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睿王心里,秦修茂的分量自然比不上身具凤命的女子。
第702章 被穿书女主炮灰的青梅竹马11
宴会可以说是宾主尽欢,双方都十分欢畅开怀。睿王高兴于知道了一个众人都不知道的秘辛,知道了世上有一个女子被长仪真人批命为“身具凤命”,如果能瞒住众人的耳目求娶她,那么对于他的大业和野望必定有极大的帮助。
而玄渊嘛,他找地方蹭了一顿质量很高的午膳,还给男主角睿王祁涵挖了坑,又给祝幼璇以及穿书女主预定好了惨痛且坑爹的未来,当真是一举数得,不能再让他感到高兴的了。
呵呵,祝幼璇和穿书女主不都是想要嫁给睿王吗?行啊,他就成全她们的渴望!只不过这场婚事是建立在欺骗和虚假的谎言之上,就不知道日后会是什么下场和结局。而且,对祝幼璇与穿书女的报复,还没开始呢,玄渊还有一个更大的惊喜再等着他们。
可别说睿王祁涵是无辜的,没有伤害过秦修茂,他给睿王挖坑是在迁怒睿王。事实上,虽然秦修茂在自己的愿望中并没有提及睿王此人,但在穿书女主那一世,在穿书女设计与秦修茂解除婚约后,或许是因为“同情”穿书女,或者是想给秦修茂一个教训,睿王可是多有落井下石之举。
就不说别的,单说秦修茂到后来落得仕途尽毁,参加秋闱科考却无人敢选拔,受人冷眼欺辱却求告无门,不就是因为睿王的那一句话么?睿王轻描淡写、不知真相随意所说的一句评价,却毁了秦修茂一生的仕途,凭什么他就能高高在上,不沾半点孽债,不受任何报应?
世上哪里有这么好的事情。
而且玄渊坑睿王什么了?他不过就是随口说了句话而已,如果睿王自己心里没有野心,怎么会当真,又怎么会因此而坑害到自己?说得底,不过是睿王自己心有恶念,若真有什么坑爹的事情在未来等着他,那也是他自作自受,怪不了别人。
至于玄渊虚言说祝幼璇身具凤命这样的批语,这可算不得什么大事,就算玄渊现在瞎说胡吹也无所谓,反正什么批命本来就是造假,到时候他跟长仪真人对一下口供就是了,长仪真人作为修道者,对这些凡俗琐事才不在意。
这场宴请结束后,睿王亲自派人送玄渊回秦家,甚至在听说他秋闱要考举人后,还大手笔的将许多只在宫中深藏的书籍送了好些给玄渊。虽然只是手抄本,但这都是宫外没有的古籍,这份礼物十分珍贵,可以说价值千金也不为过。
睿王也是惨,被一个似是而非的假消息给蒙骗了,不仅大出血,而且预计未来他的日子注定是不平静了,前面被玄渊挖了不知道多少个坑,就等着睿王傻乎乎什么也不知道的踩下去呢。
今日是休沐日,秦大人早上被玄渊丢了颗雷,接着又被秦夫人怼了一番,用完午膳后也没出门访友或者去哪里干什么,依旧待在书房里纠结着,此时他心里已经大半意思妥协准备应下了退亲一事,可又总觉得心里不对头十分纠结难言,故而在书房一阵唉声叹气。
“嗯?回来了?!”当长随进书房跟他禀明公子回来的事情后,秦大人终于暂时停下了唉声叹气,皱眉道,“这小子什么时候这么犟,说走就走,一个人也不带,去国子监打听消息才知道他根本没去,也不知道今日上午去哪晃悠了。”
不会是上街摆摊叫卖字画赚钱了吧?这铁了心要用离家出走逼迫了?秦大人脑洞很大的以为玄渊半天行踪不明是跑去街上想办法赚钱去了,顿时心头是百感交集……他温润如玉的儿子哟,什么时候这么犟,这么有行动力了?
