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已然有了袁十二早就和‘炎军’首领夏简戟交好, 自然不会放弃这个绝佳机会,也没有因为争权夺利而愚蠢的将袁十二排挤开,交由其他人代替袁家去与‘炎军’打交道。
就如先前所说, 袁家能发展到现在, 且能在大昭朝廷强占了去祖宅,还圈占去了长安城郊和长安府内万亩庄园后, 还能够隐忍下来,且后面还能取得进攻皇室的‘荣幸’,就说明了如今的袁家掌家人并不蠢。
现在时逢乱世, 袁家内部也因看好不同势力而产生了分歧,如此内部争斗无法避免。但现在的袁家掌家人,将族内各种声音都很好的平衡了下来,争斗不能完全杜绝,但内部再怎么争斗,也不能摆在‘炎军’面前去,不能让‘炎军’觉得麻烦——尤其是现在没那么多精力分心其他事的时候。
于是袁十二依旧负责着与‘炎军’接洽,袁家族内还很慷慨的提供了许多助力,毕竟也是关乎袁家未来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兴衰的大事。
袁十二就没打算做了好事不留名,而是在与葛蕤说起时,稍微表了一下功劳:
“......说起来是上贡皇室,平菇和香菇此两样鲜蘑无疑是贡品,然而追根究底,这事也不过是负责采买的宦官在买菜而已。
上贡的鲜蘑,终究也就是被烹饪后摆到皇帝和后妃桌上的一道菜罢了,还是成千上万道菜色中的其中之一,虽然因其新鲜鲜美而很得皇室众人的欢心,成为了最常点的一道菜。
但是,像‘买菜’这样的小事,皇帝和前朝的朝臣们哪里会去过问、会去管?都是照顾着皇帝饮食起居的得宠宦官在做。
于是将原来负责‘买菜’的宦官调开,对新来接手‘买菜’的宦官说一声:这些鲜蘑都是袁家雇人在秦岭大山里采摘得来的。也就没有多追问了,一切还是按照以前一般行事。”
调开原先负责的宦官,对新接手的宦官说一声,就一切按照原来一把行事,依旧借着运送皇室贡品的说辞,袁家车队便可‘借道’太白县进进出出。
哪怕外面都已知晓太白县是叛军‘炎军’的老巢,但宫内的宦官不知道啊——或许知道也作了不知,哪怕袁家商队进入太白县时的车辙印,甚至比运送了贡品后出来时的车辙印更深,竟然也都凭着一张‘钦购鲜蘑’文书,一直畅通无阻。
这事确实应该不算难,但也不像是袁十二说的这般轻描淡写。
调走原先宦官,以及封口新接手的宦官等等,为达成这事动用的人脉,以及付出的钱银,想必都不似所说的这样轻描淡写。
话中深意,葛蕤自然是领会到了的。袁家这是在表功,这没什么可觉得不适的,与人打交道当然会有利益
算计,不可能都是清风明月君子之交。
葛蕤:“袁先生和袁家的辛劳,老朽都看在眼中。首领夫人也时常说起,幸亏有袁家援手,我太白县男儿出去征战后,留下的老弱妇孺才能安然渡过去年的冬季。
在与陈仓通信时,老朽与首领提及,首领也曾在信中感念袁家的援手情谊。”
帮人做事情,可不能默默在暗地里做也不邀功,如此也太不划算了!而表了功劳后,对方明言感谢,又比对方装作不懂、模棱两可的不承认要好太多了!
袁十二语带奉承,语气却非常真诚:“夏首领乃天命之人,在下以及袁家,都以能得夏首领青眼,而感到无上荣幸。如今天下百姓遭受苦难已久,能为夏首领解救天下百姓尽绵薄之力,也是我们的福分和应尽之义。”
袁十二的态度——或说袁家的态度,在去年秋分‘炎军’起义时还是‘端着’的,可到开年后如今的春末,不过半年多时间而已,就变得非常恭敬了——甚至可说是谄媚了。
全国两年大旱结束后,还一茬庄稼都没有成熟,有些地方因为民乱,去年甚至都没能及时赶上秋播,正是新粮不接的困难时候,全大昭百姓都没有存粮了。但是普通百姓没有存粮,却不意味着袁家弄不来粮食。
毕竟,最多的粮食从来不是存在百姓手中。事实上,百姓家从来都是少有存粮的,每年的陈粮能接上新粮就已算是生活得很好了。最多的粮食,向来是存在权贵富豪和地主手里,何况如今乱世的根源,就在于土地兼并严重,以及压迫佃农过甚,粮食和财富都被刮了去。
