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锦鲤运——金面佛
时间:2019-07-16 10:20:26

  男人尴尬地笑了笑,赶紧追上狄老师,往前走。
  年轻的女教师似乎不愿意让对方跟着自己,然而身边有同事看着,她也只能将人带进屋。
  林蕊在边上真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天地良心啊,她真心不愿意看到班主任跟男朋友闹别扭的场景。
  显然这位准师公也是位人民教师,属于比较有经济头脑的那一种类型,在外头办着辅导班或者参与辅导班。
  他想拉自己的女友一块儿过去,毕竟省实验中学是块招牌,物理又是补习的热门科目,还是很有市场的。
  然而,狄老师不愿意。
  少女将脑袋埋在苏木的身后,不想少年还故意刺激她:“让你老实在家里头看施工,你非不听。”
  林蕊气愤地捶他,恶狠狠地威胁道:“你给我闭嘴。”
  楼梯口走上一个人,崔老师领着新打的两瓶水,奇怪的看站在过道中的学生:“你俩干嘛?找谁呢?”
  林蕊还在一个劲儿踩苏木的脚,闻声赶紧收回腿,冲崔老师笑得跟朵花儿似的:“老师,我们有问题想要请教你。”
  她话音刚落下,就听见旁边的门被重重打开了,发出好大的一声响。
  狄老师气得满脸通红,大踏步往前走,嘴里头喊着:“好,你不走我走!”
  说着她怒气冲冲地往楼梯口方向去,中途差点被门口堆放的煤球绊倒了。
  林蕊眼明手快,赶紧扶起自己的班主任。
  光与影的微妙变化中,她看到狄老师脸上亮晶晶的。
  身后传来男人的怒吼:“我有什么错?我不过是为了让我们今后的生活更好些。你愿意一辈子这样下去,那你就继续待下去吧!”
  他撂下狠话,三步并作两步地冲到楼梯口,与狄老师擦肩而过的时候,头也没回。
  林蕊下意识的收回视线,目光重新落在狄老师的脸上。
  那年轻光洁的面庞亮晶晶闪烁着的,是从她眼中涌现出来的泪珠儿。
 
 
第259章 抓主要矛盾(捉虫)
  林蕊手足无措, 呆愣当场。
  她不知道自己是该劝狄老师不要哭了, 还是应当假装因为光线昏暗, 她什么都没有看到。
  少女本就不擅长应对情侣吵架闹分手,又何况当事人是自己的班主任。
  就她来看,其实狄老师的男友也不能说有什么原则上的大错误。
  既然要男女平等, 那么双方齐心协力为小家庭挣钱,不算是什么过错吧?
  至于课外去上补习班, 这多少年都是灰色地带。
  虽然上面三令五申强调不允许, 但林蕊觉得只要老师正常工作时间不藏私, 没有刻意将内容留到课外补习班去上,那就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说白了, 教师也是份工作。谈待遇的时候,抓着人家拼命强调奉献,那不就是耍流氓嘛。
  人家利用课余时间兼职,只要没有耽误主业, 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吧。
  虽然常常有人本末倒置,直接搞混了自己的身份。
  可是眼下这状况,你要让林蕊说狄老师不对,女高中生也开不了这个口。
  一个人兢兢业业, 将自己奉献于事业当中, 不管她的教学方式是否有待商榷,起码这种精神应当值得肯定。
  说这样的人错了, 那什么才是对呢?
  少女下意识地要挠头。
  哎,归根结底都是没钱闹的。
  这世间99%以上的矛盾都是金钱矛盾。
  只有生活富裕了, 谈理想才能够底气十足。
  否则总要免不了向生活低头。
  少女在心中唉声叹气,身体却一动不动,整个人似乎要站到沧海桑田。
  崔老师手中拎着两瓶水,同样沉默着没有做声。
  整个楼道像是被谁按住了暂停键,所有人都陷入了123木头人的状态。
  好在狄老师的动作要比他们想象中更快。
  年轻的女教师直接一抹眼泪,扭头又折回屋子中去。
  林蕊肯定自己听到了崔老师如释重负的喘气声。
  看样子大家都怕面对这样的场面。
  苏木赶紧伸出手去,要接过崔老师拎着的热水瓶。
  崔老师摇摇头,示意林蕊掏她的口袋:“帮我拿钥匙开下门吧。”
  门一开,林蕊走进屋才发现,崔老师的宿舍居然比钢铁厂筒子楼还简陋。
  整间宿舍,加在一起大约只有六七个平方,连隔条帘子做成内外间也办不到。
  一张床占据了屋子大半的位置,床上摆着个小桌,上面整整齐齐地码着一摞书。
  林蕊真担心那孱弱的小方桌无法承受如此沉重的分量。
  桌子中央放着笔记本,摊开了,冒出一行行清秀的钢笔字,笔就搁在旁边。
  主人显然是忙到一半,撂下了笔,出去打开水。
  崔老师放下手中的水瓶,转过头,开门见山:“什么问题?”
