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红楼虐我千百遍——朱大概
时间:2020-01-30 10:49:52

  贾母这边又嘱咐贾珠不能总是坐着,得多起来活动活动,就带着人离开了。而贾琏与贾珠的小厮们,直接给二人跪下了:“求两位爷开恩,奴才一家子孩子本来就多,全指望着奴才这点子月钱和省出来的嚼裹,若是奴才不能再服侍两位爷,那奴才一家子可都过不下去了。”还有上来抱着两人腿嚎的。
  贾琏这才想起哪里不对来:他身边的丫头都已经被打发了,只留下几个婆子服侍着起居。现在若是再打发了小厮,不是有些事就得他自己动手了?
  贾珠对那几个跪下的小厮道:“老太太不过是让你们不用进书房服侍,又没说现在就赶了你们出去。你们若是再闹的话,都走人是不想在这里了。”
  那几个小厮哭闹的声音就小了些,可是还在那里哀求。贾琏有些不忍:“珠大哥,要不咱们去求求老太太?”几个小厮就眼睛发亮地看向贾珠。
  贾珠只是摇头,他自从王夫人被关进佛堂之后,一下子长大了好些,对事情也不再光看表面了。现在老太太看着只是发落了向个奴才,可未尝不是因为这几个小厮无事就引着贾琏想着淘气。不过是为了给他们两个留脸面,才只说不让这几个在书房服侍。
  把自己的猜想说与贾琏,贾琏也就不再那么想着去向贾母为几个小厮求情了:他也回想起来,最初自己想着看看发生了什么事,还真是这几个故意将发生的事情说得绘声绘色,让他好奇心大起的。
  那几个小厮自家人知道自家的事,原本只是想着在贾琏面前多露下脸,也好多得几个赏钱。一来二去的,就是没有什么新鲜事,他们也能自己造出几个来引着贾琏高兴。现在让老太太不动声色地把他们与贾琏分开,又被贾珠识破了他们的小心思,哪里还敢再求?
  这边贾母也在思考着荣侯府下人的问题。说来这几世里,她都一直挺羡慕人家林家下人的忠心,这可不是一句文武殊途就能解释得清的。看来还是家风的问题。要不怎么人家林家的下人,老主子去了几年,小主子还只是个女孩子,却仍时时为了主子打算,没有一个想着自己自此翻身自主的?
  现在的荣侯府,奴才已经被收拾了不止一次了,可是先是有想着上进的丫头,现在又出了引着贾琏等不好生读书的小厮。等这些人真的得逞了,那对后来人还不是就起了不好的示范效应?
  改,必须得改。反正现在爷们们的房里已经没有丫头服侍了,小厮也可以改成长随。可是这只能是一时之计,还是那句话,什么样的人家,得有什么样的场面。就算是现在有心节省,可是出行时的小厮、长随也是少不得的,就是有客上门,也不能光让婆子们服侍。
  贾母就想着,还是得给贾敏再去一封信,看看她能不能把林家怎么调理下人的法子给她来上一份。最好就是能派来几个人,亲自教导一下这府里的奴才。
  其实也是贾母有些心急了,现在的荣侯府比起原来的荣国府已经好了不少,一是奴才下人少了,每个人手头的活就多了起来,还想着如原来那样做什么副小姐等差事是别想了。再有就是几次收拾奴才,那些最偷懒最损公肥私的已经被收拾了,也让下人们心里总打着小鼓,不知道下一次被收拾的是不是自己。只是积习难改,想着一步登天的念头还一时转变不过来罢了。
  可是见识过林家下人的贾母,对奴才的要求可不就是按着林家的标准来了?那荣侯府现在奴才怎么也都入不了她老人家的法眼也是正常的。
  年前又收到自己母亲一封信的贾敏,对信里的内容有些哭笑不得:让自己婆家的奴才去给自己娘家□□奴才,母亲这是怎么想的?难道是让她对着自己的婆婆承认,自己娘家的规矩不如婆家不成?
