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偶天成——木嬴
时间:2021-05-22 10:34:07

  听到这一句,心咯噔一下跳了。
  他一念之仁,没有杀人灭口,没想到给自己头上悬了把利刃,那封奏折连他都分辨不出真假,王爷是怎么知道是假的?!
  二老爷心颤抖的厉害。
  结果身后有大臣轻声唤他。
  二老爷回头,那大臣塞过来一张纸条。
  二老爷接过。
  打开一看,只见六个小字浮现眼前——
  事败,替母认罪。
  还是老夫人的亲笔。
  二老爷觉得奇怪,老夫人几时这么胆小了?
  还这么急的都不等他去慈云庵,派人把信送到他手里来。
  正疑惑,耳边就传来了王爷的说话声,他心跳的更乱了,只听王爷道,“皇上,臣向皇上请道旨,不论查出是谁写的那份奏折,请皇上严惩……。”
  话还没有说完。
  二老爷赶紧出列,“皇上,臣有话说。”
  所有人的眸光都看向二老爷。
  二老爷跪下道,“老国公的那份奏折是家母让人写的。”
 
 
第六百六十九章 乐音
  一石激起千层浪。
  满朝文武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护国公脸黑成锅底色,真是气的胸口都痛。
  人家靖安王府还没把人抓到呢,只是请皇上降罪严惩就把他吓成了这样,奏折是他靖安王府老夫人写的,皇上还能把她怎么着吗?!
  办这么大的事,居然不灭口,等着被人抓把柄,做事这么疏忽能成什么气候?!
  护国公气的不想说话。
  几乎胜券在握了,来了个拖后腿的,气的他腿疼。
  二老爷跪在地上,慌乱道,“父亲在府里的时候,就有想改立二少爷为世子的念头,只是父亲和大哥父子不合,母亲怕他提这事,会让父子关系更加僵硬,便劝父亲把这念头给打消了。”
  “连这么多大臣都觉得二少爷更适合做我靖安王府世子,母亲又怎么会不知道?只是大哥固执,母亲劝解他不听,父亲又不在京都,母亲人微言轻,想着若是这回不能压着大哥把世子换了,以后就更难了,不得已这才以父亲的身份写了这份奏折,并非有意欺君,还请皇上恕罪。”
  一番说辞,滴水不漏,
  毕竟是欺君之罪,不想好退路,哪敢一条道走到底。
  大概也是因为没觉得这事能有多严重,所以二老爷也没觉得一定要灭口不可,人家掌柜没有犹豫就接了这个活,要了高价说离京再不回来了,他还觉得人掌柜的很懂事。
  不接活知道这事就有泄密的可能,会被灭口,还不如痛快拿了钱离开。
  二老爷只说奏折是假的,但事是真的,毕竟人家老国公和老夫人说了些什么,旁人无从得知。
  二老爷说完,道,“王爷手里那封家书才是假的!”
  听了这话,护国公的脸色好转了几分。
  还没有蠢到无可救药的地步。
  对这封家书,护国公也觉得不会是真的,一份奏折就够巧了,怎么可能这关头来一封家书?
  护国公笑着来一句,“可别是为了保住世子之位故意写的。”
  “皇上,若这封家书是假,还请皇上严惩写这封信的人!”
  姜老王爷道,“王爷说这份奏折是假的,果不其然是假的,他说家书是真,护国公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护国公一口咬定家书来的太凑巧。
  满朝文武也觉得,毕竟昨天觉得凑巧的奏折被证实是假的了。
  对这封家书还是谨慎些为好。
  姜老王爷道,“靖安王正值壮年,边关也安宁,就算要改立世子也不急于这一时,还是等老国公回京再说吧。”
  护国公道,“谁知道老国公什么时候回京?”
  “靖安王在狩猎场遇刺,险些丧命,不是非要到了战场才会遇到危险。”
  这一点,护国公说的不错。
  姜老王爷也没法反驳,毕竟刺客确实没找到。
  能刺杀一回,难保不会有第二回 。
  二老爷适时道,“这世上最熟悉家父笔迹的便是家母,这封家书是真是假,家母一看便知。”
  柏景轩。
  书房内。
  姜绾正在看老国公写的兵书。
  金儿端着茶水进来道,“姑娘,姑爷,不好了,护国公激将王爷,皇上同意让老夫人辨认家书真假了,要是假的,就立二少爷为世子了。”
  姜绾眉头狠狠一皱。
  她看向齐墨远。
  齐墨远擅长临摹,那封家书足以以假乱真。
  可有一个字没找到笔迹对照,是齐墨远依着老国公的笔迹自己写的,万一老夫人真那么熟悉老国公的字迹……
  只能祈祷了。
  不放心,姜绾让铁鹰去慈云庵看看。
  这一走,就是一个多时辰。
  金儿站在窗外左瞧右看,都没看到铁鹰,心里急的不行,都想亲自去慈云庵看了。
  听到有动静,金儿探头一瞄,见到一抹身影,她忙道,“铁鹰回来了!”
