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熟悉吗?
带着吃的就出门找小伙伴去了。
两口子真挺忙的,放下孩子只留了一天,把屋里给收拾了收拾,该干嘛就干嘛去了。
如今这年月坐火车,那真是遭罪,尤其是大夏天,哎呦,那滋味!
闷热就不说了,还有那个臭啊!
脚臭味特别大。
拿着风油精,鼻子下太阳穴上抹了抹,到底是四爷给人家行贿,换了人家乘务人员留下的自家休息用的包间,这才舒服了一点。
机场要是建不好,还别说,对自家这个开发区影响还是挺大的。
路上差不多颠簸了五天,才到了鹏城。
一到地界,就跟换了一个世界似的。这才有点现代大都市的意思。
这个时候的鹏城,酒店不少。找好了酒店,洗澡换衣服,然后就是打电话,约人。
老师给的名单派上了用场,早在县里没出门的时候,林雨桐已经挨个的联系过了。有些说了大致的时间,说会派代表在鹏城或是在香江见面。
两人这次就是应约而来的。
事实上,这些人根本就不关注这钱拿出去是做什么用的,能不能收回成本乃至获利,他们更在乎的是通过这个跟自家老师保持着某种关系。
这也可以理解。老师是有一定的能耐的。
而这些留在国外的‘资本家’想回内地发展,太知道政策动向的重要性了。说到底,他们是觉得老师长这一次口,值这个价钱。
其实很多人,都不觉得在西北能建造出一座水城来。
不管别人用什么眼光看吧,这钱只要愿意从包里掏出来就行。
这些人特别干脆,话是这么说的:“你看着帮着投资就好,什么项目都行。”
越是给的利索的,钱给的越是不多。
一百万美金,换成人民币才不到五百万。汇率是一比四点七八三。
十个一百万,也才五千万还差一点。
这点钱放进去,真干不了多少事的。
看来依靠别人还是不行,还是得走出去,靠自己才成。
不过出门半个月就拿回投资接近五千万,这对一个小县城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家里的电话是一个接一个的打到酒店的,觉得这是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
可两人相对苦笑,哪里是那么容易的?
有些地方为了几十万的投资县长都亲自陪酒,这不是玩笑话,是真的。可也不是县长作陪就能拿下的。
人家这也是为了赚钱的,不把项目考察好了,想叫他们拿出真金白银来,那是做梦。
两人从鹏城转道去了京城,干嘛去的,打广告去的。
出来就做好准备了,那个模型排成片子,如今拿着这个片子,只要稍微剪辑就可以用了。为了方便联络,两人还专门买了大哥大。
正规渠道两万呢,因为要的急,从黑市买的,花了两万五,再加上入网费六千,一共花了三万一欠块。
不光投放了电视招商广告,还在报纸上广播上,一切可能的地方,都投了广告。
能不能招到商这个现在还不知道,但是知名度算是打出去了。
不过这个年代的广告那真是能起到广而告之的作用的。
电话不停的响起来,什么地方口音的都有。当然了,这里面确实是有寻找商机的,到也有一些闲着没事打着撩闲的。
这天林雨桐接到一个电话,带着京腔:“……我没别的意思,就是想见见哪里来的神人,异想天开的设计了这么一座城来。我说妹子,我跟你打听打听,谁设计的?我在南边看好一个地方,你找的这个大师真是太符合我的心意了……”嘚吧嘚吧的,没个停的时候。
林雨桐就说:“人在这里呢,你来见吧。”
这么爽快?
“不会弄一出仙人跳吧?”这位打哈哈,“跟妹子说啊,哥哥我真是没钱,就是替人家问问。”
“闲着也是闲着,闲聊呗。”林雨桐对真假话还分的出来,他是真冲着四爷的设计来的。
这位还真就来了。
白色的背心,大短裤,穿着拖鞋,拿着一把大蒲扇,就到酒店来了。
两人在酒店的餐厅见了他,叫了几个凉菜,一人一杯扎啤,闲聊呗。
他跟四爷聊园林,又骂洋人,“那帮子孙子,把多好的园子给烧了!把他们祖宗往上扒拉几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好的园子……”心疼的不得了。
聊着就少不了聊到这个园林的设计。对此这位至今都没报上姓名的不速之客就说了,他表示怀疑。又问四爷说:“黄河的水量都在逐年递减,你拿什么保证你这名不见经传的清河能水流充沛到始终如一的运行?”
这是个很尖锐的问题。
四爷就说了,“如果这个城市的水循环系统在不得已的时候能开启自我循环功能呢?”
啥意思?