  林蕊原本还想寒暄两句,比方说问问崔老师的孩子跟爱人,听到老师直奔主题,她赶紧收敛心神。
  “是这样的。”林蕊拍了下苏木,“我们要建一个小型的鱼菜共生系统。”
  少年赶紧从书包里头拿出昨天他们画的图纸:“我们想在这个系统里头引进蚯蚓帮忙处理鱼的粪便。”
  崔老师拿过图纸扫了两眼,微微蹙眉:“为什么要这样?”
  林蕊噼里啪啦地解释完情况,语气急迫:“我想蚯蚓是最好的清道夫,只是蚯蚓在水里头会被淹死。”
  崔老师点点头:“的确,蚯蚓是依靠皮肤进行气体交换的,水中氧气含量少,它无法存活。”
  林蕊难掩失望,心存侥幸:“那有没有能在水里头生存的蚯蚓呢?”
  崔老师微笑:“你说的应该是水蚯蚓,不过它一般生存在浅水区流域。”
  就林蕊说的那个大型储水桶,其实并不合适。
  林蕊愁眉苦脸道:“我考虑过将鱼的粪便积累到一定的程度,然后再一个个进行清理。”
  可如果这样的话,就有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工作量太大了。
  如果清理不及时,单纯依靠储水桶里头的鱼菜共生系统而不勤换水的话,抽水桶也很快就会变成死水。
  说话间的功夫,崔老师的爱人拎着菜篮子回家了。
  林蕊瞥了眼菜篮,里头一块豆腐,几片绿叶菜,什么鱼肉都没有,当真是一清二白。
  她刚奇怪他们为什么不干脆在学校食堂吃饭?又蓦地反应过来,每位老师的餐票也都是有数的。
  少女迷迷糊糊地想着,感觉省实验高中的教职工待遇,可能的确还不如钢铁厂中学。
  崔老师跟爱人打了声招呼,抓起放在桌上的资料,朝两位学生点点头:“走吧,我带你们去请教专家。”
  专家住在医院里,是崔老师的大学老师。
  白发苍苍的老人刚动了大手术没几天,身上还带着引流管。
  他听了昔日学生的学生的问题,点了点头,居然屈尊纡贵地仔细看那张示意图。
  林蕊都有点儿羞愧,感觉自己不应当这个时候就急吼吼的打扰人家休养。
  老教授倒是豁达的很,闲在病房里头,他反而浑身不自在。
  老人仔细看完了那几张草图,没有评价林蕊的方案,也没有讲述水蚯蚓的生活习性,只问两位高中生:“你们安排这么个大水箱,根本目的是什么?”
  “浇灌树木。”
  老人笑了起来:“原来如此,我还以为你们就是想养鱼呢。”
  林蕊的脸腾的一下红了,少女期期艾艾:“这么个大水箱放在那儿闲着也是闲着,搞点养殖不好吗?”
  老教授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反而继续提问:“你们知道树木究竟什么时候需要浇水吗?”
  林蕊下意识地开始抠衣角,她老老实实地摇头:“不知道。”
  她晓得蔬菜是要经常浇水的,可是按照老人的口气,似乎树木不应当这样。
  “树苗栽下去之后,的确需要经常浇水,但是存活以后,就没有这个必要了。”老人似乎觉得很有趣,笑了起来,“不然森林的护林员怎么办?光是浇水,他们就得累死了吧。”
  林蕊张张嘴巴,小心翼翼道:“果树也不用浇水吗?”
  “其实按照江州的气候,降水量本身就是比较充沛的,就是要浇水,也集中在三个阶段。”
  第一个是他先前说过的果树成活前。
  第二个是开花坐果期间。
  第三个就是果实成长膨大的时候。
  “水太多,对果树来讲也不是好事,反而容易烂根。果园里头都设排水沟,就是这么个用意。”
  林蕊难掩失望之情:“也就是说,我这个水桶其实基本上没用了?”
  “也不能说没用。”老教授慢条斯理的,“起码在这三个阶段以及树木需要施肥的时候,还是能够派上用场的。”
  他抬起头来看崔老师,不甚满意地摇摇头,“急于求成不是好现象,做事情一定要先抓住主要矛盾。”
  崔老师微笑着承认错误:“是我想问题太局限,没考虑清楚。”
  林蕊还是舍不得放弃,委屈兮兮的:“那这些树不是太孤单了吗?”
