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许文华的角度来说,连翘的脾气确实算是不错的,在行内算是少见的接近普通人脾气的那种。所谓艺术家的‘怪癖’,在她身上并不明显。但实事求是,连翘绝对不是什么好说话的人!
或者说,她才是最不好说话的一个!
之所以平常显得好说话,只是因为那些事情都在她的安全线之外,大概是因为她这个人的安全线很低,一般的事情都不会触及到她的安全线,这才显得她好说话吧。然而事实就是,一旦涉及到她真正不愿意的事情,那就说什么都不管用了!
哪怕是许文华,如果有那种和他关系很好的朋友和他说,他多少都会软化。但是换成是连翘,她能直接无视这种关系——现代社会新生一代的孩子,确实有些人保持着连翘这种脾气。
毕竟对他们这一代人来说,‘自我’已经进化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远超其他。而且相对应的,和自我之外的其他人,确实割裂地颇为严重。
自我主义的一个特征,表面上看起来他们依旧交友顺利,和朋友打打闹闹。但真的做决定的时候,朋友对他们的影响相比先辈,是要低许多的。
不管其他人是什么样的,连翘身上确实保留了这一特征。
“你还去吗?”许文华指了指请柬。
连翘虽然没有顺路收一个助手的意思,但还是打算走一趟,毕竟她确实和汪主编关系不错——就算是拒绝,也得当面和人说清楚。
“去啊...到时候一起?”
第544章
程门报馆,这在苏州业内也算是第一梯队的大报馆了,和三吴报馆是同一等级的存在。早年间是由程氏兄弟四人合股做起来的,这程氏兄弟在当初其实是走南闯北的行商,积攒下财富这才回乡置业。
苏州这边,程门报馆只不过是产业之一。除此之外,程氏还有酒楼、当铺两门生意。在偌大的苏州城里,这两门生意做的不算大,但也算是站稳了脚跟。时至如今,程氏一门也算是苏州城内的豪富人家了。
程氏一门家族大多聚居在相见祖宅周围,只有程家四兄弟的嫡系这才搬到城里居住,方便照看生意。
苏州城内地价自然不便宜,纵使是豪富之家也难以兴建大型的居所,所以程家嫡系在城内厢坊之中只有两所大宅子供其居住。这个大小对于普通人来说自然是很奢侈的,但对于豪富之家却远远不够。
于是程氏嫡系在城郊处又修建了‘程园’,这是典型的苏州园林,占地面积不少,里头不仅有房舍,还有山水田园。居住其中,既可以享受舒适的富豪生活,又能体会田园生活的闲适。
不过程家并不是常常住在这里,往往只有夏天避暑时才会举家往程园来。其余时候,一般都是小家庭来城外玩耍的时候,做个别馆使用。
这不是说程园就长期处于不用的状态了,实际上程家人常常将这里作为待客的所在,交际的用途可不小!
这次《鹿苑报》的几个编辑请人聚会,虽然聚会的规模不是很大,但还是找背后老板借了程园诸多院子中算是比较大的一个。从这一点来看,更能确定这次的聚会并不是私人级别的了。
《鹿苑报》的汪主编来的很早,早早过来查看准备的如何。那些庖厨、侍者的工作他倒是并不十分追究,实际上那些事情他也不太懂,想来操持这些的管事总不会糊弄他。而他在这里提前准备的事情,其实就是和‘南宫书生’等新人作者说明一些事情。
“这次的事情你们也知道,这算是报馆里的几位编辑舍了面子这才能办的事情。但是其他人也就罢了,如‘乔琏’先生、潇湘楼主这样的人物,本身地位尊崇,交集也不是特别多,到时候人家应不应就在两可之间而已...你们且得机灵一些!”
其实汪主编这些事只能说是老生常谈,之前就已经说过了的。但事到临头不免提醒几个新人作者...也实在是这些新人作者还没有历练出来,不如一些行内的老油条来的有眼色。
不过汪主编宁愿推这些新人,那些老油条混了这么多年也没有出头...个中原因,汪主编这种行里沉浮半辈子的人怎么能不知道!有的时候,提拔新人还显得容易一些呢!至少这些新人作者听话,也有潜力。
而众多新人中唯一让他皱眉的大概就是‘南宫书生’了,这个二十岁不到的年轻人看起来十分活泼,很有朝气蓬勃的意思...他的原名叫做程渝,姓程,这个姓氏已经足够让人联想很多了。
实际上也没错,程渝确实是程门子弟,只不过不是住在城里的嫡系,而是居住在乡间的旁支。但是不管怎么说,他确实是一个程家人。人家族里连着亲缘,走通了程家嫡系的关系,然后就将人送到了报馆里。
虽说‘关系’并不是万能的,在报业能够决定一个作者受不受欢迎的只有读者。如果这个作者不行。即便是天天将他的作品放在头牌报纸的黄金版面也没有任何作用,甚至会招来更多的恶感。
但不得不承认,关系是一个好东西,能够给人更多的机会。其他没有门路的新人作者还在四处找机会投稿短篇,只要有报纸愿意登载就什么也不挑剔的时候。程渝这个程门子弟已经投到程门报馆最好的编辑之一旗下,而且并不用担心短篇登载的事情!
