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文豪——三春景
时间:2019-05-16 05:52:01

  有的时候无事也要往暧昧信号上靠。
  见连翘一脸的一言难尽,张贵子惊讶起来:“难道到如今你都没有一个看得上的男子——你可是在苏州,那里多少好男子啊!我在报纸上都看到了,好些与你同行的先生爱慕你呢!”
  报纸上挺喜欢登一些知名作者的逸文的,张贵子在嘉定也知道不少。
  连翘无语了:“那些东西你也信?”
  张贵子振振有词:“为什么不信?难道那些先生对你没有好感?”
  连翘无话可说,这话可不能否定,因为确实有很多同行对连翘抱有好感。甚至只要连翘点头,立刻就能迈入婚姻殿堂的也不是没有。
  不过连翘始终认为在这件事上她和古人有认知上的偏差...古人其实有的时候比现代人还要恋爱脑。
  如果是现代的话,男女之间可以是单纯的朋友关系,也可以是欣赏之情等等。但是同样的情况出现在古代,这个故事很快就会蜕变为一个爱情故事......
  这其实恰恰说明了感情上面较现代人压抑的古人对情感的认知不足...只要有一点感情就可以达成婚姻成就。不过仔细想想也不是不可以理解,毕竟怎么都比盲婚哑嫁毫无感情基础要来的好。
  那些人对连翘所谓的倾慕,只有一少部分真的是男女之间的那种好感。绝大多数要么是在长期相处中有了一种朋友的感情,要么就是崇拜她(这是粉丝)、欣赏她(这是同行)。
  连翘毫无姿态可言地翻了一个白眼:“行吧行吧,你乐意怎么想就怎么想。”
  连翘这个姿态倒是让原本只是调笑揶揄地张贵子有些认真起来,定定地看着连翘,手上不自觉地拧着手帕:“我原来以为我才是个对男女之情无动于衷的,你当时说的那些只不过是小孩子不懂事。后来经过守业追求,不多久就投降了,我才知道是我自己多想了,或许我也是小孩子不懂事。”
  “现在看你这样,这才知道或许当初不是想错了,而是想反了。我是小孩子不懂,而你是真的无动于衷——只是,只是这是为什么呀!”张贵子拧着眉头。
  张贵子有父母婚姻失败带来的阴影,以至于一开始的时候对男女情意、嫁人、婚姻生活等等,这些都提不起劲来。而连翘说自己也是这样,张贵子其实心中怀疑连翘只不过是小孩子的迷茫,毕竟连翘身上实在是找不到理由那样。
  连翘的爹很早就去世了不假,但是确实与姨妈是一对恩爱夫妻...不然姨妈也不会不再嫁人了。
  连翘不知道该怎么和张贵子解释自己的心态,她其实根本解释不了。
  见连翘沉默下来,张贵子真的有些着急起来——她现在很幸福,所以也希望连翘幸福。虽然说幸福不一定要和婚姻挂钩,但是对于一个普通的古代女子来说,这两者之间关系可大哩!
  张贵子或许更早时候,对婚姻有恐惧心理时也曾觉得不嫁人蛮好的。如果没有外界的目光,女子一个人生活反而更加幸福。但是当她沉浸在婚姻的美好中的时候,观念已经发生变化了。
  “没有一个男子能让你些微动心,一个都没有?”张贵子不死心地问道。
  连翘沉默了良久,久到张贵子都要放弃了的时候,忽然听到连翘道:“也...也不是。”
  张贵子大喜过望,连忙打起精神道:“那是谁——不不不,我不问,你说说看你们是怎么回事儿。”
  怕逼迫地太过反而有逆反心理,张贵子自动修正。
  不用说出对方是谁这一点确实让连翘更加放松了一些,或许是因为这件事她也想和人说一说,所以顺着这时的氛围慢慢吐露了自己内心的秘密。
  连翘笼统地说了一下,大概介绍了一下,对方和她是同行,平常交往比较多,对她表示了相当的好感。一开始她对对方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情,只是时间长了,慢慢就有了一些感觉。
  “你们没有对彼此坦诚过心意?”张贵子发现了一个问题。
  连翘低低的‘嗯’了一声:“他其实说过几次近乎坦诚的话,但真的完完全全的坦诚是没有过的,至于我、我其实很不好,因为我只是默许这一切罢了。”
  张贵子在脑海中渐渐勾勒出这两人的情况,互相倾慕,男子更加倾慕女子一些。出于性格以及其他很多方面的原因,总之两人都没有彻底说开过。不过到这里并没有什么问题,渐渐发展的话说不定也能水到渠成。
  让张贵子不解的是,连翘现在说起对方非常消沉。
  “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儿么?”
 
 
第324章
  连翘怔了怔,她没想到贵子这样敏锐。转过了头不去看张贵子的眼睛:“总之就是这样那样的事情...其实都不是要命的事情。”
  当然不是要命的事情,其实仔细想想那件事,其实真谈不上有多重要。说到底,那不过是一次小小碰撞,碰撞中连翘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也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所做的事情所说的话让对方难做——然而生活中让彼此难做的事情还少吗?
