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不自个照照镜子, 她什么成绩你什么成绩,还有脸编排你。”程燕说完才后知后觉的想到,为什么李巧会跟舒雨比。
李巧也是没了父母, 寄养在叔叔家, 按理比舅舅还亲呢。可明明叔叔家就在吴县, 自打念了初中就开始住校。平日里老听她说叔叔婶婶如何苛刻她, 刚开始许多人都对她抱有几分同情。
可人和人之间是需要打交道的, 时间一长就知道她这个人嘴碎,还不是那种爱唠叨的嘴碎, 而是爱说人是非的嘴碎。好几回被人抓包编瞎话, 慢慢也就失了人缘。
“我是自嘲,不是嘲笑她。”舒雨可不会承认。
“得了吧你, 在我面前还……有本事你别笑啊。”程燕扑到舒雨身上,去挠她的痒痒。
两个人笑闹之间,郑升在外头敲了敲窗户, 朝着他们俩招手示意。
自从路晁和许然走后,他们跟郑升极少来往,主要是聊不到一块。
出了教室程燕一抬下巴,“你不好好准备高考, 找我们干嘛呀。”
郑升比路晁许然以及舒雅低一级,今年正好毕业班。郑升倒也不客气,直接问他们打听许然在美国的地址。
程燕摇头,“我跟他们早没联系了。”
她跟路晁还有许然,也只是出于礼貌来往过一二封信,后头便没有再联系过。许然出国的事,都是听舒雨提的。
舒雨也摇头,“我也不知道,你跟他们不是一直有联系吗?”
郑升捏紧了拳头,“就是一直有联系,许然去美国后还给了我一个地址,我们俩还通过信。结果这几个月,我怎么寄信过去,都没有回信,寻思是不是换了地址。”
“要不你写信问问路晁吧,他的地址不是一直没变吗?”舒雨只能这么安慰他,心想上个月路晁还给她寄了美国的杂志,证明和许然一直有联系。想来许然那头应该没发生什么事,就是不知道跟郑升是怎么回事。
没想到郑升的表情一下子变了,冷冷说道:“他才不会告诉我,这个小人。”
“喂,你少胡说八道,路晁怎么小人了,亏人家还救过你,你这算什么,恩将仇报吗?”程燕最是嫉恶如仇,听不得这种话,立刻反驳回去。
郑升被程燕的态度激怒了,一甩手道:“肯定是他在许然面前说了我的坏话,许然才不肯答应我。他自己假清高不肯去美国,就拦着别人求上进,不是小人是什么,你们可别叫他给骗了。”
说完愤愤而去,光看背影也看得出来他带着多大的火气。
“什么意思啊,一大通的。”程燕一时还没反应过来。
舒雨已经明白了,“他想通过许然去美国,估计是被拒绝了,然后把火气撒在路晁的身上。”
“我去,怎么会有这种人,他们家能拿什么出来留学啊,没有这么办事的。”程燕看着郑升的背影,露出鄙视的表情。
就连程燕都清楚,去美国得花钱,而且是非常非常多的钱。
不说别的,郑升家里出得起一张机票钱吗?一无所有就敢开口让许然帮忙他去美国,他以为自己是谁,开了口别人就得出人出力还加出钱啊。
更何况,许然自己还是个学生,他就是答应也还得去找长辈呢,长辈能为了这种关系帮忙吗?
无论怎么想也知道结果如何,真不知道郑升是怎么开的口。
在这个年代,如果郑升真想出国,首先应该考上大学,成绩足够优秀的情况下,申请到国外的大学,只是缺一个担保人,这个时候写信求助许然,还是有几分机会的。但高中毕业去美国,需要的是全方位的帮助,人家凭什么要这么帮你呢?