这又是一个活扣子,在很多人看来根本不用担心的事,但确实是存在的。
就拿对方说的这个问题一样,有没有可能,绝对有。
到那时候,这个城市该成了什么样子呢。
四爷在这份计划里没提,但是却留了活扣能够完善。
什么呢?
废水处理净化二次利用乃至循环利用。
一个城市有多少人,这些人会产生多少废水,排出来的废水经过处理,达到生活用水的标准然后再度循环,这个想法,理论上是行得通。
“但这未免太……”他摇摇头,“太遥远了,遥远的不知道会不会实现……”
“河水都被阁下设想的断流了,还有什么不可能呢。”林雨桐就笑。
这人倒是没跟着笑,只道:“要是这么说的话,你们花费的最多的,不该是地上的建筑,而是地下的……”
这倒是一语中的!
没错!就是如此。
“我叫江汉。”这人伸出手,主要要跟四爷和林雨桐握手,“能把你们的资料完整的给我一份吗?我需要再看看……”然后又从服务员要了点餐用的笔,写了一个电话号码给两人,“希望下次二位能赏脸一次吃顿饭。”
很是客气。
江汉?
什么身份?
不知道。
再次见面的时候,坐在对面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七个人。有三个还都是女人。
见面的地点在四合院,结合环境这些人的做派,两人就明白了。这七个人的老子,只怕跟以前的印长天似的。
那么他们手里有钱或许有限,但银行的钱,他们却能借出来。
钱不是问题,第一期就能拿出两个亿来,唯一的要求就是,钱的来源暂时不想透露。
这个容易,四爷和林雨桐自己还有钱往里面投放了,也是不想叫人知道的。
达成了共识,事情就好办了。
前后花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一共筹得资金三点二个亿。
还是说好的先期资金。
等林雨桐和四爷回来,到了省城,有专门的车来接。接回来在县界处,有一大队的人来迎接。敲锣打鼓的。
应酬完了,被获准一周的假期,好好修整修整。
两人出门都一个月了,修整啥啊?再晚都得先回家看孩子去。
后备箱里两大箱子东西,都是给家里人买的礼物。
男孩子的衣服,短袖短裤运动衫的,大大小小的一大堆,女孩就是各色的纱裙,背带裙,大号小号的,又是一堆。
给孩子的有了就行了,给不给大人,这个没人见怪。
再就是给小老太在老店定做了老式的衣裙,上衣下裳,烟灰色的轻薄的料子。肯定会喜欢的。
到家天擦黑。英子饭馆的门口,灯火通明还热闹着呢。
烧烤架子支在外面,今年新雇来的哑巴小伙子烤串的手艺不错,不时有香味飘出来。
两人没过去打搅英子的生意,车停在门口,就听见院子里的欢闹声。不时的有烟从院子里冒出来,这应该是熏蚊子呢。
院子里一个低矮的竹床,几个孩子都在竹床上坐着不知道玩啥游戏呢。
一间爹妈回来了,两孩子就跳下来扑过来。
小老太叫两人进屋,“外面热,快进来凉快凉快——”
一进屋子,两人再看孩子,好家伙,这个黑红黑红的肤色啊。
“这是干嘛去了?”林雨桐扒拉这个脑袋又扒拉那个脑袋,又问严格,“这小子怎么不见?”
清宁哼哼:“才玩了一周,他妈妈都给接走了。说是他奶奶来了。估计是知道跟咱们回乡下了,不放心的追来了。”
追来就追来呗,你哼哼啥呢。
“去后备箱拿包去,里面有衣裳,拿去分吧。”那几个应该都是自家的孩子。
清宁窜出来了,还叫清丰:“过来帮忙。”
林雨桐没顾上孩子,给四爷递了毛巾先问小老太,“在家里怎么样啊?我们不在,有啥不顺心的?身上有啥不舒服的没有?”
回来了其实哪哪都舒服。
认识的人多,说话也不用跟城里那些人似的,说话转着几个圈子。有啥就说啥,身心都舒服的不得了。
她这么说,林雨桐就笑:“那怎么着啊?辞官跟您回来?”
胡说!
正说话着呢,门外有人喊了:“奶,在家吗?”
这谁啊?
听声音有点生啊。
小老太对林雨桐摆摆手,就扬声道:“在呢!怎么?来接孩子的。”
“是啊!”声音是女声,可林雨桐就是想不起来认识的女人中谁是这个声音。
然后就听到小老太喊:“清雪,接你了。”
接清雪的。
林雨桐心里正犯嘀咕呢,就听那人又道:“看门口停着车,想来是我四哥四嫂回来了。”
谁啊?叫四哥四嫂叫的这么亲热。
有人问了,不出去不好看。林雨桐还以为是马小婷娘家的谁在这边帮忙给带带孩子呢,结果一出去,借着门厅里的光看见门口站着一个四十岁上下的女人。
她就明白了。
这不是什么马小婷的娘家人,是那个据说比老五还大了十一岁的寡妇。
看这人的长相,比实际年纪还老相。说句实在话,走出去说这跟老五是母子两个,都有人信!
