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就说他:“自己的老婆得自己管住了。这么着过日子,终归不是办法。”
老三说:“那你说我咋办?桐给安排的,就是去边上的厂子,做质检员,看一箱箱的货又哪个外包装不合格。一个月八十,再加上餐补还有福利,一个月下来没有一百也差不多。这活轻松的很,她不干啊!非回家去,说果园如今得当回事,这明年果汁厂就建好了,果木管不好没产量卖不上钱。那我说行啊,回家嘛。就是想打麻将,跟周围的老太太小媳妇的打着玩呗。就是天天输,一点也输不到两块钱。能咋的?咋就这么胆大,敢借高利贷了?”
一个女人在派出所呆着,确实不是事。
四爷回来跟林雨桐说了老三的意思,林雨桐又说了这里面林家的作用,如此一来,倒是把何小婉弄出来不是大问题。可紧跟着,林玉奇只怕能恨死林雨桐了,真不是亲弟弟就不管了,都能把妯娌捞出去,就把弟弟捞不出去了。
林雨桐只能打电话给林玉珑,把自己的难处说了:“你说怎么就这么巧?这不能关一个放一个吧。”
林玉珑就说了:“放这个,是因为金三哥有钱赎自己的老婆。他出不了,是他媳妇没钱赎他。我都不出钱,二姐你跟大姐就更没这个义务了,他要怨,也是怨我。没事!等出来了,我跟他细说……”
那成吧。
老三花了两千块罚金,把人给捞出来了。
这还不算高利贷三千七。
老三说何小婉:“我这出去辛辛苦苦的一年,啥也没落下,你全给霍霍进去了。我上辈子是欠你的还是该你的。”
何小婉心疼的直抽抽,低着头没言语。
老三就说:“咱是这,我哥我弟我妹都在,去二哥家,把你弟你妈也都叫来,咱坐在一块,把这事说一说。看咱这日子还能过不能。你要是能好好过,咱就过。不能过,你看谁家能容你这么作,你跟谁过去!”
林雨桐知道,他这是吓唬何小婉呢。
要真诚心不想过,就不会费心收拾着烂摊子。
何家妈来了,何小弟没来。老三就说了:“妈!叫小山来吧。他好面子,觉得他姐给她丢人了。那这再丢人,也是他姐,谁让他摊上了呢。”
何家妈那真是一张脸憋的通红,是够丢人现眼的。
何小弟进门谁也不叫,往房间门口一靠,全程黑着脸。
老三就说了:“小婉说,我欠了何家的。那几年也确实是,没有妈和小舅子的帮忙,她一个人带着孩子弄不过来。我哥我弟也肯定帮了,但他们是为了我的,你们是为了小婉的,这我心里都有数。”
何小弟就说:“也不能这么说,当年要不是你,我也上不了学……”
“一码归一码……”老三就说:“当年何家没嫌弃我家穷,我家兄弟多,我上面的老人多,把闺女嫁给我。我帮她养家,她给我生儿育女,要真算起来,这就没法算了,算计的太清楚,一点人情味也没了。可后来我出事了,何家没跟小婉说半句孬话,叫小婉带着孩子等我出来,帮着照看她们娘儿三个,这份情那我得记着。小婉说小山要买房子,我说我给买。有能力了,那叫自家人过的舒服自在点,是应当的。也别说借不借,还人情不还人情的话。”他说着就问丈母娘,“妈,您说我说的,是不是这个道理。”
“不能叫你出钱。”何家妈连连摆手,“小婉那性子你还不知道,从来说话不过脑子,咋爽快她咋说,你不欠何家啥?当年你没把我们当外人,出事了,我能把你当外人吗?不能啊!女婿顶半子,儿子出事了,当妈的能搁在后台拆台吗?不能!老三啊!这事是小婉不对!”说着,就起身,一巴掌拍在何小婉的脊背上:“有好日子不过,你就作!啥好的不学,你就学孬的!以后你就跟家里呆着,再看打牌我打断你的腿。老三辛苦弄两钱回来,都叫你给败了,你自己将来娶的儿媳妇要是这德行,你能容下啊。你这也就是我闺女,要是我家媳妇,我跟你说,断断是容不下的。我是横说也不听,竖说也不听,说的多了,还跟我撂脸子。出事了吧!出事了吧!你个丢人现眼的玩意。不想着男人挣钱辛苦,你也不想着俩孩子。孩子有个这样的妈就好看了?清辉死活就是不念书了,嫌人家同学说他,死活都不去。你就霍霍吧。霍霍的把孩子的前程给毁了,你就乐意了。”
这事老三和何小婉那还都不知道。
老三的手都抖了,看何小婉:“你自己说,这日子还能过不?”
