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偶天成——木嬴
时间:2021-05-22 10:34:07

  一个摔了丧葬玉,毁了死者的心头好。
  靖安王世子妃只是从铺子里把玉佩买下来,只是碰了一下而已,如果这样都要泼符水,那那些在首饰铺碰过首饰的人岂不都没法幸免?
  老夫人气的几乎要站不住了,泼符水已经过分了,这道士还要她喝?!
  姜绾看热闹不嫌事大,“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没有进行到一半就算了的。”
  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不听孙媳妇言,吃苦在眼前。
  哪怕就是黄连,她老夫人今个儿也得咽下去。
  不过姜绾有这份心,但松龄堂的丫鬟不动弹,姜绾也没辄,她总不能让金儿回柏景轩拿朱砂吧,而且柏景轩也不一定有。
  但老夫人这一劫自己招来的,注定躲不过去。
  两天没回府的王爷回来了,阴沉了张脸来了松龄堂,“是谁找的道士进府?!”
  他不喜王府里招这些江湖术士,真没事的不说没有,但犹如凤毛麟角,有的只是招摇撞骗之辈。
  王爷扫向二太太,二太太忙道,“表姑娘做噩梦,她的丫鬟随口提了一句请道士,老夫人同意的,也问了王妃,我才让丫鬟请道士进府的。”
  老夫人道,“既然王爷不高兴,那就把这道士……。”
  轰出府三个字还没有说出口,姜绾上前一步道,“父王,这道士有真本事,既然都请进府了,还是继续吧,万一半途而废,表姑娘的苦岂不是白吃了?”
  不把王爷的话当回事,还拿王妃做幌子,现在还想借王爷为由把道士轰走?
  没门儿!
  王爷还没注意到萧柔,姜绾提到她,王爷看过去,萧柔狼狈的直打喷嚏。
  王爷眉头拧成麻花。
  王妃派人催他赶紧来松龄堂,不是救世子妃,是救表姑娘?
  王爷看向姜绾,姜绾一脸无邪,眼神纯善到不行。
  王爷眼角颤了下,“那就继续吧。”
  “只此一回,下不为例!”
  道士道,“我需要朱砂笔,没有狗血也行。”
  王爷吩咐赵管事的,“去拿来。”
  赵管事问松龄堂丫鬟,“松龄堂有没有朱砂?”
  朱砂是有的,可是丫鬟不敢拿啊。
  不过现在王爷都发话了,她们不拿,赵管事也会派人去拿来。
  表姑娘还浑身湿透呢,耽搁的时间越多,表姑娘吃的苦头越多。
  丫鬟去取朱砂来。
  道士拿朱砂画符,和之前一样,烧了灰烬扔在铜盆里,合了一大盆水,朝老夫人泼过去。
  陈妈妈站在一旁,是想拦不敢拦,就那么眼睁睁的看老夫人被泼了一脸的符水。
  老夫人后槽牙都咬松了,眼底寒芒几乎要把姜绾千刀万剐。
  道士忙过后道,“如此,我也只暂时把邪气压住了,接下来半个月,表姑娘和老夫人要去庵堂吃斋念佛半个月,尤其是老夫人您,表姑娘只是佩戴了丧葬玉,您把丧葬玉毁了,需得抄佛经千遍,以慰亡灵。”
  松龄堂的那些丫鬟婆子倒吸口凉气。
  这道士莫不是不想活了?
  泼老夫人一身冷水,还要老夫人去庵堂吃斋念佛抄佛经半个月,老夫人多大年纪,一千遍佛经她得抄多久才能抄好?
  丫鬟婆子们面面相觑,这道士真的是二太太请来的吗,怎么感觉是世子妃请来得?
  王爷道,“既然你们信道士,那就信到底吧。”
  老夫人只觉得喉咙里有了血腥味。
  萧柔咳嗽了好几声后,直接晕了。
  姜绾无语,可别告诉她被道士泼了盆冷水就受不住了,身子虚弱成这样是怎么舟车劳顿进的京?
  王爷看的出来萧柔是在装晕,萧大太太心疼女儿,赶紧叫丫鬟扶萧柔回去,然后道,“把世子妃的那套头饰拿来,世子妃的东西,我们无福消受!”
  语气冰冷,显然是在责怪姜绾让她女儿受罪了。
  姜绾无语的很。
  她们母女和老夫人、二太太合谋请道士算计她不成,又把过错摁她脑门上了?
  当初也不知道是谁女儿生怕靖安王府不记得她生辰,故意提起给她听,以为她很喜欢送她女儿东西呢!
  王爷眉头拧成麻花。
  这后院怎么三天两头的生事,没有片刻的安宁,要不是王妃怀了身孕,他都宁肯住在军营,也好过看她们掐过来掐过去。
  王爷转身要走,这时候,跑过来一小厮道,“王爷,王府大门前来了一姑娘,跪在大门前,说是要求见表姑娘,府外已经围了一堆人了。”
  萧大太太脸色一变。
  王爷眉头拧成麻花,看向萧大太太,“那姑娘是什么人?”
