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棚年前才勉强投入使用,也不知道有没有种出蔬菜来。
年前研发室里的几个人说是在搞洗衣机和热水器。
也不知道这几天有没有什么新的思路。
现在的阮文在技术研发上参与度明显降低,和当初的亲力亲为大是不同,她直接放权让其他研究员去做。
但凡是想法靠谱,阮文都是支持的。
哪一样发明制造不都是在无数的试错中产生的?
阮文并非急功近利者,她有的是耐心。
她的支持倒是让研发室几个人挺有压力的,过去一群人哪个不是勒着腰带过日子?即便是搞研究也得考虑经费问题。
他们之前的单位经费由国家给,但能分到个人手上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哪像是现在,天马行空都不要紧,只要你能说服阮文就行。
当然,一群人也不会糟践阮文的钱。
谁不知道阮文的心,怎么舍得这么糟践呢?
被放权后,一群人反倒又是数着毛票过日子,生怕不小心浪费对不起阮文。
阮文过来的时候,几个人正在争辩。
“我觉得你要不换个思路,老万你说句话。”
万长明在那里当哑巴,这让温斌觉得头疼
他和程云亮性格很不一样,程云亮想法很多,天马行空不受拘束。
而温斌则是细致的不能再细致,他们这些做研发的可不就得心细如发吗?
也不是说程云亮不细心,但是这想法未免太大胆了些。
温斌觉得可行性不高,虽然他们有试错成本,但他还是想尽可能的减少支出
他无意中跟程佳宁聊天,知道他们几个来到后,研发室一年的科研支出翻了十倍。
尽管的确做出了东西,但……
能省则省。
程云亮十分的坚持,“不行等阮文来了问她呗。”
“还用问吗?阮文肯定会让你试的。”温斌太清楚阮文了,只要不是太离谱,阮文都会答应,哪怕明知道是错的。
“那说明阮文独具慧眼,咱们做科研的不能总是把自己圈在一个小圈子里,有时候得跳出去看看天地之大,这样才能有更好的想法。”
温斌说不过他,“等回头咱们再辩个清楚。”
他这一扭头,就看到阮文站在那里,手里还拿着一个橘子,那橘子长得圆滚滚的十分好看,瞧着十分好吃的模样。
“你们俩接着说,我听着呢。”阮文是过来的时候从护厂队队长韩建国那里拿的橘子,就这么一个她也就没再分给其他人。
程云亮先一步过了来,“阮文你来的正好,给我评评理,这是我的新想法,你觉得怎么样?”
他们这次争执的是热水器的设计。
现在国内倒是有热水器,然而基本上集中于首都和上海这种大城市。
省城这边没有,其实原本也有机会引进的,但很是不巧的发生了点小意外。
当时有个干部家里先一步安装了这热水器,但操作不当愣生生的把自己烫伤了。
滚烫的水浇下来,一层皮都烫掉了,结果引发感染,这位干部的家人没能撑过去。
一朝被蛇咬,省城的干部将热水器视为踩狼虎豹。
当时的条件,普通老百姓也拿不到热水器,这种东西向来都是自上而下流传开来。
干部家庭都没用,普通老百姓自然也没得用。
等进入八十年代后,国内家电市场开始发展,热水器不再是国字号厂家的专利,民营企业也开始搞这个。
不过前年投放到市场的那一批产品质量堪忧,先是出现了燃气泄漏,然后又出现了管道破裂漏水,就连阮文都没敢用。
这也导致其他几个原本打算搞热水器的厂家望而却步
万一出现什么烫伤人命,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电视机冰箱坏了顶多不能看电视,不能储放食物。
可热水器坏了,那可关系到人命。
谁都不敢托大,这也就导致国内目前正儿八经的热水器生产商只有国字号的工厂。
依旧是供不应求,而且价格比冰箱贵得多。
这是个大市场,机械组几个人都十分上心。
这次还是靳一鸣主导的热水器设计制造,但现在这个主导者并不在,他去南京搞热水器了。
程云亮跟阮文说起了自己的想法,“既然燃气危险,那咱们不妨直接用电,其实原理不就是那回事嘛,跟高温消毒柜差不离,就是通电发热,只不过消毒柜那是高温消毒,电热水器是电热管加热。”
“可老程,燃气热水器可能出现燃气泄漏,你说的电热水器不也一样?万一漏电怎么办?”这是温斌强烈反对的地方。
洗澡的地方本来就潮湿,发生漏电的概率实在是太大了。
一个是漏气,一个是漏电。
非要比较的话,哪个危险更大?
