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宫凤华——寻找失落的爱情
时间:2019-09-12 08:14:06

  “这倒不必你担心。明曦待我极好,盛鸿也对我好得很。你可别再想着寻他们的麻烦了。”
  “……”
 
 
第697章 告别(二)
  顾山长走了之后,俞太后情绪久久难以平复。
  芷兰和玉乔识趣地候在门外,未曾进去打扰。
  “这世上,也唯有顾山长才能令太后娘娘动容了。”玉乔轻声唏嘘。
  芷兰也轻叹一声:“是啊!自先帝离世,太后娘娘便极少流露情绪。也很久没这般哭过了。”
  人有血有肉有感情,不是木桩,也不是冰雕。
  俞太后这半年来少言少笑少怒,威严日隆,愈发没了世俗之人应有的情绪波动……便是贴身伺候的芷兰和玉乔,也越来越觉压抑沉闷,当着俞皇后的面,根本没勇气大声说话。
  顾山长一来,俞太后才鲜活起来。
  可惜,过几日,顾山长就要随蜀王和蜀王妃离开京城了。
  玉乔抬眼看了芷兰一眼,忽地低声问道:“卢公公似有些日子没来找你了。”
  芷兰目中露出一抹苦涩无奈:“他如今在移清殿里当值,不便随意来走动。”
  卢公公是先帝心腹。先帝一死,新帝即位,自要提拔任用自己的心腹内侍。卢公公立刻便尴尬起来。
  好在有俞太后撑着,新帝也没做得太过分,只将卢公公放在移清殿里当值。看着也算风光,内里如何,便只有卢公公自己清楚了。
  往日卢公公日日随着先帝来椒房殿,和芷兰时时见面。如今却是十天半月难寻一次见面的机会。
  玉乔又看了芷兰一眼,若有所指地说道:“这般下去,这对食岂不是就只剩了个名头。”
  芷兰当日和卢公公结为对食,皆是因俞太后之命。卢公公可比芷兰大了二十岁,如今芷兰未至三旬,又是俞太后身边最得脸的女官。
  而卢公公,却是江河日下。没了圣眷,新帝对他忌惮,处处提防,处境艰难。
  芷兰何必再和卢公公纠缠下去。索性求俞太后做个主,和卢公公拆伙便是。
  在宫中,没人在意什么有情有义。倒是芷兰,和卢公公依旧做着对食,背地里不知被多少人说嘴取笑。
  芷兰不愿再说下去,迅速扯开话题:“太后娘娘已经独处许久,我们两个一直在这儿守着也不成,还是进去看一看吧!”
  玉乔微不可见地撇撇嘴,还是点头应了。
  推门而入后,两人恭敬上前行礼。一个道“奴婢伺候太后娘娘梳洗更衣”,一个道“时候不早了奴婢去御膳房传膳”。
  俞太后目光掠过玉乔的脸:“你去传膳。”
  玉乔微微一怔,很快应下,退了出去。
  俞太后又看向芷兰,淡淡道:“寒香宫的衣食用度,都提一等。你再去一趟太医院,向赵院使传哀家口谕。”
  “梅太妃体弱多病,需静养半年。”
  盛鸿和谢明曦安分守己,梅太妃很快便能“病愈”。只是,这藩地梅太妃是别想去了。还是安分留在宫中吧!
  芷兰敛容,低声应是。
  ……
  当晚,盛鸿便收到宫中送来的消息。
  “母后将母妃的衣食用度都提了一等。”盛鸿目中露出些许讥削:“看来,只要我安分老实,母妃在宫中的日子也能过得好一些。”
  谢明曦没有出言安抚。
  遇到这等糟心事,盛鸿心情阴郁也是难免的。说什么都无用。
  盛鸿深呼吸一口气,挤出笑容道:“此事我该去谢一谢山长才是。”
  只凭他,在俞太后面前还没这个颜面。
  谢明曦轻声道:“我叮嘱过师父,进了椒房殿后,万万不可提起母妃。你也不必去谢师父了,她回来之后,便一个人待在书房里,一直都没出来。”
  和俞太后告别,顾山长的心情也久久难以平复。
  这等时候,还是别去打扰顾山长了。
  盛鸿点点头,转而说道:“再过几日,我们就得启程了。我们也该挑个日子,去一趟谢府。和岳父等人道别才是。”
  谢明曦和娘家人并不亲近,平日来往不多。
  不过,做做样子总还是要的。
  谢明曦嗯了一声:“我这就让从玉送个口信回去,过两日,我们回一趟谢家。”
  ……
  两日后,盛鸿陪着谢明曦回了谢府。
  五岁的谢灵曦和四岁的谢元楼都被领了出来。
  “灵曦见过蜀王殿下,见过蜀王妃。”谢灵曦生得容貌清秀,一直被严格教导,颇懂礼数。
  白净秀气的谢元楼行礼时也有模有样:“元楼见过蜀王和蜀王妃。”
  谢钧在谢元亭的身上吃了不少闷亏,对这一双儿女管束教养堪称严厉。
  谢明曦微微一笑:“自家人无需多礼,快些起身吧!”