“过!咋不过了?”何小婉低着头,“回头我去养猪场上班去,输了的我得挣回来。清辉不上也不光是怕人说,主要是他也念不动。数学回回靠三十分上下,语文没及格过。他这成绩,能学出啥?要么叫跟着你做生意去,要么早早的学一门手艺算了。”
孩子才多大?才上一年级吧,孩子没学习的自觉性而已。说这话太早了!
真学不进去,也得等到十五六岁吧。
在学校外面学坏了咋办?
林雨桐对何家的弟弟有些意见:你是一个当老师的。亲外甥在你家住着,娃是啥学习状况你能不知道。是!他爹妈都没文化,就是想管也不知道怎么管?况且一个是的确是忙,一个只顾着打麻将,都没管过。但你一个当舅舅的,回家顺手的事,你怎么不说管管。小孩子嘛,就那点加减法,只要不是智商有问题,怎么会学不明白?
说到底,还是不经心!
第1056章 悠悠岁月(73)三合一
老三这会子最气的,不是何小婉打麻将掉到人家的坑里去了。反而是她说不叫孩子上学的话。
当年你咋知道叫你弟弟上学呢?没钱也供他。
那时候是咋说的,好歹上学上出来了,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下死力气了。
自家孩子才多大?是缺心眼啊还是脑子不够数啊?咋就学不好就算了?
出门没文化那是得吃亏的?靠不上大学也得高中毕业,能看能写不当文盲吧。当着这么多人还不能说他。
就像是老四说的,人前教子,人后教媳。
当着这么多人,不能把人的脸揭下来往地上踩。
老三就说:“孩子还是去县城上学。”换个环境就没人知道根底了,“我专门请个老师回来教……”
学一遍不行,咱学三遍五遍,这总行吧。
“那得花多少钱啊?”何小婉说老三,“就在家有他舅舅呢。”
他舅舅要是管,就不会是如今这样。
你有钱打牌,没钱给孩子上学。一个孩子一学期花的了一百不?
你一下子就折进去五六千块,把孩子读到高中的钱就霍霍了。
老三扭脸就这么狠狠的看着何小婉,何小婉终于知道刚才又说啥了,就道:“行行行!你说啥是啥总行了吧。”
还是不服气!
老三就觉得,她现在有点故意抬杠找茬的意思。反正就是要把你压下去,她搁家里说了算,这事才能算完。
何家妈就说了:“三啊,你放心,小婉在家,有我看着,她不敢再打牌了。两口子过日子,没有一帆风顺的,谁家都一样。你好好跟她说,道理她不是不懂。”又说何小婉,“以后不准再胡来了。”
面对面的把话说明白了,何家母子就回家了。
几个人送人家出门,何小婉就拉着英子和林雨桐去了厨房,到了厨房就哭:“……我也不知道人家那是坑咱们的……上去就输……把今年的收入全输进去了,我这不是想翻本嘛。人输极了,就想着不能总走背字,总能赚回来的……越借越多,越多越输……”
英子就拍了她一下:“你是不是傻?我说了你几次,你说就是玩玩。桐跟你说上面差的严,你不信。你说你好好的日子不过……这可是五六千块钱……在县城都够买铺子了。说没就没了。你是好日子过的你不知足你。”又给她举例,说你看那谁谁谁家的媳妇,为了供娃上学,跟那谁谁谁在一块,家里那男人窝窝囊囊的就在门口给守着。那日子过的是啥滋味?你再看那谁谁谁家的媳妇,大冬天的干的都是那人的活,工地上啥重活不干?一天挣上两三块,回来那男人和婆婆还嫌弃少。“你再看看你的日子,妈在世的时候没拿大气哈过你。老三只要在家,你说你为钱操过心没?甭管老三那钱是怎么来的?总没叫你出去在外面为难过吧?你说这日子你不好好过,你想咋?”
“二姐,我跟你说。”何小婉坐在灶膛前面,哭的眼泪一把鼻涕一把,“老三他是有外心了!”
英子一顿:“这话咋说的?老三可不是这样的人。没那么些花花事!要不然你二哥能打断他的腿。”
何小婉抽噎起来,扭脸问林雨桐:“桐,你还记得夏天的时候,他带着那女人回来……”
林雨桐点头:“咋了?你发现他跟那周莲有事?”
“那倒是没有。”何小婉吸了鼻子,“从夏天回来,他跟我就没那事了。你们说,这不是有了外心是啥……”
在外面听着的老三当时脸就黑了,一步跨进去,指着何小婉:“你可要点脸吧!这也就是在二姐和桐跟前,没啥磕碜的。这要是说给外人听……你真是能把我气死。我回来的时候是大夏天的,铺子里连个窗户都没有。门不开着想憋死谁啊。咱门大开着睡觉,你咋心那么大了。你说回来的时候,我说我送你回来……你说啥的……说赶紧挣钱去,别叫跟着你,你还能丢了?行!我挣钱去了。我这几个月都不在县上,才回来几天?货都没入库呢,就被派出所给叫去了……你可气死了你!”说着,就拉何小婉走,“行了!行了!少在这里磕碜人了。你不嫌丢人我还嫌呢。”
何小婉白眼看他:“你要有心,早就回来了!还知道几个月都不在家啊。”
妈的!