  结一段缘不容易,那种拿相亲或者交往相处当走过场的也就算了,真想培养培养感情,确定对方是不是那个适合自己的人的,都要做好准备深入了解对方。而就是这样一了解,磕磕碰碰,彼此之间的不适应就没办法避免了。
  这个时代的人比现代来的含蓄,人与人之间的摩擦也没有那么直白,但是磕碰肯定是有的。着急起来,吵架、口不择言,甚至更过分的事情不是没有,但只要割舍不下这段缘分,最后还是会走到一起去。
  说到底,连翘之所以会在这件事之后逃避地这样严重,一个是对许文华的愧疚。她不是愧疚她当时的反应让他难做,时间回转她面对当时的情况会做一样的事情,她只是愧疚对方对他心思那样重,她与之相比差得远了。
  另一方面她觉得自己现在的状态很成问题,根本不适合立刻去处理这件事——她没办法理清楚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在此之前她其实是被动地推着走到现在的位置,其实她是真的没有做好准备,在这个让现代女孩没有安全感的古代接受一段感情。
  “既然是不要命的事情那便要好好处置啊,你们两个该彼此体谅才是。”张贵子忍不住道。
  连翘却只能微微摇头:“不是那样简单的,我现在没有办法处置这件事。我现在去处置这件事,只能是从此以后不再交往了...那才是真正的不负责任。”
  张贵子没有一刻比这个时候更加清楚其实她与连翘是两个世界的存在,其实她和普通的妇人没有什么不同,每日惦记的是丈夫、孩子、家里的开销与进项,只不过以前做姑娘的时候看不出来而已。而连翘,她绝不是惦记这些的人...
  不过看着连翘苦恼困扰,她又释然了。
  似乎他们这些‘不落俗套’的人就是这样,别人看来顺理成章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就值得百般思量了。更麻烦的是他们会随着思考的深入越来越出不来,最终自己将自己逼到了避无可避的角落。
  这是属于他们的困境。
  而张贵子自己满意自己现在的生活,所以没什么好说的,甚至可以说是求仁得仁了。
  “我是没有法子体会你如今的处境了,不过事情总是要着手去处置的。另外,不管有什么缘故,又有什么别的考量,总之两个人能互相倾慕,这本就是不容易的事情了。仔细想想互相倾慕的心情,然后再做出决定,这是很重要的。”
  “仔细想想互相倾慕的心情...”回到家,连翘回忆起张贵子与她说的话,也是叹了一口气。
  不得不说,确实很多时候张贵子是无法理解她的内心的,但是这一句话却是说到点子上了。如果那种互相倾慕的心情让自己觉得很美好、很重要的话,那么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要轻易地去扼杀它。
  这种思考的方式其实是拨开了周围很多干扰的因素,直接指向了最本质的地方。
  离开张贵子家之前连翘和她保证——其实就是对自己保证,这件事她一定会认真处理的。逃避并不是全部,她迟早是要去面对一切的。
  不过面对所要用的时间可能会长一些,现在让她去处理这件事,她连自己的心情都没有处理好...而最近她又要去京城,这也算是一个好机会了,趁着这个远离苏州的机会她有大量的时间可以想清楚自己的情况。
  而在这之前她也不可能真的就不踏足苏州了,实际上她马上就要去一次苏州,为了《鸳鸯蝴蝶剑》稿件的事情。
  自张贵子家回来之后又赶了十来日的小说,《鸳鸯蝴蝶剑》这部起源于一部赌约的小说总算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而这里才完成,她就要马不停蹄地赶到苏州,将所有的稿件交给宋文静。另外还约了沈钰见一面。
  虽说到时候搭他的便船去京城,直接按照信上说好的时间、码头去就好了,沈钰已经让人安排好了一切。但是连翘始终觉得自己得亲自见他一面表示感谢,人家帮了你的忙,对自己是一个很大的恩惠,甚至可以说是解了自己的燃眉之急,难道因为这对于人家来说是举手之劳,就可以轻轻带过?
  带着文稿,连翘回了苏州。没有一点点预兆的,直接去到了三吴报馆找宋文静。宋文静在报馆里看到连翘真是屈指可数——作为一名知名作者,他们不像普通作者一样需要常来报馆听编辑的修改意见。同时连翘作为勤奋的典型,也不会有卡着死线过来报馆交稿的经历。
  说起来她对三吴报馆还挺陌生的。
  宋文静见到连翘的时候十分吃惊,连忙领她进了一间小厅,在小厅门上挂上‘已用’的小木牌。这才关心道:“连小姐上次走的匆忙,说是老家有急事,也不知道事情处理的如何了...若是有什么为难的一定记得与我说,我本就肩负着替连小姐排忧解难的职责。”
  宋文静这个话连翘是相信的,他一向这样真诚。
  连翘将装着文稿的一个厚厚牛皮纸袋递给宋文静:“这是《鸳鸯蝴蝶剑》剩下的所有文稿了,这些日子我在老家已经完成了。”
  宋文静大吃一惊,也不去看文稿的内容,只是将文稿放到一边,观察连翘的神色:“到底是什么事儿,连小姐的存稿还有许多,怎么这样着急赶稿了?”
