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重重地叹了口气,悲伤着看着窗外的树叶,秋天果然到了,树叶都黄了。
苏木不得不提醒她:“你看的是松树。”
林蕊瞪大了眼睛,她就是从松树叶上看出了黄行不行啊?
鹏鹏冲进院子,招呼二姐:“二姐快点儿,起龙虾了。”
刚才还要死不活的人,立刻跳了起来,兴冲冲地追问表弟:“哪里?在哪里?”
“当然是我们家的田啦!”鹏鹏眉飞色舞,“姑爹嬢嬢还有爷爷都在呢。”
林蕊立刻推老太:“老太,我们带你去看起龙虾。”
老太正要摆手,苏木已经拿了电动轮椅过来。
这是电动自行车厂的新产品,为了方便广大不利于行的人专门制作的。
只要道路平坦,腿脚不方便的人,坐在轮椅上就能够自己控制前进的方向。
自从在江州电视台电视购物频道亮过相之后,现在电动轮椅的销售势头,居然比电动自行车还猛。
只是郑家村毕竟是乡下地方。
除了从镇子到入村的大路,今年匆忙抢修过一回以外,各家各户门前的小路,还是颇为崎岖。
林蕊跟苏木还有鹏鹏三人,小心翼翼扶着电动轮椅往外头走。
无苦抱着小元元在后头跟着,突发奇想:“老太,要不要我背着你跑啊?”
老太乐不可支,连连摆手:“你照应好我们小姑娘就好啊。”
林蕊在边上皱着眉头:“还是得村村通路。水泥路铺到各家各户门口。”
按照目前的情况,恐怕只能由港镇自筹资金了。
啊呸,说好的,她在也不管港镇的事。
嗯,那不算港镇的事,这是关系着老太,外公外婆,还有舅舅舅妈鹏鹏,他们出行方便的事情。
少女还在纠结着,轮椅已经被推上大道。
上了大道,电动轮椅的优势就充分体现出来。
老太童心未泯,居然跟几个孩子比赛,看谁速度快。
几人连奔带跑追在边上,路过的村民还故意逗他们:“快点快点,老太要超过你们了。”
众人冲到大道口,拐到左手边又是一条土路。
这条路虽然没有铺水泥,但夯实的很,轮椅在上头也行动自如。
林蕊暑假里回过郑家村,却一心忙着她的紫芦笋种植大业,都没怎么注意观察农田的变化。
哎哟,紫芦笋长得怎么样了?
少女一拍脑袋,沮丧得很:“我应该问问他们可不可以鱼菜共生中种植紫芦笋的。”
紫芦笋原本就可以当成水果一样生吃,如果用无土栽培的方式种植,那肯定效果更好。
哼,他们不搞鱼菜共生,她才不稀罕呢。
她回家之后就在楼顶上自己搞,到时候种出来的东西,羡慕死他们。
越往稻田深处走,林蕊越能看出面貌大不相同。
与既往分田到户后,一块块小田不一样,现在郑家村的不少田地已经连在了一起。
鹏鹏语气丝毫不掩饰骄傲:“春收之后,好多人家的地都重新整修过。”
之前搞养殖小龙虾的毕竟是少数,结果今年春天小龙虾意外受到市场欢迎。
嗅觉敏锐的农民就立刻找到村委书记,要求也加入到养殖行列中来。
魏镇长已经算是马后炮了,脑袋瓜子灵活的农民主动开始进行协作。
“咱家的田就和根生大大家的连在一起。”鹏鹏指点给自己二姐看,“田埂都被我们撤掉了。”
根生叔叔带着家里人去城里头发展,自然就顾不上农田。
现在单纯种田本来也不挣什么钱,两家人便约好农田连在一块交由外公外婆打理,根生家只要口粮就行。
如此一来,两家的地凑着总算有了差不多10亩。
郝教授手把手教着外公开始农田改造,按照2:1:7的比例进行,认真拾掇成“沟—埂—面”的结构。
这三者一个都不能浪费,最大头的中间部分田地不用说,是用来轮作水稻跟小麦的。
眼下稻田翻滚,沉甸甸的稻穗已经开始慢慢低下脑袋,然而稻草颜色还没泛黄,尚未到收割时节。
埂坡上种着毛豆、秋葵跟玉米,扁豆架子下面还长着小白菜以及菠菜。
垒起的堤坝也没闲着。
坝上西红柿硕果累累,两颗西红柿之间种着一棵辣椒,也结出了红灯笼一般的果实。
另一边大蒜套种着豇豆,长得生机勃勃。
然而这一切加起来都没有田地围着的回形沟吸引人的注意力。
少女张开胳膊比划了一下,估摸着那沟足有两米多宽。