  要知道,就算是嫁进的清流之家,贾敏还是挺为自己的出身自豪的——国公府呀,满朝下来又有几家?都说礼出大家,那自己娘家的规矩要是不好,自己这个出身国公府的姑娘,可怎么在婆家抬得起头?
  可是母亲所托之事,她又不能当做不知,也不是面对面可以直接向母亲说明厉害。只好自己一个人犯起愁来。时光易过,她身边的丫头看奶奶从接了老太太的信,就一个人思量,现在已经到了该去太太处摆饭的时候了,少不得提醒一声:“奶奶,该去太太那里了。”
  贾敏这才从自己的愁思里醒过神来,重新收拾了衣裳头脸,到林太太院子里服侍婆婆。这些天她与林太太不时地一起散个步说说话,两人的关系倒比原来贴近了不少,所以她一进门,林太太已经发现她的神色不似往常。
  “这是怎么了?我听说亲家太太来信了,可是你娘家遇到了什么事儿?”林太太关心地问,这个媳妇她还是越来越满意的,连带着对亲家也多了一份认同。
  婆婆问话,贾敏不得不回答:“是有点事儿,只是媳妇不知道怎么与母亲说。”
  林太太就笑了起来:“咱们都是一家子,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就是事儿难办些,总能商量出个章程来不是。”她可是没有把话说死,说什么一定尽力去做之类,两家再是姻亲,可也得先替自己家里在留条退路不是。
  贾敏也知道,这话不说是不行了,咬了咬牙道:“是我母亲,觉得咱们家里去送年礼的几个婆子规矩好,也是忠心的。想着看看咱们家里是如何□□下人的,若是,若是……”实在开不了口,说是自己娘家想着求婆家给教导一下下人。实在太丢脸了。
  林太太刚才还有些紧张的神经就松驰了下来,心下还长升起了些自豪之感。可是又知道自己的媳妇是个脸皮薄的,总算是把这脸上的喜色收了一些,没见媳妇现在的脸都红成什么样儿了。
  “这有什么不好说的。亲家太太能看得起她们几个,也算是她们没给咱们府上丢人。等会儿你赏她们也就是了。对了,亲家太太还说什么?”若是之后是什么,现在林太太可是想听得紧呢。
  贾敏面对婆婆一脸的八卦,想着早晚也得让她老人家知道,只好把后面的话含羞说出来:“我母亲想着,若是咱们家里的下人有时间,能挪得开,能不能借上两个,给家里的奴才们讲讲规矩。”
  若是这样的话,林太太还真是不好直接答应:别看大家都是姻亲,将来这林府总有一天还是得贾敏管着。可是再怎么是姻亲,也是各家有各家的规矩,各有各的过法。让自己家的奴才去给人家的奴才教规矩,就算是亲家自己提出来的,将来有个不好,也容易生怨不是。
  林太太只好把这个问题重新推给自己的媳妇:“那你看此事可行不可行?”
  此时林如海恰是下了衙,也来给林母请安一起用饭,正听到此语,不由得问道:“母亲还有什么委决不下的不成,要问敏儿可行不可行?”