  “我不知道,”萧大太太回道。
  姜绾道,“让人跪在大门前总不是个事,还是先请进府吧。”
  要是萧大太太把人请进府,姜绾不会说什么,她矢口否认,姜绾还非要管上一管了。
  不能只有被欺负的份,而不还手吧。
 
 
第六百四十二章 孝顺(十二)
  其实不用姜绾说,那姑娘也只能被请进府,人家都跪下了,还围了一堆看热闹的,王府小厮轰不走人,也不能轰。
  不管什么原因,跪在那里的只是一柔弱姑娘,人总是不问缘由的同情弱者,何况靖安王府位高权重,满朝堂都没几个人招惹的起,何况只是一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
  再者,人家姑娘就算犯错了,也豁出脸面跪下了,就算犯了错,也该原谅三分了。
  王爷道,“请进来吧。”
  赵管事亲自去请。
  陈妈妈扶老夫人回屋换衣裳。
  金儿站在姜绾身后,嘀咕道,“表姑娘连老夫人的身子骨都不如呢。”
  同样是泼冷水,老夫人都没晕,表姑娘晕了。
  这台拆的萧大太太指甲掐进掌心都不觉得疼。
  这边老夫人换好衣服,赵管事才领着那姑娘过来。
  那姑娘模样清秀,走路有些不利落,丫鬟扶着一瘸一拐过来的。
  上前来,看到王爷严肃的脸,膝盖一软,丫鬟一路扶过来,本来就没什么气力了,乍一下,没能扶住,主仆两一起跪下了。
  膝盖磕在地上,姜绾都觉得疼的慌。
  金儿过去扶她们起来,王爷敛紧眉头,“跪在我王府大门前找表姑娘何事?”
  那姑娘已经被金儿扶起来一半了,王爷问话,她又跪了下去,道,“我是为丧葬玉来求见表姑娘的。”
  姜绾想起来了,昨天陈妈妈说是个姑娘认出她送给表姑娘的那块玉佩是丧葬玉,应该就是这位姑娘了。
  既然认出是丧葬玉,为何求见表姑娘?
  表姑娘不见,还跪在王府大门前。
  那姑娘红了眼睛,道,“靖安王世子让大理寺查封的首饰铺子是我大伯母娘家开的,那日我陪堂姐去铺子买首饰,堂姐一眼就相中了那块玉佩,掌柜的见我堂姐是真喜欢,便说了实话,那是块丧葬玉,佩戴于身体无益,堂姐便打消了买下的念头。”
  “因为我是第一次见到丧葬玉,便多看了几眼,昨儿在慈心庵萧大姑娘身上看到,一时好奇,便问庵堂姑子,才知道萧大姑娘是因为夜里做噩梦才去庵堂祈福的,我知道她是泉州萧家姑娘,是赫赫有名的靖安王府表姑娘,起了攀附之心,便和她说了那是块丧葬玉。”
  “坦白之前,萧大姑娘应承我,不找铺子的麻烦。”
  “可昨儿下午,大理寺就带人查封了沈家铺子……。”
  当时她就有不好的预感。
  一打听就知道是靖安王世子让大理寺查封的,又因为丧葬玉,铺子就是因为她多了句嘴被封的。
  知道丧葬玉的不多,再加上她又去了慈心庵,一下子就知道是她告诉的萧家姑娘。
  大伯母雷霆大怒,她娘苦苦哀求,她悔之晚矣。
  她被大伯母关在佛堂反省,她是拿金簪抵着脖子从后门出的府,今儿萧家姑娘不给她一个说法,她就一头撞死在靖安王府前,给大伯母娘家一个交代。
  那姑娘哭道,“萧大姑娘食言而肥,害得我娘为了保我,给大伯母磕头下跪,我来是要找萧大姑娘要一个说法,她既然存了心要找铺子讨一个公道,又何必应承于我?!”
  想到自己攀附不成,还惹祸上身,那姑娘就想给自己几巴掌。
  萧大太太脸色铁青,“这哪来的姑娘,空口白牙的污蔑我女儿!”
  姜绾瞅着她,道,“昨儿陈妈妈不是说就是位姑娘告诉表姑娘那玉佩是从地里刨出来的吗?”
  姜绾看向陈妈妈。
  陈妈妈扯了嘴角道,“是有位姑娘,但不一定就是这位啊。”
  姜绾笑道,“我想还不至于有人敢到靖安王府大门前败坏表姑娘的名声吧,这姑娘不是说了,昨儿她去慈心庵了,还向一姑子打听表姑娘为何去的庵堂,是不是,找慈心庵的姑子一问便知。”
  陈妈妈是话没敢明说,她是暗指这姑娘是她和齐墨远找来泼表姑娘脏水的。
  不过姜绾没怀疑,毕竟一查就知道这姑娘有没有撒谎。
  她的脏水不好泼,萧柔也一样。
  金儿站在姜绾身边,努嘴道,“原来表姑娘早就知道姑娘你是受了蒙蔽才买了丧葬玉送给她,昨儿二太太还怀疑我们河间王府干刨人坟的勾当呢!”
