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房子穿了,可我黑户啊[快穿]——萧凌凌凌
时间:2021-02-16 09:12:08

  方芷嫆兴奋的点点头,拉着安西就要往里冲,被安西一把拉住,“首先,就是不能跑跳,这会影响到其他人。”
  小姑娘眨巴眨巴眼,停顿了片刻,想是终于明白了安西的意思,连忙跑回来,老实的站在哥哥身边。
  “其次,不能大声说话,想要什么,可以悄悄的告诉叔叔,好吗?”
  看两人都表示明白,安西这次带着他们进去。
  进去之后,马上有一个侍应生过来招待,他带着安西他们去了一个靠窗的位子,这里风景不错,能看到外面的车水马龙。
  而且巧妙的是,这里是环形的座椅设计,只要安西坐在外面出口处,两个孩子坐在里面就出不来了,这也防止了他们捣乱。
  侍应生拿着菜单上来,全法文的。
  安西看了一眼,问了侍应生小孩也能吃,就选了几个比较有名的,像是法式煎鹅肝,酥皮洋葱汤,法式干煎塌目鱼,烤卡芒贝尔奶酪等。
  食物上来的间隙,两小孩兴致勃勃的左顾右盼,问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
  安西懒洋洋的靠着椅背,无论他们问什么,都不紧不慢的回答着。
  三人说话的声音虽轻,但难免会叨扰到别人,好在侍应生似乎早就料到这情况,为他们选的位置偏僻,周围都没人,因而他才没有阻止两孩子发问。
  可能是真的行路让人疲惫,此时的安西少了几分警惕心,因而就没发现,在他的身后,绿植遮挡的阴影处,有一位老年绅士,正不动声色的听着他和两个孩子的谈话。
  两孩子问的天马行空,“叔叔,为什么他们头发的颜色都不一样,而我们都是黑色的?”
  “这要从人类起源,以及人种分类说起……”
  “那叔叔,他们都是洋人吗?”
  “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你所谓的洋人是是指西洋人,但你看到的,还有南洋和东洋人……”
  “叔叔,他们为什么不用筷子?”
  “这和传统有关……”
  “叔叔……”
  “好了,食物来了,你们该好好吃东西了,来,先跟我学用餐礼仪。”
  虽然安西不觉得烦,但他也明白,两孩子是听不懂的,他这么一本正经的讲解没有任何意义,食物上来了,就干脆打断了两小家伙的好奇。
  这一餐三人用的时间非常长,中间还掺杂了安西的教学,以及回答问题的过程。
  不过两孩子倒是聪明,虽然不敢让他们碰刀,但叉子和勺用的很顺手,即便看着没有那么美观,也无伤大雅。
  安西的用餐礼仪真的是英国贵族堆里熏陶出来的,一举一动,一抬手一下刀,看着就异常的优雅,极具美感。
  那位‘偷听’的老先生微微侧身,看到了安西的动作,忍不住眼前一亮。
  他原本听这青年和侄子们的对话,就觉得他学富五车,而且精通中西学,是个极为优秀的人才。没想到,他本人居然还长的这么出色,气质拔群,既有东方君子的温润如玉,也带着西方绅士的彬彬有礼。
  北平城何时出现了一位这样出色的青年,他老人家居然不知道?
  等到安西他们终于吃完要离开的时候,老人忍不住出声了,“你好,我是周南民,介意聊聊吗?”
  安西一愣,转身看到了一位满头白发,但精神矍铄的老人,笑着颔首打招呼,“周老您好,您称呼我安西便是,这是我的侄子方止戈和侄…女方芷嫆。”
  感受到老人身上儒雅的气质,以及温和含着期许的面容,安西没有选择隐瞒,而是道出两孩子的真实性别。
  反正他马上就要去登报了,到时为了更方便找到人,还是需要真实信息的。
  周老含笑点头,邀请安西一起过去坐,“你是从国外留学归国吗?我看你法语说的很地道。”
  安西摇头,“并没有,我只是语言天赋不错,学了就能记住。”
  周老笑而不语,没说信也没说不信,转移话题道,“不知道安先生在哪里高就,有没有兴趣来我们学校任教?”