  话音一落,身影就清晰了。
  哪是铁鹰啊,分明是铁风。
  金儿一脸失望,“怎么是你回来了?”
  老夫人都承认那份奏折是假的,找不找得到临摹作假之人已经不重要了。
  铁风也不生气,“幸亏我回来了,不然就真出大事了。”
  金儿不明白。
  铁风闪身进屋,回道,“属下没能找到临摹之人,在半道上碰到了老国公派回来的人,来人带了给世子爷世子妃的家书,属下擅作主张拆了老国公给世子爷世子妃的家书,便和送信之人一起回京,半道上碰到铁鹰,就掉头去了慈云庵……。”
  他去的凑巧,老夫人正拿老国公的亲笔书和家书比对,齐墨远写的那个字和老国公写的不一样,证实家书是假。
  常公公都觉得齐墨远和姜绾这回栽了。
  结果铁风走了进去,道,“这封家书确实是假的,是世子爷临摹的,但不代表世子爷手里就没有真家书了。”
  二老爷听得冷笑,“有真的,为何不拿出来?”
  铁风道,“不拿出来自然有不拿出来的原因,老国公的家书哪能随便给外人瞧,就是这会儿送来,也得确保老夫人不会往外泄,否则老国公怪罪起来……老国公动怒会如何,不需我多说,二老爷很清楚。”
  二老爷压根就没觉得齐墨远手里真有信,道,“可别又捏造了一封。”
  铁风把信拿出来。
  陈妈妈接过给老夫人过目。
  老夫人打开信,看了几眼,眉头就拧的松不开了。
  信确实是老国公的亲笔。
  而且还落了印章。
  真的不能再真了。
  信里不但叮嘱齐墨远熟读兵书,还对姜绾大加夸赞,还说回京后要和姜老王爷痛饮三天三夜,信的末尾让齐墨远拿五万两给送信之人,钱是皇上让他要的……
  至于为什么要,信上没说。
  常公公见老夫人来回看信,也不出声,问道,“这信……?”
  “是真的,”老夫人沉声道。
  明晃晃的印章,她说是假的也没人信。
  常公公安心的回宫复命了。
  那封真家书自然也带给了皇上。
  齐墨远进宫拿家书。
  护国公府。
  慈云庵的事传到护国公耳中的时候,他正要去探望锦绣坊老板娘,走到院门口,听到这事,直接回书房了。
  气到不想说话。
  有真家书还造假……
  碰到这么不按常理做事的人,输都输的人没脾气了。
  锦绣坊老板娘躺在床上,丫鬟端了药上前。
  苦涩的药,闻着就叫人鼻子眉头皱成一团了。
  锦绣坊老板娘端起药碗,外面,一丫鬟走进来。
  小丫鬟脸色不是很好。
  锦绣坊老板娘脸上爬上失望之色,“没找到真顺阳王了?”
  小丫鬟摇头。
  “都试过了?”秀姑问道。
  小丫鬟点头,“靖安王府二少爷、三少爷、四少爷,长恩侯以及傅家两位少爷和柳大少爷,我和怜儿都试过了,没有人蛊毒发作……。”
  嗯。
  小尼姑偷听到了老夫人和陈妈妈的谈话,锦绣坊的丫鬟也听到了。
  真的顺阳王在靖安王府。
  锦绣坊老板娘知道后,没有告诉护国公,而是让人私下去找,等找到再禀告护国公不迟。
  秀姑道,“莫非顺阳王只是下人身份?”
  锦绣坊老板娘道,“不可能,顺阳王什么身份,靖安王向天借胆把顺阳王当小厮使唤,一定是有什么人遗漏了。”
  小丫鬟道,“只有靖安王世子了,怜儿说他不可能,就让我先回府了,她去锦绣坊后院拿完东西就回来……。”
  靖安王世子?
  锦绣坊老板娘也没觉得是他。
  要他是顺阳王,护国公要把世子换个人,靖安王能不同意?