这不止是概率学问题,更关系到安全,谁也不想洗个澡就把自己搞到医院甚至坟墓里去,对吧?
程云亮倒是直接,“你搞你的燃气,我搞我的电热,咱们双管齐下,到时候让消费者用真金白银来说话不就行了?”
温斌觉得这话太小孩子气,“哪能这样啊,咱们精力有限时间也有限,能够在今年夏天到来之际搞出来一个就不错了,哪有空双管齐下?”
这双管齐下了,最后两个都没搞好,这算什么回事?
程云亮瞥了温斌一眼,“老温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夏天用凉水都能洗,压根犯不着用热水器啊,咱们搞这个,是为了秋冬方便啊。”
所以大半年的时间呢,怎么就来不及了?
温斌被这话噎着了,他纠结的抓了抓本来就不长的头发,“阮文,你来拿个主意。”
他们这些人做研究可以,做决定……
少了点魄力。
问题被抛到了阮文那里,她倒是不着急,拿过程云亮的概念图,“你这缺的太多了。”
“什么?”
程云亮有些没反应过来,“缺了什么?”
“加热棒直接作用于水,你有没有想过,水里头的矿物质多,很容易就会与加热棒反应,缩短加热棒的寿命,到时候怎么办?”
“是……”程云亮刚想要说话,又被阮文打断了,“而且你说了重点是秋冬使用,那就涉及到热水保温,你觉得你概念图里的热水器能做到保温吗?”
程云亮点头,“我还得……”
阮文第二次打断了他的话,“而且你忘了最重要的一点,怎么尽可能的防漏电。”
毛病有些多,这让程云亮有些尴尬,倒是之前还反对的温斌看向阮文的眼神亮了,“那处理好这些问题,是不是就可以搞这个了?”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财神节,祝福大家牛年发财,牛牛牛!
嘿,我散财
第252章 252再去美国
因为研究方向的不同,之前温斌觉得程云亮的想法太大胆,没有安全性保障,所以对程云亮的概念图,他持否定意见。
但是阮文的三个问题让温斌发现,对于电热水器阮文似乎有更多的想法。
如果将程云亮的概念图补充完整,那这未尝不是一个好的研究方向。
所以程云亮被阮文问的有些不知道该如何作答时,他反倒是看到了潜在的可能性。
“嗯,这几个问题也不是太难解决,找对人就好了。”
水里头有矿物质,容易和加热棒起反应,那简单,加热棒用镁粉来“包装”一下嘛,这样既不影响加热效用,还可以隔绝加热棒与水里的矿物质成分。
至于保温的话,直接找化学组的人帮忙,去看看有什么合适的材料没,一时半会的阮文也想不出来太合适的材料。
至于防漏电,这个更简单了,去找电工问,再不济去隔壁学校里找电气专业的教授老师问,也能找到答案。
其实这些问题都不算多麻烦,有了头绪就好处理。
只不过后续的设计会牵扯很多,需要一遍遍的试错才行。
程云亮的沮丧只持续了几秒钟,很快他又兴奋起来,“还有什么问题吗?”
都指出来,他好去处理。
他简直不要太积极,这态度阮文十分的欣赏,“暂时就这些,不管燃气还是电热,我们要让热水器取代锅炉烧水,最基本的是保障安全,安全的基础上满足老百姓的需要,这才是我们要做的。”
安心,安心,如果用着他们的产品都不能安心,他们还搞什么研发?还不如去种地瓜呢。
燃气热水器的设计相对来说就成熟了些,毕竟市面上已经有这个小家电的出现。
靳一鸣这次去南京,就是为了带回来一台燃气热水器。
不过他回来的不巧,昨天下午阮文前往首都,眼下这个点应该在飞往美利坚的航班上了。
“去了美国?她自己吗?”
靳一鸣有些奇怪,听小陶说,之前阮文可没这么天南海北,准确点说国内外的四处飞。
“不是,程佳宁陪着她一起去的。”
这个回答让靳一鸣嘴角抽抽了一下,“带着她?阮文怎么想的。”
程佳宁的出身是“原罪”,她虽然也有在学习,但是态度里面透着几分高傲,虽说接触不多,但也足以让靳一鸣不待见。
关键是两个年轻姑娘去异国他乡,怎么想都不够安全。
“我记得她前些天还在外面,回来才几天,怎么又出去了?”