  安西惊讶,继而拒绝到,“我没有上过大学,学的东西都是跟着师傅学的,怕是不合适。”
  周老不在意的摆摆手,“达者为师,安先生虽然没上过大学,但对语言,以及中西方各种学科都了如指掌,完全有资格任教,你也不必谦虚。”
  安西了然,大概是自己和孩子们的谈话被他听到了,这也没什么,他并没有说什么不该说的话。
  两人又聊了几句,安西才知道,原来周老是北平大学的教授,教的就是东西方差异,因而听到安西的话,才格外在意。
  安西的言论在现代是烂大街的,也是历经几代人研究证明的,但在这里,大陆刚刚与西方接触,所有都是未知的情况下,就显得格外新意有想法了。
  “……这门学科对我们太重要了,也只有了解到中西方的差异,我们才能正确学习西方的知识,以及怎么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现在有些人标榜我们的文化落后,是封建糟粕。希望一切都推到重来,什么都学西方的,把我们的老传统都扔了。也有人提倡文化复兴,认为孔孟之道才是真的适合我们的。我对这些想法持保留态度,今天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有了全新的想法,打算调整教案,并且写一些中西方差异的文章,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参与?”
  安西想了想,反正自己对这个年代人的思想也挺感兴趣的,现在他又没有明确的目标,那不如就去看看周老打算怎么做?
  不过,“在这之前,我有一点私事需要处理,等我处理好了,就去找北平大学找周老。”
  周老听他答应,高兴不已,热情的道,“有什么事,说出来我也许可以帮你,我虽然是个穷教书的,但也有一些学生可以帮得上忙。”
  安西想了想,如果有熟人,应该会更有安全些,于是把两小孩的身世,以及想登报为他们找亲人的想法说了。
  周老听完,说到:“那简单,我有一个学生就在报社任主编,你明天跟我去学校,我让他来见你,登个寻人启事而已,不费什么事。”
  安西失笑,周老这是一天都不想等啊,“一家报社可能不够,北平这么大,报社也有七八家,为了更好找到人,我打算每家都登的。”
  “这也方便,我学生是最大报社《大公报》的主编,北平的报社他基本都认识,我让他帮你联系。”周老不以为意,直接大包大揽。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安西还能说什么,只好答应下来,“那我明天带两个小家伙拜访您,只是怕孩子淘气,给你们捣乱。”
  “我那边倒是没事,办公室只有我一个人不会打扰。只是这两孩子你要怎么办,如果短期内能找到人还好说,要是找不到,总不能一直带在身边吧?”
  这个事情安西之前就想过,这时候找人是比较难的,别看还有登报这一条捷径,但只要统计一下就知道,登报寻人真的寻回来的,还不足十分之一,概率相当低。
  “我会暂时找一所学校,送他们去读书。实在不行,就养他们长大吧!”安西语气淡淡,但声音里的坚决,周老感觉到了。
  他想了想,开口道:“他们太小了,没有什么私塾愿意收的,不过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暂时把他们放到我家。”
  安西惊讶的抬头,“您家?”
  “我爱人也是老师,不过她之前生了病,就办了退休,现在正闲着没事干呢。我看你这两孩子聪明机灵,她一定喜欢。”
  周老有两个儿子,儿子也都生了孙子,只是他们都在国外,因而平时老两口就比较清闲。
  周老的夫人又是个喜欢孩子的,如果安西愿意把两孩子给夫人带,想必她也会很高兴。
  安西有点迟疑,“尊夫人的身体?”
  “那没事,她早就好了,再说了,家里还有保姆看着,累不着她,我只是给她找两个学生,一举两得。”
  安西无言,这是遇贵人了。
 
 
第295章 民国寻亲7
  和周老商量完,安西就带着两个孩子回房间休息了。
  第二天一大早,周老就过来敲门,两人先去楼下的餐厅用过早餐,再一起出发去周老家。
  安西有点好奇,“周老,您家就在北平,您昨晚怎么还住酒店?”
  “哦,这个啊,酒店举行交流会,有许多中外学着参加,学校也为我报了名,为了方便,酒店就统一安排了住宿。”
  “那交流会结束了吗?”
