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位也是这样。
显然是事先已经听宋文静介绍过连翘是个女子了,所以两人并不惊讶乔琏是个年轻女子,相当镇定地作了一揖。连翘也福了福身,道了个安。
这两人并不是宋文静如今手下的作者,但是曾经都在宋文静手上混过,后来宋文静手上好作者太多,资源不够分了,这才分出去。即使是这样,两边也一直保持着非常好的关系,来往是依旧的。
能被宋文静介绍,那自然是一时人杰。‘黄龙阁主’陆心远年纪稍大,大约在三十岁上下,沉稳儒雅。见到连翘真人之后其实还是有一些惊讶的,但是他神色坦然,这惊讶也显得非常细微。连翘知道他,靠着一部类似武侠题材的《刺客任不宜》出名,专写这一类题材。
因为题材单一的关系,很难突破这一类题材的天花板。不过凭借固定忠实的粉丝,小神位置还是稳稳站住的。
‘山阴亭旧友’金凤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投入这一行也不久。才刚刚凭借一部市井小说成名,这种题材相当于后世的都市小说。虽然这时候还不能说什么地位,但大家普遍对他的未来比较看好。
大概是年纪小,又或者是本性如此。金凤没有陆心远那样沉得住气,见到传闻中的‘乔琏’竟然是一个这样年轻的女孩子之后,即使因为宋文静的提前告知没有那么惊讶,可是好奇心是不可能抑制住的。
才互相认识就开始问东问西,问的都是她写作上的事情。连翘一一作答,然后随着他的没完没了,连翘这个正主并没有什么反应,反而是许文华相当干脆地打断道:“话多吗?我怎么不知道你有这样多的问题?”
金凤往太师椅的大靠背上一靠,摊摊手:“呵呵,好奇呀!这可是乔琏先生,之前大家都是讨论过的,这时候见着人了当然有话问!”
金凤虽然是个小字辈,但是对许文华并不犯憷。宋文静可以作证,这是一个和许文华当年一样无法无天的小鬼。
金凤的发色属于偏浅的那种,如果是个女生,肯定会被说成是‘黄毛丫头’。他的黄毛明显不是营养不够,而是天生这样。而且皮肤也很白,和女孩子差不多——说真的,这样看起来比真实年纪还显得小了。
说着金凤又侧过头看着身旁的连翘:“而且现在《权柄》快要完结了,完结之前最后一段高潮迭起,密不透风地叫人喘不过气来!而《神仙书》正要铺开,奇的不得了。乔琏先生此时是炙手可热的人物,我当然有各种话要问!”
作者终究是写小说的,这个时代虽然已经有了一些炒作的技巧,但是相比后世,无论是技巧还是平台,那都是多有不如的。在这种情况,最最根本,威力最大的还是小说。头条什么的,靠买靠营销靠炒作得不来,业内头条只能是最近小说热度最高的作者。
乔琏虽然从不露脸,但是耐不住她小说出镜率高。《权柄》不用说了,她人来了苏州没错,但是小说还在《朝日报》上连载呢!而且因为这部小说的格局宏大、气魄不凡,题材也是这个时代少见,但是大家又很关注的——对于官场题材,老百姓其实一直都是有兴趣的,差的只是写得好写的真的作品。
这一点看连翘穿越前某部年度神剧《名义》就知道了。
如今《权柄》到了收官时刻,依旧是不疾不徐,没有丝毫要崩的嫌疑。讲真的,对于这种大格局小说非常不容易。若是结局依旧能保持住前面的水平,这无疑是一部神作了!
东华书社的李昌德最近还告诉她,正准备《权柄》完结之后将整部《宦海》向北方运作...主要是京城。毕竟是天子脚下,最普通的老百姓都非常关心政治,《宦海》可是非常对胃口的小说。而一百多万人口的京师,又没有读过报纸内容就不买单行本的,想也知道是多大的市场了。
只不过北方不是东华书社的传统势力区,小打小闹也就算了。打算大卖一套书,中间没有人出来捣乱(比如说卡分销的脖子、盗版这类),这必须得和那边的某个书社合作。总之正在商量中,进展良好。
至于说《神仙书》更不用说了,《朝日报》的影响力实在不能和《新竹》这种报纸相比。若是没有东华书社出单行本,恐怕《宦海》的影响力也达不到如今的程度。可是轮到《神仙书》就不是这样了,依托《新竹》以及《新竹》所在的三吴报馆,整个江南地区迅速进入状态。
《新竹》辐射到的地方当然从报纸上读《神仙书》,而《新竹》所不能及的也有《三吴报馆》那些卖的更远的月报、旬报大力宣传。自家作者当然自家捧,这些地方晓得了《神仙书》的大名,东华书社再一配合,迟于报馆发行的单行本立刻就能发力!
此时正是江湖无人不说‘乔琏’呢!
