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文豪——三春景
时间:2019-05-16 05:52:01

  这是时代浪潮所认可的主题!
  连翘敢于将这个主题搬上舞台,自然有自己的底气所在!
  事实也没有出乎连翘的预料,随着男女主人公以自己的生命保卫了这段勇敢、独立、坚贞、纯洁的爱情,随着《梁祝》中最哀戚的一段奏响。四季阁场内到处都是小声的抽泣声...因为人太多了,已经明显到不能忽视的地步。
  “做的真不错。”宋志平有些惆怅,声音恍惚出现在连翘耳边。连翘抬眼看他,他只是笑着摇了摇头。
  他当然是称赞连翘!他敢肯定,连翘做的这个新戏成功了,而且是非常成功!他甚至不需要去问其他人,也不需要等明天去看市场反响。从他本人来说,不论连翘提出的这个‘话剧’有多么新潮,新潮到很多东西他并不能立刻判断是好是坏。但有一点他是肯定的,那就是这个话剧相比传统的戏曲更能打动人!
  有这个就足够了!
  他本身就是写小说的,小说在这一点上和戏曲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管怎么说,能够打动人的作品,总归是受人欢迎的。
  实际上也是这样,等到一干演员出来谢幕的时候,许多观众才意识到,男女主人公并没有死——舞台上的一切都是假的,发生在虚幻中的一个故事而已!然而即便是这样,也不能阻止他们的热情。
  克制一些地拼命鼓掌,激动的已经疯狂往台上扔东西了!
  这可不是看后世的表演,不满意可以砸东西轰人!这其实是这个时代看戏曲表演的一个习惯。如果对表演满意的话,可以往舞台扔一些值钱的东西,或者干脆就是钱,以此表达自己的肯定、喜爱、热情之类。
  连翘倒是觉得这个不错,大家都是有经验的,不太会砸到人。而相比后世,粉丝看到偶像就要拥上去拉拉扯扯,甚至‘揩油’,一不小心还有可能危害到人身安全,那可是好多了。
  谢幕完毕,拉上了深色的大帷幕,仿佛一切结束,有一种戛然而止的感觉。然而大众的热情实在是太强烈了,舞台上只能帷幕开开合合好几次,演员重复谢幕。连续谢了三次幕,实在是谢不下去了,这才彻底结束。
  谢幕的时候报幕员已经说了一番感谢大家捧场的话,又因为是话剧首演,主要演员们也说了一些感谢的话。特别是男女主人公的演员,就是陈小官和曹喜官发言的时候,底下的反应简直要翻天了!
  此时彻底谢幕,大家心情激动之余,渐渐恢复了整场,开始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四季阁。同时大都心中打定主意,赶紧去买票!还要再看几场《西京往事》,这么好看的戏一次怎么够!而且这是彻彻底底的新戏,刚才看一遍,很多地方还不熟呢!
  这些观众平常看的戏,故事走向常常是非常清楚的。所以对于他们而言,这种崭新的新戏看两遍、三遍依旧是非常有新鲜感的!再加上这出戏这样好看,哪怕就是烂熟于心了,也是有动力来刷的!
  一面收拾东西,这些观众难以排遣心中的激动,忍不住和身边的熟人讨论起来。
  “我都不知道戏还能这样演!简直绝了!”
  “没错儿!说起来没有唱腔没有身段,应该不好看才是,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特别好,能一直看下去一样!”
  有特别深谙戏剧之道的‘专家’就能发表看法:“表面上看乔琏先生称之为‘话剧’的东西简单,不用唱,也没有什么身段,一切和咱们日常生活中仿佛。实际上大有文章!人家那不是真事儿,而是演的!譬如咱们日常演个故事,哪怕是昨日发生在咱们自己身上,又能这样逼真,这样真情实感?”
  “所以说,这里头可有门道!”
  “那又是什么门道?”有人追问。
  “这就不知道了,现在哪里清楚!非得仔细再看个几遍才能弄明白——也别多想,乔琏先生是很有才气的一个人,人家特意弄出来的新戏,若是门道随随便便就能摸清楚,那算什么呢?”
  这是比较硬核的,还有一点不管那些东西,一个劲讨论剧情的。对于他们而言,那些东西都不重要,他们只管看他们喜欢的戏就可以了!
  “实在是命运弄人啊!”
  “对呀,其实不过是祖上的积怨,如今多少年过去了,早就该握手言和了。拖到如今,白白葬送了两个年轻人的性命。”
  “人生若能有这样一个有情人,经历一场这样的情爱,也不算辜负了呀!”
  “但我还是想要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
  听到这个话,其他人都是叹息!的确,人们还是本能地喜欢大团圆结局的。不过正是这种悲情的结局,让所有人印象深刻,感情也达到了顶峰,这是喜剧所不能比拟的。
  可以想见,这些今日看过《西京往事》的观众回去之后,大部分都会成为自来水,拼命安利周围的人来看戏。人就是这样,发现了什么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东西总是会忍不住介绍给熟人。
  这样一来,扩大同好,自己的爱好得到别人的认可,同时还多了一个可以一同讨论这个话题的朋友,岂不美哉!