程门报馆也有质量一般的报纸,从这种报纸腾出一个位置,登载一个小小的短篇,这种事再简单不过了。
相比起长久不得机会的同辈,程渝只要积攒一定的实力就能获得机会,这已经是很了不得了!也得益于这种经历,他能够积累下经验...而他们这一行一步领先,步步领先,这个时候他已经将自己的同辈甩到身后去了!
只要他这个人不是天赋奇差,根本不适合这一行,有程门报馆这样的后盾,经验到了自然能成为一个过得去的小说作者。
毕竟,写小说这一行其实就是一个熟练工种而已,除开那些真的需要天分才能出来的神作,其实等而下之的作品都是熟练之后的产物!比如连翘在男频看新小说的时候会很注意一个数据,那就是作者的创作天数和创作字数。
那种创作字数几百万以上的,别的东西都不看也能判断的出这篇新小说不会沦落到不能看的地步!
写了这么多的字数,经过这一通锻炼,至少也应该知道读者喜欢什么,毒点又在哪些地方了。按照一定的规律写小说,优秀作品不一定是,但是消磨时间的干粮总是能够担当的。
程渝如今获得了大量的机会,甚至开始在《鹿苑报》上连载一个中篇...说实在的,汪主编不太喜欢这样。
总的来说,程渝在小说行当算是有一定天分的那种类型,再加上后台给力,如果日后机遇好,自身也足够努力,成为中坚作者中的上层,甚至摸到小神作者的边,这都是能够做到的。
但是,现在的程渝还远没有达到那个程度,他写的小说配不上《鹿苑报》,然而汪主编却只能接受他的中篇连载——汪主编对此忧心忡忡,在他看来这或许就是一份报纸衰败的开始了!
一个小小版面被拿去连载小说当然算不上什么,但是这释放出了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是不是东家打算插手报馆的管理工作了?实际上老板插手管理工作是很常见的事情,真正让汪主编不爽的是现在这种插手!
优待家族子弟,让配不上报纸的文章在此连载。长久下来形成风气,日后败坏了报纸,这又怎么算?
然而不管汪主编如何腹诽,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他想的再多也是无用!只能接受程渝。这个时候和几个新人作者反复强调事情,尤其多看了程渝几眼!
程渝这个人性格太活泼了,对于相熟的朋友来说,这种性格当然谈不上讨厌。但对于原本与他没有交集的人来说,这未免就显得轻浮了一些。
实际上汪主编想要将他安排给连翘做助手也是看到连翘脾气很好,也不太讲究辈分、地位这些东西!不然放这位公子哥儿出去,他真不敢确定会不会因此平白得罪一个业内大佬!
汪主编前前后后再次查看了一番宴会的准备情况,确定无误之后和同事们最后碰了一次头——这次的事件算是《鹿苑报》酝酿了很久的推新人计划,这个计划本身具有很强的意义!如果获得成功,那么之后还有一系列的推广计划。
他们看的很重,不能不重视。
而与此同时,连翘已经和许文华同车往郊外程园去了。
连翘百思不得其解:“我拿到了请柬和信件,周莹姐姐也拿到了,你是怎么回事儿,这也拿不到?”
另外一个同车的是许文华的朋友朱敏,他是三吴报馆的编辑,这次固然没有拿到请柬,但受报馆的安排,过来刺探军情来了。只不过他自身的名声不足够没有请柬也能刷脸进去,所以蹭着许文华的面子,准备到时候一起去。
这个时候朱敏听到连翘的疑惑,笑了起来:“这很难解么?如今《鹿苑报》的几位编辑不只是利用自家旗下有名望的作者,还打上了其他名作者的主意。只不过外头的作者不甚了解,也可能根本不卖这个面子,挑人的时候可得注意一番呢!”
说着看了看许文华一张颇为冷淡的脸,继续笑着:“你与周莹大家都是出了名好说话的,这事儿成的机遇更大。而且就算不成,也能彼此相安无事,各有台阶下来。这件事换成是文华,你说说看能轻易了结吗?”
连翘想了想许文华的脾气...还真有可能不能善了。
许文华根本不会去这种宴会,说不定事后还得在自己的专栏上发文章嘲笑一番《鹿苑报》的做派!要知道许文华是这个时代真正的大V,真要是被他这么指名道姓地嘲笑一番,《鹿苑报》也不要做人了,立刻就能承包行内这一季度的笑料!
想到这里,连翘恍然了。点了点头,警告许文华:“今日你不算是正经客人,到时候说话且小心一些吧...至少别得罪人!”
