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文豪——三春景
时间:2019-05-16 05:52:01

  “既然能说,那就快些说罢!还在那里吞吞吐吐做甚?”沈钰则更加不在乎,立刻催促管事。
  管事的看了一眼连翘,这才缓缓地将事情道来。
  其实事情说来简单,不过是船上两个水手与码头一个偷偷跑上船了的女子说定过来‘生意’的事情。‘生意’做完,女子立刻不认之前的价格了,要涨价!
  说实话,连翘佩服她的勇气。这满船的人都是一起的,没有人会站在她那边。这种形况下不怕出什么意外,还能强硬地涨钱...典型的要钱不要命啊!
  对方显然是在赌,赌这艘船上没有穷凶极恶之辈,属于比较有底线的客人。不然的话,说不定能交代在这里!
  这次算是赌赢了,经过一哭二闹三上吊,打滚撒泼一样的手段,那两个水手实在不耐烦了。当是花钱消灾,将钱拿了出来。
  这里的问题是沈钰不许这些水手之类的人在船上‘做生意’——要是没有这一条,船上来去的人就会复杂很多,管理也就没法做了。
  然而连翘的想法清奇的多,面色颇有一些古怪地问道:“两个水手和一个女子?”
 
 
第340章
  “两个水手和一个女子?”
  连翘说完这话,沈钰愣了愣。
  第一是没有反应过来这有什么不对劲,第二就是反应过来之后因为连翘的敏捷而...emmmm
  古代人不同于现代人,对于闺房之事既开放又保守。只不过开放是极少的方面,更多的时候还是保守的。男女之间的些许事,懵懵懂懂的好多呢,更别说其中一些花样了。
  沈钰虽说是个男子,从小家里也曾意思意思安排过侍女教导,但与大多数王孙公子不同,他在这些事上是不太上心的。对于这些事情,知道是知道,但要说精通此道,那定然是没有的。
  这时候忽然有个管事提起下头争吵的事情,说实在的,他都没有想到这句话中蕴含的事实有什么不对劲!直到连翘说话,原来那话在脑子里过了两三遍,这才明白意思。
  连翘就不一样了,虽然长这么大连个男朋友都没有过,但是好歹是现代来的姑娘。在那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没吃过猪肉也该见过猪跑的。她就算是没有看过小黄片,也在海量的网文阅读里见识过了各种‘大尺度’。
  那一句话实在是脱口而出,直到说完了这才觉得在这个时代与一个男子说这样的话是很不妥的。
  连翘不好意思,沈钰也不见得轻松。
  两个人面面相觑,忽然一起笑了起来,也就是这一笑,原先的尴尬这才消散了许多。
  旁边的管事的不解这两位有什么好笑的,满脸都是问号。沈钰笑了好一会儿,这才忍笑道:“没错,就是一个女子两个水手——去打发人给那女子钱,先把人送走再说,怎么着人家也不容易!”
  最后一句话说的意味深长,说完之后又笑了起来。
  在连翘的印象里,沈钰并不是一个常常玩笑的人,比较‘正经’。这样促狭还是第一次...笑是会感染的,她也不知不觉地跟着一起笑了起来。
  管事的去处理事情了,又只剩下了沈钰与连翘两个人。沈钰便与连翘说起了临清的一些掌故,这里毕竟是天底下有数的钞关之一,沈钰做生意南来北往不是第一次经过了,口袋里藏着许多这里的故事。
  连翘对临清也有些了解,说来有意思,她对这里的了解主要是因为《金瓶梅》这部古代奇书。书中西门大官人一家故事发生地点正是临清。因为这个,很多研究《金瓶梅》的书籍都会着重探讨一下那个时代的临清。
  这个世界与连翘原本世界的古代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里的临清和《金瓶梅》中的临清自然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可相似,甚至相同之处也不少呢!
  连翘兴致勃勃说起临清这边的特产,也说起这边钞关是怎样收税的——甚至丝毫不避讳地说起这里的钞关要如何逃税。其实也没什么好避讳的,反正她又没有做过那样的事,没人能把她抓起来。
  沈钰听的目瞪口呆,他是个本分生意人,或者说他非常有自尊。他一直认为有本事的人自然能靠正当手段赚到大钱,只有没本事的才只能靠那些见不得光的手段捞钱。说实在的,以沈家的地位,若真是想要钱,只消放出风声去,多的是人送钱上门,可是那样的钱能收吗?
  正是因为不能收那种不能收的钱,所以才选择了做生意,维持家中的富贵。结果做生意却开始赚起不正当的钱了...何必呢?
  沈钰是这样的,所以这上头的关窍虽有掌柜的之类的人给他说过,却也只是知道一个大概而已。真的具体事实如何,手段的细节处,他肯定是不明所以的。这时候连翘说这些,倒像是自己亲身经历过一样。
  连翘说的入神,没有注意到沈钰看自己的神色变得古怪起来。等到注意到的时候已经说完了,连忙住口道:“这些我也不甚了解,只不过是一些闲书里头提到过而已。”
  “呵呵。”我信了你的邪!沈钰内心腹诽。若是世上真的有这样的书,恐怕就是行内的秘籍了,怎么可能随便传播出去!