  “还没有,今天是最后一天。”周老摇头。
  “您不参加了吗?有事您可以先忙,我这边不着急的。”安西一听,立刻道。
  周老摇摇头,“没什么意思,说是说中外交流,可他们说的内容都很浅显,不能说没用,可作用也不大。我昨晚就想离开了,这不是碰到你了嘛,就多住了一晚。”
  吃完饭,他们走到酒店门口,一辆崭新的黄包车立刻跑了过来,李车夫笑着道,“周老先生,您出来了,车已经收拾好了随时可以出发。”
  周老点点头,“我家离的不近,需要坐黄包车过去,这是我包下的,你要是放心,我让他介绍认识的人给你。”
  安西当下点头,有相熟的,肯定比陌生人好,“那就麻烦了。”
  那个车夫一听,立刻转身对着身后招呼了一声,“生子,来客人了。”
  “来喽,”当下就有一个人到中年,看着瘦削的男子,拉着一辆半新半旧的黄包车过来。
  李车夫笑得谄媚,“先生,您别看我这兄弟生的瘦,很有一把子力气,黄包车拉的又好又稳。他是个仔细人,车都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就是时间长了,难免显得有点陈旧,您千万别介意。”
  安西点头,等生子拉着车过来了,仔细看了一眼,旧是旧了点,但干干净净的,这就可以了。
  没多说什么,直接带着两个孩子上了黄包车,自己坐中间,两个孩子放两边,然后用双手护着。
  见他们坐好,周老那边也上了车,往前带路。
  路上安西问下价格,到周老家跑一个多小时,才只要五分钱,因为是带着两个孩子,生子就没有加价。
  真的有点便宜,他又问了包车的价格。
  生子一边慢跑,一边小心翼翼的道,“李哥的车是今年新换的,要稍微多一点,包月一月三块钱。”
  听着是挺少,但大家都非常羡慕。像他们这种接散活的,最远一趟也不过挣五分,一天能挣个两毛就已经是累死累活了,再交给车行一半,每天就只能留下一毛。
  一个月下来,顶多也就是三块钱。看着和包月一样,但差别大了去了,包月就只要服务一个人,每天来来回回的,也就是四五趟的样子,而且能保证三块钱到手。
  散活就不一样了,看天气也看运气。
  有这一个月三块钱,就能保证一家老小的嚼用,还不用撑着身子死熬。
  安西想了想,“那我包你一个月吧,也是三块钱,只是我的时间不确定,可能随时需要车,因此你要谁时候着。”
  “好嘞,谢谢先生。”生子兴奋不已,立刻开口答应。
  路上,看到了一个挑着框子叫卖的老农,安西瞄了一眼,是大颗大颗的水梨。
  让生子停下,安西问老农,“老伯,你这梨子甜不甜?”
  “甜,可甜了,这是最早的一批,您别看长的粗糙,但汁水足,好吃的。”老农满脸皱眉,手上瘦的都快成皮包骨了。他颤巍巍的拿出一张手帕,拿起一个梨,狠狠擦了几下,递到安西的面前。
  安西也没推脱,接过来咬了一口,清甜多汁,确实不错,“多少钱一斤?给我来五斤。”
  老农一听,连忙从另一个框里拿出一个藤条编织的篮子,往里面装了十来个梨子,“先生您看,总共五斤多快六斤,一斤一毛钱,收您五毛。”
  安西饶有兴趣的看了那编织篮一眼,做工虽粗糙,但造型有趣,带着一股子西南风情。
  “这是你们自己编的?还有吗?”
  老人连忙把篮子都拿出来,一共五个,每一个都不一样,但都很好看,“是我老婆子编的,不值钱,先生您要是喜欢,就都给您了。”
  安西没多拿,再挑了一个,给了老人一块钱。
  重新出发后,问过生子,知道现在还有其他的水果可买,就让他绕了点路,再买了点水果,装满了两个篮子。
  等到周老家的时候,周老已经回来二十分钟了,和夫人韩娟正等着呢。
  安西带着两个孩子下车,对着二老不好意思笑笑,“抱歉,让你们久等了,路上耽误了一点时间。”说着把两个果篮递了过去。
  韩老夫人嗔怪道,“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以后可不能这么见外了。”
  她顺手接过果篮,一看到那两个篮子,不由的惊喜道,“呦,这两篮子可真好看,你是哪里买的,我还没见过这种样式的。”
  安西笑着介绍,“这是西南一个少数民族的特色,那里的姑娘们喜欢编织各种造型的篮子,尤其在春天,百花盛开的季节,她们会编织花篮,用来装水果。我也是路上碰到了,觉得有趣才买了两个,可是人家是买梨子的,这篮子是用来装梨的,我总不能做那买椟还珠的事吧,于是就一起提来了。”
  这话逗得韩老夫人失笑不已,“你个促狭鬼,要这么说,这篮子我收下了,梨子水果什么的,你就带回去吧。”
  安西也笑,“那哪行啊,上门送礼就送个空荡荡的篮子,这显得我多不懂礼数啊!老太太,您可不能害我呀。”
  两人说说笑笑好一会儿。看的出来,韩老夫人是个活泼爱笑的老太太,并且对安西极有好感,拉着说个不停。
  倒是周老,看他们说了这么久就是不停,连忙打断,“好了,好了,我这还有事呢,你们别聊了。”
  说着他就指着安西身边两个孩子对老夫人道,“这就是我刚刚和你说的孩子,我今天带安西去学校,孩子你先帮忙看着。”
  安西听闻,连忙蹲下来对着两个孩子道,“今天你们先在韩奶奶这,不可调皮,晚上我忙完就过来接你们,好吗?”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