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家小农女——南极蓝
时间:2020-05-18 10:14:07

  “回吧。”三爷与张立海客气几句,带着大黄与侍卫们往外走。跟在大黄身边的张冰第一次见到禁军练兵,血液还在沸腾着,心脏砰砰砰地直拍胸口;大黄则跟三爷并行,看起来甚是严肃,不晓得在想什么。
  虽然到现在都没摸清晟王来干什么,但张立海热情的送客,并不时低头看一眼晟王身边的大黄狗,暗道晟王待狗来军营是要作甚。
  三爷这才解释道,“这是被圣上赞过勇猛的大黄狗,本王今日来此,也是为了让它见见世面。”
  一条狗还需要见什么世面?张立海丈二和尚摸不着头,一时不知该怎么搭话。
  “汪!”大黄忽然叫了一声,站住不走了,“汪汪!”
  张冰立刻道,“王爷,大黄说这里不对劲儿。”
  不对劲儿?三爷扫视四周,认出旁边这排矮房正是服毒的赵书铎生前所住的地方,立刻道,“大黄,去找出来。”
 
 
第七九六章 婴儿血
  得了三爷的话,大黄立刻冲向矮房边放置杂物的空地,施展它刨洞的强悍本事,一会儿就刨出了个坑。眼见着这狗半个身子都钻了进去,张立海不可置信地喃喃道,“末将只知耗子和兔子擅打洞,没想到狗也这么擅打洞……这就是些杂物,下边能有什么?”
  “莫非是……兔子?”玄其兴致勃勃的,上次大黄为了抓窝兔子掏出清王石棺的时候他不在场,这次可算赶上了,莫名的,他觉得这一定又是大事儿。
  玄其摇头,“不是兔子,应该是让大黄不喜欢的东西。”
  玄散觉得不可思议,“黄大人连这都能看出来?”
  玄其瞪了玄散一眼,想跟他单挑。张冰也道,“小人也看出来了,是大黄不喜欢的怪味东西。”
  玄散……
  好吧,是他比较笨,看不懂狗,还是老实观察围观的兵将有无不妥之处好了。
  见大黄什么也没叼着就从洞里钻了出来,三爷问道,“找到了?”
  大黄烦躁地转了一圈,“汪!”
  三爷看向玄其,玄其也不明白,只得硬着头皮道,“王爷,属下刨开看看?”
  “末将这就派人挖开。”张立海立刻道,这里怎么说也是羽林卫的大营,这体力活怎能劳烦王爷的侍卫呢。
  见晟王点头,张立海立刻招呼人把狗挖的洞扩大,一会儿就从约一尺半深的地方,挖出一个小木箱,送到晟王面前。
  三爷扫了一眼就知道为何大黄能发现这箱子了。夏天下雨或因为其他缘故,有水入地下渗入箱子里,让里边的什么东西发潮发霉,味道散发出来。这味道人闻不到,但狗鼻子灵,一下就闻到了,不管里边是什么,总得进入大帐中再探究竟。
  “将军,咱们进帐说话。”三爷与张立海带着箱子折回大帐后,撬开箱子上的铜锁打开箱盖,一股发霉的药材味儿铺面而来,旁边的大黄焦躁地转了几圈,“汪,汪,汪!”
