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他站起身,从行李架子上拿自己的旅行包。
等拽下包,拉开拉链,在里头翻找了一会儿,大叔愣住了,赶紧要给人家拉回头。
一不小心,居然拿错包了。
可是当他伸手要拉拉链的时候,他下意识的停顿了一下。
这人是采石工,专门负责点.炮,常年接触□□。
几乎是一打眼的功夫,他就立刻辨认出旅行包里头,报纸包着的是炸.药。
采石工浑身一个激灵,下意识地就喊出了声:“炸.弹!是炸.弹!”
原本熙熙攘攘的车厢,一下子陷入死寂。
前面一个埋头往座位走的今年突然间转过身,又急急忙忙往车厢连接处去。
恰好此时列车到站,车门打开。
在林蕊反应过来之前,她已经一个侧身翻,踩着列车员推过来的餐车,直接飞踹向青年的脖子。
无苦也一把将小元元塞给芬妮,嘴里头嗷嗷叫着,搭上了青年的脑袋,一个劲儿拍。
太羞耻了,有他火车大侠在的地方,这人居然还敢兴风作浪。
闻讯赶来的乘警赶忙摁住企图挣扎的青年。
人民警察很担心,他再不行动的话,这年轻人会被无苦活活打死。
另一位乘警戴着手套,小心翼翼地拿走了装着炸.药的行李包。
兵荒马乱的半个小时过去了,列车重新出发。
乘警开始在各个车厢里头检查乘客们的行李。
林蕊按着自己的胸口,小声嘟囔:“安检系统啊,必须得有安检系统。”
这要是搁在30年后,哦,不,20年后,炸.药肯定上不了火车。
林鑫拍着妹妹的后背,给她顺气。
他才离开多点儿的功夫,居然发生了这么可怕的事情。
有人带着炸.药上火车,准备炮制爆.炸案。
死气沉沉的车厢中,突然间爆发出一阵掌声:“火车大侠,肯定是因为火车大侠在,所以他才没敢轻举妄动。”
谢天谢地呀,万一这人上了车就拉引线,他们这一车厢的人,谁都逃不掉。
这一阵掌声迅速引起周围人的共鸣,大家伙儿齐齐鼓掌,夸奖无苦大侠果然名不虚传。
林蕊气得连她在姐姐怀中装虚弱都顾不上了。
这世道还有没有天理啊?
明明炸.弹是人家采石工大哥发现的,明明凶手是被她踢了一个踉跄,怎么一下子军功章上只剩下无苦的名字。
对,就是这和尚,只要搭上他,肯定得出事儿。
最要命的是,这出事儿的频率怎么越来越高了?
小和尚才委屈呢,二姐就会想当然,以为逆天改命不需要付出代价啊。
她知不知道?挽救一条生命,意味着得付出无数心血和精力去挽救更多的生命。
哎呦,饿死他了,他必须得吃只烧鸡好好补补。
第247章 参观养殖场(捉虫)
郑大夫已经焦急地等在出站口。
车站只说火车因故晚点, 却没说是什么原因。
但凡碰上孩子的事情, 天底下当妈的就没有不想象力丰富的。
今儿又不下雨又不下雪, 既不刮大风也不起大雾,怎么好端端的,就晚点了呢。
一时间, 连台湾特务搞破坏劫持火车,郑大夫都想到了。
好在这帮小崽子似乎并不入台湾特务的眼, 还是全须全尾地出现在出站口前。
林蕊跳下车就往前头奔, 第一个冲进母亲怀中, 生怕不要脸的小和尚跟她抢郑大夫。
无苦傲娇地抱着小元元扭过头去,他跟嬢嬢在上海吃过好多顿饭呢。
嬢嬢还给他买新衣服, 带他逛城隍庙。
郑大夫心疼地摸着小女儿脑袋,小声抱怨着:“怎么又晚点了。”
大女儿摇摇头:“不知道,列车临时停靠。可能是给车子让道吧。”
现在可不比几十年后,火车上发生了什么, 外头人基本上是没有办法知道的。
警察当时将事态控制得很好。
除了他们这节车厢之外,其他人根本就搞不清楚怎么回事。
下车的时候,还有人提议大家都保持沉默,别出去乱说。
马上就是祖国40周岁的生日, 世界上多少双眼睛盯着呢, 不要搞得人心惶惶的。
白叫人看了笑话。
车厢中的人纷纷响应。
就是,又没出事。
好好的放个假, 大家就不要自己吓自己了。
郑大夫哪里会玩那么可怕的事情上想,立刻认同的大女儿的猜测:“难怪, 国庆大典这么重要的事情,肯定好多人都忙死了。”
她微笑着冲薛副教授微微欠身:“真是麻烦你了,我家这丫头实在被我们给惯坏了。”
一般人听到当爹妈的这么说孩子,肯定要反驳两句,哪里哪里。
结果薛副教授不是一般人,居然一点儿也不客气:“你们确实挺惯孩子的。”
他转过头看林蕊,“明天去了农场特种水产养殖基地要是还不好好学习,以后也不要打电话给我了。”
他的声音也算不上严厉,可越是轻描淡写,林蕊越害怕。
