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
谢景宸怎么也没想到皇上找他是让他帮忙写罪己诏。
真的。
皇上说的时候。
他懵在那里,半晌没能做出反应来。
东乡侯让他帮忙写反省奏折,他被皇上骂的狗血喷头,犹言在耳啊。
皇上怎么能学着东乡侯让他写罪己诏呢?!
谢景宸不说话。
他在想怎么开口拒绝皇上能不挨打。
结果他没有接旨,皇上就动怒了,“怎么?你不愿意?”
他能愿意吗?
他从头到尾就没愿意过。
他抬头就看到皇上用一种你敢拒绝,朕就让你抬着出宫的眼神看着他。
谢景宸有种想死的冲动。
能不能给他安排一点正儿八经的活?
为什么他干的都是这种见不得人,还吃力不讨好的事。
福公公心疼谢景宸。
罪己诏要皇上亲笔写,这是规矩。
没人敢帮皇上写,皇上又不想写,可不得找个能欺负的。
福公公觉得谢景宸没有挣扎的可能,善解人意的他过来道,“世子爷,桌椅在那边。”
嗯。
皇上要谢景宸写完了才放他走。
为了向百官和百姓体现皇上的文采。
皇上要求谢景宸把罪己诏写的真挚,一看就是个心系天下的明君,有悲天悯人的仁爱,又不能失去他作为帝王掌握生杀大权的威武霸气。
最好能藏头藏尾。
谢景宸,“……。”
一上午,谢景宸都在那里琢磨怎么写罪己诏。
等他写完呈给皇上,已经早过了午时了。
谢景宸绞尽脑汁也只做到藏头。
皇上看后,道,“勉强凑合吧。”
一句夸赞没有,赏赐就更不必说了。
谢景宸回府后,苏锦望着他,“怎么进宫这么久才回来?”
“皇上留你一起用御膳了?”
御膳?
馒头都没见到一个。
小厨房端了碗牛肉面进来。
谢景宸大口的吃着面。
杏儿越看越觉得不对劲,她小声道,“姑娘,我怎么觉得姑爷这一趟进宫遭受了惨绝人寰的对待?”
第五百七十章 奉承
不止杏儿有这样的感觉,苏锦也有。
谢景宸吃了一碗牛肉面还不够,又叫了一碗。
这碗可不小。
这分量怎么看都像是被皇上关了两天。
可他明明是吃了早饭才进宫的啊?
不论苏锦怎么盘问,谢景宸就是不说他在宫里干了什么。
苏锦自动自觉的怀疑是皇上给他下了封口令。
然而就在谢景宸干掉两碗面的时候,皇上的罪己诏已经誊抄完毕送出宫,张贴在各大布告栏上了。
从罪己诏送到翰林院,那些大人就对皇上写的罪己诏赞不绝口。
没看出来,皇上登基十几年,才学非但没有退步,还精进了不少,倒是让他们这些终日钻研的老学士汗颜的很啊,难怪皇上经常骂他们只会堆砌辞藻,华而不实。
罪己诏一张贴,登时就围了不少人。
大部分是目不识丁凑热闹的,也有通篇看下来只认得个一二三的。
等了好一会儿,才有书生夸赞道,“咱们的皇上当真是好文采!”
“别文采不文采的了,到底写的啥啊?”有人心急道。
罪己诏,难得碰上一回,他们这些老百姓也想看看皇上是怎么反省的。
那书生诵读出来。
结果没人听的懂。
书生念一句,解释一句。
那些百姓听后,感动道,“真是个好皇上!是明君啊!”
东乡侯从军营回府,半道上路过闹街,就听到百姓这么夸皇上。
他骑在马背上看了罪己诏两眼。
他嘴角不自主的抽搐了两下。
风水轮流转,没想到这么快就转到他这边了。
东乡侯掉转马头,苏崇见了道,“父亲,你不回府了?”
“我先进宫一趟,”东乡侯道。
看着东乡侯骑马跑远,苏崇一头雾水。
皇上写罪己诏不是挺正常的事吗?
这都傍晚了,父亲还进宫做什么?