第188章
金凤说起连翘的几部小说简直眉飞色舞,看来是真心喜欢了。
“那昆仑种种实在让人瞠目结舌,也不知道乔琏先生你如何想出来的!”金凤也不是来虚的,开始絮絮叨叨说起《神仙书》中最新的内容连载来。
经过这段时间的连载,《神仙书》渐渐铺陈开了,主人公陈贤等待进入昆仑这一段时间没有什么好说的。借住的人家只是普通人家而已,除了照顾陈贤的生活,其他交往并不多。
陈贤每日对着书籍学习,再不然就是通过书铺去到博物街闲逛。倒是通过那些书籍中零星的关于历史的描写,读者大概知道了这个奇幻世界形成的原因。
大概是说上古时候,天地之间灵气充沛,很是诞生了一批大能。这些人自己摸索,有呼风唤雨的能力。普通人崇敬他们以为神。不过此时只不过是法术的初级运用,只不过是因为法力强,所以做出来的事情令人惊诧而已。
随着一代代地传承,越来越成体系,这些人中做出了大事的都被人奉为神仙,流传在了神话中。
不过他们其实并不是神,活得比普通人长久,所以普通人以为他们可以长生不老。实际上并不是,两三百岁也就是他们的极限了。只不过上古时候人的寿命本来就比较短,数代之后往往‘神’还活着,这就给了他们一种错觉。
而随着时代变迁,灵气越来越弱。特别是在三四千年前一次巨变,灵气猛然消减,从此之后难出大能,这个修仙世界也就有了如今格局的基础。好处是这次大消减之后,灵气也维持住了稳定,并没有进一步消减的意思。
三四千年前正是初代王朝与次代王朝之间,这之间有类似于《封神榜》故事一样的封神之战。此时‘神仙们’还能襄助王朝打的十分热闹,而自此之后‘神仙’进一步弱势,偶尔在普通人之间留下逸闻,往往也就是逸闻了而已。
这之间比较有意思的是千余年之前修仙界的一场内乱,起因是两种不同的观点之争。其中一方认为应该继续对皇室官方进行影响,这样就不用发愁他们这些人的供养了,自然有天下人忙碌。
修仙者修行必须专心,而他们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神仙,普通人需要的东西,衣食住行,他们一样不能少。甚至因为修仙的关系,对某些特殊资源的需求是更多的。
但是另一派认为修仙界应该独立出来,自给自足。这方面则是因为供官方驱策没有好下场就算了,更关键的是对修仙界的帮助根本没有那么大!
历史上重用方士的皇帝往往是为了求取长生,那么方士真的有长生给皇帝吗?没有,没有的。甚至因为皇帝是普通人,很多对修仙者有用的丹药对他们是没有用的。偶尔能遇到一个擅长炼丹的,弄出一些强身健体的丹药,这就是极限了。
修仙者不能满足皇帝...而且还有很多骗子之流冒名方士幸进,修仙者在被统治者使用的同时也被怀疑着,在官方的名声也越来越坏。
这种情况下,最多就是个别的修仙者获得了一些资源,其实整体看来修仙界并没有什么变化。相比起想方设法地融入其间,还不如自家关起门来想办法。
这两种看法都有,经过一场内战之后损失不小,然后分道扬镳。一边选择了形成自给自足的体系,另一边更加积极地融入世俗当中。
改变历史的事件在此时发生,因为当时的方士乱政事件(这个世界的历史上是真的有这个事件),民间怨声载道,新的皇帝登位之后对方士实施了抓捕、坑杀的政策,一直时间民间真假方士死了不少人。
其实乱政的方士并不是真正的修仙者,真正的修仙者很少有对权力感兴趣的。他们的目标大多是精诚修炼,延长寿命,然后能够研究各种法术...其实有点像后世的科学家。
乱政的都是一些并没有真正法术,醉心于权力的投机者。但是最后波及的时候一个都没有放过,不只是平常骗点小钱的方士,以及那些潜心清修,然而没什么卵用的普通人。还有真正的修仙者,因为他们平常行走在世俗中间,天下下了坑杀令,为了拿到赏金,很快就被人出卖了!