薛副教授完全没有宽解小姑娘的意思,直接挥挥手,自己去找来接他的老朋友了。
林蕊吓得缩进母亲怀中,嘟嘟囔囔地跟母亲撒娇,教授现在好凶哦。
郑大夫伸手拍了下她的脑袋,沉下脸道:“就得有个人好好治治你,惯的你都没边了。”
当妈的都是嘴狠。
还没说两句,等上了公交车,她又捧着小丫头的脸一阵儿心疼。
哎哟,这高中果然磨人,丫头脸上肉都没了。
林蕊偷偷冲无苦做鬼脸,得意洋洋,别想跟她抢郑大夫。
她才是郑大夫的心肝大宝贝儿。
小和尚撅起了嘴巴,搂紧了怀中的小元元,扭头看车窗外。
他才不稀罕呢。
小丫头看着车窗外的车水马龙,高兴地拍起了小手。
林鑫从后排伸出手来,摸了摸无苦的脑袋。
感受到大姐掌心的热度,小和尚立刻又笑逐颜开。
然后盖在他脑袋上的手掌变大了,掌心的茧子也更明显了。
卢定安微笑:“无苦,你饿不饿?我包里头带了五香居的酱牛肉。”
国庆三天假,郑大夫的舍友们下午一放学就急着赶车回家了。
听说她的孩子要过来,众人都相当大方的让出了自己的床位。
还有热心的男同学将男生宿舍也借了出来,好让几个男孩子住。
公交车倒了两趟才到宿舍,进门一看钟,时针已经指向晚上十点钟。
几乎是一安顿下来,大家就赶紧上床睡觉。
第二天一大早,天才蒙蒙亮的时候,众人又忙不迭地起身。
放假期间,学校食堂不开门。
好在郑大夫昨晚多打了几壶开水,刚好可以泡红糖锅巴给孩子们吃。
宿舍里头倒是有方便面呢,她总觉得那玩意儿不营养,没锅巴来的实在。
林蕊困得很,呵欠连天,时间太早,她根本没有什么胃口。
还是过来吃早饭的苏木抓着勺子,硬往她嘴里头塞了几口。
后来看她快要呛到的样子,少年又改了主意:“算了吧,奶奶给我们带了饼干,饿的时候让蕊蕊吃饼干吧。”
郑大夫瞪眼:“惯得她那臭毛病。”
没看到人家小元元跟小宝身都已经睁开了眼睛,一人一碗米粉糊糊,吃得香喷喷。
林蕊笑嘻嘻地抱着母亲的胳膊撒娇。
哎呀,郑大夫好像瘦了好多,腰比以前细了。
港镇服装厂刚推出的那个长裙,郑大夫穿了肯定好看。
林母戳了戳女儿的脑门,咬牙切齿却掩不住笑意:“你就会给你妈灌迷魂汤。”
宿舍楼下已经有人按汽车喇叭,大家着急忙慌的,拎着包赶紧下楼。
薛副教授的朋友特地开了辆吉普,刚好将大家都塞了进去。
等到车子开起来,芬妮才真切地感受到林蕊说的城市之间相距很短,城市内部距离很长。
尽管司机大叔车子开得又快又稳,可他们从天不亮出发,也足足开到了太阳升得老高,才看到农场的影子。
这还是大叔一路抄近路的结果。
停下车的时候,大叔才笑:“对上海人来说,农场其实是另一个城市。”
林蕊肚子饿得咕咕叫,下车第一件事就是找吃的。
可等她进入水产养殖基地,看到眼前的场景,顿时惊得连嘴里头的巧克力都忘记往下咽。
大虾在池水中游来游去,池边栽培床上黄瓜和番茄生机勃勃。
妈呀,没错,这是198.9年的秋天,现在我们已经有了相当完善的鱼菜共生系统。
林蕊激动得浑身直打哆嗦。
那清澈的池中大虾近乎于半透明,那旁边的培养床上,蔬菜青翠欲滴。
没有一点怪味道,细细的水流,通过漫长的管子,在蔬菜培养床跟池子之间来回循环。
“这是过滤系统。”薛副教授的朋友言简意赅地介绍,“就是通过这个来实现大虾与植物之间不同的需求。”
这么大的养殖基地,足足有好几百平方米。
这么多虾,这么多菜。
原来我们国家在三十年前的现在,已经掌握了科学的鱼菜共生技术。
林鑫不得不伸出手来抱住妹妹的肩膀,真怕她情绪过于激烈。
苏木也赶紧去拉无苦的手,招呼小师弟一块儿念静心咒。
郑大夫都看傻了眼,半晌才反应过来,摸摸女儿的脑袋,下意识说出了一句:“这就是科学技术的力量。”
旁边薛副教授的朋友自豪的很:“我们这儿的蔬菜不用营养液,就是养虾的污水。”
无土蔬菜水栽培的确很好,种出来的蔬菜营养健康,而且无污染,但是营养液价格高昂,不利于大规模推广。
鱼菜共生就是将水产养殖与无土水栽培蔬菜结合起来,既能净化水产养殖所需用水,又能够满足蔬菜的营养需求。
薛副教授的朋友带着他们参观完罗氏沼虾的养殖池,又去了另一个培育室。
那里面的水池子养了好几种鱼,池边种的韭菜和芹菜。
薛副教授的朋友随手拿起几根水灵灵的芹菜,到旁边用水冲了冲,然后自顾自的咀嚼起来。
什么烹饪什么调料都没有。
他笑着看林蕊:“你要不要尝尝?”