“你是想叫我挣钱,又想叫我在家守着你。”老三就说了,“两选一。要是你叫我在家,我就不出门了。铺子往出一盘,回来种那几亩地。你自己选。”
“那你还是出去挣钱去吧。”何小婉一把甩开老三拽着他的手,“没钱你守在家里有屁用。”
看!
老三气道:“你就该找个当大干部的,老四和桐这样的级别都不行。得那样的,天天回家,不缺钱花。我没那个能耐,要不,你跟我凑活着过,要不,我也不拦着你,你追求你的幸福生活去?”
“少拿话寒碜我。”何小婉冷笑,“你能认识亿万富翁,我咋就不能认识大干部了?指不定哪天,先不要你的是我!”
英子拍了两人一人一下:“没完了是不是?我就纳闷了,以前那吃了上顿借下顿的日子都能过,如今是要啥都有啥,几千块钱掏出来眼睛都不眨的。你们到底作啥呢?小婉这回错了,老三也不对。挣钱要紧,家也要紧。钱应该赚,但多少是个够啊?少赚点,多在家呆两天,看看老婆孩子,这要求合理。在这事上,小婉说的也没错。不许吵吵了,这事揭过去就不许再提。”
没提是没提,何小婉到底是去养猪场上班去了,俩孩子老三带到了省城。
这回老三下了本钱了,在县招待所的家属楼,买了个小一居室的房子。县招待所属于政府后勤单位,人家在招待所的后面盖了家属楼的。前几年都是分下来的,后来又叫把钱补上,算是把产权给卖了。房子在一楼的拐角,一室一厅一厨一卫,肯定拥的很,俩孩子睡客厅,一人一个小床,中间用书架子隔开,另一边都给拉上帘子,相当于都有独立的空间。房子不起眼,但有一点好,离学校近便。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穿过一条巷子,两分钟就到。这条巷子住的还大多数是老师。老三觉得这里环境好。而且一楼嘛,夏天阴凉不热,冬天跟招待所一体的暖气,烧的特别热乎。还有二十四小时热水供应,想洗澡就能洗澡。
老三的意思是,叫何小婉到县城上班,一个月少赚点,够她跟孩子日常开销就算了。还能照看孩子。何小婉这回是发誓要把损失的给补回来,一心扑在果园上,说要照管果园,抽空修剪枝条啥的,再在养猪场上班,一年怎么着也能收入个三千上下吧。非不来。
说俩孩子也没啥要照管的。会自己吃会自己喝的,自己去了也没啥事可干。
老三说不动啊。
咋办呢?
真给找了一个今年刚分配下来的老师当家教。一月给人家六十块钱。
老师的工资发不下来,有教龄的都是如此,更何况这种小年轻了。上班几个月,一毛钱都没拿回家。还靠着家里养呢。如今这家庭条件,供养个学生不容易。好容易能挣工资了,结果工资下不了,还得啃老。
老三就跟人家小伙子说了,“下了班你就过来,我定了饭菜,你带着俩孩子吃,只当是帮我忙了,也不要多长时间。觉得这小子学懂了就行。上完课你只管走,没事。
相当于管人家一顿饭。
等老师走了,隔壁的老太太就过来,在这边看看电视啥的。
老三也是给了钱的,一个月五十。老太太觉少,有时候能等老三等到过了十二点。
人还挺热心:“哎呀!小伙子人不错啊,带俩孩子挺难的吧。我跟你说的对象,就是对面小学的老师,人也好,男人病死了,她一个人带着孩子,过的也不容易。我看你这边是没人带孩子没人管孩子,她那边是少个人就养家养孩子艰难。你们搭着伙过日子,准行。”
老三赶紧跟人家说:“我家里那位在镇上呢。”
“咋不来呢?”老太太想不明白,“男人在哪,孩子在哪,家就在哪。女人不守着家,是咋个意思?伺候老人呢?”
老三含混了应了一声,“丈母娘年纪大了……”
“那你可是难得的好姑爷了。”老太太啧啧称奇,“不管啥时候,肯叫媳妇补贴娘家的,都差不了……”
反正日子就这么过吧。
周末了,老三也不拦着孩子去老四那边。有时候清宁和清远也过来玩。这么处着就挺好。
何小婉这边是没事了,林玉奇那边一直都没出来。
眼看着到了年跟前了,林玉珑来了,看脸色估计是遇到大难事了,“咋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