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文豪——三春景
时间:2019-05-16 05:52:01

  其实这个时候连翘也想回去了,但奈何这话和玉梨班那边一说,那边立刻求她暂时留下来。
  原本连翘的打算是她和吴美娘回苏州,玉梨班则是依旧呆在京城。等到在京城刷够了名声,然后就从京城南下,一路上进行表演,这就相当于巡回演唱会了!携京城偌大的名声,通过这样的巡演,一定能收获更广泛的赞誉。
  最后抵达苏州,到家乡好好发展一番,也算是衣锦还乡了。说到底,玉梨班是苏州班子来着,就算是现在,也多是苏州人!
  当然,在苏州发展之后,若是觉得京城比较好,也可以将来回京城。又或者更喜欢巡演扬名的形式,南下、西进、北上,怎么都好,不嫌辛苦的话,这也是条路子。本身来说,连翘并不打算将玉梨班当成是自己的私有物,限制其发展方向。
  这个想法很好,基本上玉梨班的成员也很赞同。他们正是年轻的时候,并不怕辛苦一些,也觉得到处巡演扬名很不错。只是对于连翘这就要走人,这是无法接受的!
  没错,通过《西京往事》和《欢喜冤家》两部戏,玉梨班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也大概对怎么排一出话剧有了一个具体的概念。但他们离真正的成熟还远着呢!而且现在正是玉梨班和话剧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无论从现实上,还是感情上,都无法接受连翘这个时候就走。
  下一出戏的剧本是写出来了,但是光给他们一个剧本,他们还是会觉得手足无措。然后还有玉梨班接下来的发展等等,一切的一切,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做!连翘虽然很少对玉梨班的经营插手,但她本人存在就仿佛是一根定海神针一样,让大家无比安心。
  直白一些说吧,如果没有连翘,现在玉梨班说不定已经被人挖走了很多人了!
  大家想要办话剧团,然后尝试着去做,发现困难重重。其实这个时候连翘已经在报纸上发表了相关的文章,主要就是说明话剧团和话剧的一些事情——她对单独做一个玉梨班没有什么执念,相比之下,推动一个行业的总体发展还比较有成就感。
  然而很多事情都是知易行难的,文章是有指导作用,但这并不代表大家就能办好话剧团了,中间的麻烦多着呢!譬如剧本一项就是个大问题。一开始大家去做以前那些写戏本子的人写话剧本子,后来发现这是两回事儿,根本不能通用,只能放弃。
  而大家知道玉梨班的话剧剧本都是连翘动手,大家也知道连翘是何许人也。她这个地位的作者根本不是随随便便邀稿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的了...大家要么尝试着模仿《西京往事》和《欢喜冤家》学习弄话剧本子,要么干脆让自家上演这两出戏。
  连翘没办法告他们侵权。
  毕竟这种事大家都会类比戏曲,以前在梨园行当里,多的是许多戏班子演一出戏,大家都觉得没什么问题的。现在换成是话剧了,大家完全延续了这个观念......
  新发展的话剧行业是这个样子,自然很多人想到了去玉梨班挖角。要是有一个完整经历过玉梨班转型过程的人,肯定会有很大帮助的!
  玉梨班虽然是连翘的戏班,但并不是她的家戏班子。其中的差别在于,家戏班子都是卖身给主家的,也就是说他们还有奴仆这一重身份。而玉梨班这种形式,有一部分人卖身契确实在连翘手上,但是有些人其实是写的合约。
  也就是说在一定年限里他们是玉梨班的人,而年限一到,他们就是自由身了。虽然行内的规矩,班主和师傅不肯放人,即便是年限到了,人也走不脱。最多就是可以换新的合约,要求更好的待遇。但...但至少从法理层面来说,他们已经是绝对的自由人了。
  然而这样的和约书都是有漏洞的!那就是花钱到位的话,是可以要求解约的,其实就是强制解约付解约金——一般没有人会这样做,因为解约金很贵,而且这打破了行内的潜规则。
  毕竟原本的梨园行业,大家早就意识到了不能一味的竞争。恶性竞争一旦开始,大家的生存环境就会变差。而解约金这个事情一旦成为常态,大家的经营成本肯定会上升的。这就像是后世球员可以随便转会的足坛世界,是从博斯曼法案开始的。那之后,球坛变得活跃了是真的,但是足球俱乐部成本极大上升也是真的。
  然而一般是一般,现在玉梨班就不是一个一般情况!大家眼红玉梨班的红火是非常明显的。当下,尝试去接触玉梨班的戏班老板不要太多哦!