林蕊向来胆子大的很,也笑嘻嘻的:“我有什么不敢?”
她要了一根,放进嘴里头大口咀嚼起来。
芹菜的口感非常好,鲜嫩爽脆,没有明显的纤维,有点像水果。
林蕊以前吃过水果芹菜,但她觉得现在嘴里头咀嚼的芹菜,口感比前者更好。
她竖起大拇指,连声夸赞:“好吃。”
秋天的芹菜最容易碰到的问题,就是很快变老,一口咬下去全是纤维,口感严重受损。
常常一颗大芹菜,真正能被人食用的只有里面少许部分,外头大量的茎叶都浪费掉了。
要是都这样种菜的话,农民能省好多事情。
外公外婆现在每天还要辛辛苦苦地挑水去浇菜。
每次看到外公挑着重重的担子,林蕊的心就一阵儿颤,特别心疼。
她高兴地抱着母亲的胳膊,双眼亮晶晶的:“那要是外婆家也用上这个,他们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郑大夫赶紧趁机教育女儿:“那你好好学呀,学会了回去给你外婆做。”
郑家村现在大棚不少,沟河也常见的很,完全可以这么结合起来。
研究员微笑:“这个实现家庭化,技术上其实没什么难度。”
他在他老丈人家的天井就做了这么一个鱼菜共生系统。
四五个平方米大的地方,种出来的菜,养出来的鱼虾,已经完全够老丈人一家三餐。
外头响起一阵脚步声,伴随着激情洋溢的讲解渐行渐近。
“目前各种蔬菜生长良好,西红柿每株挂果都集中在10~14只,黄瓜单个重量可达到6两,每棵生菜都有二三两重,折算下来亩产可达万斤。”
旁边响起个口音浓郁的说话声:“是真万斤?你可不能骗我们说一个萝卜千斤重啊。”
“不不不,是真的,您看了就知道。”
一行人走进罗非鱼养殖室。
带着浓郁地方口音的声音再度提问:“鱼呢?鱼长得怎么样?”
先前那个慷慨激昂的声音,赶紧回复:“长势良好,我们的统计数据是两个月增重三两。”
他们一进门,薛副教授的朋友就惊讶地抬起了眼睛,十分奇怪场长今天为什么会在?
今天是国庆节第一天假,明明场长是明天才值班啊。
上次是渔政部的负责人过来看,这回又是什么领导来参观?
等他的目光落到访客脸上,年过半百的研究员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林蕊的手还在蠢蠢欲动,准备伸向西红柿。
听到来人的声响,她立刻缩回手,下意识地转过头,挤出一个标准的微笑。
她只是想近距离观察一下西红柿,可没有想采了偷偷吃。
然后少女的笑容凝固在脸上,下意识倒在了姐姐怀里头,双腿忍不住开始颤抖。
妈呀,人生何处不相逢,为什么会在这儿碰到面?
少女还记得要礼貌。
她虚虚地抬起手挥了挥:“舅,舅太爷,您好啊。”
多日不见,您老可真是精神矍铄,老当益壮。
郑大夫跟薛副教授先是愣了一下,旋即不知所措起来。
当妈的人本能地就想揍自家的丫头,没大没小的东西,怎么能乱攀亲戚?
老人家倒是和蔼的很,记性也相当不错,居然还认出了林蕊,笑容满面地打招呼:“我很好,我老姐姐可好?”
林蕊晕乎乎的,忘记了害怕,不由自主地回答:“我老太好着呢,老太太就惦记着您,说您太辛苦了。”
老人呵呵笑了,摆摆手道:“不辛苦咯,我退休了。要辛苦,让你们年轻人去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