真正的修仙者是有法术的,但是并不是有大能的神仙,猝不及防之下还是有很多人死在了这场坑杀当中。而活着的修仙者终于心灰意冷,找到了当年已经分道扬镳的另一批修真者,两方合二为一,揭开了修仙者的新历史。
修仙者开始了隐世之路,其中有很多项改革,这些政策让他们形成了自己的小社会,并且自给自足——主要其实是各种法术的研究,类似于科技进步,让他们不再依托于普通人的供养。
这里着重提了一下昆仑的建立,按照《神仙书》的说法,昆仑山在上古神话中是神的居所。这话其实是正确的,因为昆仑山的灵气非常充足,很多上古‘神明’就在这里修炼。
不过这里的昆仑山并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哪一座山,这也是为什么屡有关于昆仑山的记载,然而现实生活中一直没有所谓的昆仑山。其实昆仑山是一座天然形成的小世界,须弥纳于芥子。
用后世的说法是空间,此时因为佛家的概念,干脆就称呼‘小世界’。
小世界可以通过法术人造,只不过这种小世界往往很小,做一个可以放所有行李的小荷包就是极限了。也只有天然形成的洞天福地中,才有可能有足够大、足够稳定的‘小世界’。
三四千年前,灵气忽然减少,昆仑山小世界也没能逃过,甚至小世界还毁损了一部分,只剩下原本三分之一大小了。自此之后,昆仑山被修仙者废弃——难怪那之后再也没有关于昆仑山的新闻了。
而修仙者决心隐世之后,这些天然的大型‘小世界’就被利用了起来。就算没有充足的灵气,那也是天然的隐藏地啊!这种小世界如果不是修仙者用特殊法门,普通人只有在极其偶然的情况下才能误打误撞进去。
这也是偶尔有些《桃花源记》一般的流言流出的原因。
而昆仑山哪怕是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大小了,在众多小世界中还是算大的。再加上自上古以来‘昆仑山’具有的不同意义,这里很快就建成了一所修仙者学校,再到后来成为了大学城,就如同剑桥市一样。
昆仑山仙府各个学院散落其中,另外还有一些服务于大学城的存在也是应有之义。
昆仑山仙府用来培养修仙者的下一代,毕竟他们都是一群不能长生的人,所以有下一代传承意志,接着研究法术,这就成了很重要的事情。
这一段历史的描写很有意思,差不多是和这个世界的历史结合了起来。包括上古时的一些神话有了别样的解读,早期王朝大战中也有很多关于能人异士助阵的传说。至于千余年前的‘方士乱政’,以及之后的方士大追捕,都是确有其事的。
而在那之后,因为这场大追捕,方士确实衰落了下来,历史上也少有关于他们的记载了。
单看历史,这些事是说得通的。而结合修仙者世界的历史,这也说得通,这就给读者更强的真实感。这其实是金庸先生写武侠小说的套路,与历史结合起来,让人有一种更加真实的感觉。
读者看到这里啧啧称奇,行内人也觉得写的精妙。这一段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让修仙者世界显得‘真’,也是对他们现在的生活状态做出一个解释。为什么要隐世?又是怎么形成这一套体系的?所谓昆仑山又是怎么回事?
而在这之后,去到神奇世界的旅程正式起航,一切开始于一场‘跳井’。
没错,就是跳井!
按照路无涯教陈贤的,天下河流终归于忘川。就算地上不归于忘川,地下的暗流也是会归于忘川的。等到了学生去到昆仑仙府这一日,忘川就会临时有修仙者施法,能够破开空间,使得每一处流水都能成为一个穿越点。
只要是本身有仙根的孩子,携带上纸鹤传书,入水的一瞬立刻就能被传送至忘川河岸。而在这里,有一艘九层龙船已经等着所有要去到昆仑山仙府的学生了。
水井底下就是一条地下暗流,所以陈贤决定跳井。然而说是这样说,真等到了要跳的时候还是会犹豫的。望着幽深漆黑的井底,陈贤回想自己经历的这些神奇的事情,最终选择了相信,跳下井去。
还没有等他感受到井水的凉意,他已经好好地站在一处岸边了。本来向下坠的力道没有卸尽,再加上根本没有准备,一下就跌坐在地。
拍打拍打身上的灰尘,陈贤这才看清了周围的景象——这里像是一个大厅,这是一个十分幽暗的所在,但是顶部和周围镶嵌了或大或小以灵气为‘电源’的灯,所以看起来仿佛是白昼一样。他落地的地方是大厅的一个角落,底下有他看不懂的符咒。
不过看周围不断的有人忽然出现,陈贤很快学着别人的样子离开了这个角落。
周围的人来来往往,所有的人看上去和普通人没有差别,但是细节处暴露了他们的不同。有的人肩膀上呆着一只青鸟,那只鸟儿的样子绝对不是凡鸟。有的人则是控制不住自己身上变出一点什么来——头顶的耳朵、脸上的鳞片、屁股上的尾巴,等等等等。
这种稀罕事连博物街都没有的,陈贤看的目不暇接。不过他没有忘记自己是要上船的,所以一直跟着人流走...终于见到了,路无涯口中所谓的‘九层龙舟’。
确实非常震撼,这是一艘非常大的船。虽然相比普通的海船还要小,但是在陈贤看来已经是一艘很大的船了。更重要的是这艘船有九层,看上去就非常厉害了,不是普通的船可以相比。
其实普通的船有九层,以此时的技术根本做不到,也没有那个必要。不过这是在修仙者的世界,就不用讲究这些了。而且这艘船没有船帆,也不用灵气等动力驱动,而是全靠一头巨大的海兽拉船。
这是一头陈贤从来没有见过的、全身覆盖着鳞片的海兽!而这头海兽会带他真正进入那个‘神仙’的世界!
第189章
九层龙舟相当气派,何况还有这种只在神话中才能听说的海兽拉船!只这一个照面,就足够让陈贤觉得目眩神迷的了。同时关于九层龙舟、海兽、忘川的描写也极尽想象,完全就是按照连翘头脑中后世玄幻大片中的样子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