秦大人还在开脑洞,前来回禀的长随已经如实把玄渊是被睿王府的人送回来的消息说了出来。
“什么?他是被睿王府的马车送回来的?”秦大人一惊,原本抚在下巴上的手顿时往下一滑,幸好他没蓄须,不然这一下怕是要把自己的胡须给拽掉了,“他什么时候跟睿王扯上关系了?”
作为一位清流派的文臣,秦大人在朝中的立场是支持正统、支持太子的,故而与其他几位王爷都无甚交情,实在想不到睿王怎么会跟自家儿子扯上关系,顿时皱眉道:“去请少爷到书房让见我。”
玄渊被睿王派人送回来时就做好了要被询问的准备,所以在来到书房后,他挥手令书房伺候的下人都退下去,这才对秦大人说道:“我今日出门之后,去了城西的玉泉山。”
秦大人再次愕然,先不说自家儿子去玉泉山做什么,你去玉泉山怎么就和睿王扯上关系了呢?
“我上了玉泉山,从山上下来后,正好在玉泉山附近的别院休沐的睿王便请我前去赴宴,宴会结束,作为主人他自然就派人送我回来了。”玄渊三言两语,十分简洁的对秦大人说起了今天的事情,那叫一个春秋笔法,简略得很。
但现在秦大人哪里顾得上玄渊说得不详尽、不实的的话,一下子就在书桌后站了起来,激动得好似跳脚一番:“什么?你上了玉泉山?那你有没有见到长仪真人,可得到他的青睐?没想到我儿竟然是有缘之人,这可是真是一件好事。
“我见到了长仪真人,请他为我批命,真人说我姻缘浅薄,不宜早娶,否则于双方皆是不利。”玄渊在秦大人的激动中,慢条斯理的在书桌前坐下,慢吞吞的说着,十足淡定。
秦大人:……
脸上激动的表情一瞬间褪去,秦大人整个人都变得木然起来,如果是其他时候,自家儿子跟他说长仪真人给他批命的事情,秦大人绝对会百分百相信。可是,今天早上儿子才来说起退亲的事情,下午儿子回来就说长仪真人给他批了这样的命,这个样子的巧合,真的相信的人简直是脑子有病、蠢如猪了好吗。
秦大人对于变成蠢猪完全没有任何兴趣,所以此时他压根不信玄渊所说的话,把这当成了玄渊的胡言乱语:“你自己品品,你这话摆在我面前有没有可信度?我是脑子被门夹了才会信你的鬼话,哦,早上说起要退亲,下午堂堂长仪真人就出面为你批命作证,你可真是有能耐啊。”
俊美儒雅的面容上带着几分呵呵笑意,秦大人觉得自家儿子还是太嫩了,他这假做的,实在是太浅薄太容易让人看穿,看来自家儿子还是太单纯,心机太浅,日后还有得调教。
在秦大人看来,儿子上了玉泉山的事情做不得假,但是不是真的踏足了玄正观,见到了长仪真人,那就另外值得商榷了,最大的可能就是,儿子只是假借长仪真人的名气说假话,其实根本没有这什么批命。
对于秦大人根本不相信,甚至还反过来嘲讽了一番的态度,玄渊不以为意,甚至还勾了勾唇角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来。这种小事,根本用不着他耍什么心机,玩什么阴谋,他直接用大势直接推过去碾压就足够。
“你若是不信,只等过几日便知晓,长仪真人确实为我批命,也答应将此事传下山来。此事我若撒谎,未免也太好拆穿,我不会做这样的蠢事。”玄渊勾着唇角,淡淡笑着说道,“父亲只管拭目以待即可。”
秦大人被玄渊自信的态度所惑,一时颇为怔忪,竟真觉得此事可能为真,不由皱眉问道:“你说真的?长仪真人当真为你批了命,并且会将此批命传于天下?”如果长仪真人真将批命之言传下,那自然是真得不能再真,但这可能吗?