  “表姑娘坐在那里,二太太说话的时候她也不吭一声!”
  金儿话说的很大声。
  她已经忍不住要回河间王府告状了,再让老王妃和太太来训她老夫人一顿!
  让她们吃饱了没事干总想找她家姑娘的麻烦,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吧。
  那姑娘求王爷,“是我痴心妄想想攀附萧大姑娘,最后自食恶果,但我娘没错,不该受我牵累……。”
  姜绾打量那姑娘,身上的裙裳六成新,手腕上玉镯质地也很普通,想来家世很一般,大概是真的想攀上萧柔才铤而走险,这会儿也是真的后悔了,连心里话都如实说了。
  这姑娘给她惹了事,也却立了功。
  她不起攀附之心,萧柔不会知道玉佩是丧葬玉,老夫人摔碎玉佩也是想帮萧柔守住承诺,不让姜绾拿玉佩去找铺子的麻烦,只是她们都低估了她的怒气。
  老夫人不碎玉佩,丫鬟就不会给她送去,也就不会被孙嬷嬷看出来,发现常宁郡主的墓被人给盗了,真是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
  姜绾看着那姑娘道,“金儿,扶她起来。”
  那姑娘不肯起,姜绾道,“要查封铺子的是我,你求萧大姑娘也没有用。”
  “那块玉佩是我买下的,当作生辰礼送给了萧大姑娘,我不知她应承了你,没人和我说过这事,为了表姑娘守住承诺,不食言而肥,我也会咽下这口气,但是那铺子明知是丧葬玉还卖给顾客,这样欺骗来的生意,终不会长久。”
  听姜绾这么说,那姑娘求姜绾道,“那世子妃能不能饶过铺子这一回?世子妃的损失,我赔。”
  对这姑娘,姜绾其实有几分好感的,孝顺,敢作敢当,也有豁得出去的勇气。
  和她的坦然认错,公然质问比,萧表姑娘的食言而肥落了下乘了。
  姜绾道,“只要那铺子保证以后不再卖丧葬玉,改过自新,这回我可以既往不咎。”
  那姑娘连连磕头。
  本来铺子买丧葬玉她就不赞同,她也是跟在堂姐身边才知道。
  打那天起,她佩戴玉佩都心底发毛。
  天知道她会不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也买到一块丧葬玉?
 
 
第六百四十三章 处境(十三)
  姜绾还真不喜欢别人一个劲的给她磕头,金儿扶不起她来,她自己扶了。
  那姑娘本来就是一瘸一拐来的,方才又磕到了,疼的根本站不住。
  姜绾吩咐金儿,“你和四儿送她们回去。”
  示意金儿附耳过来,低语了几句。
  对姜绾这样处置,王爷很满意,这才是我靖安王府世子妃的风度。
  王爷大步流星的走了。
  走之前还给老夫人添了个堵,“老夫人去慈心庵吃斋念佛,世子妃本该陪在左右,如今王妃动胎气,世子妃掌中馈,怕是脱不开身,让二太太三太太陪你去。”
  道士是自己请来的,道士怎么说就得怎么做,她不能不去慈云庵,但她可以让姜绾陪着一起去。
  只是她还没开口,王爷直接把这条路给堵死了。
  姜绾心底大呼痛快。
  老夫人气的头重脚轻,手里的玉佛珠差点没捏的粉碎。
  王爷走后,姜绾也准备告退了,走之前,她看向陈妈妈道,“一块玉佩连累表姑娘受了这么多的苦,我送的首饰她真心不要那便算了,有劳陈妈妈差个丫鬟送我柏景轩去。”
  陈妈妈,“……。”
  世子妃这么做未免也太狠了。
  这是要表姑娘折腾一通,一套首饰也捞不着啊。
  偏偏是萧大太太自己说不要姜绾送的首饰的,她女儿无福消受,她当众说了这话,世子妃又这么说,那套头饰肯定要送回去啊。
  得亏萧大太太先走了一步,不然听到世子妃这么说,还不定怎么气呢。
  不过这话总归是会传到萧大太太耳中,这一通气是怎么也避免不了的。
  姜绾回了柏景轩,才喝了一盏茶,丫鬟就把首饰送了回来。
  首饰盒坏了,里面的首饰也断的断,歪的歪。
  不用说也知道是气头上摔在了地上。
  姜绾也不生气。
  她把送出去的首饰要回来不是为首饰本身,单纯的就是想气人,用金儿的话说,她们惹她生气,首饰与其便宜她们,还不如便宜院子里那些忠心为主的小丫鬟呢。
  人家还不满意,院子里那些丫鬟会高兴的屁颠屁颠的。
  姜绾看了看锦盒,道,“这首饰我没法佩戴了,送去前院交给赵管事,找人重新打造。”
  萧家母女不在乎丢脸,那就再丢的彻底一点吧。
  丫鬟认命的把首饰送去前院,然后萧表姑娘把世子妃送给她的首饰毁了再送还世子妃的事一阵风传开。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