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综](三)——林木儿
时间:2019-05-01 09:28:16

  子女受贿,家人受贿,这都是要追究的。
  清宁对着张总的印象不好,老妈又不收钱财,只要按规矩办事不就完了,变相的塞了钱,生意就更好了?
  扯淡!
  清宁特别严肃的跟老师说:“您是老师,听您的话是对应该的。但也得分情况!”
  她直接出了办公室,没去学校,而是直接回家了。
  后面那张总追出去就不见小姑娘人影了。
  清宁回来把事情跟林雨桐一说,特别生气的道:“……我不信我们老师没拿好处!有点好处就把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给卖了。”
  没错!老师肯定是收好处了。
  这人找去目的就不纯,也不可能不跟老师交底,连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都不说,就不怕把事情办差了?
  孩子还是未成年人,送到学校为的是什么?
  结果呢?
  倒是老师把孩子给推出来了。
  这是清宁长心眼了,要是不长心眼的孩子,听老师的话,跟着人家去拍照,等把钱拿回来了,就晚了。
  这不光是害了孩子,毁了孩子,更是很可能将两口子给拖下水。
  这老师只是拿了点钱,觉得这不是大事。
  可事实上,危害大了去了。
  林雨桐给四爷去了一个电话,然后四爷就安排给闺女转学的事。
  啥话也不说,只给那边的校长打了个电话,说把我家孩子的档案准备一下,要转学。
  十分突兀的。
  这必然是孩子在学校受欺负了或是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了。
  那位班主任没想到会是这个后果,“……就说穿几件新衣服给拍照,我寻思也不是什么大事,就叫孩子去了……真没别的啥意思……我去上门跟金清宁的家长解释……”
  解释啥?
  啥也不用解释了!
  这事办的得多糊涂。
  林雨桐对这位老师其实一直就有点小意见,得从那次自家孩子被外班的男同学跟着结果起了冲突这事上,当时那事处理的,林雨桐就觉得有问题。不过事情解决了,也不能要求人人都面面俱到,这事她跟四爷就都没说。你说当时来了那么多找事的家长,你做老师的该不该先把小姑娘叫办公室门口,叫小姑娘叫家长,你说这万一有个脾气暴的,出来一看就是这孩子吧,打孩子两下怎么办?
  自家班上的孩子,然后说一女孩打了那么多男孩,她连给辩解一句都没有。反正没她的事,你叫家长来你们处理去吧。
  再加上这回的事,那边底细都不了解,就敢把大姑娘往人家手里送。拍了泳装怎么说?偷拍了换衣服的裸照怎么办?
  把学生交给你们,你们就是这么对学生的?
  太气人了!
 
 
第1059章 悠悠岁月(76)三合一
  转学转去哪里,这是个问题。
  林雨桐的意思,这学期已经上了一半了,要不就算了,别折腾了。初二再有半学期就完了,干脆就初三再去学校这行。
  提前放假了,在家里自己学,或者是玩,看看闲书,怎么都行啊。
  到了初三,开发区所属的学校也该开学了,直接去那边念书。
  于是,清宁就在家里了。
  早上陪着弟弟跑步,顺便送弟弟放学。清远表示想吃学校门口的肉酱包子吃不成了。姐姐比妈妈管的严,吃饱就行了,不许多吃或是浪费。主要是怕把他书包里带的早饭给浪费了。其实不会的。偶尔出一次酱肉包子也没事。
  妈妈给的早饭当然也很好了,同学都爱吃。可是吧,就一点,油水控制的很严格。
  早上不许吃太油腻的东西。
  然后他就特别馋酱肉包子。都是用大肥肉做的,哎呦,咬一口,油顺着嘴角流。
  没办法,到了教室拿他自己带的早饭换人家的肉包子吃。
  太解馋了。
  晚上姐姐准时在学校门口接,再想跟同学玩一会子游戏,那是别想了。
  自家这姐姐你说得多好命。不去上学就不去了,自己申请了一下就被挤兑回来了。是!自己没人家那脑子聪明嘛。
  但是这自由惯了的被束缚住了手脚老不爽利了。
  他试着用谈判的手段跟自家姐姐谈:“我自己上下学都习惯了,你这样接我,同学们都笑话我呢?”
  没听说过!
  “那就笑话呗。”他姐特别淡定:“谁没被人笑话过,谁没笑话过别人。习惯就好!”
  没道理可讲,而且绝对打不过她的。
  回来缠妈妈:“我自己一个人可以。我又不会调皮捣蛋……”
  “你不会调皮捣蛋,跟个人怕什么?”她妈从文件中抬起头,反问了一句。
  清远闭嘴,发现自己办了一件蠢事。是啊!这么上蹿下跳的,不是心虚是啥?