  只怕要心底偷着乐了。
  然而——
  事情往往总是出人意料。
  齐墨远拿了家书出宫,从鸿宴楼前路过的时候,又听到了一阵耳熟的乐音。
  声音入耳,体内血液翻滚。
  他还没有反应过来,一口血喷了出来,两眼一黑,晕了过去。
 
 
第六百七十章 毒发
  锦绣坊的小丫鬟怜儿懵了。
  她胳膊上挂着包袱,手里拿着玉笛,看着齐墨远从马背上摔下来,被路人接住,懵的回不过神来。
  她没觉得靖安王世子会是她们找寻多年的顺阳王,菊儿偷听到靖安王府老夫人说的话,说真顺阳王就在靖安王府里,老板娘得知此事后就命她和竹儿把真顺阳王找出来。
  在暗处吹奏玉笛,引动蛊虫,自然就能把人找到。
  只是忙了一天,一无所获。
  她和怜儿都怀疑靖安王府老夫人知道有人在暗处偷听,故意说的,只剩下一个靖安王世子没有试了。
  她记得顺阳王乔迁之日,老板娘弹奏过曲子,当时靖安王世子就在顺阳王府,并未毒发,他不可能是顺阳王。
  她们忙了许久,有些倦怠,就让竹儿先回护国公府了,她去锦绣坊后院拿东西。
  只是从锦绣坊后院出来,碰巧遇到靖安王世子骑马过来。
  怜儿虽然觉得没可能,但吹下玉笛也不费什么事,如此也算是无遗漏的完成了老板娘的任务,便从怀里把玉笛摸了出来。
  没吹片刻,靖安王世子就吐血晕倒了。
  他是顺、阳、王?!
  这怎么可能呢?!
  她知道靖安王世子身子弱,有病在身,可这未免也太巧合了点吧?
  见路人扶住齐墨远,怜儿不死心又吹了两声玉笛。
  然后——
  晕倒的齐墨远又吐了口血。
  路人没差点吓的魂飞魄散。
  檀越他们就在鸿宴楼,齐墨远一晕倒,就有人去告诉他们。
  檀越懵了。
  还是傅大少爷推了他一把,他才想起来跳窗出鸿宴楼,看到齐墨远双唇发紫,他心都凉了半截。
  齐墨远有病的事,檀越很清楚,可表嫂医术高超他也清楚啊。
  自打表嫂嫁了后,没听说表哥病发啊,他还替表哥高兴,肯定是被表嫂治好了。
  齐墨铭以齐墨远身子骨弱为由争世子之位,他还嗤之以鼻,他齐墨铭争就让他争,只要亮出我表哥没病一事,世子之位就如磐石,那是他齐墨铭能抢走的?
  这几日,他是该吃吃该喝喝,一点也不担心。
  这会儿,檀越急的都快哭了。
  连表嫂都治不好表哥的病?
  表哥是不是没救了?
  傅景元和他把齐墨远扶上马背,带回靖安王府。
  齐墨远虽然走了,但他当街吐血晕倒的事,一阵风传开。
  茶楼酒肆的人一个比一个懵。
  这几天,茶楼酒肆议论最多的就是齐墨铭争世子之位,因为有护国公鼎力相助,再加上娶了太皇太后最疼爱的安阳县主,齐墨远虽然有河间王府相帮,但他本身体弱,连老国公和老夫人都向着齐墨铭,他能不能保住世子之位悬而未决。
  为此,赌坊还开了局,赌世子之位最后花落谁家呢。
  关系到赌资,但凡下了注的都对这事格外关注。
  对了!
  赌坊赌局还没有撤!
  反应过来的都往赌局冲。
  靖安王世子都病成这样了,世子之位还不是靖安王府二少爷的囊中之物了?
  再说梅侧妃和齐墨铭,本来以为有老国公的奏折,能撼动齐墨远的世子之位了,谁想到齐墨远会诈吓二老爷,手里还真有老国公的信。
  王爷不肯换世子,老国公也同意,就是再多两个护国公相助也难成事啊。
  正气的不行呢,就传来了齐墨远当街吐血晕倒的事。
  梅侧妃和齐墨铭都懵了。
  他们当时就在安阳县主屋子里,安阳县主心都凉透了。
  她知道齐墨远身子骨弱,那是因为救她落水落下了病根,可怎么会病的这么严重?
  她从来都不知道。
  她一直想嫁给墨远哥哥,可太皇太后就是不松口,她让宿国公夫人去旁敲侧击,太皇太后只以性格不合适打发,倒是孙嬷嬷说过一句靖安王世子身体不适……
  难道是因为知道墨远哥哥活不久,所以太皇太后才舍不得她出嫁的?
  这一刻。
  安阳县主后背都凉透了。
  她看着梅侧妃和齐墨铭道,“铁大夫医术那么高超,难道他都治不好吗?”
  梅侧妃听得一笑,“要是能治,不早治好了?”
  安阳县主的丫鬟道,“世子爷病成这样,在大街上都能吐血晕倒,他还能上战场吗?就这样,王爷还不肯把世子之位给二少爷。”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