  谢钧立刻笑道:“礼不可废。”然后板着脸孔道:“灵娘,你和元楼站到祖父身侧去。”
  盛鸿坚持坐下首。谢老太爷辈分尊长,坐了上首。盛鸿这等姿态,令谢家上下无不心情舒畅。
  众人的话题,自然围着就藩之事打转。
  年前成了亲的谢元舟,亦在蜀王随行名单之列。年轻人对远行并无忐忑,反而充满了豪情壮志。笑着插嘴道:“我和姐夫一同前去,三弟看着眼热得很,嘀咕着过几年也要去蜀地。”
  盛鸿失笑,看了过去:“你也想去蜀地?”
  十三岁的谢元蔚嫩脸一红,却点了点头。
  “你还是留在京城好好读书吧!”谢明曦淡淡笑道:“五年之内,考一个进士功名出来,撑一撑谢家的门面。”
  谢元舟于读书上天分不算高,考了秀才之后,连个举子也未考中。去蜀地可以打理庶务,或是谋个低等官职。
  谢元蔚却又不同。虽然年少,已是博裕书院里有名的才子。如此人才,理应读书考取进士功名,谋个正经出身。
  谢元蔚对谢明曦十分信服,闻言乖乖点头:“好,我一定用功苦读,争取五年内考取进士。”
  想了想,又加了一句:“就像叶长史那样。”
  寒门学子,能如叶景知者,已是人生赢家。
  徐氏和谢铭夫妻心中的感激之意,就不必细述了。
  如今三个儿女,皆有了前程。当年从临安忐忑不安地来京城时,只求衣食富足,何曾敢奢望过会有这样的一天?
 
 
第698章 临别(一)
  离别在即,父女两个总有些不欲为外人知的体己话要说。
  谢钧先叮嘱谢明曦:“去了蜀地后,无人再压着蜀王殿下,你也能跟着过些舒心日子。不过,殿下绝不能疏忽了朝堂动向。日后多写家书回来。”
  他这个礼部侍郎,能耐虽不大,和蜀王通个消息总没问题。
  谢明曦微微一笑:“父亲不必忧心。陆迟和赵奇定会时常和家中通消息,殿下也早已安排人留在朝中。朝堂动向,瞒不过殿下。”
  谢钧:“……”
  对于蜀王能顺利拐走陆状元赵榜眼叶探花之事,朝中上下无不佩服得五体投地。谢钧也未例外。
  一想到陆阁老和赵阁老,谢钧心中底气陡然足实了不少,点点头说道:“你们心中有数就好。”
  “孝期里不得有孕生子。待过了这两年,你趁着年轻,还是早些为蜀王生个子嗣才好。为父心里也方能踏实。”
  女子再优秀再出众,也比不上肚皮争气会生儿子。
  这不是偏见,而是事实。
  也因此,谢钧说得理直气壮,丝毫不觉得自己叮嘱的话有何处不妥:“殿下现在还年轻,你也正年少,真是恩爱情浓之时。不过,女子总有年老色衰爱弛的一日。丈夫的宠爱,远不及儿子重要。待过上几年,你就懂得这个道理了。”
  谢明曦深深看了谢钧一眼,冷不丁说了句:“丁姨娘当年也是这么想的。”
  谢钧:“……”
  谢钧修炼多年,脸皮又老又厚,只尴尬了片刻,便自己给自己打圆场:“元亭被养歪了,也是意外,不能一改论之。”
  提起丁姨娘母子,谢钧又多说了几句:“元亭一直被关在临安老宅读书。待再过几年,他的心性彻底被磨平了,再为他娶一房媳妇。让他安生在老宅里过日子便是。”
  “这两年,丁姨娘也老实安分了,每日在院子里吃斋念佛。”
  “明娘,你这一去蜀地,不知何年才能归来。临走前,你去看一眼丁姨娘吧!不管她做了多少对不住你的事,到底熬着十月怀胎之苦生了你。”
  ……
  不管做了多少对不住你的事,她到底熬着十月怀胎之苦生了你。
  谢明曦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
  或许是因为如今的生活幸福顺遂,她心底的怨恨戾气早已平息。或许是因为做了母亲之后,心肠比往日柔软得多。
  也或许是因为,今日一别,日后再无相见之期。
  谢明曦竟愿意去见丁姨娘一面。
  对谢钧来说,这也是意外之喜。立刻命人去送信,然后,和谢明曦缓步慢行去了兰香院。
  兰香院的院门常年被锁着,只在丫鬟仆妇送一日三餐时才开一回。此时已近黄昏,夕阳的余晖在天际染了一片红霞。
  谢明曦迈步进了兰香院。
  一个枯瘦的妇人站在廊檐下,一身素色衣裙,再没了往日动人的美丽。如同一个被风干了的橘子,没了水分,也失了润泽。
  丁姨娘目光里并无亲近渴盼,反而溢满了惊惶不安。远远地看着谢明曦的身影,目中惊惧之意也越来越浓。
  谢明曦在几米之外站定,遥遥地看着丁姨娘。
  丁姨娘面色愈发惨然,全身竟不停颤抖起来。
  谢钧皱紧了眉头。
  这个丁姨娘,简直是烂泥扶不上墙。他特意央求谢明曦来和她道别,这等时候,是母女两人和好的最佳机会,亦是丁姨娘翻身的唯一机会了。
  丁姨娘竟没把握住,就一个人在那哆嗦上了。
  别说谢明曦,便是他看着,也格外恼怒。
  “含香,”谢钧警告地看了丁姨娘一眼:“蜀王妃即将离京,你有什么话要说,便说吧!”
