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文豪——三春景
时间:2019-05-16 05:52:01

  连翘也跟着笑笑:“他们未必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钱摆在眼前不去赚,心里肯定会痒痒的啊!”
  “有理有理!”梁百岁笑着拍掌,然后给自己和连翘各倒了一杯梅子酒,举杯相碰,慢慢饮尽。
  品味着青梅的香气,连翘缓缓放下了酒杯。忽然一眼瞥见宋志平正在伏案画着什么,便抬眼望过去。一开始看不出什么,只觉得应该是一组建筑的平面图,毕竟建筑上面没有标注名称,一时之间确实难以辨认。
  直到大体轮廓出来了,连翘才疑惑道:“你这是在画《李宜主传》中的皇宫啊!”
  宋志平点点头:“我就想知道你是怎么安排整个皇宫的——觉得怪有意思的。”
  连翘哑然失笑:“那你该问我才是,根本用不着自己画!”
  看小说就应该知道,连翘应该是提前画好了皇宫地图的,这样一来,描述人物行动的时候才会更加稳妥,不容易出纰漏。毕竟纯靠脑子想,很多时候都会出现一定的误差。
  明明找原作者就能轻松搞定的事情,何必费劲呢!
  宋志平却道:“我知道你那里肯定有原图,只是我想着自己看书作图,更能记忆犹新。而且...而且这也是个乐趣么。”
  确实,连翘想起了自己中学时代读红楼最狂热的那个时期,刻意不去看书籍本身附赠的贾府地图,而是自己按照书中所给出的内容尝试着还原贾府平面图。最后和真实的地图对照,基本上是正确的。
  很有成就感!
  连翘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你这倒是提醒我了,虽然自己画图也很有意思,但是大多数人肯定是懒得做这件事的。《李宜主》小说第一册已经出来了就算了,现在第二册却只是准备当中,正好可以随着小说送一张地图。说不定许多原本不买小说,只看报纸的人,为了地图也愿意买一册小说了。”
  这样说着,连翘又赶紧摇头:“不不不,第一册的故事基本上只涉及到储秀宫,那么就放储秀宫的详细地图就行了,之后每一册都可以放皇宫一部分的地图。等到最后,再出皇宫全局地图!”
  听连翘在想这个主意,白明星拍起巴掌来:“这个却是极好的,多花不了多少钱,却是一定能多卖出许多册小说本子。哈哈,文曲书社的人,恐怕得特别谢谢你了!”
  虽然每多卖出一册小说,连翘就能多拿钱,她提出这种主意也算是给自己赚钱,说不上谢谢不谢谢的。但实际却不是这样的,毕竟营销之类的事情本就是书社自己的工作。现在连翘一下帮了大忙,他们也确实要感谢。
  事实上也是这样,连翘转头同文曲书社的人沟通了一下,那边立刻将储秀宫的地图送过去加印。当时并没有说什么,转头却是给连翘送了很贵重的礼物,理由是过端午节。
  虽然端午节确实是非常重要的节日,但是这样重的礼物一看就知道是超过了正常的!算是给连翘‘包红包’了。其实相比起这个红包,连翘肯定是更想要分成上提点,不过想想她的分成也几乎到了天花板,也就没有再多想。
  或者有的人喜欢挑战天花板,一次又一次击穿行业原有的潜规则,硬逼着别人接受自己的游戏规则。怎么说呢,这样不是不可以,因为说到底这是一种商业行为,本质就是甲乙双方的一次博弈而已。
  一方强势,另一方就必然弱势。但是只要弱势的那一方可以接受,那就没有什么可说的。
  说起来书社强势的时候也是很可怕的,面对那些没有发言权的小作者,他们都是正眼不看一下,能将价钱打压到多低就打压到多低!
  换成面对强势作者时转变态度,甚至卑躬屈膝起来,不断地在分成上后退,到最后退无可退——也可以说是某种平衡。
  但连翘不太喜欢那样做,不是她心胸宽广,也不是她在别处能赚到钱了,不拿这个当大事儿。只是因为她是一个不会刻意突破旧有规则的人——虽然她是成长在新时代的年轻人。
  她怕麻烦,打破原有的规则之后或许会有各种各样的后遗症接踵而至!毕竟生活不是攻略游戏,当你凭借自己的骚操作压服众人之后就可以天下太平。
  生活中面对的是迥异的人心,以及充斥着各种意外的真实日常。
  打破规则一时爽,事后书社会不会想要找麻烦?会不会在行内树敌?会不会有不利于自己的谣言产生?会不会影响到日后的工作生活?......