“是真的。”玄渊态度寻常,自信淡然的点头。
轻轻叹了口气,秦大人在这一刻下定了决心,闭了闭眼,再睁开时,幽深目中只剩一片幽暗深邃:“既然你有这个自信,那么今晚为父便亲去祝家,与你祝叔父商量退亲之事。”
秦大人虽然很纠结,碍于各种什么诺言、君子气节、两家情谊之类的原因难以下定决心,但一旦他下定决心,行动力却是超绝,立刻就会开始行动,不会有半刻犹豫、半分延缓。
“你要保证你没有撒谎,为父会将长仪真人批命一事告知给你祝叔父,有此批语,你祝叔父是知礼明事之人,必定会同意退亲。”秦大人抬头看向玄渊,目光灼灼,极具压迫,“若是亲事成功退了,这批命一事却是你造假胡说,那玩笑可就开大了,我们秦家再无声誉可言,你可得知道这个后果!”
玄渊神情自信,从容笃定:“父亲放心,批命一说绝非虚假。”是正儿八经的跟长仪真人说定了的造假,就算是假的也成真。
第703章 被穿书女主炮灰的青梅竹马12
有了长仪真人的批命打底,虽然秦大人心头是一阵唏嘘叹息,对违背诺言退亲一事很不满意,但他还是很有行动力的,在下定决心之后也没有磨磨蹭蹭,当真当晚便前去祝府,然后开门见山的把长仪真人的批命如实道来,请求与祝家退亲。
祝大人初闻他女儿指腹为婚定下的夫婿秦修茂竟然是那有缘之人成功踏足玉泉山顶并进入玄正观后,是又惊又喜,然而当他听说长仪真人的批命判词后,却是大惊失色,不敢置信反问道:“这、这……秦兄,你所言当真?”
面容俊美、气质儒雅的秦大人叹了口气,一副同样很忧心的模样,他唇角翘了翘,似是想露出个笑容来安慰一下多年的好友,然而却实在是笑不出来,在叹息一声后低声道:“仲怀,你我多年至交好友,我实是不必瞒你。”
“今日我儿修茂去了玉泉山,也是他福泽深厚,竟是有缘之人,成功上了玉泉山顶,并且进了玄正观,见到了那位活神仙长仪真人,得真人青睐为他批命,真人言他姻缘浅薄,不宜早娶,需得等到缘分来了才可娶妻。”秦大人满脸无奈,似乎为儿子的命运而感到痛心。
祝大人也怔住了,片刻后语气颇有些不可置信的问道:“长仪真人只说不宜早娶,需得等缘分到来,却没说明白该等到何时?”这总不能说缘分不至,一辈子都不娶妻吧?若真是这个命数,未免也太可怜了些。
祝大人与秦大人多年好友,自然不可能怀疑秦大人是在诓骗他,也发自内心的崇拜和敬畏玄正观与长仪真人,半点没有怀疑长仪真人的批语是不是有假,只是满心的遗憾和叹息。
遗憾在于秦修茂这个命格,两家的亲事怕是不成了,秦修茂是男子,又担了这么个命格,他拖着等那不知道是何时候来到缘分再成亲自然是等得,但他的女儿祝幼璇却不可能漫无目的、不知尽头的等下去。
而且,对于秦家一得知消息立刻就赶来说明实情、而不是把此事掩埋,拖延祝幼璇青春的事情,他颇为宽慰,觉得秦家果然是知书达理的人家,秦祝两家之间的情谊也是十分深厚。祝大人根本就没想过,其实是他女儿太跋扈,惹得人家根本不愿跟他家结亲了。
至于叹息么……秦祝两家多年交好,祝大人与秦修茂平日里来往也不少,知道他是个性格温润端方的少年,向来极喜欢他,如今得知他不宜早娶、还不知那虚无缥缈的缘分应在何处,不免有些感怀。
秦大人见祝大人虽然遗憾,却一心觉得秦家这事办得好,心中只感念秦家的情分,顿时觉得颇为尴尬和羞愧。他心里其实有大半怀疑自家儿子所说的长仪真人的批命是假的,目的就是为了退亲而已。
说到底,这退亲一事还是他们秦家理亏,虽然明面上无人知晓,但暗地里秦大人却没法子不心虚不愧疚,故而在接下来与祝大人交谈之中,一而再、再而三的表达出他的抱歉之情,并且主动提及要补偿祝幼璇,不仅将当年两家定亲时的信物归还,而且还送了不少珍贵瓷器画卷当做补偿。