  连翘这样反常,他是怕连翘遇上什么难处了。
  连翘只能轻轻地摇头:“其实没有什么大事,只是我很快就要离开苏州一段时间了,怕《鸳鸯蝴蝶剑》的小说不好寄回来,干脆临走之前写完,这也是不麻烦你和报馆的意思。”
  “离开苏州!?这是怎么说啊!”这种特意用来待客的小厅其实是用很薄的木板子隔出来的,隔音效果不是特别好。在这里谈事情的时候一般都会注意这种情况,刻意压低音量。但是宋文静这一声十分大,甚至有些破音,可见他是真的惊讶了。
  连翘也不知道该不该将家里的事情说出来......
  不过宋文静是可以信任的,要去京城的理由也没有什么哪里不能说。所以连翘也只是稍微考虑了一下,然后就道:“是要去京城。”
  说着将连守信找到家里的故事说了一遍,顺便科普了一下他找其他亲人的过程。这样再提出自己要去京城,就很好解释了。
  宋文静听故事的过程中也渐渐镇定下来,听完了故事也是感叹:“你大伯可真厉害!重情重义还有本事!运气也很好,有的时候没有运气做得再好也是一场空。”
  茫茫人海中将四散天涯的每一个兄弟姐妹的下落都弄清楚,活着的去京城,死的也至少知道了情况。
  实力与运气缺一不可。
  然后对于连翘要离开苏州的事情也算是有了了解,对此他是没有什么话说的——于情于理连翘肯定是要去的。而连翘在去之前甚至将自己连载的小说的完成了,这就更没有话说了。
  宋文静只能叮嘱了连翘几句路上平安之类的,然后拿着手上沉甸甸的文稿就陷入了沉思。这当然不是他对文稿有什么怀疑,只是他想起了一件连总主编都特意向他提过的事情,那就是连翘和报馆的合同得赶紧续起来了。
  当时连翘来苏州的时候就和三吴报馆签订了文契,文契是部头约,说定了连翘得给三吴报馆写三本长篇小说。这三篇长篇小说在完成之前,连翘对外面的报纸投稿,只能是非小说的文章,或者短篇小说。
  而到现在为止,《神仙书》、《江湖》已经完成了,《鸳鸯蝴蝶剑》则是连载正热,根据连翘的连载速度,要不了多久部头约就完成了!
  其实三部长篇小说的部头约足够报馆束缚一个作者五年到十年了,然而换到连翘身上,这个时间变得非常短暂了。报馆不得不在这么早的时候就开始想办法,至少应该争取续约。
  不过这个时候的续约就和之前不一样了。
  连翘如今也算是执行完了一轮合约了,按理来说待遇就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半等。又因为地位的提升,如今已经是不折不扣的大神级别了,顺势也是要提高待遇的。这个时候续约,不只是提高稿费或者小福利那么简单,还有更多的合约内容要修改。
  譬如所谓的三部小说部头约,这在连翘如今的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连翘现在不可能接受这种束缚,只能是一部一部地签约。
  手上捏着文稿,宋文静思索了良久。原本他是觉得事情还有时间,不必那么早提续约。然而现在连翘将剩下的文稿全都送上,提前结束了合约,而且人也要去京城了,这让他有了相当的紧迫感。
  终于,宋文静和连翘提起了合约文契的事情:“关于连小姐与报馆签订的文契,《鸳鸯蝴蝶剑》文稿完成就算是达成了。这之后报馆肯定是想尽可能留住连小姐你的...就是不知道连小姐你是什么意思。”
  “只要连小姐肯续约,有什么条件尽可以提。”
  按照连翘的性格来说,其实并不是很介意报馆的待遇。与三吴报馆合作愉快,不用商谈待遇而直接续约也不是没有可能。
  然而这次她有些犹豫了,犹豫的是她在苏州这边的空窗期会长达一年,这一年的时间会发生什么事情谁也说不准。
  想了想,她与宋文静道:“续约的事情暂时还是算了,不过我保证,从京城回来之后,若我还打算在苏州写小说,肯定是和三吴报馆合作。”
 
 
第325章
  宋文静听连翘这样说就明白了连翘的意思。
  连翘的性格他是了解的,她有一就是一,不像其他作者会用各种各样的借口来提高自己的身价,争取更多更好的合同内容。当然,这也是因为对于她来说她的地位摆在那里,没有报馆会给她太差的条件,那是自取其辱。同时也没有报馆会给她太超过的条件,她几乎已经做到这一行的天花板了,升无可升。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