过万亩,需要迁移走的居民也超过数万人。”
    青山县众人的脸色就更难看了,也就是说,他们县为了给长福县输电,得牺牲到超过万亩的耕地,祖宗世代相传的耕地没有了,迁移走的居民怎么办呢?和县里其他农民争抢剩下的田地?真是够缺德的!
    刘好好这是要以牺牲青山县为代价,全力助推他们长福县的发展啊。
    现在长福县的经济总量傲居全省县域经济鳌头,青山县的经济总量只差不多是它的零头,两个县在领导心里的地位,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如果刘好好向上争取立项,几乎完全不用怀疑,领导一定会毫不犹豫地答应。
    但作为被牺牲掉的青山县,肯定不会心甘情愿的,青山县的干部们大都是本地人,事关他们的切身利益,从一开始心里就很抵触。
    除了刘好好之外,所有人都能感受到青山县众人那不善的眼神,就连赵企都有些尴尬,刘好好现在虽然是副市长,但恐怕在市里的威望还浅,这些人不服她,今后建水电站的事,恐怕是困难重重。
    水利局的人也尴尬,他们就是不想太过得罪青山县,才在原来的地方选址,建个普通的水电站也就得了,尽量不要造成太大的影响,没想到刘好好心大,一下子就被赵企说动了,非要建个超大型的水电站,就算她协调下那些关系,这钱从哪里出呢?
    建超大型水电站需要的资金是个天文数字,别说市财政负担不起,就连省财政都没有办法,难道她又要去找苏华年?恐怕苏华年都没那个实力吧。
    “赵老师,如果在这里修建水电站对环境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吗?”刘好好面色如常,关心的只有水电站建成后的生产效益和环境影响,仿佛那些让人头疼的关系协调和资金问题无关紧要。
    “有一定的影响,建了水库,这里的耕地、林地全部都会被淹没,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只要设计、施工得当,不仅对环境的影响小,还能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最重要的是其中的航运效益不容小觑,对你们青山县有很大的拉动作用。”赵企对青山县的副县长认真地说,“可不要小看一座大型水电站啊,很多时候一个大型水电站就能够拉动整个地区的经济,航运能力提升了,越来越多船舶往你们这儿过,你们沿线也能够跟着繁荣起来。”
    青山县众人的脸色这才跟着好看了不少,光靠埋头种地,青山县的经济只能一直在全市敬陪末座,只有发展商业贸易,全县才能富起来,长福县不就是靠着长福港才富起来的吗?如果电站能够带给他们经济效益,那倒还能勉强商量一下。
    “一座大型电站需要很多工人,还有周边配套设施都需要人,到时候肯定会优先考虑当地村民,你们不需要太过担心移民安置的问题。”刘好好也说道,“现在最重要的是在这里建电站是不是可行,还要麻烦赵老师帮我们评估一下。”
    