苏崇多看了罪己诏几眼,发现其中的玄机。
不过发现的不止他一人,有人道,“这罪己诏还藏了头呢,你们看。”
一眼扫过去——
朕一定会做个明君。
“皇上在想咱们保证呢。”
“皇上英明!”
高呼声一阵接一阵。
这些夸赞之词,一字不漏的通过小公公传到皇上的耳朵里。
皇上龙心大悦。
但是!
这样的喜悦只维持了不到半个时辰。
因为东乡侯进宫了。
进了御书房,见皇上心情特别好,东乡侯笑道,“看来皇上已经知道百姓们都在夸赞你了。”
“你来就是为了这事?”皇上笑道。
“臣以前误会皇上了,特来赔礼,”东乡侯作揖道。
皇上脸上的笑容压不下去。
东乡侯不止赔礼,而且是大加奉承。
虽然马屁拍的很笨拙,和那些大臣根本没得比,然而皇上的感觉却是前所未有的美好。
皇上没差点飘起来。
能听东乡侯夸赞,那简直是太阳打西边出来啊。
见皇上龙颜大悦,东乡侯摆摆手把御书房里伺候的宫女太监都打发出去。
皇上以为东乡侯要和他禀告什么重要的事,也没在意。
他能感觉到东乡侯的心情也不错,应该不是什么坏事。
结果东乡侯话锋一转,“没看出来,皇上你脸皮这么厚了。”
皇上,“……!!!”
福公公,“……!!!”
转折来的太快。
快到人措手不及。
“臣这么虚假的夸你这么半天,皇上竟一点惭愧都没有,”东乡侯一脸嫌弃。
皇上,“……!!!”
福公公,“……!!!”
皇上没说话。
东乡侯看着他,道,“这会儿看过皇上罪己诏的,都对皇上的才华赞不绝口,夸皇上是有道明君。”
“如果叫他们知道那份罪己诏是臣的女婿帮皇上反省的,不知道会不会一边倒的骂皇上是昏君?”
皇上怒拍桌子,“镇北王世子跟你告状了?!”
回应皇上的是一记白眼。
“还用得着告状吗?”
“扪心自问,皇上你有那么好的文采吗?”东乡侯道。
皇上,“……。”
福公公,“……。”
皇上脸都气绿了。
福公公差点憋出内伤来。
他刚刚应该一起出去的。
听皇上被骂,他心肝儿胆颤啊。
不过转念一想,他是见识过皇上挨打的人,挨骂已经不算什么了。
毕竟是皇上身边的老人了,见多识广。
福公公,“……。”
嗯。
整个朝堂,绝对只有东乡侯敢这么说皇上了。
要命的是皇上的文采还甩他几条街。
单听东乡侯的话,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文采斐然,远胜过皇上。
皇上气的两眼瞪着东乡侯。
东乡侯扬眉吐气啊。
让女婿帮忙写了份反省奏折,当时被皇上训的跟孙子似的,没想到皇上居然有样学样。
这不是嫌日子过的太痛快了找骂吗?
对于一直看皇上不顺眼的东乡侯,叫他逮住这么好的机会,皇上肯定别想逃过去的。
然后——
当初东乡侯是怎么挨骂的,这会儿他就怎么训皇上。
他的反省只是对着皇上一人。
皇上忽悠的可是天下的百姓。
虽然绝大部分百姓压根就不知道罪己诏写的什么,只知道皇上把老天爷不下雨归结为自己做的还不够好,老天爷是在惩罚他。
当初皇上是怎么骂他的?
对了。
文采可以差点。
但反省的态度一定要端正。
当初东乡侯没还嘴,这会儿皇上也只能干瞪眼。
骂完了,出气了。
东乡侯手一伸,“两万两封口费。”
皇上,“……!!!”
福公公,“……!!!”
皇上以为自己听岔了。
“你再说一遍?!”皇上怒道。
东乡侯既然敢开口,别说一遍了,皇上要听十遍他也满足他。
“两万两封口费,”东乡侯道。
“皇上欺负臣女婿,臣还违心的夸了你半天,要你两万两过分吗?”东乡侯道。
皇上气的吭哧吭哧。
福公公忙道,“皇上已经没钱了。”
东乡侯把手收回来,“没钱那算了,刚刚臣怎么夸皇上的,皇上怎么夸臣吧,把上回的补上。”
一点亏也不肯吃。
皇上没差点气炸肺。
夸他?