  沈钰的内心活动连翘不知道,若是她知道,她也只能叫一句冤屈了!明明是说真话,怎么就没人信啊!
  略聊了一会儿,连翘以‘不打扰了’为名,转到另一头的甲板去看风景了。
  沈钰一面回忆连翘说的那些事儿,忍不住摇头笑了起来。这时候送账册的管事拿来账册,见到自家六少爷笑成这样,就差怀疑这是被人假冒的...怕不是个假的六少爷哦!
  “六爷什么事儿这么高兴?”管事的送上账册i:“六爷,咱们在临清走的货说定了数目,只是有几样和原本计划的不一样。”
  沈钰‘嗯’了一声,打开账册的时候依旧是抑制不住的笑意。缓缓地将连翘说的那些临清钞关的事情说了,至于连翘后头那些‘装傻充愣’的话,他当然没提。
  管事的一开始没在意,听到后头忍不住赞叹:“六少爷这回请来的那位小姐实在是不一般,这些行里的事情,若不是家中浸淫于此的,实在很难有人知道。而这位小姐不止是知道,还能说的这样清楚,就连背后的道理也一清二楚。”
  “实在是、实在是,见识不凡呐!”
  沈钰嘴角微微翘起:“她的见识自然是不俗的。”
  说着目光越过甲板,看到了另一头船栏杆旁边站着的连翘。连翘此时正对着港口那许多做小吃的毯子心痒痒,虽然想吃那些东西只要让小虎下去走一趟就行了,但是小吃真正的趣味就在于自己去看去逛去买。直接等人送上来,再好吃的小吃也没多少滋味了。
  回头与吴美娘软磨硬泡,吴美娘总算是允许了她下去逛逛,但还是有限制的。要带上春儿和张嫂子两个人,而且只能在港口最热闹繁华的一条街上看看,至于两边的许多小街小巷,那是决不许进去的。
  就这样,连翘总算是没有白来临清,多少下去逛了逛,等到第二日离开临清的时候也不至于太过失望。
  临清是山东境内的重要城市,而到了山东,离直隶便不远了!路上经过好些城市,偶尔也有稍作停留的。或者为了生意,或者为了过关交税。在这一段旅程中,连翘对江南到帝国北部有了一定的了解。
  虽然这种了解依旧是很片面的,但相比起之前全然是纸上谈兵,现在多少对这个时代的国家有了切实的体会。
  这确实是一个处在蓬勃发展期的国家,有强大的政府和军队,有基本上路线正确的领导班子,有逐渐开放的民风,有越来越繁荣的经济。科技在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在进一步解放...虽然没有现代社会的很多东西,但这确实是一个好时代。
  社会在这个时段步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各种新的发明、新的学说出现,文学艺术等方面也来到了自己兴盛的春天。来自后世的连翘甚至可以想象,等到一百年两百年之后,世界进入现代社会,回顾历史,或许会将这个时代称之为‘黄金时代’!
  就像在她的世界,有‘文艺复兴’,有‘工业革命’,那是一样一样的!
  当然了,正如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做出的最精湛的总结,‘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个时代也有自己的阴暗与不能言说。
  一方面社会发展给社会成员带来福利,越来越多的人口不用担心饥馑,要知道这在古代是很难的!而现在的中产阶级能够享受到的东西,那是以前特别有钱的人家才能享受到的——生产力进步,物质极大丰富带来的结果。
  另一方面,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大量的农民只能沦为赤贫的无产者。过去他们只能在土地上被地主盘剥到死,现在倒是多了一条路,进城做工!
  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手工工场出现,在纺织业甚至出现了类似工厂的存在。这些地方都需要人,需要大量的人,只依靠城市本身是不够的,涌入城市的农民是新的劳动力来源。
  得益于儒家影响,雇主不可能将工人奴役到近代西方国家那种程度——极个别的或许有,但是整体情况是不可能那样的,因为这违背了这个社会的公认道德,一旦激发出事情来了,朝廷是能下狠手的!
  毕竟这不是资本家就是老大的国家,这个国家过去几千年的传统都是重农抑商。政府要是为了底层小民要收拾商人,几乎没有什么阻力,成本低的可怜!而关于这件事,那些商人内心也是很清楚的,所以除开某些脑子不好的,也会注意一些分寸。
  然而这就是幸福了吗?并不是!
