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我真的不想努力了——微云烟波
时间:2021-03-10 10:04:22

  而东平郡王呢,却想着给自家女儿女婿再留一道保险,若是将来的皇帝是穆家的女婿,他们就算是在外面建藩,许多事情也都好办。说白了,海外虽说很多地方的确不错,但是论起许多物产,而是中原这边更加齐全,技术也更加先进,东平郡王一脉手里头虽说掌握了不少工匠,但是真正先进的技术,还是得看朝廷的。
  总之,随着建藩令的出现,朝堂上的局势再次出现了变化。顾衡那边,圣上已经知道了顾衡的想法,赐下了一份建藩令,许顾衡的子嗣建藩之权,至于让顾衡出去建藩,圣上是不可能同意的。
  顾衡将圣旨在还是个说话都不利索的儿子面前晃了一晃,笑吟吟地说道:“儿子,你以后的富贵,可就得你自个去挣了啊!”陆惜在一边抿嘴一笑。
  作者有话要说:  红楼篇即将结束,下一篇是清穿。
 
 
第72章 
  上辈子不知道多少人遗憾红楼梦烂尾, 而被顾衡一番乱入之后,那些主角配角的命运出现了大幅度的偏差。
  顾衡上辈子对于红楼没多少了解,也没什么执念, 甭管红学家们是什么看法, 顾衡作为一个典型的理工男, 显然没那么多伤春悲秋的意识, 他甚至连金陵十二钗到底是哪几个人都没搞明白, 只知道都跟贾家有关系。问题是,贾家一开始就走偏了,红楼里头的贾赦是个废物点心, 史氏也一直活到了最后。
  而在这里, 贾代善是个果决的人,在发现史氏依旧不死心, 老是想要搞事之后,徐老夫人前脚刚过世, 贾代善就做了手脚, 让史氏染了风寒,然后就顺理成章地没了。如此,也省去了贾赦多守一次孝。
  贾家已经做好了出去开拓的打算, 贾代善跟贾代化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给贾家争取了两个名额,虽说以贾家的功勋和爵位,他们的封国顶多也就是一府之地, 但是,他们两家选择了相邻的地方,也就是东边才跟其他人的封国相邻,往北还有开拓的余地, 回头只要造成了既定现实,那么,许多事情也就好办了。
  因此,贾家根本没有将贾敏嫁给林如海,反而嫁给了同为西宁郡王过继的世子,做了西宁郡王家的世子妃。西宁郡王自个子嗣艰难,因此,在给世子选择妻子的时候,就格外注重对方的身体。贾敏是史氏之女,史氏在跟贾代善聚少离多的情况下,还生了二子一女,可见是个好生养的,而贾敏既然是史氏的女儿,自然也应该继承了史氏的体质。因此,西宁郡王最终选择了贾敏做自家的儿媳妇。
  贾敏都嫁给西宁郡王世子金暄了,林黛玉自然不可能是贾敏生出来的。贾敏虽说喜欢诗书,但是她更习惯的还是勋贵人家的富贵生活。林家的确不缺钱,但是林家的生活方式跟勋贵人家是有着很大区别的。而金家呢,他们要论起富贵,自然比贾家还要强一些,哪怕是生活在北疆那边,那也一向是锦衣玉食,不会在生活起居上受什么委屈。
  因此,贾敏嫁过去之后,还是比较舒心的,何况,那时候史氏已经过世了,自然也不可能有个亲妈随便插手贾敏的生活,贾敏嫁过去第二年就有了身孕,后来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儿子,立马就在金家那边站稳了脚跟。
  而贾家与金家合作,两家联手,各自将自个的封国占领了下来,又通过对方的人脉关系,将封国经营了起来。
  贾赦这一脉直接搬到了封国,也就是有什么大事的时候,才会返回祖籍金陵一趟,比如说,贾代善过世的时候,贾赦亲自扶灵返回了金陵,将贾代善葬回了贾家的祖坟。也就是贾赦这一代还保持着这样的传统,等到几代人之后,贾家那些子嗣对于祖籍都没什么印象了,他们在自家封国那边挑了风水宝地,贾赦这一支的族人后来都直接葬在了封国之中,连同族谱都独立了出来,名义上没有分宗,其实也跟分宗无异。