  三爷示意玄其带着大黄到外边等候,才看箱子里是何物。这箱子里散乱放着十几个小丹药瓶,有的丹药瓶木塞已开,丹药洒落在外,除此之外还有几包发霉的药材,结合方才大黄的反常焦躁,三爷有了猜测,令人合上箱盖后,与张立海道,“请将军与小王一起将此物带至宫中面呈圣上,挖出箱子的地方也让人围起来,三丈之内不得靠近,否则杀无赦。”
  张立海虽不知这箱子里的东西代表着什么,但见晟王如此慎重,立刻同意了。出了大营后,三爷吩咐张冰和玄其送大黄走,他和张立海带着箱子进宫了。
  宜寿宫中,三爷陈明事情经过后,建隆帝让他们二人退下,示意德喜亲自查看。德喜快步走过去,郑重打开箱子。琴鸣山丹药外流的案件是德喜主审的,在羽林卫中服毒死去的赵书铎是买卖药材的,有蛛丝马迹表明赵书铎在给袁天成提供几味炼制丹药的重要药材,但这并不是什么要人命的大事儿,赵书铎却在被晟王察觉到反常后立刻服毒,应该另有隐情。
  这个箱子,或许能说明一二。
  德喜小心翼翼地将箱子中的几味发霉的药材取出放在白纸上,又拿出瓶丹药打开嗅了嗅,虽未经人化解验证,但他已有九成的把握这就是郑笃初服用丹药,或许这些丹药就是从他这里散出去的,这些丹药与圣上以前服用的丹药相仿,应是都出自袁天成之手。
  德喜清理箱子内的杂物后又敲敲打打,破开箱子底的夹层取出两页未被雨水浸泡的纸,回到建隆帝身边,“万岁。”
  建隆帝点头,“打开看看。”
  德喜将这两张薄薄的纸打开,待看清上边的内容后,他的手都抖了。建隆帝皱眉,“上边写了什么?”
  德喜双膝跪地,不知如何开口。
  建隆帝见他如此反常,急切道,“没用的东西,拿来朕自己看。”
  “万岁还是别看了,莫污了您的眼睛……”还不等德喜说完,建隆帝一把将纸夺过去,待看清上边的内容后,建隆帝的手也抖了,然后竟两眼一翻晕了过去。
  德喜吓坏了,立刻吩咐道,“快请御医!”
  殿中的小太监立刻跑出去请御医,还没走多远的三爷见到急匆匆跑走的小太监,让陈立海先走,他又折回宜寿宫。
  见德喜正和太监正扶着人事不省的建隆帝回内殿歇息,三爷立刻道,“德公公。”
  慌乱的德喜见三爷用眼神示意宫门口,这才反应过来,“来人,立刻关闭宫门,去御膳房给圣上做一份去火的药膳,圣上今早多吃了几口肉,胸口发堵。”
  门口的侍卫立刻领命而动,德喜这才扶了建隆帝进内殿。圣上昏迷,三爷身为皇子应入内查看才对,不过建隆帝多疑,如果他这是入内,只会惹了建隆帝的疑心,所以三爷便在殿中等候。此时殿内无人,三爷上前捡起飘落在地上的两张纸,看了之后眉头也深深皱起。
  这第一张纸上,记录着用婴儿鲜血浸泡药材的步骤。第二张单子上记载的是这几年被送到赵书铎手上的婴儿血的瓶数以及他炮制药材和倒手丹药赚的银两数目。
  而这上边记载的,给赵书铎送婴儿血以及取走泡制晾晒好的药材的人,正是袁天成的入室弟子。这个弟子也在一个月前突然得病暴毙了。
  建隆帝看了这封信,联想到他这些年服用的袁天成的丹药可能是用什么药材炼制的,难免一时气血上涌迷了心窍。三爷将这两页纸叠起来收好,思索着接下来该怎么办。
  御医跟着小太监进去后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御膳房的汤又端了进去,不用看也知道这汤只会进了痰盂。又过了许久御医走了,德喜出来宣晟王入见。
  坐靠在龙床上,换了干净衣物的建隆帝已然恢复了平静,指了指身边的凳子,让儿子坐下才问道,“你看到了?”
  三爷点头,“纸散落在地上,儿臣捡起时见了。”
  “你说说吧。”建隆帝依旧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似乎刚才晕倒的不是他。
  三爷很是谨慎,“儿臣认为只凭这两页纸,不能说明什么。”
  “那该如何?”建隆帝追问。
  “让人查明丹药瓶中是何物,再核实这两张纸是何人所书,断定其真假。”
  是该这样,心中泛着恶心的建隆帝点头,“晟儿觉得,何人能查清此案?”