  考虑到戏园子容量有限,最近非常长的一段时间内估计都能满座了。
  听着这些人的议论,朋友们纷纷恭喜连翘。其中梁百岁最为激动,连连道:“当初你让我替你出面买下玉梨班,我还不知道你是要做什么!如今可算是明白了,竟是要做出一番大事业!”
  郭临在一旁怜悯地看着梁百岁:“唉,真可惜,你这人离这个大事业这样近,结果也只能擦肩而过,做个故事背景了...”
  连翘捂着嘴笑个不停,好容易在大家的热烈反响里稍微平稳了一下,放下手,笑道:“你们觉得今日这个新戏‘话剧’如何?”
  “没的说的!乔琏先生的本子真是一绝,故事可把如今大多数戏曲比了下去!”大家相当拍捧场。
  宋志平却是比其他人更懂连翘的意思,轻声道:“这‘话剧’当然是极好的,就算没有你这出好戏的助力,演出别的本子,大家也能发现相比如今流行戏的不同——会有很多人喜欢。不过有你的戏本子增光添彩,那自然是更添了一层火热。”
  连翘就是问的这个!她写的故事在这个时代确实是个足够震撼存在。但重点不是这个,她又不打算转行做戏剧作家,除了已经写完了的,今后的戏本子最多就是玩票写几个而已。而且话剧也不可能只有玉梨班一个班子,这应该发展处属于自己的天地。
  就像豫剧、昆曲、徽唱等等,成为专门的一个戏种,有自己的产业规模!
  如果话剧本身在这个时代没有什么前途,这些也就是水中月镜中花了。
  宋志平的话让连翘喜笑颜开,立即道:“走走走,春风楼吃大宴,随便你们点什么好菜!”
  她是这样招呼着,自己却没有往春风楼去。而是叮嘱宋志平白明星他们帮忙招待同行的朋友,至于她自己,还得顾着玉梨班这边呢!
  玉梨班这边晚上还有一场,所以这个时候不能去开庆功宴。别人都能走,连翘也不能走,她好歹是玉梨班的老板,这个时候得去祝贺玉梨班的成员们。还有许诺奖金、做出表扬...这些事看着不重要,没必要亲自去做,实际上就得她去做才行!
  很多人就是不注意这种事,最后将很好的事情弄得尴尬起来。
 
 
第417章
  “这、这是怎么回事儿啊!?”
  有人穿过四季阁所在的街道,不知道情况的都被眼前的奇景所惊到了。
  四季阁是戏园子,熟悉这条街的都知道。往常门口售票也会有一些人挤在那儿,只不过人不会特别多。偶尔有特别红的角儿表演,才会呈现出‘火爆’的氛围。不过即便是大家见过的最火爆的场景,和现在相比,那也是差得远了!
  此时戏园子售票的方式一般以当场售票比较多,提前售票比较少。想也知道了,一个戏园子能容纳的人有限,即使是下午场和晚场的票一起买,也不过就是几百张票的体量。而这个数量的票,卖的快的话一下就能卖完,根本用不着提前售卖。
  而现在四季阁前头的奇景却是刷新了大家的认识,数百人在排队,队伍从四季阁门口排到了街尾,可以说十分壮观了。
  之所以会有这种场景,纯粹是还没有到售票的时候,想要买票的人已经来了。所以前头的人没有走,后面的人越排越多。
  见四季阁门都没有开,再看看这会儿还是吃早饭的时候,围观群众忍不住道:“一个个这是上赶着投胎么?戏园子得到中午才开门,这个时候守着,还这么些人一起守着,不是傻的吧?”
  他这话说完,倒是没有等来其他人的赞同,反而是大家一直用看傻瓜的表情看他。
  “你最近是不是出京了?”
  “?”
  “若不是这样,怎么会连这件事都不知道——如今的四季阁每三日有一日演‘玉梨班’的《西京往事》,这出戏人人都想看,红透了四九城的半边天!就算没有看过的,也该知道这件事才是。”友人这样解释。
  这朋友摸了一把后脑勺,满头的疑惑:“等等、等等,我还没有理清楚呢!我这两日人是在城里,只不过料理一些家事,外头的事情没听说过——《西京往事》?不就是一出戏,至于这样?”