  林太太就只看着贾敏不说话。此事还是由着贾敏说与儿子的好,自己在他们夫妻之间总是外人,何况又事关贾家,无论他们夫妻如何处理,自己最后都不想着落下埋怨。
  贾敏只好再次把贾母的话说了一遍。林如海终是个男人,心思没有女人那样细腻,只觉得贾母是一心为了贾家好,才不顾着脸面求到自己家里。加之这些日子以来,他与贾琏贾珠两个送的武师一起练习,自觉身子轻快了不少,精力也旺盛许多,又有贾敬通报之谊,正是对贾家好感从生的时候。因此想都没想就说道:“这有什么好为难的。难得岳母不嫌咱们家下人规矩粗陋,自是要送人过去的。正好我给两个孩子找的先生也已经说妥了,就让那先生带两个人过去便是。”
  听自己儿子一脸轻松地就答应下来,林太太几次想张口都又收了,总不能让媳妇觉得自己舍不得两个下人。只是这去的人是谁,还得斟酌一二。
  最后定下去贾家的,是林家二管家夫妻,两个都是出了名的话少能任事的,想来不会给主子惹什么麻烦。而林如海给贾琏两个找的先生,是一位老举人,姓刘,家里也是世代耕读的。本是小有薄产,日子得过,加之年纪上来了,也就没有继续考下去,本想着做一个富家翁平安一生的。
  谁想天有不测风云,一场风寒下来,他的独子竟抛下老两口而去不说,就是他的夫人,也抵不得独子身故之痛,随着去了。他本还有几房近支,却为了他那点产业争着要入嗣。老先生烦不过,才兴起了为人做幕的念头。只是他年纪大了些,人家收幕僚又觉得用不得几年。如此不高不低的,就让林如海打听到了。听说只是教两个孩子举业,那刘举人觉得还算轻松,也就答应了下来。如此正好带着林二管家一起来了金陵。
  等他们来了金陵的时候,年节早已经过完,就是正月也已经出去了:人家林太太是讲究人,不可能让自己家的下人大正月里头的跑到贾家。
  这边贾母也已经得了信,早早地让邢夫人先收拾出了一个院子,即做先生的住所,也算是贾琏贾珠两个上学的地方:原来不过是在贾赦的外书房,由着跟贾赦的那个李先生教导。现在有了正式的先生,可不就得重新收拾出地方来。
  就是林二管家夫妻,也是收拾了客院出来,毕竟不是自己家的下人不是。那林二管家夫妻也是实在的,看到给自己住客院,心下就忐忑起来,求着邢夫人道:“舅太太知道,我们不过是下人,怎么好住在客院里头。没得坏了规矩。只求舅太太随便指个地方,能睡觉就成。”
  因为林二管家夫妻摆得正自己的位置,就算是不理解贾母为何非得从林家求了人来□□奴才的邢夫人,也觉得林家的奴才规矩还真是不错,仅守本分这一条就比自己家里的奴才强出一条街去了。只是让林二管家夫妻住客院是老太太特意交待的,她也做不得主换地方。
  “你们过府是客,又要劳动你们给我们家这起子没王法的讲规矩,也算是他们的先生了。又不是只呆三日五日,怎么也不能让你们对付好几个月不是。”邢夫人直接把两人的请求给否了。林二管家夫妻无法,只好下定决心好生地把规矩给这贾家的下人传授,好快些回自己家去。
  贾母倒是不管这些,只让贾赦与贾政分别与那刘举人谈过,正听着两人对先生的观感呢。贾赦觉得这个先生有些小家子气,心下不大满意。贾政又觉得这刘举人诗书算通的,可是似乎学得有些隐士之风,怕把自己儿子教得移了性子,心下也不大赞同。
  两个便宜儿子虽然没有明说,可是贾母还是听出了他们的不满,只对他们道:“请了先生,学问是一项,对孩子身教也是一宗。老大觉得人家小家子气了些,可是知不知道咱们家的孩子,都有些太过骄奢了?正是要让这先生让他们知道些世道艰难。老二觉得人家功名心不重,可正是这样才要请人过来。珠儿用功是好的,可是名利之心太盛了,正好让刘先生给扳一下。读书是为了明理,能有个进身就更好。可是一味地只求举业,终是落了下成。”原著里你儿子让你逼死了,知不知道?!