  虽然这些事件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但她讨厌生活被这些事情包围。
  只要规则本身并没有恶意地针对自己,而且也不会影响到行业本身的发展,连翘一直认为遵守规则比打破一切来的轻松。
  连翘在出版业好说话的名声已经传出去了!只要出版方没有欺负她的‘好说话’,拿出不尊重她的条件,她基本上都能很快敲定小说的印刷事宜。这一套软硬皆有的组合拳,短时间内看不出什么效果,但是长时间看,别的不说,至少让她的生活轻松很多。
  不会因此树敌,名声上佳,随时都能找到愿意与她合作的对象——虽然以她今时今日的地位,本来就不愁合作的对象。但是合作氛围是不一样的,连翘喜欢更轻松一些的,别把自己与合作方弄的敌人一样。
  或许因此损失了一部分钱财,但是当作是生活轻松的成本也未尝不可。
  印刷地图带来的影响却是之后的事情了,此时此刻,连翘只是看宋志平画的地图,忽然想起了什么,坏心眼地道:“说起来,现在《李宜主传》的部分还不能够画出完整的地图...你真不看看我手头的地图,可是极精确极仔细的呢!”
  这相当于一个正在看推理小说的人,本来正在自己推理来着,忽然旁边有人诱惑——我们这里有案情详解哟~可以说是相当残忍了。
  宋志平当真踌躇为难了多半晌,原本还坚持自己看书画图,觉得这更有趣味的呢!最后却在连翘要走的时候低声道:“明日我去你那里看图!”
  哈哈哈哈哈!连翘表面只是微笑而已,实际上心里已经在打滚笑了!
  那么,一幅皇宫地图而已,真的那么有魅力,能让宋志平都将自己插下的flag收回去吗?事实上,还真有!
 
 
第461章
  一开始写下《李宜主传》的时候,连翘真的不知道大众会对‘皇宫’那样感兴趣!她知道,出于猎奇等心理,她笔下的皇宫肯定会引起一定的关注,这就像是后世看那种设定宏大完整的小说的时候,大家都喜欢研究体系背景是一样一样的。
  不要说《魔戒》这类入门难度比较高的,就说更亲民的《哈利波特》吧,其中大量的内容就和西方传说、神秘学之类的东西相关。看起来像是想象力的造物,实际上所有的东西都有据可循!
  因为有这样的原因,所以大家都很乐于兴致勃勃地探寻这些故事里各个内容的根源。这是考据的乐趣,华夏文人还专门有‘考据’这一门学科,称之为‘考据学’。
  但是会有这样大的兴趣,这却是始料未及的。实际上,她是低估了当今的人们对于宫廷生活的想象!而之所以会低估,是因为之前读者并没有表现出如此大的兴趣。
  对此,朋友都道:“那是因为先前没有这样一篇小说啊!”
  之前涉及到宫廷生活的小说,基本上都是‘皇帝的金扁担’,不懂的人被骗了,稍微懂行的人就只能当个乐呵来瞧。而少有的,能够脱离‘皇帝的金扁担’的,也往往只是浮光掠影提一提,并不会深入地去写。
  不是写的人不想写,而是条件所限写不出来。谁有连翘的条件,能够知道那么多有关宫廷生活的知识?
  条件所限,读者对这个内容的兴趣没能被激发出来。
  连翘为此惊叹,实际上她不知道,不只是普通民众对这个极感兴趣,就是本身在皇宫里居住的贵人们也觉得很有意思。
  正是因为他们是居住在皇宫里的人,所以感触才更深吧——别的人只知道《李宜主传》写皇宫,写宫廷生活,像是那么回事儿。而他们知道,还真就是那么回事儿!
  因为之前玉梨班在皇宫表演的关系,嫔妃们大都见过连翘,即使有的人对此没有什么印象,但也是知道这件事的。不免感叹:“真不能想象竟是那位连姑娘写出这样的话本子!虽说写的是另一个宫廷里的事儿,却仿佛是在说我们!”
  “里头的一些东西,若不是宫廷生活几十年的老人,谁能有这样的体会?”有的嫔妃这样道。
  “就算是宫廷生活几十年的老人,有些东西也不见得知道!”以宫人为例,实际上他们的生活经常是一个小圈子里打转。就算是知道一些事情,也是自己跟前一亩三分地。而且,说的更隐晦一些,他们也不愿意知道太多的事情。
  凡是有一些生存智慧的宫人就应该知道,在宫廷中,有时候知道的越多就越容易丢掉性命!
  对于宫廷的描述,皇宫本身、物件等等硬件也就算了,虽然厉害,虽然值得研究,但从更广泛的‘可读性’上来说,这是不能够提供多少帮助的。《李宜主传》更成功的是塑造了一批宫廷中人,让读者们念念不忘!
  普通人是无法想象皇宫里的人是如何生活和生存的,他们以己度人,最多就是觉得他们生活的奢侈一些,土气一点的,未免还觉得他们就是‘一根人参只咬一口’云云。夏虫不可语冰,特别是在这个资讯并不那么发达的年代,人与人真的可以生活在两个世界!