  丁姨娘苍白着脸,扑通一声跪下了:“求蜀王妃大人大量,不要和我计较昔日旧事,容我在谢府安分度日。我日后在佛前为蜀王妃日日烧香,求佛祖保佑蜀王妃长命百岁。”
  谢钧:“……”
  谢钧气得额上青筋直跳。
  让你叙叙母女情意,谁让你说这些了?真是蠢得令人绝望!
  谢明曦倒是半点都没失望,反而扯了扯嘴角,笑了起来:“丁姨娘起身吧!”
  丁姨娘哪里敢起身,依旧跪着低头,颤颤巍巍地说道:“恳请蜀王妃,也饶过元亭一命。他做了许多错事,如今也遭了惩罚。求蜀王妃容他苟活于世……”
  “住口!”谢钧忍无可忍地打断了丁姨娘:“蜀王妃临行前特意来见你,你除了这些,就没别的可说的吗?”
  往日的丁含香,也是一朵温柔可人的解语花。除了小心思多些爱哭一些,没什么大毛病。到底是从何时起,变成了这等模样?
  亲生女儿要远去蜀地了,就没点担心牵挂叮嘱吗?
  丁姨娘是真的懵了。
  她是真的想不出有什么可说的了。
  谢明曦心情凉淡如水,依旧半点没恼怒,淡淡道:“好,我都应了你。”
  丁姨娘大喜过望,连连磕头道谢:“多谢蜀王妃,多谢蜀王妃!”
  谢明曦勾起唇角,转身离去。
  她不恨丁姨娘。当然,对丁姨娘也没什么愧疚怜惜。
  或许,她真的是天生凉薄吧!所以,看着丁姨娘的时候,心中毫无波澜,便如看一个陌生路人。
  ……
  谢明曦头也不回地出了兰香院,然后,停下脚步。
  身着素服的俊美青年,迎面大步而来。
  是她的夫婿,是她女儿的亲爹,盛鸿。
  盛鸿快步走了过来,双手扶住她的肩头,目光略有几分急切地落在她的脸上:“明曦,你还好吧!”
  这才是世上最爱她最在意她的人。
  上天待她也算不薄。虽无疼爱怜惜她的亲人,却给了她一个知她懂她爱她惜她的夫婿。
  “我很好。”谢明曦扬起唇角,目中溢满了温柔:“盛鸿,你应该对我有些信心才是。这世间,已无人能伤我的心了。”
  “唯一能伤我的,只有你。”
  因为我只将你放在心上。
  如此甜蜜又醉人的情话,听得盛鸿心潮澎湃。
  他舒展手臂,将谢明曦紧紧搂入怀中:“你这辈子都没机会伤心了。”
 
 
第699章 临别(二)
  离别总是令人感伤。
  六月初六这一日,蜀王设宴,宴请昌平公主及一众藩王和藩王妃。年少的平王安王也一并来赴宴。
  建文帝还未来得及给年少的八皇子九皇子封王,新帝登基后,便封了两位弟弟为平王安王。至于封地,就不必着急了。反正两人都还年少,离成家生子就藩还有数年。
  建安帝身为天子,不便移驾。萧语晗有心想来,也同样不便,只得打发身边女官送了丰厚的安家礼来。
  整整两车药材,还有两车放的是孩子用的着的器物。比起金银玉器,算不得贵重,又显得格外贴心。
  谢明曦收了这份礼物,心情也觉愉悦。
  她和萧语晗之间的同窗友情,一直维系得不错。从妯娌君臣的角度来看,也十分融洽和谐。
  身为藩王妃,能和太后和中宫皇后皆打好关系,左右逢迎,绝不是易事。也因此,做到这一点会令人分外愉悦。
  李湘如看在眼底,颇有些眼热泛酸,故意笑道:“皇后娘娘待七弟妹真是宽厚,送来的礼物也这般贴心。”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