水深估计也不浅,因为她妈是划着小船,在沟里头来回晃荡的。
郑大夫拎着笼套上来,里头已经满满的龙虾,个个块头都不算小。
林蕊还眼尖的看到,王八爬到稻田边上,里头跳出来的显然是青蛙。
哇,那么大的块头,好像是虎纹蛙。
林蕊亢奋地直拍手,嚷嚷着让她妈将船靠岸,她好上去。
郑大夫哪里会同意,就她家的女儿,人站在岸上她都心惊胆战,何况是上船。
旁边的水沟中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郝教授立在船头,笑呵呵地跟林蕊打招呼:“可算是叫你得偿所愿了吧,养小龙虾。”
林蕊笑眯眯地跳到旁边,朝郝教授深深鞠了个躬:“谢谢您,我带我外公外婆郑家村还有整个港镇,感谢您。”
话一出口,她又想咬自己的舌头,啊呸,她说好了不管港镇的事情了。
郝教授没有察觉到她的情绪微妙变化,只摆摆手,表示不敢居功:“这主要是小薛在弄。”
他兴致勃勃地环视一圈,点点头道,“除了小龙虾、中华鳖跟虎纹蛙之外,鳜鱼也不错,肉质嫩,能卖出价钱来。”
林蕊轻轻地叹了口气,有点沮丧:“薛副教授还是要出国。”
没想到这一点,她又对魏镇长恨得咬牙切齿。
老魏就是嘴上能呱呱,关键时刻一点儿都不给力,居然没能留下薛副教授。
郝教授不以为忤:“让他去,出去看看挺好的嘛,年轻人就是得多走走,才能拓展眼界。”
林蕊心道,您老人家的心可真够宽的。
眼下这光景出去了能回来的,那真是十个手指头恐怕都能数清楚。
她可记得清清楚楚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公派出去留学的大学生,没有一个回国的。
郝教授笑呵呵的:“不是你说的吗?将来我们日子过得比人家好,那就是出去了他也想回来。”
林蕊立刻高兴起来,又开始兴致勃勃的画起了大饼:“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所有的资源。”
农村什么多呀?农作物下脚料以及牲畜的粪便多啊。
这些除了可以用来养殖蚯蚓以外,其实还有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进沼气池发酵啊!
以前一家一户不好处理,现在既然搞合作社,那完全可以建沼气池。
发酵产生的沼气是天生的燃料,至于跟沼液跟沼渣,流进沟渠和农田,那不是大好的肥料吗?
她越说越兴奋,索性从苏木口袋里头掏出了小本子,开始画图给郝教授看。
郑大夫真是眼睛都犯疼,这丫头三分钟热度。
前面还说鱼菜共生呢,这会儿又想着建立沼气池了。
林蕊不服气:“我这叫东边不亮西边亮,总不能吊死在一棵树上。”
她自己回家建鱼菜共生去。
既然薛副教授的朋友能够帮他老丈人家,在天井里头就建一个简单的鱼菜共生系统。
那为什么自己跟苏木就不能在外婆家里头煎饼果子来一套?
从养鸡场赶来的林鑫皱眉:“让你吃藕夹你不吃,想什么煎饼果子,没有。”
林蕊冲姐姐做了个鬼脸,拖着苏木欢快地往家里头跑。
做鱼菜共生系统去咯,她的人生总是时刻充满了挑战。
鹏鹏哪里还呆得住,立刻追上了林蕊,大声喊着:“二姐,我也要去。”
无苦傲娇地扭过头,强调道:“我才不稀罕呢,元元,我们看大乌龟!”
老太笑眯眯地摸着小元元的脑袋:“来,我们好好看大王八。水浅王八多啊。”
小姑娘立刻咯咯的笑了起来。
林蕊一路连奔带跑。
回到家里头,外婆疑惑地看着他们:“怎么,你今天不要吃小龙虾啦?”
居然下了田,都不知道带吃的回来。
少女一拍脑袋:“哎呀,忘了。没事,我姐夫肯定很快就会送回来。”
果不其然,他们刚把一个废弃的大水缸清洗干净,卢定安就拎着小腿高的水桶回来。
打开桶盖一看,里头的小龙虾挥舞着大钳子,虎纹蛙迫不及待地想要跳出来,唯独大田螺最安静。
他捋起袖子就在水井旁开始清理三种刚捞不出来的食材,笑着问林蕊:“你们有计划了没?”