 
第九百一十一章 难堪
 
  “我这几天会在这里进行初步评估,接下来谢亮会带着他们在这里待上好一段时间,尽快地给你们出一份尽可能完备的初评报告,接下来如果你们立项成功了,建议你们请国内的专家来做更完整的评估。”
    知道水电站可能会给青山县带来经济效益,青山县众人的脸色立刻好看多了,副县长忙前忙后地给他们安排食宿,现在的热情是真的热情。
    “小刘啊,按你的设想建一个大型电站,客观条件应该是可行的,但是主观上,”赵企私下拉着刘好好低声道,“恐怕你要面对的麻烦不少,投入的资金太大了,就算青山县这里协调好了,其他几个县会甘心?还有另外两个市,估计也会有阻力,到时候你的压力就大了。”
    “如果是大型电站的话,事关的就不只是我们一个市的事情了,还关系到我们全省的大局,甚至是东南沿海一带的大局,我准备向国家申请这个项目。”
    赵企微讶,但很快就赞同地点点头,“如果是国家级的重要项目,各种关系就好协调了,包括资金方面的难度也没那么大了,但是材料你必须尽可能地准备齐全……我都忘了,这方面你可是行家啊,用不着我这个老头子来碎嘴提醒。”
    刘好好每年都要去京城好几次,就是为了跑项目,就连赵企都有所耳闻。
    “您这是说哪儿的话,我对水电站的建设一窍不通,还都得靠您老人家提点呢。”
    “别找我,找谢亮,谢亮在这方面比我熟,他之前刚刚在西南帮忙建设了一个水电站,正好有经验。”
    “那正好,上有您老人家主持大局,下有他跑腿帮忙,这事儿是十拿九稳了。”
    “你这是把我当跑堂打杂的?”谢亮背着手,从两人身边经过,幽幽地来了一句。
    “你当年就没少给她打杂,现在正好继续。”赵企一点都不给他留面子。
    谢亮一脸郁闷,高冷的男神形象差点没绷住。
    “刘市长、赵教授、谢教授,”副县长急急地跑过来,“刚才我们县长打电话过来,他中午会赶过来和大家一起用餐,待会儿我们就到镇政府对面的小饭馆吃顿便饭。”
    “不用了,就在镇里的食堂吃吧。”赵企连忙摆手,他一向不喜欢应酬,别说是这么正儿八经地吃一顿饭了,要不是刘好好盛情,他连干粮都想自带。
    谢亮更是不耐烦和人打交道,对这种饭局也是非常厌烦。
    如果是刘好好一个人来的,她最多在镇里的食堂吃顿饭就走,但来的是她从京城请下来的专家,她也算是半个东道主,青山县的盛情,也算是给足了她面子,出于对青山县的尊重,她不好跟着赵企他们驳回去,只能跟着副县长他们一块儿劝道,“你们难得来青山县来一趟,尝尝我们当地的特色,才算是不虚此行,这顿饭也是青山县领导的心意,还是去吧。”
    刘好好都这么说了,看在她的面子上,无论是赵企还是谢亮都不好再多说什么了,硬着头皮跟去了小饭馆。
    青山县的经济落后,直接体现在吃上,且不说长福县县城大大小小的酒楼饭馆,一到饭点就热热闹闹的,就连长福县的每个镇上都有不少吃饭的地方,无论是高档,还是中档,低档,每个人都能选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档。
    青山县就不同了,他们县城的繁华程度甚至还比不上长福县的一个镇,更别提他们的镇了,还和十年前差不多,小饭馆也只有一家公私合营饭馆,原来的名字叫饮食服务部,这几年为了跟上潮流,改名为红太阳饭馆,名字虽然改了,但里头的装潢和菜色却没有作出任何改变,还带着一股浓浓的七十年代风味。
    见了长福县的繁华,再看看萧条的青山县,这落差还真够大的,很难想象,这是同一个市下属的两个县,相距不过短短的数十公里。
    青山县的县长潘威坐着小吉普匆匆赶来,一下车就热情地和刘好好他们握手招呼,一副好客的主人样子。
    谢亮推了推眼镜,总觉得他们的热情过了头,倒有做戏的嫌疑,恐怕这个潘县长和刘好好的关系也不是很好。
    他下意识地看了她一眼,她面色如常地和身边人说笑着,但他知道以她的敏锐不可能察觉不到。
    想想也是,长福县的成就太过耀眼,无论其他几个县怎么努力,在她面前都显得黯淡无光,在这样的情况下,别说是青山县,恐怕其他几个县的领导对刘好好都没办法生起半分好感。
    可是刘好好却对此恍若未觉,依旧和潘威有说有笑。
    “刘市长,您父亲最近还好吧,我听人说他是冤枉的,应该快出来了吧。”酒过三巡,潘威借着酒意,状似关切地问了一句。
    刚才还闹腾腾的桌面,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在刘好好身上,眼神表情都十分微妙。
    “我倒不知道他是冤枉的,他的案子正由检察院提起公诉,在法院没有判决之前,谁都不好说他是不是冤枉的,不知道潘县长这个传言是从哪儿听来的?”刘好好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仿佛在说的是别人的事情一样。
    潘威讪笑两声,“那是谣言,谣言,我也不记得是从哪儿听来的了,只是他是刘市长的父亲,怎么可能真的犯法呢?……”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就连王子都有可能犯法,又何况我的父亲,他犯了法也一样要接受法律制裁,任何人都没有特权。但既然是谣言,你身为国家干部就更不能信谣传谣了,否则不仅对你不好,对工作大局也不好。”刘好好面带微笑,只是在说最后一句的时候透出了一抹狠意。
    潘威被她那双带着警告的凛冽眼神一吓,酒醒了大半,有些后悔自己怎么就当着她的面提这茬呢?他们俩的关系算不上好,也算不上坏,这种事茶余饭后议论议论就得了,怎么非要当面给她难堪?他并不想得罪刘好好,否则也不会特地来请她吃饭了,当然其中也有看笑话的意思,但也不想这么快就和她撕破脸。
    
 
第九百一十二章 撕破
 
  赵企和谢亮都听出了不对劲,照潘威这么说,刘好好的父亲是真的犯了罪被抓起来了?谢亮握紧手里的筷子,刘好好这么优秀的人,竟然有个犯了罪的父亲?
    震惊之余,他第一次觉得刘好好的难做,她本来就优秀得惹人嫉妒,现在又有个这么大的把柄,今后恐怕还难免要被人三不五时地提及,这未免也太难堪了。
    刘好好却不以为意,警告完之后,还能当作什么也没发生,扭头继续和人谈笑风生,好像她父亲的事情和她没有半点关系一样,倒是潘威,在气势上被她完全压制住,一直都有些讪讪的。
    “刘市长,刘市长,这杯我敬您,刚才说错话了,您大人有大量,不要放在心上。”潘威笑容讨好地朝刘好好端起酒杯,可那挤眉弄眼的模样,看上去毫无歉意,倒像是在故意打趣。
    谢亮觉得这个人特别恶心,既然觉得自己错了,又为什么还一个劲儿地提起?他正要开口说些什么,赵企眼疾手快,一把就把他给摁住了,朝他摇了摇头。
    刘好好没有端起酒杯的意思,只是皮笑肉不笑地看了他一眼,“潘县长,谣言这种东西信不得传不得,我是不是放在心上无关紧要,我担心的是误了你自己。何况下午还要上班工作,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喝得太多对工作没好处,你的歉意我领了,但是这酒还是免了。”
    “现在又不是上班时间,小酌几杯而已,刘市长酒量好,不会不给我这个面子吧?”潘威被她不阴不阳的态度激得有些恼怒,他都已经向她道歉了,她竟然不给自己面子?
    不过是个女人而已,能有多大能耐?还不是靠着关系往上爬的,当上了副市长就了不起吗?论资历,论年龄,他都比她大,她凭什么给他脸色看?拿那样不阴不阳的话刺他?
    “我们长福县有个规矩,工作日白天不允许饮酒,一经发现立刻处分,我现在还兼着长福县的书记,可不能带头犯错误,免得让人说我上梁不正下梁歪。”刘好好在说最后几个字的时候,刻意加重了语调。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