权贵富豪和地主的手里有粮食,因此袁是能买到粮食。不仅能从许多地主那里买到粮食,因为袁家原本就做着粮食生意,袁家也是有存粮的。毕竟袁家虽是商人,但本身他们也是富有程度,都超过了寻常大地主的大昭首富。
不仅太白县的老弱妇孺,甚至郿县的百姓和葛圭章率领的留守军队,都得益于袁家的粮食,才能安稳的守住了这两县。
否则,可能太白县和郿县两地的百姓,甚至都不能安心下来耕种,而是会像陈仓县的‘炎军’十万大军一般,在去年的几乎整个冬季、及今年开年以来的春季,都去到处征战,不得不践行以战养战策略。
若是所有‘炎军’都被迫以战养战了,那就没有了太白县如今眼看着要亩收八百斤麦子的丰收希望,甚至等今年秋播时,姜秾都不能将高产粮推广到整个凤翔府。休养生息,将会遥遥无期。
那么百姓们就要吃苦了,被战争裹挟着,身不由己地去征战(劫掠),而一旦停下,就有被饿死之忧。
所以袁家的功劳,夏简戟、姜秾和葛蕤等人都是认同的。
没错,去年(也就是升和十七年)已经过去了,时间已经来到升和十八年的春末。不过,已经过去了的有些事,却还很值得一提。
去年冬,夏简戟如了大昭朝廷所想,兵出陈仓,轻易攻下了凤翔县,十万‘炎军’大军在凤翔府的府城过了一个舒服大年。
同时,派了不到万人的小股‘炎军’南下,攻占了凤县。
如此就算是完全将凤翔府的南部四县,都掌握在手中了。也相当于将南下川蜀的陈仓道和褒斜道,都完全掌握在手中了!且因为打下了凤县,也将从陇西经祁山道南下的道路,也给堵住了。
大昭朝廷若想要南下,就只能走‘长安-子午道-西乡-荔枝道’这条道了,然而这条道是直通涪州的,是到达的巴渝之地,虽与川蜀之地乡邻,但想要到成都府也还是有着不短距离的。
至此,‘炎军’就真的是完全扼住了川陕互通的‘咽喉’,也让夏简戟安下心来在凤翔府府城过了个年。
年后,升和十八年正月里,夏简戟继续带兵出发,一路直取汧阳县、麟游县和陇县此凤翔府北部三县。
并在春二月时东进,轻松就攻下了凤翔府东部的岐山县和扶风县。
期间甚至一度与陈兵长安府边境的大昭大军偶遇过,当时两军相隔不过三里地,大昭大军却被吓得直接退后一里地,以示大昭绝无‘剿灭’叛军‘炎军’的意图!
于是,夏简戟也就收了他像是一副要东进长安的作态,在把整个凤翔府都打下来后,就把心思放在了稳定并治理凤翔府上来。
因为夏简戟没有称王称帝,也就不能明面上授予名正言顺的官职。
于是,诸葛评只被夏简戟请托,让其总领凤翔府政事。虽然没有明文授予官职,但这都知道,诸葛评等同于任了凤翔府‘知府’。
而尚且还在太白县的葛蕤,已被请托了协助诸葛评的差事。这就相当于,葛蕤任了知府的副职‘同知’。
因葛蕤是夏简戟之师的身份,可对诸葛评起到制衡作用,且葛蕤年纪较大,恐太过操劳有碍康健,这凤翔府知府之职就必是他了,而不是一个协助的副职。
这一点,诸葛评和葛蕤两人都知道。前者诸葛评知晓,如此安排正是夏简戟的制衡之术,但他却并不觉得恼怒。他都是四十不惑之年的人了,又不是愣头青,如今有制衡之人,他反而更为放心了!因为万一有何突发之事,也有一个可分担的人——不仅分担活计,也分担风险。
葛蕤不是爱权的人,若是爱权,他就不会舍弃唾手可得的功名、隐居田野了,他愿意为天下、为他的抱负帮着夏简戟做事,但却并不愿意被案牍束缚住,像这种起制衡作用的副职就刚好合适嘛!
葛圭章则被从原来的郿县,调到了陈仓县,统领陈仓县政事,也就相当于陈仓县县令了。
而王五七,夏简戟问他有无信心管好凤翔县,但王五七拒绝了:
“圭章博览群书又有治理郿县的经历,他能管好陈仓这一要地,但简戟哥你是知晓我这人的,我哪有那个才能,去管好府城所在的凤翔县?我还是先跟着您吧,若再遇到像之前那次用得着我的时候,我刚好方便去做。”
在这个时候,也不必每个县都配足县令、县丞和县尉这一套班底,有现在这些能决事的人在大体上掌控着,也就够了。至于各地做杂事和跑腿的,原先各地县衙也有能用的文书吏员,将其亲眷家人接到府城好好安置(看管)着后,直接拿来用就是了。
那些人都很非常乐意,也很卖力的去做事!因为一旦做得好了,等到以后新朝建立,他们多半就直接是当地县令了!以前一生都只能是一个不入流的书吏,如今竟然有晋身官途的好事,怎能不尽心尽力?!