  就这样吧。
  他太想念家里那个漂亮的老太太了,她是最无私支持他的人。现在没了。
  林雨桐是真忙了。
  忙什么呢?
  忙教师的工资问题。今年开发区所辖的所有学校,工资都是按时发放的。但是往年所欠下来的工资这都是要补发的。
  孩子上学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追根究底,还是给老师的待遇不够。
  别说待遇了,老师的基本生活保障都成了问题。
  这虽然不能说就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至少情况能有所好转。这是自家的孩子,说转学就转学了。要是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转学容易吗?找个学校求爷爷告奶奶的。老师说啥就是啥。心疼孩子但还得说叫老师管着吧,别惯着。
  老师也是人,个体存在差异很正常。
  但是能叫老师少因为经济的因素分心,生活有保障,这是最基本该做到的事。
  在说给清宁转学的当天,林雨桐就找了老孙,说了这事。今年不管如何,哪怕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教师的工资得足额补发下去。
  全县没有哪个乡镇做到了这一点。
  因此这个决定,又是一个风口浪尖的决定。说出口的话就得兑现。林雨桐还说了,“中学可以面对全社会招聘老师。”
  不过给予的其他待遇,就只全额工资这一点,好些老师都开始找关系,想往开发区调。
  何小婉催老三:“去找桐说说呗,小山跟他媳妇,要是调过去,咱连买房的钱都省了,没听说吗?那边给分房的。”
  老三不去:“你也别去!不是说了吗?是招聘!招聘懂不?就是得满足人家的条件。最低也要大专毕业。小山是中专师范学校吧,根本不够资格。还有啊!别说函授,人家说了……要全日制大学……不懂别掺和……”
  “那人家也说了,还要教学经验丰富呢。”何小婉就推了老三一把,“有那退休的肯定没那么高的学历,不也要吗?”
  “人家有职称的。”老三其实也不懂。是给俩孩子补课的这位家教老师说的。他就是大专毕业的,去应聘了,然后应聘上了。也没走门路嘛。桐连这老师的名字都不知道。她也不管这么具体的事。
  那些退休的老师,开发区返聘回来。给的待遇很好,经验丰富的老师人家都要的。
  “去小学也行啊。”何小婉见老三忙着整理货,就从他手里把东西给夺了,“那两口子是中学老师,去了教小学这总成吧。”
  “他在学校教政治课的,在中学那还是主科。到了小学,他去教啥?”老三又把货抢过来,她不会整理。
  “小学不就那点东西,他还不会教了?一二三四五看我能教不?”何小婉挡住放货的架子,不叫老三放,瞪着眼睛就等着他答应。
  “他会教?”老三往回一退,往装货的袋子上一坐,“那我上次说清辉在他舅那学的还不及格,换了个老师咋回回都在九十以上呢?你是咋说的,你说他舅舅又不是教数学语文的。现在这话头咋改了呢。”
  “我弟不光教政治,不是还教初一的英语吗?”何小婉拉老三,“说真的呢,不是在这里跟你闲磕牙。”
  你弟弟那初一英语是拿着磁带自己学的。磁带还是我叫人从省城捎回来的。
  老三正儿八经的说:“要是啥条件都符合,那我不去跑这一趟,是王八蛋!就是桐给人家说句话,那也好说。反正够条件嘛,对不对!可这不是不够条件吗?桐为啥说从全社会招聘呢?就是要办名校的,不要那滥竽充数,也不要那些关系户。她定的规矩她第一个去破坏?不像话!你这是为了你弟弟的饭碗要砸桐的饭碗。”
  “咋说的那么严重那么难听呢?”何小婉黑着脸,“都是自己人……”
  “等等!”老三站起来,看着何小婉,一字一句的道:“桐跟咱们是自己人没错,但是跟你弟弟真算不上是自己人。这不能就划上连等号。”
  还连等号呢?
  跟着孩子听家教上课还学会新词了!
  何小婉就说:“那桐能给赵爱华那俩八竿子打不着的孩子安排工作,咋就不能给我亲弟弟说句话呢?”
  还讲道理不讲道理了?
  “安排俩孩子,她赵爱华拿清雪清雨当宝贝疙瘩。”老三冷笑一声,“给你弟安排了,你弟把咱家孩子当啥?”
  人家知道知恩图报,你弟弟呢?
  理所当然!
  我这当姐夫的都能为你上学操心。你是孩子嫡亲舅舅,过问孩子两句怎么了?我能亏待了你?