“有。”林蕊忙得很,压根都没空抬头看卢定安一眼,只认认真真地刷着大水缸。
嗯,最重要的是第一步消毒,不然鱼跟菜肯定都长不好。
苏木拿过刷子,皱着眉头道:“你放着吧,我来。”
照她这么刷下去,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刷好呢。
林蕊一点儿也没觉得自己被嫌弃了。
像她这样当老大的人,肯定是负责动嘴指挥,至于动手,不是还有两位小弟吗?
少女拍着脑袋开始喊:“外婆,海绵,家里头有海绵吗?”
上辈子她后爸就是用海绵来固定蔬菜的。
嗯,海绵还能够起到过滤的作用。
接下来就是找PVC管,还有制造虹吸装置。
林蕊上蹦下跳,整个屋子的人被她指挥得团团转。
就连外婆都不得不盖上锅焖菜,过来帮忙找塑料瓶。
其余的步骤进行的都还挺顺利,但是在制作虹吸装置时碰到了困难。
说起来虹吸原理非常简单,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已经开始运用。
可真正想让虹吸系统符合自己的需求,却没那么简单。
林蕊翻着书折腾了好一会儿,愣是没有做成功。
她丧眉搭眼的样子,看的卢定安都笑了。
大佬放下手中的田螺,洗了洗手过来帮忙。
他从一堆材料中找出了一根u型管,然后林蕊还没琢磨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大佬已经成功地做好了虹吸装置。
不明觉厉,林蕊鼓掌,竖起大拇指:“高手。”
卢定安又回去继续清理田螺,头都不抬:“苏木,你负责跟她说清楚其中的原理。”
少女企图负隅顽抗:“卢哥,我们的东西还没做好呢。我这还要种菜呢。”
“先给它们时间消消毒。”卢定安微微一笑,“等你搞明白了原理,我们还要再做个架子。”
少女惊恐地看着大佬,严重怀疑大佬才是穿越人,为什么比她还清楚?
她试探着问了一句:“您怎么看待特朗普?”
卢定安愣了一下:“那个美国商人?”
林蕊立刻嘿嘿干笑。
卢定安摇摇头:“这人应当以后会从政,否则不会这样语不惊人死不休。”
林蕊惊悚地捂住嘴巴,妈呀,她身边集聚的都是一群什么样神奇的生物?
大佬怎么比干爷爷还会算?
可惜苏木没有给她继续交流下去的机会,拖着她的手回屋里头了。
少女一路上都在哎呦,不停地强调:“哎呀,你松手了,我不逃跑。我写作业就是了。”
结果一直到楼上,苏木才肯松开手,拿出图纸指点给他看:“这边,进水口是这边。”
林蕊双手支撑着下巴,漫不经心地点点头。
苏木一看她的样子,就知道她没听进去。
少年语带威胁:“楼顶上的鱼菜共生归你做。”
林蕊立刻要跳脚,又没有搞错,绅士风度呢?
如她一般娇滴滴的小姑娘,他一个大老爷们好意思指使吗?
少年的语气立刻幽怨起来:“行啦,你也不用做了,什么给我做鱼菜共生系统,都是骗我的。”
哎呀,这孩子年纪越大越别扭,又来这一套。
少女龇牙咧嘴,不得不点点头:“好啦好啦,你说就是了。”
苏木这才拉着脸,不冷不淡地继续解释起整个系统的原理。
到底还算是林蕊感兴趣的话题,他挣扎了一会儿,居然也听进去了。
而且她不仅听进去了,还又发散性思维了。
少女看着苏木做的鱼菜共生模型,突然间脑袋瓜子一个激灵:“我们可以直接卖这种微型的鱼菜共生系统啊。”
苏木讲的嘴巴都干了,还没有来得及找水喝,就差点被她的话给噎死。
明明他们是在研究怎么制作鱼菜共生系统,为什么瑞一下子又跳到卖东西上去了?
“我分析了一下。”林蕊煞有介事,“老魏不同意在港镇搞这个鱼菜共生系统,主要是出于钱的考虑。”
这家伙就是貔貅,只进不出的那种。
她从外头给他募捐钱回来,他举双手欢迎。
但要是让他掏家底子搞长期投资,那真比登天还难。
“就跟我之前说的那样,鱼菜共生系统肯定有受众。”林蕊双眼闪闪发亮,“像研究员的老丈人,他家不是用的挺好的吗?”
苏木张了张嘴巴,强调道:“你不是说目前大部分人的住房条件不允许这个吗?”
“那还不有少部分人可以做到嘛。”林蕊信心十足,“你看首先像咱们家那样有屋顶的,就能在顶上搞鱼菜共生系统。”
苏木还是反对:“这个不容易,有独门独院的人太少了。”
少女眨巴眼睛:“有阳台就行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