  贾代善带着贾赦离开京城的时候,考虑过要不要带贾政走,结果贾政不是个省心的,他享受惯了的人,在知道北方那边的环境之后,就犹豫了起来。贾代善本来也不是什么儿女情长的,为了开拓封国,贾代善跟贾代化几乎将京城和金陵属于两府的除了祭田之外的产业都处理掉了,不愿意跟着他们北上的贾家族人也就是得到了一些族产,而愿意抛家舍业跟着他们的贾家族人到了封国之后,却是得到了十倍的回报。毕竟,比起人口稠密的江南和京城,往北那真的是地广人稀,就算是贾家带走了大部分的家生子,还有一些因为贾家许诺到了地方可以给他们分配土地、种子、耕牛乃至房子的佃户,最终人口也算不上多,所以,对愿意跟着他们开拓的人,贾家是极为慷慨的。
  贾政不肯跟着走,贾代善想着以后也管不了他了,干脆给他捐了个官,然后便不再理会。
  贾政娶了甄家女,甄家此时还算是煊赫,他们倒是想要扶持贾政,最后发现,这位就是个扶不起来的,他对于一切需要务实的差事,都是一窍不通,而让他做一些清贵的差事吧,他也没那个本事,主要是,他本事不大,心气不小,又自诩清高,跟同僚都处不好关系,因此,即便是有甄家帮忙,贾政几十年也就升了一级,还是在五品的官职上头打转。
  贾政这边的长女依旧是贾元春,但是,甄氏可不会将贾元春送进宫,但是以贾政的官职,贾元春还真是攀不上什么好亲事,最后,在甄贵妃的帮忙下,贾元春嫁给了一个宗室的镇国将军做继室。这一位也是当年怕苦怕难,不愿意出去开拓的,因此,也只好混个镇国将军的爵位,好在他手里头产业不少,人也擅长经营,他好几个兄弟都出去了,他的人在里头帮着运转物资,因此捞了不少钱,在京中也算是钻石王老五一个级别的,要不是他是续娶,贾元春想要嫁给他还有些不够格呢!
  贾元春尚且如此,贾探春就更别提了,贾探春是贾政唯一的庶女,甄氏秉承着甄家一贯的手段,即便是庶女也会好生教养,回头嫁出去,自然是家族的助力,但是,贾政这点本事,贾探春就算是有再大的心气,想要嫁给什么出挑的人物也不容易,最后,贾探春沦为甄家拉拢人的工具,被嫁给了军中一个前程还算不错的将领。可惜的是,后来甄贵妃一脉谋反逼宫,这位作为甄家的党羽在里面掺和了一手。圣上固然虎毒不食子,只是将甄贵妃所出的两个儿子都流放到了荒僻之地开辟封国,但是,甄家乃至甄家的那些党羽却没有什么好下场。贾政要不是有着贾代善的关系,他差点没被直接处死,饶是如此,他也被塞到了甄贵妃的幼子徒景清的队伍里头。
  徒景清对贾政丝毫没有好感,因为这位根本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因此,贾政并没有得到徒景清的重用,到了地方之后,反而直接被随便找了个地方一塞,他又不懂经营,手里头也没什么财货,再没有权势地位,郁郁之下,直接病倒了。反倒是原本病恹恹的贾珠勉强站了出来,扛住了压力,又有甄氏从中转圜,总算是扛了下来。倒是大名为贾瑜的贾宝玉,在流放途中就跟着一个和尚走了,后来再也没了消息。
  那一年,刽子手的鬼头刀差点没被砍得卷了刃,好在因为各个封国都严重缺乏人口,因此,这些人都被各个封国花钱买了过去作为填充的人口。只是,他们的地位却算不得平民,一开始只能说是贱籍,唯有做出了足够的贡献,才能成为良民。贾探春就被一个封国买了过去,作为正值育龄的女性,贾探春这样的在各个封国是非常抢手的,尽管她嫁过人,有过孩子,但是这更证明她能生,因此,很快就被一个在封国那边奋斗了好几年,已经有了一定财力的人家买了下来做媳妇,好开枝散叶。