秦大人这般作为,却是让祝大人觉得不好意思起来,觉得实在是承了秦家好大的情。虽然说贸然退亲对祝幼璇确实不好,但秦家退亲是事出有因,而且人家没有瞒着实情诓骗祝家女儿困守闺阁等秦修茂“缘分”到,而是早早提出退亲,已是情分,祝家实在不好意思再拿秦家那么多补偿。
总之不管双发各自如何作想,两家这一场指腹为婚的亲事就这么不咸不淡的退掉了,而且还可以说是皆大欢喜的退掉了亲事,秦家这边除了秦大人觉得对不起祝家以外,秦夫人对此事却是乐见其成,就连远在老家修身养性的秦老大人和秦老夫人,都对退亲一事表达了些许赞同的态度。
而祝家这边,祝大人虽然遗憾女儿不能跟秦家结亲,但她才十三岁,此时再相看人家也不晚,他们与秦家退婚的理由又是光明正大没什么值得诟病的地方,祝幼璇未来婚事上的波折不会大到哪里去,故而实在没有多少怨言,至于祝夫人,她是继室,向来不多言语祝幼璇的事情,也无二话。
秦祝两家的亲事退了,这件事情随着长仪真人派道童送下山的对秦修茂的批命之言传开后,京城达官贵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过有关于退亲一事,众人反应都很是平淡。
长仪真人都说了秦修茂不宜早娶了,秦祝两家退亲不是正常的吗?毕竟姑娘家不是男子,拖不起,早早退亲让人家再重觅郎君岂不是更好?有着长仪真人背书,于是这门亲事退得真是不咸不淡,京城里众多名门贵族对于此事都只赞一声秦家风气正、自家儿郎命不好却不拖累人家女郎,也就罢了,再无多言。
比起小小的秦祝两家退亲的事情,京中众人更关注的是秦修茂本人,长仪真人为秦修茂批命,自然不会只着眼于他姻缘这点小处,在长仪真人批命言论来说,大意就是:秦修茂是个大大的人才,天生就与道有缘,若是愿意加入玄正观,那日后肯定能取代我成为道门魁首。
没错,长仪真人确实按照和玄渊说好的那般,帮他造了假放出了他不宜早娶的批命之言,但这个家伙也不是吃素的,在放出批命之言时同样掺上了自己的私货,他光明正大的在批命之言中说秦修茂与道有缘,希望能借此打动玄渊,让他拜入道门,走上修炼之途。
长仪真人觉得玄渊天生拥有修道资质,竟然还创出了清尘术这个新道术(没错他脑补是玄渊自己创的),必定是个道门天才,像这样的人才怎么可以就这么埋没呢?必须要加入道门成为道门的一份子啊!
要不是长仪真人还算有些节操,差点就在他按照玄渊所言故意放出去的批命之言中写上:秦修茂此子与玄正观有缘,注定该拜于玄正观门下。当然如果真这么做就太那直白了,所以长仪真人在一阵挣扎之后还是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想法。
正因为长仪真人画蛇添足加上的那些秦修茂与道有缘的批语后,京城中世家贵族的目光才纷纷聚集在玄渊身上,是有羡慕有向往,还有好奇和崇拜。他们都知道这个评语意味着什么,若是秦修茂真的拜入玄正观,那日后他说不定也能跟玄正观上位观主那般活到两百岁呢,那可真是神仙人物。
玄渊对长仪真人放出去的这部分批命之语根本不以为意,虽然他摆平了与祝家退亲之事,但却还是按照原本计划那般暂住在了玄正观上,他一人独居一个小院,在玉泉山上的日子过得自在平淡得很。
他对长仪真人说的理由是在这清修道观中读书更能静下心,但其实玄渊根本就没去读那些什么四书五经,这些玩意儿他经历了这么多世界,就算不喜也背得滚瓜烂熟,实在没什么好读的。他每日还是做自己的事情多些,倒很少关注其他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