许文华都懒得理连翘,背靠着车厢壁,对着连翘挑眉。过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道:“若不是你邀请,我根本没想过今日来看这一场‘闹剧’,你当我是有多闲得慌?人家压根没有请我,我还想着找事儿...难道我想是碰瓷的?”
许文华的声音压的很低,而且一直凝视着连翘,就好像他真的对此事完全没有兴趣,完全是因为连翘的缘故才会呆在这里的样子——实际上不是‘好像’,而是事实如此。
连翘一下就脸红了。
而朱敏这一瞬间觉得自己今天不应该沾许文华的光,和他们同路的,找其他的门路虽然麻烦一些,但也省了如今的麻烦啊——自己全然是个多余的,在车厢的角落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恨不得自己不再才好!
最终拯救朱敏的是车夫,转了个弯之后马车速度渐渐慢了下来,随着车夫长长的调子,马车停了。显然,已经到达了目的地。
等到马车停靠稳当,一行三人才下来,后头还有一辆小马车,上头坐着的是连翘家的春儿,以及许文华的小厮。春儿手上抱着一个大大的包袱,里头放着一套衣服,以及其他的个人用品。
古代的宴会比现代要麻烦一些,特别是女孩子,带的东西更多。要是不小心弄脏了衣物,就得借主人家的地方换,不然的话就十分失礼...所以春儿带一身换洗衣物算是很正常的操作。
此时,程园门口已经等了一位编辑,连翘觉得他脸熟,然而却不认得。倒是朱敏,作为同行是熟识的,立刻上去问好——这位看到朱敏来了先是有些惊讶,然后又归于了平静。显然,他也想到了会有其他报馆来刺探军情。
第545章
稍微寒暄了几句,连翘一行人就被引入了办宴会的院子。这个院子算是程园的精华之一,到处草木扶疏,像是野生,但是其井井有条又绝对不可能是野生!这原是程园内可以招待来宾、演出戏曲的场所,所以颇为宽敞,非常适合今天这种宴会,丝毫不会有局促的感觉。
连翘到的时候当中的戏台已经在表演一些节目了,正是两个女先生在说一个故事。只是现场十分嘈杂,也不知道这两人说的好不好。
连翘一眼望过去,现场主要的人还是《鹿苑报》的,除了鹿苑报的编辑,这次其他的工作人员,甚至鹿苑报旗下的作者都过来站台了!连翘认识其中几个,所以一眼看的出来。
另外就是《鹿苑报》的编辑们邀请的作者了,有程门报馆自家旗下的,也有外头来的。连翘看到周莹正在和王思齐说话,立刻靠过去与他们汇合。
周莹原本正在惊讶:“王先生竟也来了?连翘惯会给人面子,本是不打算收下助手的也想着走一趟,至少要当面和汪主编说明自己的意思。王先生却不是这样的人...您难道是答应了汪主编要收下助手?”
王思齐正对着连翘和许文华的方向,看到两人之后立刻对连翘点了点头,至于说连翘旁边的许文华,那已经被他下意识无视了。然后才回答周莹:“汪兄早些年的时候曾帮过我,这个人情一直没有还,如今也算是还人情吧。”
王思齐其实是不太在意这件事的,不同于连翘、许文华在助手这件事上的‘吝啬’,王思齐是手边助手没有断过的人。最高峰的时候他身边的助手有四五人之多,堪称一个参谋团!
一个助手而已,如果有天分,是吃这碗饭的人,王思齐不介意提点一番,教教真东西。可要是不适合这行,在他身边打打杂,当上一年半载的助手,然后再将人还回去,这也是小事。
连翘这个这个时候也过来了,正好听到了王思齐解释关于助手的事情。感慨道:“王先生的想法好洒脱,我就不行了。没有助手也就罢了,一旦有了助手就想着得对人家将来负责...我就算是招助手,也是给钱的那种,事先说好帮我做哪些事。”
连翘先后有过两个助手,一个是没有什么人知道的钱宝儿,当时她还在嘉定呢!那边的事情自然不会为苏州这边的朋友所知。然后就是彭冬生了,当时连翘需要为了《江湖》这部小说收集一些下九流江湖人的讯息,她自己是不方便的,便拜托了彭冬生。
而助手也是分类型的,简单粗暴地分,一个是给钱的,另一个是不给钱的。一般来说,如果不给钱,那么就得教那些助手一些东西,不然白使唤人家根本说不过去。这样一来,即使没有师徒之名,也有了师徒之实。
为什么说作者与助手之间存在外界认可的师徒关系,原因就在这里了。
不过如果给了钱的,那就是另一回事儿了。虽然在外界的普遍认知里,这两人依旧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始终差了那么一层......
王思齐对于连翘的说法不置可否,迅速地瞟了一眼在这件事上和连翘做派几乎一样的许文华。摸了摸下巴道:“这种事情么,只能说你们年轻人想的太多了,拿这个做负担,总觉得担子重的很,还不如不要这个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