  顾衡也就是后来才知道了贾政这一脉的情况,倒是贾赦那边,他的女儿并不叫什么迎春,而是随了男丁的排行,叫做贾珊,贾敬的女儿也是一样,取了个名字叫做贾玫,她们在封国就是一国公主,自然活得非常顺心恣意。贾珊嫁给了封国的一个得力大臣之子,贾玫也是一样,有着父兄的庇护,她们终其一生,都过得极为顺心。
  至于林黛玉这个绛珠仙子,虽说不再是贾敏之女,但是她依然没逃过母亲早逝的命运,不过,江南那边,因为女子做工的风气极盛,很多人家,女性才是挣钱的主力,因此,女性的地位自然得到了增长,许多手艺好,挣钱能力强的织女乃至绣女甚至直接立女户招赘,林如海在幼子也夭折之后,也死了续娶再生一个的心,因此,干脆直接辞了官,专心培养女儿,准备让女儿招赘。
  林黛玉最后成了江南一代有名的女诗人,号称“潇湘居士”、“绛珠仙人”,因为并未受到那么多的挫折,自然不会再有什么“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之语,但是她的诗词清丽柔婉,少女时候,或许还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之感,等她中年之后,诗词风格愈发成熟,加上江南的女性解放思潮,林黛玉成为了其中精神领袖一般的人物,愈发为人敬仰。
  另外一个同样在史书上留下了名字的却是王熙凤,王熙凤这一次没有嫁给贾琏,王子胜是个不成器的,王子腾倒是有开拓之心,可惜的是,王家没这个资格,王子腾只得在京中努力钻营。王子腾与妻子史氏伉俪情深,史氏曾经怀过一胎,却因为王子腾在为权势钻营的时候得罪了不少人,有人在绝境之下铤而走险,竟是在王子腾带着史氏去庙里面祈福的时候埋伏在半途,直接冲出来惊了马,最终史氏这一胎流掉了,后来,史氏还怀过几次,因为习惯性流产都没能保得住。王子腾对史氏极为愧疚,因此一直以来并未纳妾,见史氏膝下寂寞,又将王子腾之女王熙凤抱了过来养在膝下,充作小子一般教养。
  王熙凤受到王子腾耳濡目染,也是个不择手段,野心勃勃的性子,她不知道什么时候,听说茜香国的国主是女王,西洋那边也有女王,竟是在自己议亲之前跑了出去,机缘巧合之下,居然在海外拉了一支船队出来做起了海盗,积累了一定的势力之后,占据了一处大岛,自立为王,一直到她派人回京给王子腾和史氏报信,他们才知道了王熙凤搞出来的事情。
  朝廷知道王熙凤的这般作为之后,虽说觉得这事不能效仿,但是王熙凤占据的那个海岛算不上什么要冲之地,也没太多值得看重的地方,最终干脆认了下来,下旨册封了王熙凤,算是承认了王熙凤的地位。后来,王仁企图篡夺王熙凤的位置,王熙凤一向心狠手辣,直接将这个胞兄给喂了鲨鱼,从此,王家人再也不敢在王熙凤那里叽叽歪歪。王熙凤一直做了四十多年的女王,最终将王位传给了自己的长女,她创立的这个岛国,后来一直秉承着女主执政的传统,被戏称为女儿国。
  顾衡一点都不觉得红楼变得面目全非有什么不好,他这一世活了九十多岁,原本想着等到太子登基就能好好享受,结果偏偏是个闲不下来的命,一直在搞各种研究,哪怕有了自己的封国,顾衡也就是去看过一次,后来跟陆惜一起在中原终老,死后,他被追封为王,配享太庙,可谓做到了人臣的极致。
 
 
第73章 清穿之宗亲
  穿越这种事情也是一回生, 二回熟,婴儿的大脑显然承载不了多少记忆,时空旅行者的天赋剥离了顾衡上辈子的感情, 只留下了记忆, 这减轻了他的负担,让他不会受到上辈子感情的困扰。
  顾衡这辈子恢复记忆的时候,已经是五岁了,很悲催的是, 他这辈子依旧在宫里头读书。他这辈子的名字叫做讷尔苏,是平郡王府的世子。平郡王一脉源自礼亲王代善, 这一位虽说作为长子没能登基做皇帝,但是他这一脉也算是一直受到了礼遇。像是平郡王这个爵位, 就是铁帽子王,是能世袭罔替的。
  可以说, 上书房里头,便是那些皇子, 日后的前程也未必有讷尔苏光明。
