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大家伙都同意呀,因为队上欠工分的人家得占一半,就是那不欠的,也没必要反对,万一自家真想买树了,队长也没说非得用欠账,拿现在的工分也中啊。
就几家嘀嘀咕咕的,觉得亏了。
树都被别人买去了,以后他们想要咋办,要知道一棵树长成材得十几二十年呢。
不过四大队一切向分看,你工分少就是没有话语权,队长也不太理你的。
所以这事儿就定下来了。
众人开始往会计那挤,看树到底值多少,做到心中有数,再决定买几棵。
“咱买松树,松树打柜子最好了。”凤娘看了下,真的不便宜。
好多人都说队长穷疯了,咋这贵呢。
不过也只敢偷偷么么嘀咕罢了,毕竟又不是强买强卖,觉得贵可以不买啊。
凤爹挑了两颗松树,又挑了一颗杨树。
柳树他没要。
因为凤爹下手稳准快,是第一个决定下来的,“叔,就这几棵树,给标下记号。”
会计打了勾,还逗凤爹,“再好好看看啊,可不便宜,现在反悔还来得及。”
“都是好树,不后悔,您给算算工分够不?”他算的不精细,大约母是差不离。
“行,算算,这颗最贵,要四百工分,可是它最好啊,做房梁没得挑啊。这颗一百七,一共是六百二。你上次分家得了整六百个工分,都划了还得还二十个工分,定下来不?”
凤爹毫不迟疑点头,这几棵树他打了好几天主意了。
这还是闺女说的,让他没事转悠两圈,做到心中有数。
还说这就是机会要留给有准备的人,小话一套一套的,不愧是他闺女,就是尖!
作者有话要说: 当爸的都这样,孩子好的都随他~
不好的就说:这孩子随谁!
第43章 淑女屁
天头越来越热了, 热粥就有些不好下嘴了, 不过办法还是有的,在煮高粱米粥的时候直接放凉水。
不过这凉水也得是凉白开,这是蓝凤的底线。
现在的重活就是除草、浇水了。
因为这个时候正是野草疯长的时候,如果不尽快除草,草要和粮食抢营养的。
后果就是水稻、地瓜什么的会营养不良,产量降低。
水稻田一般因为有灌水渠, 再加上都是水洼地,所以只要不是大旱天浇水都不太费事儿了。
倒是旱地,平时不需要怎么浇水, 但特殊时期必须要保证水。
现在是没有水泵的, 所以只能人力上,这就比较辛苦了。
七八月份,天头最热, 也是土豆、红薯生长的关键期。
郑队长更特别关注红薯,因为红薯产量高,只要它不出事几乎就不会饿死人。
再加上老的田把式都知道,红薯中后期是决定产量的重要日子, 这个阶段做好了,那产量就高上去了。
所以队员们顶着大日头也得干活。
不过也不是没有福利的,这个阶段要掐红薯藤, 防止上面的红薯藤和底下的地瓜抢营养。
掐到的红薯藤队上留一半,拿来喂牛、喂猪,其他的谁掐算谁的。
蓝凤还是很喜欢吃红薯藤的, 她曾经看过报道说红薯藤的营养要高过红薯的,还写了一大堆的营养名称,她现在是记不清楚了。
就从味道上来说也很不错呢,有种清甜的味道,不论是素炒还是蒜蓉或者是用水焯焯拌一下,都是很好吃的。
有了红薯藤,蓝凤和小哥哥都不用去挖野菜了,小孩子也允许直接去地上掐的,但要让大人看着,不能硬薅,伤害底下地瓜。
蓝凤和小哥哥每次都弄回不少,除了给小鸡和家人吃,吃不完就晒起来,晒衣绳上都是红薯藤了。
为什么要这么积极?当然是为了冬天不整天吃白菜、土豆啊。
这就是未雨绸缪了。
“呦,小凤厉害了啊,这么大点就喜欢做饭了,也不怕累着了不长个。”蓝大伯娘这话听着就不是啥话。
蓝凤专心致志炒菜,就当没听见。
才不搭理她呢,回头和她娘告状。
这分了家,就各家做各家的饭了。
之前是凤娘做的,前阵子不忙的时候还好,现在忙起来了,又要干活挣工分又要编鞋垫,还得做饭,还不把人累坏了。
别的忙她实在帮不上,可是做饭她还是可以的,没有什么大厨的手艺,家常菜也是能做的。
家里灶台也不高,她完全可以胜任的。
最开始凤爹娘都觉得不行,她就用事实说话。
“这是油,炒菜最先放油,然后放葱蒜辣椒,放土豆丝翻炒……”她当着凤爹娘的面说了炒土豆丝的过程。
因为一点没错,凤爹就让她试试,他和凤娘看着。
蓝凤才不怕呢,真金不怕火炼,“小哥哥烧火。”
再说她还有帮手呢。
果然直接过关,除了翻动铲子有些费力,没有其他的毛病。
凤爹尝了口,“味道还不错!”