  三爷听出圣上有意让他去查案,但三爷却没有道理跳进这个泥淖里,便举荐了他人,“若想尽快查清此案,非左相莫属。”
  左相李奚然是朝中最得建隆帝信任的重臣,他能在辅佐建隆帝登基后一直活到今天还手握大权,绝非其他阁老可比。
  建隆帝闭目想了一会儿,才张开眼道,“德喜,宣左相。”
  城南李家庄内,左相看了一眼刚刚摆上桌的热气腾腾的肉包子,才与母亲告辞,骑马匆匆回城。
 
 
第七九七章 三个条件
  ,最快更新掌家小农女最新章节!
  左相拖着两条疲惫的腿,从宜寿宫回了天章阁后,颇为怨念地盯着看折子的晟王。待晟王抬起头,左相才苦哈哈地抱怨道,“王爷不厚道啊。”
  “嗯。”三爷也没反驳,将手里的折子递给左相,“李大人看看这个折子。”
  就这么坦白地承认了?左相无奈地苦笑,双手接过折子打开来看。这是隆兴知府递上来的,因隆兴夏秋糟了旱灾,隆兴知府肯请朝廷体察百姓疾苦,恩准降租粮的折子,这样的折子确实不好办也拖不得,处理不好会激起民怨的。但以建隆帝今时今日的心情,怕是递过去也会被骂出来,于是左相很不厚道地讲道,“江南诸路的情况右相最为熟悉,让他查明灾情再做定夺为好。”
  将这棘手的折子放在右相桌上后,左相继续盯着三爷释放怨气。
  三爷这才解释道,“此案牵扯甚广,举目朝堂之上,也唯有李大人能办了。”此案牵扯着司天监中正官为圣上炼丹之事,一旦查起来必定是拉出一大片人,如道门的安危、皇族内成员以及大内侍卫等,三爷身为皇子,这个尺度着实不好拿捏。
  因为办得人少了,达不到建隆帝的要求;办得人多了,得不偿失。也唯有深谙建隆帝脾性的左相,才能将这个案子办得让建隆帝满意。
  左相叹了一口气,“自从王爷与文昌郡主定亲后,莫说郡主牵扯出的案件,便是她家大黄狗牵扯出的案子,也让大理寺和刑部忙得不可开交,甚至连易王都被派出京办案了。”
  若非石棺案一直悬而未决,这药箱一案也不会落在左相身上,而该金益昀和张思简去查。
  这话,含义可就深了,这果然是个老狐狸呢,三爷不愿与他费嘴皮子,径直问道,“李大人想让小王做什么,尽管直言。”
  “还是王爷痛快,老夫就喜欢您这直截了当的性子。”左相喜笑颜开,一副白脸书生模样。
  三爷,最不喜的就是这样的白脸书生,他抬眸冷飕飕道,“李大人年不过四十六岁,口口声声自称老夫,着实有些早了。”
  怎么突然就上脾气了?左相抬手咳嗽一声,直入正题,“王爷将你的侍卫木刑借给溪然用几日,可好?”
  木刑是刑讯高手的事儿,自然瞒不过左相的耳目。三爷微微点头,“三个条件。”
  “王爷请讲。”只要晟王肯借人,就与这件事儿脱不开,后边有何为难之处左相就可与他商量着办,只要晟王肯与他联手,这大周还有什么事儿是他们办不下来的?
  三爷直接道,“其一,此案不准牵扯到小暖一家,包括大黄;其二,赵书铎的父亲赵令德李大人可以随便提审,但尽量不要牵扯其他无辜,比如赵书铎的伯父一家;其三,木刑的身份,还望李大人不要让外人知晓。”
  不让外人知晓,就是晟王不想明面上与此案有牵扯,左相挑挑眉,这一招进可攻退可守,不可谓不高。这第一和第三个条件他想到了,只是这第二个条件是怎么回事儿?