  但是最终到连翘面前的报价不太多,原因就在于大部分人都更加看好在玉梨班的发展。而大家对玉梨班的看好,一部分是玉梨班已经走在所有话剧团前面了,另一部分就在于连翘。
  大家相信她是最了解话剧的一个人,而且大家清楚她的另一个身份‘乔琏’。有这个做靠山,和报业就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对发展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
  连翘这个时候走,玉梨班很有可能就会陷入一定的麻烦当中。这是负责人对连翘说的,连翘经过仔细的思考,也认可了这一点。于是最终决定再在京城留一段时间,至少辅导玉梨班再来一部戏。等到这部戏演的差不多了,就可以和她前后脚离开京城,开始巡演生涯了。
  这样一来,连翘和玉梨班分开的影响就降到了最低。
  然而连翘什么时候离开京城,这不是单纯由她来决定的。她只能将这件事的前后和吴美娘说,尽力取得她的谅解。
  其实这个时候吴美娘已经很想回苏州了,早早就说起要再买一些京城这边的土特产带回去给亲朋好友。可她又是体谅连翘的,虽然真的非常想回家,而且对连家真的无感,而且觉得应付连家大多数人都很讨厌...但,但还是答应了过一段时间再走。
  这个时候她拿出这个做理由,连翘还有什么可说的呢?立刻就认输了。
  “您想做多少衣裳就做多少衣裳罢,我觉得蛮好的。不过您可别只想着给我做,也多给您自己做一些啊!您还年轻着呢,就该趁着年轻的时候多穿好看的衣裳!”连翘真心实意地这样说。
  赶在吴美娘作势要打她的时候赶紧溜之大吉!
  然而才在门口的时候就看到小虎拿着一叠信过来:“小姐,又是您的信,这里头好似还有许先生的呢!”
 
 
第435章
  在连翘的教导下,小虎也是识字的,至少常用字没有问题。而在苏州的时候,许文华的名字常常出现在的送到自家的帖子上,所以这是他熟悉的。这个时候从信封上看到,一下就认了出来。
  连翘拿着信件回书房,拆信说起来是她的日常之一了...作为著名作者,连翘算是常常收信的。她那些遍布五湖四海的读者们,给她写信的也不少呢!不过一般的读者不知道她的地址,只能寄到报社,而再由报社转交给连翘。
  连翘以前在嘉定和苏州的时候,助手的一个人物就是帮她看那些报社转过来的信件。普通的问好、表达喜爱的信件,她肯定是没有时间看的,只能将信件保存下来,信众感激这些读者的支持。但有一些来信不一般,助手看过之后觉得她有必要看一看,这才会被她看到。
  如今她人在京城,身边也没有助手什么,那一麻袋一麻袋的信件就只能全都一扎一扎地收在大箱子里了。不过寄到家中的信件不同,因为这都是相对熟悉的人寄来的,所以她还是会一封一封地读过的。
  因为她本身身份的特殊性,附近送信人恐怕都熟悉她家了,一般一封信不会直接送来。若不是加急信件,往往都是攒够好几封才会一起送来!
  连翘看着这一叠信件,其中有一封信封上的名字和字迹确实不能更熟悉了...
  想了想,她将这封信放到了最后,等到其他的信件都一一看过,甚至有些需要回信的信件将回信也写好了。这才在一种相当矛盾的心理中拆开这份心,随着信纸抽出来的,还有一枚花笺。
  连翘拿起这枚花笺,发现上面贴着一朵风干了的桃花。因为做的很用心,所以花朵保存的非常完好,细节非常漂亮,桃花粉色鲜活得好像刚刚从树下摘下来的桃花一样。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连翘忽然想到这句话。花已经开了,可以慢慢的一边看着花儿,一边回来了。然而连翘很快又笑了起来...觉得自己想的太多,从前她和许文华送花笺联系是经常有的。说到花笺,她那里有好多他送来的呢!
  连翘第二天出门之前将几封寄到各地的信件送到了可以代寄信件的杂货铺,这种杂货铺和文具店、书店一样,都会将信件送到驿站。实际上他们和驿站有合作,是可以拿到报酬的。
  然后连翘就出门会朋友去了。
  “你今天好像不怎么高兴。”发现连翘在角落里不说话,大家寻她她也只是摆摆手,却并不参与大家。宋志平觉得有些疑惑,自然而然地就上前和她交谈起来。
  连翘拨弄了一下面前的、染成桃红色的纸笺,发现正好是方形小纸片,于是折起纸鹤来。低声嘟哝道:“没有什么,就是忽然觉得有些想要回家了。”
  宋志平见她折纸鹤折的很熟练,干脆将桌上放的剩下半盒桃红色纸笺全拿了来,丝毫不管这纸笺是主人家发给大家写些诗词句子的...话说这么好看的桃红色完全是人家主人家自己染的,可不是外面能够买到的便宜货色!
  然而,谁在乎?