凤娘也吃了,“要是放那么多油,我做的能更好吃。”
小哥哥张嘴,“给我夹一口。”妹妹做的,肯定好吃。
“我下次少放点。”蓝凤叹气,她真的只放了三滴答。
这都跟擦精华液似的了,按滴算的,没想到还是被说了。
不过一道炝炒土豆丝还是完成了它的使命,至此之后蓝凤有了可以在家中下厨的权利。
蓝家现在是一日三餐,但早饭蓝凤是起不来的,所以她只负责午餐。
这也是蓝大伯娘阴阳怪气的原因了。
因为没法用铁锅了,大房没能买到铁锅,一天三顿的喝菜粥,时间长了谁也受不了啊,蓝彪蓝虎早就闹吵了。
所以蓝大伯娘有时候会偷偷的早回来一会儿,用铁锅扒拉个菜。
可现在蓝凤做午饭了,那三房的铁锅就不能用了,只能用蓝奶奶的。
可是三房有协议,用老人的东西就得给老人一份。
那意思就是如果蓝大伯娘用蓝奶奶他们的锅炒菜,得留半碗菜给他们。
蓝大伯娘明显不太愿意的,他们也吃红薯疼,虽然红薯藤不值钱,但是总得费油盐。
不过大伯娘咋想的,蓝凤可不管,等她炒完菜还要烧热水呢,所以想使锅,等着。
今天蓝凤做的是辣椒炒红薯藤。
就是放了点红辣椒,借个味儿。
之后又拿了个鸡蛋,做鸡蛋红薯藤汤。
自创菜式,就是两滴油,放蒜末爆香,加水烧开,放嫩红薯藤烫熟,再将搅拌好的鸡蛋用筷子逼着往锅里均匀撒。
这汤就成了。
主食是早上剩的窝窝头。
她现在炒个菜煮粥还行,做面食之类还凑不上手。
凤娘就会早上做,这样她中午就省事了。
不过天头越来越热了,蓝凤准备和爹娘说说,还是现吃现做。
“我闺女越来越能干了,回来就吃热乎的。”凤爹喝口汤这个美啊。
“爹,我烧火了呢。”小哥哥委屈。
“都能干。”凤娘掰着窝窝头泡汤里。
“闺女做的汤就是好喝。”真心夸的,比媳妇做得好,不过这句就别说了。
蓝凤上辈子有一位广东的朋友,对北方的汤水很是嗤之以鼻,甚至说出了北方人喝的汤都像刷锅水。
不过相对来说北方的汤有点快手汤的意思,基本上就是油烧开放水煮开放食材再煮开调味,这汤就算成了,快的话两三分钟就完事儿了,广东的汤那就讲究多了。
广东人喜欢老火靓汤,一道汤炖个三四个小时是常事儿。
蓝凤觉得广东的汤品很有食补的精髓。
不过北方也有好汤,炖鸡汤、肉丸汤、羊杂汤……
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她想炖点好汤给爹娘补补身子,一是没材料,二是爹娘也不会让。
烧几个小时,那得费多少柴禾呀,大夏天的炕也没法睡人了。
所以老老实实做她的快手鸡蛋汤就可以了。
这不还得了表扬呢。
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吃饭呢,蓝凤就听见“噗!……”一个大响屁。
还没等她看是谁放的呢,她娘来了个更响的,还是二联击。
她条件反射捂鼻子,小哥哥也咯咯笑的跟着捂。
凤爹乐了,“闺女,没事啊。臭屁不响,响屁不臭!”
蓝凤摇头,她才不信呢!是屁都臭!
特别是吃了红薯藤之后放的屁。
红薯藤具有促进消化、通便功能,吃多了容易“放气”。
“妹!我也要放屁。”小哥哥说完憋屈着脸开始用力。
去!这饭没法吃了,她要先去屋外呼几口新鲜空气,顺便也放个……淑女气。
何为淑女气,就是尽量声音小点,慢慢的……放,最好做到别人无知无觉,明白?!