第1054章 悠悠岁月(71)三合一
“四嫂。”这女人特别自然又亲热的喊了一句,“你看最近也忙,得亏奶在家,孩子们仍在这边也放心。这刚回来,一屋子孩子吵的慌的。”
比自己大了七八岁,这四嫂叫的这么溜,自己能不应着吗?
她笑了一下:“都是自家的孩子,怎么吵都不嫌弃。”
几个孩子乌泱泱翻包里的衣裳,也不嫌羞,脱了光屁股就往身上套。
清平给清雪找了两身她能穿的,塞给她:“快过去吧,接你了。”
清雪还挺高兴的,跑过来就叫妈,“我大姐给我的。”
“是你四伯四伯母给你买的。”这女人拉过清雪,“快给你四伯母说谢谢。”
清雪跟林雨桐不熟,低着头小声的说了一句:“谢谢。”
对这女人却很亲昵似的。
这边林雨桐伸手摸了摸清雪的脑袋,那边清雨跌跌撞撞的过来了,冲过来就保住这女人的腿,一声一声的叫妈。她直接就把清雨抱起来,掏帕子给孩子擦鼻涕。
林雨桐一肚子的不想跟这人相处,但是看到她跟孩子这么亲昵,一句叫人尴尬的话都不好说出来。
清宁又把小了的衣服都拎出来,“妈,这都是你给清雪和清雨买的吗?是不是大了?”
“有一半是清涓的。”那不是买大了,就是一个样式每个尺码都拿了。大了孩子以后长大还一样穿。
这女人就说:“这怎么话说的,买了这么些。以后有啥重活,叫人捎话回来,老五啥也做不了,就是有一把子力气。”
已经能当老五的家了。
说了几句话,这人也没留下,把清雨放在自行车前头,车杠上绑着一个竹编的小椅子,孩子坐上去刚刚好,然后再把清雪放在车后座上,推着俩孩子回家了。
等人出了巷子,林雨桐才进去,问小老太:“这是怎么的了?”
“这就是赵爱华,半个月前,跟老五领证了。”小老太这么说。
领证?
对!当年结婚有证没证不要紧。当时办理结婚证,还得花钱去医院做婚前检查,都得要掏钱的。能省就省的年月,没结婚证很平常。
四爷和林雨桐是有的,那还是结婚之后给孩子落户口才补办的。老二和英子就没有,老三和何小婉也没有。要是没记错,老大和李仙儿也没有。
反正农村结婚的,八成是没有结婚证的。后来也都可能是补办的。估计是因为什么地方必须要有结婚证,才补办下来的。
马小婷跟老五没有结婚证,又属于跟人跑了,不见踪影这一类。
按照如今这种松散的管理制度,再结婚不管是从乡俗上还是哪一方面,都没有什么问题。
可怎么也没想到,这两人会真的跑去领了结婚证。
“那俩儿子呢?也跟过来了。”林雨桐擦了一把脸,又问。
“嗯!”小老太叹了一声,“虽说你们都看不上这女人吧,但我就觉得,老五说不得还真能过两年好日子。如今,老五是只管跑出去收破烂,这赵爱华带着他的大儿子下地。人家不光是把他自己的户口迁过来了,还把俩儿子的户口也迁过来了。看着你们的面子,地都分下来了。把他们村原来住的房子卖了,拿拿钱把老宅隔壁,大梅子家的那半拉子院子买下来了。那俩孩子白天过老宅吃饭,晚上就回隔壁就睡。那意思还不明白,就怕金家多想,想着她的儿子占了金家的产业。她进门当天,就过来找你二哥和英子了,当时我也在场。人家说了,那边她带着孩子是独门独院,没个亲戚不说了,先头那男人还结了几家仇家。说是常不常的有人往院子扔脏东西,欺负的没法呆了。要不然儿子这么大了,也不会选择这一条路。选了老五呢,就是觉得老五憨。说啥都肯定,而且金家兄弟多,几个孩子在这边即便不是亲的,那也比外姓旁人强些。就是给孩子找个依靠。以后给儿子娶媳妇置办房子院子这些,不需要老五给多少,一个儿子给一百块钱就行了。算是她这几年给老五看孩子的辛苦钱。不算那么清楚,就是想找个搭伙过日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