  一个世界的人很难想象另一个世界的人如何生活。
  连翘看过不少关于宫廷的小说、电视剧,还有相关纪录片!当然了,人文类的书籍也是有的。连翘至今还记忆犹新的《宫女谈往录》,就是根据清宫里的宫女口述所写。这差不多是古代宫廷生活的第一手资料了!幸亏作者当时想到了要将这些东西记载下来,留存后世让不少人得以窥见宫廷生活的琐碎!
  善莫大焉!
  通过这些资料,连翘足以构建出一个细节多到让人觉得她真正在宫廷生活过的世界!
  小说发展到现在,只是女主角李宜主和一起待选的秀女住进储秀宫而已。除了每日秀女间的明争暗斗,学习是她们生活的主要部分。各种宫廷规矩、避讳,宫廷女子与外界女子的不同,娓娓道来。
  连翘所描述的这些东西并不是凭空得来的,她是真的有现实依据!在她那个世界,古代宫廷就是这样样子的!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支撑,所以她可以事无巨细、可以前后照应、可以庞大以至于恢弘!
  明明只是讲述宫廷生活的一点点浮光掠影而已,偏偏生出了史诗般的气魄!好像她所描绘的世界里,整个宫廷都在运行,然后她截取了一个小小角落,写成了正在发生的故事!
  虽然一开始没有预料到小说的这些部分会这样受人欢迎,毕竟她一开始的打算只是‘宫斗’这个题材而已,宫斗的重点又不是‘宫’,而是‘斗’啊!但是自己精心准备的内容被人所喜爱,这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在朋友们的聚会上,梁百岁恭维了一番连翘的《李宜主传》,结束了这个话题,转而道:“乔琏先生这些日子看苏州那边的报纸了没有?”
  连翘愣了一下才道:“看倒是看过,只不过不可能都看...我在苏州的朋友尽力寄了苏州的报纸过来,但都是一些我平常爱看的苏州大报。”
  唐宋一直有陆陆续续地给连翘寄各种苏州报纸,偶尔别的朋友看到什么有趣的内容了,也会将报纸寄来京城给她。
  “是大报就对了!这份《文汇月报》可是苏州数一数二的大报!”说着梁百岁自己书房的书架上取出一叠报纸,不是《文汇月报》又是什么!
  “《北朝英雄传》,‘西湖客’许文华的大作!我让宝玉特地从苏州寄过来的!”说罢,梁百岁将报纸扔在了桌上。
  他口中的‘宝玉’自然只能是苏州的知名作者‘博陵狂生’崔宝玉了,两人关系莫逆,常常有书信往来的。
  旁边的宋志平拿起报纸,《北朝英雄传》他是看过的,不只是因为他得时刻关注着行内第一梯队的同行们出了什么作品,更重要的是他本身就对许文华非常关注!
  “你什么时候看重其‘西湖客’来了?竟没有听你提过!”关注许文华的人不少,他的作品很有特色,而且在连翘之前也被公认是最有可能下一位登顶的作者,再加上他年轻嘛,自然关注多多。
  不过连翘一来,就抢走了很多风头了。虽然两人的作品完完全全是两个套路,八竿子也打不着,但两个人的‘人设’不少都撞了,这倒是真的。同样年轻,同样是后起之秀,同样才华横溢,被认为是天赋型选手......
  同样是天才,当然免不了被大家比较来比较去的。
  只不过众多关注许文华的人里面,并没有梁百岁!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不过从根本上来说,是梁百岁这个人也算是不折不扣的天赋型选手。对于别人口中压倒自己的存在,始终是有心结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的审美趣味里,许文华并不能说是才华天纵的那种类型——这也很正常,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审美本就是很私人的事情,有的人惊叹为神作,但另外也有人一脸懵逼,觉得这是什么鬼!
  只是这样一来,许文华就无法真正让梁百岁服气了!他是不承认许文华的。然而大范围内,比较普遍的观点又是承认许文华的。于是这带来一个矛盾,如果梁百岁经常宣扬自己的观点,就会有‘嫉妒贤能’的嫌疑。
  他为人其实很有些心高气傲,是受不了这个的。所以索性眼不见为净,平常都是不看许文华的相关小说、新闻的。
  听到宋志平这样说,梁百岁微微抬了抬嘴角:“还不是因为他与乔琏先生打的那个赌!原来我是不注重这些的,只是如今认识了乔琏先生,那又不一样了,自然对这件事上心起来。乔琏先生的小说早已完毕,现在就看‘西湖客’的了。”
  “北朝英雄传》,我倒是想看看是何等样子的小说。”
  对于朋友对自己的关心,连翘表示感谢,亲自为梁百岁点茶——她并不擅长这种,她那个时代喝茶就很少了,玩点茶更是极少数。她之所以能点茶,还是原身的记忆!后来日常中又有一些接触。
  好容易弄好,递茶给梁百岁,却是示意道:“那如今觉得《北朝英雄传》如何?”
  梁百岁对此只是一笑,接过连翘递过来的茶,美滋滋地喝了一口,道:“让我来说,‘西湖客’相比连翘先生自然是差得远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