舒雨在心里记下这事,准备下回写信的时候,告诉路晁一声。最好离郑升这个人远点,省得莫名其妙溅一身血。
周末的时候,舒雨再一次让舅舅陪她去川市,虽说以后不用再去川市送货,但还是得去川市买布不是。
这回还是呢料,岳婆婆又拿了新的面料出来给她瞧,“看看,夹棉的涤纶料,现在大城市都用这个做棉袄,棉裤。”
舒雨一看这个不由得笑了,这就是最早的棉服料子,一直到后世都还在大量使用,不过后世运动服用的比较多,面料也经过了几轮改善。
新料子肯定得拿,给自己家里人做一身新衣服正合适,轻便又保暖。各种配料五金件不能少,还有攒起来的皮料。
“价钱可一年比一年高了。”岳婆婆这里的价钱确实是公道的,但也一样年年在涨。
“这可不怨我,到处都一样,现在物价一年一个样,做出来的成品也得涨不是。”岳婆婆也叫苦。
舒雨倒是知道,现在涨价不算涨,再晚个三二年,那才叫涨得凶。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物价,摆出来都能让后世习惯用淘宝的人怀疑人生。
这么一想,自己是不是该提前攒点料子啊,可是那个时候自己也该高中毕业,不管考不考得上大学,她都不会继续在长尾镇呆下去。于是念头一闪而过,最终放弃。
掏出二千块钱数给岳婆婆,金明天实在忍不住,趁着岳婆婆拿货低声问舒雨,“这回没看你送货拿钱啊。”
“人家去吴县拿的货,钱当时就结了。”
金明天摸摸鼻子,好吧,外甥女越来越本事了。
回去的时候因为货太多,还被司机要求打了一张货票。
等到了长尾镇大包小裹搬进屋,常红心一下子闪身进来,“小雨啊,这回还有没有上回那种花棉布啊。”
“没有,人家就是印错了那一批,现在要拿就是好货,价格可不一样。”常红心一大早拜托的,舒雨还真替她问过。
常红心一脸失望,但丈夫是跟着一起去的,想来也不可能骗她。
只好又道:“那你下回再问问。”
舒雨趁机说道:“那不是卖给货郎的吗?我们家还负责给他们带货啊,谁有那个功夫。”
她也不可能因为这点处理的布料赚什么钱,本来就累还给别人带货,凭什么呀。
常红心没想到舒雨会这么说,气得转身去找金明天抱怨。
没想到金明天却乐了,直接问她,“你平常不就是这么教育他们的吗?做人不能太大方,得学会斤斤计较,吃不穷穿不穷,不会算计一世穷。怎么,现在知道是什么滋味了。”
常红心被金明天噎的一个字说不出来,越发生气,高声道:“又不是别人的事,这事是我跟他们家合作做的生意。”
“你,你还会做生意?”金明天一拍脑门,是啊,按常红心的个性,怎么可能帮着别人问这种事呢。只有一个可能,就是这事她在里头占着好处啊。
“当然了,那一百块买布的钱,我和他们家各出五十。等卖出去了,咱们俩家五五分。”常红心很是得意。
城里人不要这种印错了的花棉布,但出入不方便的偏远农村怕什么,人家拿来做床单,被罩,衣裳,什么都可以,用处大着呢。
听到只有五十块,金明天暗松一口气,也没多说什么,只半开玩笑让她等着发财。
常红心听了直乐,“发了财我还能用在别人身上。”
又严肃起来,“你回回跟小雨一块去,要是有合适的布料,你可记着点开口。你带着点钱,就当是我们直接买的,你给带回来。”
“行了。”金明天挥挥手,表示知道了。
内心对媳妇的小心思嗤之以鼻,常红心能跟他们村的货郎一块赚到钱,他敢把自己的金字倒过来写。
舒雨再次接到姐姐的来信,里头说了对丽姐的安排,又说丽姐几乎不用她帮什么,一来就自己忙开了。
而且丽姐知道她是裁缝后,好像有什么想法想说,但是又没开口。
舒雨看着信“噗嗤”一笑,丽姐怎么可能没想法呢。提笔写了回信给姐姐,如果她有空的话,可以效仿自己之前做的那样,给丽姐供货。不过,一定得丽姐自己开口,她可千万别主动。
很快就是路晁的回信,很意外的是,里头夹了一页纸是路阿姨亲自写的。表示对她所说的防骗指南很感兴趣,问她能不能将稿件寄过来给她看看。
本来是想让儿子转达,后来觉得还是自己写信过来比较好。
其实路阿姨亲自写信过来,就已经说明她很重视这件事,至少是对这个思路有兴趣的。
但没有看过稿件之前,她不好拍着胸脯说什么大话,毕竟舒雨的年纪摆在这儿,立意再好,一个十四岁的少女写出来的东西,究竟能不能看还真不好说。
舒雨打开抽屉,里头摆着好几封退稿信,都是她之前寄出去又退回来的。这事她跟谁都没有说过,只跟路晁抱怨过几句。
只是没想到,他会跟他妈提起来,看样子是想在他妈面前,替自己争取一个机会。
舒雨在心里打鼓,之前寄的一直都是杂志类的编辑部,从来没打过出版社的主意。毕竟出书这种事,她连想都没想过。
也许是个机会呢,舒雨干脆也不再多想,把稿件塞进特制的大信封里,熟练的写上地址。
第60章 茶话会
夹棉的涤纶料子表面光滑, 厚度适中, 可塑性极高,舒雨又开始在自己的草稿本上涂涂画画,设计适合冬天穿的棉服。