  “赵书铎的堂亲与三爷有故?”
  不是与他有故而是与小暖有故,若是此案牵扯到赵书彦,怕是小暖又要为难了。三爷微微点头,“小王与赵书铎的堂兄赵书彦算是朋友,此子做人做事谨慎,绝不会牵扯到案中。”
  左相明白了,还想与晟王就一些细节问题详谈,便邀请道,“王爷晌午饭可有着落,不如与溪然一起去吃个便饭?”
  三爷站起身,“小王已有约,改日再与李大人同去。木刑不在京中,五日后到左相大人府中报道。”
  木刑还在宜州追查铁砂一案,待他与易王的人交接清楚赶回京城,也该是几日之后了。
  已有约了?左相默默问道,“王爷要去第四庄吃包子?”
  三爷翘起嘴角,“正是。”
  左相……
  待到三爷赶到第四庄时,小暖一家已吃了饭,正整整齐齐地摊在院中的椅子上晒太阳发犯晕。见到三爷来了,秦氏吩咐丫鬟取锅里热着的包子摆饭,并让小暖陪三爷在堂屋用饭,她带着小草回房歇息。
  大黄抬起头看了看小草,又看了看三爷和小暖,最终选择一动不动地摊在原地,继续晒暖暖的太阳。
  小暖坐在桌边眼睁睁看着三爷甚是文雅地吃了五个大包子后,才问起大营里发生的事儿。事情经过张冰已经跟小暖讲了一遍,但那个箱子是怎么回事儿,张冰并不清楚。
  三爷略去了三个条件,将事情经过讲了一遍。小暖消化了半晌,才感激道,“多谢三爷。”
  “谢我什么?”三爷满足地靠在椅子上,很想去院子里试试吃饱晒太阳的感觉。
  “三爷把木刑借给左相,定是与小暖有关吧?”小暖聪慧,一下就想到了其中的关键。
  三爷摸了摸她的小脑袋,这丫头越发的通透了,跟她待在一处,总有旗鼓相当、心有灵犀的畅快感,很是舒服。
  小暖晃了晃脑袋,颇为嫌弃地嘀咕,“三爷吃了肉包子还没洗手呢。”
  这丫头在自己面前也越来越放肆了,而且他摸小暖的脑袋,大黄居然也没冲进来叫嚣,三爷更开心了,“也不只是为了你,还有乌羽。经由木刑将真相揭开,也不失为上策。”
  大内统领封江兆和大理寺卿金益昀、刑部尚书张思简都撬不开袁天成的嘴,但木刑一定可以。这家伙在刑讯一途上,无人能及。木刑能问出的实情,左相向建隆帝报上多少三爷还不知晓,但是当年袁天成为建隆帝解双生子噩梦,害人无数的事儿,三爷一定要弄明白摊到明处,就算建隆帝不会下旨让乌羽认祖归宗,但三爷也要让乌羽可以堂堂正正的立于天地间。
  小暖点头,笑眯眯地道,“如果木刑出手,我师傅肯定能在年底之前出大牢了,他想让师姑替他主持年底大祭的事儿,黄了。”
  昨日小暖去大理寺探望了师傅,在牢中吃好喝好、睡好住好的师傅红光满面的,还叮嘱小暖给师姑师无尘送信,让师姑代理上清宫诸事,一点想出狱的急切心情也没有。这可与隔壁牢房内吃不好喝不好、睡不好住不好的袁天成形成了鲜明对比。小暖甚至觉得,建隆帝不放师傅出狱,就是为了留着他刺激隔壁地袁天成。
  三爷还要回天章阁做事,与小暖辞行后,叫了大黄到近前,弯下腰认认真真道,“大黄,上次抢你的兔子是我的错,以后我不会再抢你的东西。你可以随时去晟王府或第五庄,也可以随我去军营,我和小暖一样拿你当家人、当朋友。可好?”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