这样臭气上来时,可以抢先捂鼻子,“贼喊捉贼”。
吃过饭,凤爹娘要编鞋垫,蓝凤给拦住了。
“爹娘,睡会去,那就差这么一会了。”她和小哥哥硬拽着两人躺下了。
不到一分钟两人呼噜起来了。
还是累着了。
就是在他们脸边绕圈的苍蝇,两人也一点感觉没有。
蓝凤其实挺不喜欢夏天,太热了啊,还有就是这苍蝇蚊子太恐怖了。
她自制了一个苍蝇拍儿,就是用乌拉草编的有点像道士用的浮尘那东西似的。
这玩意儿因为条数多,只要粘到苍蝇、蚊子一下就非死即伤,所以效率还是可以的。
但是怎么说呢,主要是苍蝇蚊子真的太多了,打不胜打,加上根本没有纱布、门帘之类的,只要开窗只要来回走动人,这苍蝇蚊子就会跟着飞进来。
虽然在门口、窗户上都挂了艾草,但是作用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隔几天凤娘会把家人都撵出去,然后在屋里烧艾草,用浓烟熏苍蝇蚊子,这样效果还成。
有个蚊帐就啥都解决了,蓝凤还问过凤爹供销社有么,凤爹说没见过。
她就知道是这样。
蓝凤不睡觉,她和小哥哥拿着小木棍写字做题。
凤爹知道闺女、儿子爱学习,在闺女的要求下,做了个家庭版沙盘。
就是用芦苇编了个浅筐,扑上松散干燥的土,然后在上面就可以写字了。
每天凤爹会教孩子一个字,写在沙盘上,再教会她们念啥,之后就不用管了。
现在小哥哥会写自己的名字还有天、大、田、日等简单字。
蓝凤这个伪学生也会一起跟着学,她有时会装忘记,然后问小哥哥。
小哥哥的记忆力真的很好,他现在数到一百已经没有问题了,五以内的加减法准确率差不多百分百,十以后的话还有一些进步空间。
现在又学习汉字了,速度也不慢。
不过因为年纪还小,手腕控制力差,写出的字就和“狗爬”一样。
不过这个可以慢慢来,只要下笔顺序不错,字不缺胳膊少腿儿的就行。
“人多一横念大,大再多一横念天。”这是蓝凤交给小哥哥的。
也不知道算不算顺口溜。
“那天要出头呢?”蓝凤将字写在土上。
“夫。丈夫,夫人的夫。”对的,蓝凤顺便还教小哥哥组词呢。
觉得她很会教孩子呢。
“爹娘,起来了,队长敲锣了。”蓝凤喊娘,小哥哥喊爹。
凤爹直愣愣坐起来了,缓了下,“响锣啦?”
看见闺女点头,一抹脸,赶紧下地穿鞋。
凤娘也跟着起来了。
“闺女,等爹晚上回来给你做草垫子。”凤爹突然想起这事了。
“不用了,爹,我秋天再做。”蓝凤和她们拜拜。
半路上,凤爹欣慰的不行,闺女太懂事,这是怕他累着啊。
美丽的误会!
蓝凤:就用秋天的乌拉草做垫子,因为它们吸收了更多的日月精华啊。
神日月精华!
作者有话要说: 蓝凤:北方的大米为什么营养价值高,因为它的生长期长啊,也就是吸收了更多的日月精华。
同理可证:秋天的乌拉草吸收的日月精华更多,这逻辑有毛病?
逗个乐啊~
第44章 旧报纸
七十年代老百姓最大的愿望还是穿饱吃暖, 上学对于她们还是有些遥远的。
他们崇拜读书人,觉得读书的娃子就是不一样, 但因为这场文化运动, 让很多老师成了臭老九,又让他们有些无所适从。
其实不但是老百姓无所适从, 就是国家政策也有些摇摆。
比如这个年代大学已经没了,初高中很多学生下乡了, 接受贫民教育改造,就是还在上课的高中,也是政治打头的。
到了农村这块,中央和政务院又下了红头文件——《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
可是真让老百姓学字,还真难。
先头是自愿, 队长说了一箩筐不认字的害处, 比如不认字到了城里连厕所也找不着。
不过这对他们来说不是事儿, 找不到厕所,就随便找个旮旯胡同随地大小便呗。
年纪大的, 思想固话,人家就说土埋半截子了, 大字不识一个照样下地挣工分, 才不学呢, 有那时间躺一躺多舒服。
中年人也不愿意,他们正是家里的顶梁柱,工分挣的最多就是他们,可他们也累啊。
所以最开始扫盲班开课根本没人来。
最后还是郑队长强硬要求, 一家必须出一个,就和出工似的,不来扣工分。
这才把扫盲班弄起来。
至于扫盲要求,农民识一千五百个汉字,企业和事业单位职工、城镇居民识二千个汉字;能够看懂浅显通俗的报刊、文章,能够记简单的帐目,能够书写简单的应用文。
嗯……他们一定会努力的。
蓝凤觉得扫盲班很有意思,主要也给她自己认更多字找个出处,就粘着她娘一起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