回答他的是万长明,“时不我待嘛。”
靳一鸣眉头一挑,这说法倒也没错,可这么奔波对身体不好,阮文生了孩子才多久?
虽说有工作的女人不见得有时间做月子,也不可能一休息几个月。
但生产是大事,用中医的话说那是损了根本的。
趁着年轻好好养养才是。
现在这么来回奔波,没办法好好休养,万一留下点什么毛病怎么办?
年轻人总以为自己无所不能,等着上了年纪再后悔,都晚了的。
可惜,阮文现在已经飞往美利坚,靳一鸣就算是想说什么,也得等人回来。
半晌,他又是嘀咕了一句,“再着急,也不至于连个合适的人选都没有,带程佳宁算怎么回事?”
他旧话重提,倒是惹得其他几个人跟着议论起来。
“小程倒是挺积极的,之前还找我借书看。”万长明帮着说了句好话,不过他又迅速插刀,“不过这书她借走之后也没怎么看。”
董大力好奇,“你怎么知道的?”
万长明叹了口气,“我在书的第一页夹了一张书签,后来发现书签都没动。”
这是他的一点个人习惯,每一本书都会放书签,而且都会在一个固定的位置。
如果程佳宁真的看了他那本书,不至于书签一动不动吧?
董大力听到这解释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了,半晌才来了句,“她也挺不容易的,明明富家千金现在穷的叮当响。”
阮文是言出必行的人,给程佳宁规定了工资多少,那就是多少。
年底发奖金时,程佳宁倒也是见者有份,但数额不算多,她才来省城多久啊,当然不能和其他人一样。
早前去边疆出差挣了的钱还了阮文后,还欠着陶永晴饭钱,直到年终奖金这才把亏空抹平。
但是女孩子喜欢吃点好的,即便现在转正后一个月有五十块的工资,但也不太够花的。
这不,人又跟着飞美国去挣出差补贴了。
去国外补贴高,一天十块钱呢。
这要是出去十天半个月,两三个月的工资都有了,倒是能过得极为滋润。
程佳宁谋算着的,其实不过是他们这些研究员一星期的工资罢了。
董大力一说这话,几个人还都有些心情复杂
他们竟然比资本家的小姐过得还滋润些,虽然也只是这个把年头。
等程佳宁回了香港,她继续她那纸醉金迷的富家千金的生活。
而他们……
可那又如何?
他们对现在的生活很是满意,能够用自己的知识创造财富,方便大众生活,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不是吗?
……
程佳宁觉得和阮文一起坐飞机都累得很。
“你一直看书,不累吗?”
她看着都累,火车上不休息,飞机上也不休息,就连中间在巴黎转机等着的时候阮文都不消停,她都不累吗?
休息下不好吗?
阮文放下了手里的书,她抬眸看向隔壁的人,“你想聊些什么?”
“就随便聊聊啊。”程佳宁拉近和阮文之间的距离,“你和那个赫尔斯很熟的样子,你这么信任他的吗?”
阮文瞥了一眼,“你觉得赫尔斯不可信?”
这眼神带着几分轻蔑,让程佳宁觉得自己仿佛是一条踩着尾巴的猫,着急的几乎要跳脚,“我就是好奇而已。”
至于这么看着她吗?
那种感觉实在是太糟糕了。
她明明是天之骄女,可在阮文面前幼稚的仿佛是一个顽童,这种感觉要多不爽就有多不爽。
阮文的目光轻轻地掠过程佳宁,“好奇心杀死猫。”
丢下这么一句话,她又是去看书了。
几乎没人支持她带程佳宁出来,毕竟谁都知道这姑娘成事不足。
何况国外也不见得十分的安全,万一程佳宁嘴巴大,跟人说自己是来自香港的富家千金遭遇绑票怎么办?
她成事不足也没什么,万一败事怎么办?
不过阮文还是答应了程佳宁的请求。
尽管这个姑娘跟自己出来的初衷只是为了那出差补贴而已,但在阮文看来,知道努力挣钱就是好事。
人说到底不就是为了那一口吃的吗?
程佳宁看着又继续看书的阮文,她气得脸都红了,半晌拿出了一本书来看。
不就是看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