  不过也没心思计较这个!不会来事嘛!计较啥啊?
  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大家都不好,就自家好是吧?
  那说明自家的问题更大!
  人就不能只那么想。
  谁的心都是偏的,理自然也都是向着自家人的。这都不用问的事。只看心里跟谁亲了。
  老三就说这个道理:“你跟你弟弟是亲的,我跟我弟弟也是亲的,你为了你弟弟的饭碗,我也为了我弟弟的饭碗。我理解你的上蹿下跳,你也该理解我的不得已。相互理解理解,行吧?”
  理解不了!
  何小婉往出走:“你不去我去!”
  “何小婉!”老三扭头喊了一声:“你要是敢去,咱俩就离婚。你弟弟是弟弟,我弟弟就不是弟弟对吧?这些年了,我家人到底还不是你的家人,是吧?”
  何小婉莫名其妙的看老三:“你这都说的是啥啊?不是自家人我干啥找桐去。不就是觉得是自家人,才去的吗?”
  自家人就是要被坑吗?
  如果这事反过来,你能为了我弟弟去求你弟弟吗?
  老三这么问,何小婉理所当然的点头,“这不是废话吗?有能力搭把手的事为什么不帮呢?”
  老三眨了眨眼睛,觉得两人的思维不在一条线上。
  他喘了一口气粗气,尽量叫自己心平气和,“你看这样行不行,等我这边收拾完了,回家一趟跟小山谈谈。看他是怎么想的。你这又是初中又是小学的,完全是没谱。你来之前,跟小山两口子说过了?”
  “没有啊!”何小婉白了老三一眼,“我就是来的路上听人家说了一耳朵,才问的。”
  “那你就跟我吵!”老三真被气炸了,“你连人家的意见都没问……”
  “问啥啊?”何小婉理所当然,“啥好啥坏分不清楚吗?那是我弟弟……”
  “可你弟弟娶媳妇了!”老三瞪眼:“这娶媳妇跟没娶媳妇,是俩样!没娶媳妇,长姐能当家!娶媳妇了,你就一边去,少惹人嫌。人家家里得是媳妇当家。”
  你个大姑子跟着掺和什么的?
  何小婉愣了一下,“哦!你要这么说,也对!”这话她能明白。就跟老三想出去干嘛,哪怕这些兄弟都赞成,也都会先征求自己的意见是一样的道理。没结婚,哥哥就能当弟弟的家。结了婚,就得先问弟弟媳妇。
  是这个道理!
  “你这么说我不就知道了。”何小婉白眼一翻,“那我回去问问。”
  “你问啥啊?”老三赶紧拦了,“你对人家那招聘知道多少你就问。你别管,晚上我就回去,我自己去问。”
  对老三何小婉是信任的。他说问肯定就会问。
  老三其实回去的时候挺多的。骑摩托车要是速度快,不用半个小时就飙到家了。打个来回并不费事。
  两口子这半年,吵的时候不多了。
  回去的时候去了英子的饭馆一趟,门口的烤肉还挺红火。
  老三停下车,跟英子说:“二姐,叫滩底下那些养鱼的,给天天送鱼来,多点花样。菜也能烤。要啤酒吗?我有路子,回头叫人给送货。”说着,顺手拿了一串烤肉吃着,“我二哥也是,也手艺拿到县城去,赚翻了都!”
  英子递给他一串,“你二哥是离不开庄稼地。跟你不一样,我呢,守在家门口,赚几个算几个。这世上的钱多了去了,咱能赚完不?”
  老三赶紧告饶:“您又变着法的教训我。知道着呢,我这不是天天往回跑,也差不多吧。”
  英子看着那摩托就点头,“还得是日子好,搁在以前,走着来回,可得类死个人。哪里像是现在,一个小时打个来回还得是轻松的。你开的慢着些。”
  老三一边吃这,一边应着,又不时的跟过来喝酒的熟人打一声招呼,这才骑着车一溜烟的跑了。
  坐在最外围的被喷了一桌子的土,这些以前都跟老三是一块玩的,如今被这么故意的对待,也不恼,指着老三离开的方向就笑骂:“金怪!你这孙子给我等着……”
  这个说:“瞧!都是土,吃不成了!”
  那个说:“就你讲究多,忘了挨饿的时候,地上捡啥都往嘴里塞的日子了。”
  英子端了一盘子卤好的下水送过去,“吃吧,这算到老三账上。”
  哪里是算到老三账上,明显就是白送的嘛。还非得给老三脸上贴金。难怪老三把嫂子叫姐呢,是不一样。
  “二姐,您看又叫您破费。”这么客气一句。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