政事这边就算是安排好了,至于军事和监察这两套官职,因为当下正是战时,都以征战为主、一切从简,夏简戟直接就领着‘炎军’统领的职责,暂时也就不必点人来负责了。
不过‘炎军’中一些表现优异的兵士,夏简戟都给与了奖赏,虽然不能授予官职,但只看每人统领的兵士人数,就已有了‘千户’之实。
像是姚青云和张武壮两人,更甚至已经是‘万户’或者说是将军了。
虽然还没明说,但看目前各自接手的驻防和练兵等军务上的区别,姚青云定然是要留守北地的,而张武壮可能要和夏简戟一起南入川蜀。
如此一来,凤翔府也算是初步调理妥当了,只等以后慢慢治理,并且恢复耕种。显而易见的,是时候将姜秾等人,接来到凤翔府城了!
升和十八年春三月,也就是春末的时候,夏简戟派出姚青云并王五七,率军一万接
姜秾等人出太白、入凤翔府城。
第80章
立夏后的第二天, 回来接人的王五七和姚青云到达了太白县。
在夏收前后夏简戟南入川蜀之前,他和张武壮都想与各自家眷见上一面, 而且有些事全靠纸上通信也说不清楚, 要与葛蕤和姜秾他们见面细谈过了才放心,于是得赶在小满前出发,才能赶在入川‘炎军’出发前,见上这一面。
所以,留给姜秾他们安排和告别的时间不多了, 半个月不到的时间。
这次需要搬家到府城去的, 有夏婶、姜秾及姜家一家, 张武壮的阿爹张强壮、沈甜及沈双二和齐四娘, 还有王五七一家。
因葛贡士葛蕤要去府城‘协助’总领凤翔府政事的诸葛评,他本人和葛家二叔夫妻两也是要去的。
温宁村里其他村民,对于这几家眼看要有大造化并被接去享福的人家,羡慕是自然的。
但是也都懂得人情亲疏, 他们与这几家并无血脉亲缘牵绊,只是做了十多年的同村乡亲罢了,从一开始就没有奢望也被接去享福。
何况他们已经沾姜夏两家很大的光了:他们是庄稼最先增收的人家, 又有栽种香菇的营生挣得许多银钱, 若非如此,他们这两年也会像外面那些灾民一般, 在大旱中挣扎着求生。
正因为有了姜夏两家的慷慨,他们才没有像以前遇到关中大旱一样,沦为到处逃荒的难民。
逃荒过一次的村民们, 是再也不想逃荒第二次了!
而且,他们温宁村到底是‘炎军’首领、夫人及‘炎军’重要人物——葛蕤、张武壮和王五七等人的家乡。
神农炎帝的姜姓部落发源地是清姜河沿岸,而他们温宁村有在清姜河源头即姜水畔,再有太白三面环秦岭,是最为安稳清净不过的地方,少受战乱影响,以后的日子总归不会难过的。
所以温宁村的其他村民也只是羡慕,并没有酸言酸语的。
估计也不敢,他们以前没看出夏简戟天命不凡,但夏简戟的夫人——‘神农的血脉后人’、‘在世小神农’,他们可都是知道她的不凡的!
既然如此,想来夏简戟也是真如外面人所说的,大约是天命之人吧!至少他揭竿起义时下了一场透雨,让村里去年的秋播省事不少。既是天命之人,怎敢酸言酸语?
如此,你好我好大家好,姜夏两家也乐意回馈一番乡里乡亲。
温宁村里的栽培蘑菇的营生,就交给了杨婶家负责总领,而杨婶的丈夫自然接了葛贡士的位,成为温宁村村长。
袁家还在继续上贡鲜蘑给皇室,那温宁村里就还能继续栽培菇房里的鲜蘑,至于村里各家用段木栽种香菇,这是能长久挣钱的营生,自然也不会丢了。
其实,等到姜秾他们搬到府城去后,太白县这里实则已不算是‘炎军’的老巢大本营了。
县中靠着高产小麦和姜秾传授的种田诀窍,已经能够自给自足了,甚至还能给‘炎军’一些粮食支持。
所以,其实已经没有必要继续往太白县运送粮食了,要运送的话也是运送到凤翔府的其他县。不过一旦袁家车队进入凤翔府,可以表面上将粮食运到太白县,实际上运到其他县去,这都是能灵活操作的。
既然温宁村已经很熟悉栽培菇房蘑菇了——姜秾其实已将技术传给雇佣来帮工的村民了,那就不必再麻烦,依旧由他们来做这事罢。
至于姜夏两家的菇房,姜夏两家栽种的段木香菇,以及栽培鲜蘑卖与袁家进贡皇室所得的银钱,全都白给了温宁村,他们一分不要。
发展这么些年了,一年的进账总共也约有个七八百两银子,这放在一年之前夏简戟还未起义时,已经是一笔大钱了。
但放到如今,对于‘炎军’来说连一根牛毛都算不上,根本不顶什么用。
于是索性就全给了温宁村的村民,也算是福泽乡里了吧。
一年就算七百两银子吧,在姜秾他们六家搬走后,温宁村里还剩下十七家人,按家户和人头分的话,每家每年就能多出来三四十两银子!
加上自家以前栽种段木香菇,每年能有的十来两银子上下进账,不算田地收成,一家每年也能有五十来银子了!
这样的日子,真是再好不过的了!衣食无忧,还能存点银钱以备万一,日子会过得很富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