因着马上就要毕业考试也同样是升学考试,哪怕天气好了, 舒雨也没回家住,一直住在学校的宿舍里。
毕业没什么说法,当时基本上念完了初中, 参加毕业考试就给发毕业证。但升高中也是要看成绩的, 成绩太差不收。
舒雨在考试前收到姐姐寄来的的包裹, 吃的穿的用的, 都是京城最流行的小玩意儿。还有一支钢笔, 压在一块黄符纸的上头,放到钢笔盒里。信里特意说, 这是她去孔子庙里求来的。
现在不仅不破四旧, 反而还在修缮之前被破坏掉的庙宇以及宗教场所。国人见庙就拜的习惯也在慢慢恢复,特别是为了家里的考生求符的地方, 更是挤得比过年的庙会还热闹。
舒雅拉了丽姐一块去求来的,说是能保佑她考试顺顺利利。
顺便在信里告诉她,丽姐的生意已经开张, 婚纱和礼服的租赁生意十分火爆,丽姐还抽空在学化妆,除了租赁还能再赚一份化妆的钱。因为忙不过来,服装生意暂时搁下, 说是专心把婚纱的事忙起来再说。
程燕一边吃着舒雨给她带的好吃的,一边含糊道:“有个姐姐可真好,要是我有个姐姐就好了。”
“拉倒吧,我姐姐只会跟我打架抢我的东西。那么大个人了,一点也不懂事。”坐在前排的女生转过身子跟他们一块开小茶话会,听了程燕的话,赶紧咽下嘴里的东西,表示她不服。
“就是,还得分人,我哥也不怎么样,比我还娇气。”几个关系不错的女生,趁着课间休息功夫坐在一块说话吃东西,这会儿都跟着点头,家里有哥哥姐姐的人可不少,但象舒雅这样的可没几个。
舒雨只是笑,心想如果不是父母的意外,舒雅和自己都不会改变,他们过的应该是和大家一样的生活。吵吵闹闹打架抢东西不懂事又有什么不好,被父母宠着爱着的小孩子,才有资格不懂事啊。
这种小团体的茶话会,最是八卦传播的好时候,前排的女生吃了舒雨这么多东西,当然也要贡献点什么。
压低声音一笑,“李巧最近又在说了,说叔婶不让她念高中。”
程燕听了差点喷出一嘴饼干沫子,“她也得考得上再说这话吧。”
就她那成绩,根本考不上高中,那是让不让她念的问题吗?
“你们又不是不知道,她不这么说,怎么把问题甩给别人。”大家都捂着嘴的笑,这话算是猜中了李巧的心思。
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李巧正好从走廊路过,站在窗户外头把这段话听了个十全十。听完整个人就不好了,回了自己班,手指头揪着衣服角,眼泪“扑簌扑簌”的往下掉。
同桌叹了口气,默默翻出自己的课本作读书状。李巧“哇”的一下就哭了,让人想装听不见都难。
“怎么了这是。”同桌装不下去了,只能转过脸安慰她。
李巧边哭边说,恨得直咬牙,“他们一个个过的是什么日子,跟富家小姐似的享福。我过的是什么日子,我都这么惨了,还要踩我一脚。是不是非得我死了,他们才甘心。”
同桌心想,你死不死关人家什么事啊,你过的什么日子,更加不关人家的事。
你说你没事去招惹舒雨干什么,人家一来学校就干了件大事,抓二张立了大功。
再说成绩,人家学习努力,成绩一年比一年好,大家眼看着起来的。
最后说人缘,人家对谁都笑呵呵的,不惹事非不说闲话,不说多少人喜欢,反正是没听说谁格外讨厌她。
都是没了父母,人家跟舅舅舅妈住一起,谁信一点矛盾都没有,可打人家嘴里就没说过一句舅舅舅妈不好的话来。遇到人问,嘴里也只有好话。
可这些话同桌哪里敢说,真说出来,李巧非得死在她当面不可。
只能出于同桌的责任敷衍的安慰道:“人家就是随便一说,也是无心的,你跟他们计较什么呢。马上就毕业了,以后也不用再打交道。”
反正你们也不是一条道上的人,等毕业了,人家上高中的上中专的,你得回家待业。有这功夫生这些闲气,倒不如打听一下哪儿招工,不行给人家私人老板看看店也行,总好过白待在家里。
李巧听了,意外的止住眼泪,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来。同桌一见劝住了,欣慰的拍拍胸口,自己调解的功力又见涨啊,照这样下去,以后是不是能去居委会试试。
同桌畅想自己的就业计划时,并没看到李巧忽然冷笑一声,用只有自己听到的声音说了一句,“呵,上高中,你凭什么呀。”
舒雨收到路晁的来信,第一页又是路阿姨亲手所写,而且是好消息,出版社觉得稿件的立意非常好,而且用故事的方法写出来,生动活泼有趣的同时还能受到教育,殊为难得。
所谓的教育一直是中国文化界颇为人诟病的一个恶习,早年前你说民众需要教育,也还能说得过去,大家文化水平不高,见识不广,需要见多识广的文化人给点拔点拔。
可是随着教育的普及,再去谈教育民众就变得十分牵强,因为往往那些负责教育的文化人,还没一个普通阅读者的文化水平高呢。一旦出现这种倒挂,僵硬的教育语言只会起到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