他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打死他!
有这样做臣子的吗?!
见皇上和东乡侯四目相对。
眸底火光噼里啪啦的燃烧。
福公公觉得皇上的小库房挤挤还是能凑够两万两的。
毕竟前几日,户部才给皇上拨了两万两,没有花多少。
福公公赶紧去小库房拿钱,不够数,还挑了个摆件凑了个整。
东乡侯谢了赏赐,转身离开。
皇上气的心口痛。
福公公犹豫着要不要给皇上请太医。
这时候,皇后来了。
这会儿皇上高兴,皇后想着能不能给寿宁公主求个情,让皇上解了她禁足。
李贵妃也来了。
毕竟皇上这么高兴的时候不多,皇上一定会有求必应的。
只是没想到送上来给皇上做了出气筒——
“都给朕滚!”
第五百七十一章 心疼
李贵妃和皇后面面相觑。
皇上怎么火气这么大?
“出什么事了?”李贵妃问守门公公。
小公公一脸懵逼。
他不知道出什么事了啊。
东乡侯来之前,皇上龙颜大悦。
东乡侯走后,皇上雷霆震怒。
问题很显然出现在东乡侯的身上。
只是东乡侯走的时候笑容满面,一看就心情极好。
御书房很大,小公公不知道东乡侯和皇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就算有,他也不敢告诉皇后和李贵妃啊。
李贵妃和皇后好奇,可皇上不见她们,她们也没辄。
不过想知道总是会知道的。
等福公公去吃晚饭的时候,皇后和李贵妃轮流传召福公公去问话。
福公公起初什么都不说,两人一人赏了只玉镯后。
福公公说假话了,“皇上是感动的。”
“百姓们都高呼皇上是明君,皇上想到他们还处在水深火热中,皇上就于心不忍。”
“不知道该怎么帮他们,皇上才烦躁动怒。”
李贵妃是一脸黑线。
皇上不至于被百姓夸几句,就忧国忧民到这种程度吧?
不过人都是这样。
越是被夸赞,就越会努力。
反而是挨骂后,容易一蹶不振,破罐子破摔。
尤其福公公一本正经,不像是说假话。
福公公借口要吃晚饭,就带着玉镯告退了。
李贵妃在琢磨怎么能帮皇上排忧解难。
正好这时候,有后妃给李贵妃献计,皇上最忧愁的就是国库空虚,后宫铺张浪费。
如果李贵妃能缩减后宫开支,鼓励后妃和那些大臣夫人捐赠,皇上一定高兴。
李贵妃觉得这主意不错。
含元殿。
皇上气的一夜没睡好。
第二天早早的就醒了。
被东乡侯训斥,还被敲了两万两,皇上缓不过这口气来。
左右在朝堂上,经常有大臣挑东乡侯的刺。
今儿说什么也要找机会狠狠的骂他几句出出气。
嗯。
早朝上还真叫皇上找到了机会。
昨儿让东乡侯把人赶出京都,以防止灾民再生事端。
这事昨儿上朝就安排的。
可一天过去,东乡侯和飞虎军愣是一点反应都没有。
虽然昨晚上没有再出事,但灾民留在城里始终是一大隐患。
东乡侯如此把皇上的话当成耳旁风,崇国公带头弹劾东乡侯。
东乡侯趁机把烂摊子扔给崇国公,“我实在狠不下心,要不还是崇国公你来赶吧?”
崇国公能接吗?
“皇上交给东乡侯你的差事,你以为逃避就能躲掉,往后其他大臣有样学样,岂不乱套?”崇国公道。
“既然办不到,昨儿又为什么答应的那么爽快?!”
崇国公话说的太快,挨了皇上一记瞪眼。
这话是他想骂的。
东乡侯笑道,“既然知道差事是交给我办的,办不好,皇上自然会罚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