  顾衡有些郁闷,对于这个朝代, 他是有些心结的, 像是康熙,不能说是不聪明, 但是就是太聪明了, 宁可闭关锁国,也不愿意让汉人掌握更加先进的科技, 以至于中原在短短百年的时间掉队了,沦落到什么国家都敢欺负一下的地步。
  讷尔苏的父亲纳尔福是现在的平郡王,原本这个爵位是他兄长的, 但是他兄长当年获罪,被削了爵位,这个爵位就落到了纳尔福身上。
  讷尔苏是纳尔福唯一的嫡子,他亲妈又是出身完颜氏,乃是马尔汉之女,完颜家乃是八旗贵族,在八旗之中地位根深蒂固,何况,宫里头皇帝在子嗣传承上头尚且要讲规矩,宗室自然也不能绕过嫡子。
  当然,纳尔福跟完颜氏关系还是比较亲厚的,讷尔苏在家也很得宠,只是,康熙早年就立了规矩,宗室王爷都得送一个儿子进宫跟皇子阿哥一起读书,讷尔苏自然是首选。
  对于清朝的历史,顾衡知道得很少,后世清宫戏很多,但是,很多也被扭曲了,要说是尊崇史实,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顾衡之所以对康熙一朝的许多人物有印象,也是拜那几年连轴转的清宫戏所赐,毕竟,打开电视,各个卫视频道都在放差不多的东西,说来说去,都是那几个人,无非就是主角不一样罢了。
  讷尔苏也就是才进上书房,这个时候,上书房里头,年长的几个阿哥其实已经不怎么来了,他们各自都有了差事,上书房这边也就是偶尔来一趟,比如说,太子讲学的时候。
  这个时候,太子还是非常受宠的,康熙一向重视太子,太子才十几岁,就在上书房讲学,也就是让太子在兄弟宗室之中树立起一个高不可攀的形象。毕竟,太子什么都优秀,你们自然应该倒头就拜。
  可惜的是,太子固然十分优秀,其他的阿哥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一直到,即便是下面那些小阿哥,对太子也未必如何服气。这也跟太子的性格有关,他唯我独尊惯了,一向有些倨傲,问题是,上书房里头,哪怕是那些宗室,在家也是极为得宠的那种,大家嘴上都是口称“奴才”,实际上,大清说是中央集权,但是统治者却是整个满蒙八旗,说白了,大家都是股东,无非就是皇帝掌握着上三旗,股份最多,又是首席执行官罢了!宗室里头的实权王爷,不是旗主就是领主,像是讷尔苏所在的平郡王这一系,就一直都是镶红旗的旗主。而跟讷尔苏同出一脉的礼亲王一系,更是正红旗的旗主。而这些皇子阿哥呢,将来就算是被封到下五旗里头,也就是佐领其中一府而已。论起实权,还比不得这些旗主领主呢!
  如今各个旗主领主家的世子在上书房读书,也是为了控制他们,像是简亲王嫡长子雅尔江阿,在宫里头享受的也是皇子阿哥的份例,平时也叫康熙汗阿玛。像是他们这样的身份,指望着他们对太子胤礽如何尊奉,简直是开玩笑。太子越是倨傲,他们越是要跟太子对着干。
  讷尔苏也就是刚进上书房,如今上书房里头,势力最大的自然是□□十这一派,这三个年龄差不多大,从小一起长大,虽说胤禩出身稍微差了点,但是,胤禩性格好,他性子谦和,可以说就是个老好人,因此,他们三个自然就抱了团。而如今上书房小阿哥里头,十四胤祯不知道出于什么缘故,也经常凑到他们身边。
  平郡王纳尔福身体并不算好,他这一脉一向不掺和皇位更迭的事情,尽管是个郡王,但是,在宗室里头地位还是比较超然的。纳尔福对讷尔苏也没什么要求,就是让他不要随便跟那些皇子掺和在一起,老老实实在里面读书就行。
  其实现在满心都是夺嫡之念的也就是胤褆和胤礽,朝堂上头,明珠一党跟索额图一党已经针锋相对到了甭管哪一方出了什么问题,大家用脚趾头想都觉得是对方干的地步。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