  说着,他手指头还指了指街道对面的排队成长龙的奇景。
  友人摇摇头:“你是真不知道了...这《西京往事》并不是一般的戏!你知不知道‘乔琏先生’?人家可是大家,写的小说再好看不过了。而这《西京往事》也是她写的!最最要紧的是,玉梨班排的戏和时下的各种戏都不一样,演出极好,大家都爱看,所以才有这样的阵仗。”
  “乔琏先生我是知道的,之前还一直看她小说哩!只不过最近家里有事,简直忙翻了天了,好些日子没看了...”说着摸了摸下巴,看着那边长长的队伍,无奈地笑着摇摇头:“若说是乔琏先生写的戏本子,我倒是有些兴趣。只不过这人也太多了,这时候去排队需要等候许久是小事,就怕等了半晌轮不上自己,还是算了吧!”
  友人露出一个‘这你就不知道了’的表情,低声道:“你若是真想看这个戏,倒也容易。你是排不上今日的票了,但你可以买别人的票啊!反正你手头宽裕,难道还在乎这一张看戏的票钱?”
  确实是不在乎的,朋友也是想到这一点,哑然失笑:“竟忘了还能这样做——也是看戏很少有这样的事儿,以至于脑子没往这上头想过。”
  友人听他这样说,立刻抬着下巴指点道:“看看吧,这等在四季阁前买票的,只有一半是自己要看的,剩下一半都是要将票倒卖出去的。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有些人从昨晚就过来排队等着了,今日票到手,转手就能翻三四个跟头!啧啧,钱也太好赚了!”
  其实就是黄牛,因为玉梨班《西京往事》的票卖的火爆,而又不是每个人都有耐心和精力提前过来买票。这种情况下,黄牛诞生,简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黄牛至少保证了只要肯出钱,还是能看上戏的。至于舍不得买溢价票的,也不是没有办法,早些过来排队就是了。若是不愿意买黄牛票,也懒得自己提前排队,那就等日后吧。等着这戏热度降下来,市场趋于理性,到时候自然会买票容易许多。
  只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应该很难。
  毕竟有那么多人想看,而玉梨班只有一个,戏园子容纳的观众更是有限。就算是每个人只看一次,潜在市场全部消耗完毕,这也是一项大工程了。
  连翘还算是注意了一下黄牛的事情——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将票价定很高,就是按照市面上一般的戏曲来的,略高两成左右。高这两成还是连翘觉得话剧的舞美、道具成本高一些,若是后来者打算跟着办话剧团,肯定也是要将票价定的高一些的。
  她现在高个两成,也是让后来者好做一些。不然她的价格摆在这里,后来者弄得更高,肯定会有人说的。
  连翘定下的票价很普通,而票价进入黄牛手上之后就飞涨。结果是他们话剧团没赚到钱,观众买了高价票,两边都没有什么好处,倒是便宜了中间的票贩子。
  这是连翘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只是即便是后世,各种手段层出不穷,其中还有高科技的辅助,黄牛依旧是无法禁绝的存在。而在这个世界这个时代,又能拿黄牛有什么办法呢?
  没办法,连翘唯一针对黄牛的也只是每人只能买一张票——如果没有这个限制,真能有人过来将所有的票都包了,然后坐地起价,大赚一笔!
  现在买到票的人黄牛和普通观众对半开,就是这一条规定奏效了。
  大家也明白这是玉梨班不想便宜了黄牛,想让观众买到便宜票,所以对于一个人一次只能买一张票带来的麻烦也表示了体谅。
  然而即使是一半的普通观众买票者,这也很惊人了!这可不是后世,大家随随便便就能因为喜欢的东西聚集起来排队,而且一排一两个小时、半天一天的也不觉得累。这个时代没有这个习惯,肯从前天晚上排到第二天的白天,这是什么精神!?
  这正是太过于喜欢了!
  而有这样一大票死忠粉,《西京往事》这出新戏确实不用愁了。
  连翘弄出来的话剧《西京往事》这些日子在京城闯下了偌大的名头!当天下午公演过后,晚场不用多说,依旧是爆满。
  得益于强大的宣传,以及看过的人毫不吝啬的安利,之后的日子通通都在爆满中。
  至于说四季阁前排队的盛况,连翘倒是没有太过在意。在她看来,这是应该的,因为有自己的死忠粉,再加上一些其他帮她宣传过的朋友的粉丝,这些人加在一起就是一个大数字了!
  光光只是这些人,就足够维持四季阁很长一段时间的爆满了。
  对于连翘来说,她其实更在乎话剧在社会上的反响如何。相比起来,《西京往事》是不是爆满,这只能说明一时的风潮而已。而社会上的反响,这才是真正能够决定‘话剧’生死存亡的关键!
  连翘请到的朋友都愿意给话剧《西京往事》写剧评,或者推荐文,这些人在不同的报纸上有自己的影响力,这些文章随便就能发表,也不用连翘费心。
  从这个角度来说,话剧《西京往事》在宣传上并不弱。
  事实上连翘也没有担心过这一点,毕竟这些朋友们的反应她很早就看到了,并且和大家交流了一番。这个时候收到的反馈大多数是比较好的,大家回去写文章估计也是挑好听的说。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