  “回家,觉得今天的聚会没意思?”宋志平没有多想,点了点头:“这个时候才开始,就离开恐怕不太好...我和你一起走吧。”
  ‘这是什么逻辑?’连翘的表情完美的表达了这个意思。
  宋志平捂着嘴低声笑了起来:“你一个人别人还埋怨你,要是我也走了,总有一个人分担埋怨。再者说了,也会想想,是不是自己的聚会办的太没有意思了,不然怎么一个两个的都要走。”
  连翘忍不住闷笑起来,笑了几下才解释道:“并不是这个回家,虽然今天的聚会也很没意思就是了。我说回家,是指的回老家。”
  本来看到连翘笑起来了,宋志平不自觉浮现在眼睛里的笑意一下子消失的无影无踪。很难形容那一刻他的心理活动,他只是觉得自己像是被什么攥住了心脏,然后全身都被裹着一层沉重的、吸饱了水的棉絮被子。
  呼吸都有一种不通畅的感觉。
  “回老家...?”他听到自己的声音,听不出什么波澜来,仿佛是非常平常的那种对话。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现在有多糟糕,大概是超过了一个限度,人反而会无比正常。
  “怎么好好的,不声不响就说起这个了,之前竟没有听你提过。”
  连翘没有觉得宋志平的语气有问题,顺着他的问题道:“也不是不声不响的,我和我娘来京城本就是探亲的,给我从小到大没见过面的祖母过生日,还有陪这边的叔伯姑姑什么的亲戚过年。按照原本的打算,今年开春就应该回去的。”
  连翘回忆着今年的情况,自顾自地道:“原来玉梨班去宫里演戏前我娘就准备去我大伯家辞行,然后去会馆打听什么时候有去苏州的、安全的船的。只是因为玉梨班的缘故,拖了这么久。最近又商量着要走,但玉梨班依旧走不开啊...”
  其实依旧没有说到为什么她想要回家,不过宋志平已经自动理解为她是想家了。
  不过从连翘的话中他还是收到了一个让他暂且安心下来的消息...至少短期内她是不会走了,毕竟玉梨班还在牵绊着他。
  然而这依旧提醒着他一个之前刻意忽略,然而此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那就是连翘并不是京城人,甚至不是会长期留在京城发展的人。她有自己的故乡,而且她在她的故乡也发展的很好了。甚至无法用在京城发展事业,这一类借口劝说她留下。
  想到她曾经偶然提及的,她是家中的独养女儿,而且家中只有一位母亲。离家远走这一条路根本走不通,对于她来说无论从那方面讲,这辈子都不太可能留下京城的——就算是嫁人也不可能!这样的家庭情况,她肯定是回老家才说婚事的。
  很短的时间内宋志平想了很多,而且很多内容前后根本没有什么逻辑性,就是乱七八糟涌上来的一大堆。
  很迟的时候,觉得时间差不多了,连翘立刻了这个无趣的聚会。宋志平却没有走。摆弄着连翘之前叠好的一小堆千纸鹤,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见他这个样子,梁百岁和白明星凑了过来。白明星手上拿着折扇,在他眼前晃了晃,发现他没反应。于是伸手将他手上的一只千纸鹤抽走,这下宋志平总算是反应过来了,回过神来瞪了梁百岁一眼:“你做什么?”
  梁百岁笑嘻嘻弹了千纸鹤一下:“你还问我做什么!我还想问你做什么呢!怎么的,这个时候一个人在角落发呆?就算是乔琏先生走了,你也不必这样吧...不过今日的聚会确实没什么意思,难怪乔琏先生要提前走了。若不是和马兄相熟。我也...”
  说着说着就跑题了,白明星只得将话题重新拉回来:“就是问你到底怎么回事儿,怎么显得心事重重的?”
  宋志平有些烦躁,捏住一只纸鹤,似乎是想揉坏掉。然而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最终还是轻轻放下了,闭上眼睛靠在椅背上:“连小姐...连小姐是苏州的啊。”
  “对啊,当然是苏州的,这又不是才知道的,这不是一直众所周知的吗?”白明星什么都不知道,反而很奇怪宋志平说出这个来。
  倒是梁百岁大概明白宋志平的心思,能够推测出他说这话的含义。原本放肆折腾纸鹤的手一下僵硬了起来,然后放了下来。干巴巴地道:“对哦...乔琏先生是苏州的,不过、不过...”
  然而‘不过’了好一会儿,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宋志平本来就不在意他们说了什么,他只是觉得什么都不说,那种窒息一样的憋闷感快要将他闷死了。
  “她、她迟早会走的啊...”
  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就是有这么奇妙,一件事情在不同的人眼里就有不同的感觉。有的人因为连翘的离开而方寸大乱,而千里之外,和宋志平一样,在自己的行当里享有盛誉的年轻男子,却是决心已定。
  许文华是在过了一段时间后才接到的信件,虽然是加急信,但是也过了许多天才收到呢!收信的当天,他什么也没有做,谢绝了好几个邀约,只是安安静静在家里写如今非常头痛的《北朝英雄传》。
  说起来,朱敏还感叹过他:“你最近半年多好似越发不爱交际和出门了,而且看看你写小说,怎的比以前勤奋了恁多?难不成打算自此之后学好了?啧啧啧,这可是要少掉你一个特色了。”
  这样的话当然是调侃,毕竟许文华勤奋一些总是好事,朋友也不可能因为这个觉得不好。只不过这个话里也有确实存在的事实,那就是这半年多以来,他确实不怎么参与交际,甚至外出都很少了。
  许文华对此从来没有回应过...只是他内心很清楚,他只是觉得那些原本觉得还不错的娱乐都变得索然无味了而已——虽然这样解释很奇怪,毕竟过去很多年中,他就是这样玩乐的。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