  老教授直接笑出了声:“你看什么地方的树林里头就只有树木,而没有花草,没有鸟,没有虫,没有其他小动物?”
  要论起共生,大自然是最好的共生环境。
  生物都是很聪明的,他们会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方式组合在一起生活。
  万一真生态失衡了,那才是人类需要参与进去的时候。
  林蕊沮丧得无以复加,相当不死心:“山上就不能养鱼吗?”
  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都有了,总该有点儿水里头游的吧。
  这一回教授真是放声大笑了,因为笑得太厉害,他甚至还牵动了肚子上的刀口,顿时疼得额头直冒冷汗。
  护士过来查房,见状连忙劝他:“您老笑的时候,好歹顾着点手术切口呀。”
  老教授相当能挨疼,已经缓过去了,摆摆手道:“没事,多笑笑,肠子才能恢复的快呢。”
  护士摇摇头,放弃跟教授讲道理,直接跟他交代:“你这袋子里头引流液已经不少了,我给你放出来。”
  教授笑呵呵的:“那就麻烦你了,护士同志。”
  护士操作的时候也没影响他接着说话,“其实也是可以养鱼的,我问你,在山坡上种树的目的是什么?”
  但凡被提问,学渣林蕊总会无比紧张,她小心翼翼地作答:“退耕还林,涵养水土。”
  教授点点头:“你说的也有道理。其实他们经常忽略了一件事,涵养水土最好的方式是在山顶、山腰以及山脚分别修筑蓄水沟。这样将雨水截下来,让它们渗透到土里头,不至于急吼吼地带着土壤往下冲。”
  老教授还没有来得及继续叙述这是水沟的修筑要领,林蕊先兴奋得叫出了声。
  少女双眼闪闪发亮:“可以挖个坑,将蓄水桶放进去呀。”
  她记得乡下茅坑就是这样,一个大缸埋在地下,里头蓄积了人的排泄物。
  反正必须得有个大蓄水桶。她的塑料桶怎么可以没有姓名?
  教授愣了下,旋即摇摇头:“蓄水坑有个重要的作用是涵养周围的植物,你看农村水坑旁边是不是植物都特别多?长得也很茂盛?”
  塑料桶不行,塑料桶是密封的,水都不出来,植物还怎么生长?
  而没有这些植被作为天然保护层,水土流失的问题就无法得到解决。
  “可以在塑料桶上戳很多小孔啊。”林云眼睛睁得大大的,“这样一来,水就可以与周围土壤直接接触,也可以让草木生长茂盛。”
  教授哑然失笑,觉得这孩子对塑料桶执着的有趣。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人们切实地认识到,塑料制品真的很难降解。”林蕊一本正经,“其实在绝大部分时候,我们都可以用无纺布袋、纸制品以及碗碟什么的代替一次性塑料用品。”
  最重要的是桶里头能够养鱼啊。
  不用担心里头的水全跑光了,反正涵养周围的植被,只需要在桶壁靠上的位置戳满小孔就可以。
  下面那么宽广的区域,鱼儿还是可以水中游。
  养不养的活,总要养了才知道啊。
  崔老师含蓄地告诉自己的大学恩师:“她申请研究了一个鱼菜共生系统治理学校池塘。”
  老教授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又对林蕊指出问题:“这个桶埋在地底下,危险系数很高,因为人很容易失足堕下去。”
  林蕊不假思索:“那就不埋买进去好了,留下一定的高度露出地表。”
  教授忍不住又笑:“你是坑比平地都高,那水还怎么流进去呀?。”
  林蕊愣住了,下意识地想挠头。
  确实,这么一来的话,的确没办法起堤坝的作用。
  教授没有帮她解答难题,温和地劝告她:“还是先想想,你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这样才好安排。”
  说话的时候,教授的研究生回来了。
  他跟护士道了谢,然后清洗干净苹果,将苹果连皮放在热水里头泡着。
  这样温过的苹果再刮泥就没那么冷,吃了不容易拉肚子。
  林蕊灵机一动,眼睛快活地盯着水缸子里头的苹果,声音掩饰不住的兴奋:“可以挖一个大坑作为蓄水沟,然后将铁桶放在沟里头。”
  如此一来涵养水土的任务,由沟去完成。
  塑料桶可以起类似堤坝的作用。
  等到杂草长满坑底,周围全都是葱葱郁郁一片时,水土流失的问题,自然就得到了解决。
  塑料桶中的鱼菜共生系统,则可以继续生长下去。
  甚至塑料桶可以形成新的鱼菜共生系统。
  教授哈哈大笑,身体动了一下:“你还真是执着。”
  护士不得不开口提醒:“教授,您配合一下成不?”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