  这其实就是从饿死一个人,变成了慢慢饿死一个人!生活在其中的人辛苦劳作,收获的是和自己劳动远不能相等的收益。然后在年纪渐渐大起来的时候一身是病,再也干不下去了。
  这些深刻而宏大的命题,这是她曾经没有想过的。主要是没有出门走一走,见到的都是自己眼前一亩三分地的东西,也想不起来这些。现在有了切身体会,自然是立刻不一样了。
  想这些东西的时候时间总是过的很快的,她甚至想过要不要在将来写一部反应这个时代的小说,就可以取名《黄金时代》之类的。但是仔细想想,这样的小说需要的笔力并不是现在的她能够有的!再者说了,写的深了说不定会犯忌讳。
  虽然这个时代没有文字狱,因言获罪好像是前朝才有的事情了。但是在一个人治而不是法治的古代社会,谁知道将来会有什么变故。
  这个题材轻易碰不得,就算要碰,也得仔细计划着来。
  也是因为这个,连翘在船上的日子写日记就更加勤快了。她必须要将自己一路的所见所闻写下来,还有自己当时最本能的反应、感触也得记下来。若是将来真的要写这部《黄金时代》,这些都是最重要的素材!
  就在连翘这样的忙碌当中,船队渐渐地越来越接近帝国的北方,最终在天津登岸。这之后人去京城就没有船可坐了,得乘车经过京城与天津之间的驰道——货物比人更加麻烦,还得入关收税,得联系买卖的事项等等。
  沈钰这个时候是最忙的,但依旧安排了人手,一共四辆大车,将连翘一行人送到了京城。
 
 
第341章
  “昨日大爷收到二奶奶和七小姐的信儿,立刻就安排了奴婢在苏州会馆这边候着!说是二奶奶和七小姐来了,立刻要将人接到府里去呢!”一个仆役姿态,穿着老绿色罗衫的妈妈满脸堆笑,在苏州会馆一下子接住了吴美娘和连翘。
  沈钰派了人手,用了三辆大车来送吴美娘和连翘两个。天津与京城之间的驰道又修的好,中间没耗费多少时间就到了京城。
  连翘是从工业社会来的,而且来的时代正好是国家大力做基建的时代,直接的后果就是她对任何超级工程都麻木了。她见过正在急速发展过程中的城市,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直插天际,宏伟的建筑物似乎见怪不怪。
  她以为经历过这些的自己再看这个时代的城池应该会习以为常,古代劳动人民确实很伟大,但就事论事地说,连翘是支持薄古厚今的,今不如昔那一套她一直觉得毫无道理可言——世界一直是在进步当中的,至少她是这样觉得的。
  但是在看到这个时代京城城墙的时候是有一瞬间的动摇的。
  这个时代的大城市没有多少,连翘一路过运河来,其实已经见了其中很多了。其中有一些确实可以称作是‘雄城’,城墙高大、结实,人站在这样的城墙下有一种渺小感、无力感。
  但是都不够,不至于让连翘产生‘震撼’的感觉。
  说到底之前那些大城的规格都不够!哪怕是苏州,也只是州府而已,城墙的形制也就是那样。再加上苏大发展当中容纳了早就容不下的人口,许多人聚居在城墙之外附近,形成了外城——城墙的存在感在这种情形之下近乎于消失了。
  但是作为这个时代最强盛的帝国的都城,京城是不一样的!
  按照国都的规格兴建城墙,无论是高度、厚度,还是城楼上的各种配备,都是一板一眼。
  现代的科技和新材料可以支持更高更大的建筑,但是古代有一点不同,那就是在某些工程上他们是不考虑投资与收益的。这些工程穷尽人力物力,用整个帝国的力量去完成,最后呈现出来的就是竭尽所能、不惜工本带来的大气辉煌!
  这就像是后世的手工艺品,即使机器也能做,做出来的样子和手工制品乍一看也没有什么分别。但仔细看,一遍一遍地触摸,总能在手工作品中感受到不一样的诚意与感动。
  经过了城门的检查,包括看母女二人的户籍资料,母女二人这才真正进入了这个国家的都城。这个时代比较开放,不像历史上的古代走到那里都需要通关文牒之类。但是作为都城,天子脚下,首善之地,依旧不是想进就能进的,总得有地方开具证明才能做到。
  这类证明也不是随便就能开的,通过这种方式帝都的人口才能得到控制!
  要知道京城不比苏州,京城及其周边并没有能力供养超过限度的城市居民。现在京城的人口就是能够承受的极限了,再多增人口,京城的物价只怕又要飞涨。而且面对天灾人祸等意外,城市的应急系统也会变得非常脆弱。
  这个入城的过程进行的比较容易,主要是连翘她们手续清楚,而且有四辆大车、仆人相送,看样子就像是有钱人家。这些守城的士兵久在京城看门,早就养出了一双看人下菜的眼睛,这种人家只要好处给到了,他们都是很好说话的。
  等到进入京城,连翘撂开车窗帘子,首先看到的就是笔直的街道,以及街道两边规规矩矩的小摊贩。这些小摊贩都将生意摆在街道两侧,没有摆在中央青石板大路的。这在苏州很少见,苏州那些做小生意的厉害的很,侵占街道和道路两边沟渠用来做生意,早就见怪不怪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