  得了,她老人家都这样说了,贾赦与贾政还有什么反驳的?就和学武一样,他们也怕再反对下去的话,老太太让他们上午也跟着贾琏两个一起做学问,那才真是乐子大了呢。
  “母亲,先生也就罢了,怎么还从妹妹那里找人来给咱们家的奴才讲规矩?”贾赦现在对贾母的话,执行的还是挺到位的,不过该有的疑问,他也知道问出来,不是一味的愚孝了。
  贾政也就竖起了耳朵:别看他自己不问,可是心里也觉得有点丢人,尤其还是丢到了林如海面前,更难以接受:说来他与林如海年纪差不太多,可是人家已经凭自己的本事做到了知府,可是他还得出孝后才能蒙父荫做个不知道哪个部里的主事。
  贾母看了两个便宜儿子一眼,对他们又说出了一番道理来。
 
 
第146章 
  贾母看出两个便宜儿子对从林家找人来给自己家的奴才们讲规矩, 心里有些不满,也不愿意因此与他们心里生了芥缔,毕竟她的任务之一, 就是要母慈子孝的。
  因此贾母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你们只觉得从你妹妹那里寻人失了府里的脸面,可是想没想过, 咱们家里主子是几个人, 奴才又有多少?”
  这个对比贾赦与贾政还是知道的。他们家里就算是加上关进佛堂的王夫人,主子也不过八个,可是奴才就算是已经连收拾带放出去几回人,可是还有三百多个。可是这与从林家请人教导奴才有什么关系?
  贾母接着给他们解惑:“你妹妹家里的奴才, 虽然比咱们家里少些, 可是也有二百来个。可是和咱们府里不一样的是,人家这二百来个奴才里,不说没有一个从主子家里往自己家划拉东西的,可不过是厨子多拿几碗剩饭的事儿。真如赖家与周瑞家一样的奴才, 一个也没有!”
  贾政是只知道赖家与周瑞家自己置了私产,而且数目还不小,却不知道这私产具体是多少。可是贾赦知道呀!他一直以为这奴才贪图主家的东西, 是大户人家的通病,而林家也曾经五代列侯,建府的时间可是比贾家还早呢, 府里面服侍过长辈的奴才就更是数不胜数了。
  这些奴才里竟然没有一个借着长辈脸面在小主子面前挺腰子、置私产的?贾赦表示他不相信。于是问道:“这个不可能吧?”
  贾母就摇头道:“咱们府究竟建府得晚, 又一向以武将之家自任。好些规矩还是太松散了。你只想想, 历来林家的家主, 那命都是不长的,子嗣也都不算顺遂,上任家主去的时候,小主子才能多大?可是人家林家直到今日,还是底蕴强于咱们府里,若是有那欺主的奴才,可能走到今日?”
  不能!不说别的,贾赦就相信,若是他现在就蹬腿了,就算是有贾母压着,那些奴才明着不敢把贾琏怎么样,背后里把人勾引坏了他们从中得利是一定的。可是人家林如海呢?探花出身,读书有成!当然林如海的老爹是比他爷爷活得时间长了些,可是后面几年也是只能躺在床上拖日子,一看到儿子娶了亲,就往生极乐了。
  中间有好几年,可都只有现在的林太太,还有林如海这个当时还没有弱冠的毛头小子支撑着家业呢。如此看来,林家奴才的规矩,还真是不可小视。可以说,如此忠心的奴才,现在的贾家别看已经整顿过奴才了,可是还是一个也找不出来。
  可是人家林家二百来个奴才,几乎个个是如此!
  不对比不知道,一对比之下,才发现老太太的这个决定,还真是英明,还是是有远见,还真是福及子孙呀!贾赦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说的。不光是贾母,就是贾政都多看了他几眼,不知道自己这个大哥,什么时候这么会夸人了。
  人家贾赦可是真情实感来的,所以那话说得真诚极了:“母亲放心,我一定让邢氏好生约束着奴才,不许在林二管家面前摆什么资历。要是那娘们办不好此事,哼哼,我可不是老二!”
  突然被做对比的贾政张口结舌说不出反驳的话,只能自己暗叹娶妻不贤。贾母那里也让贾赦的大男子主义气得不轻,没好气地道:“说起大太太来,我正要说你。她好歹也是你的正妻,再是填房可也是明媒正娶回来的。你不能在外头就不给她脸面,这当面教子、背后教妻你都忘记了?这些日子我看她管家也学得不错,也不是那苛待孩子的,以后不许你在外头就训斥她!”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