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小奋斗——金谷飘香
时间:2021-07-15 09:50:55

  “看吧,我脸上又没花儿。”
  章小叶抿着嘴,微微一笑。
  座谈会开始了,李主任主持会议。
  林世贤等人轮番发言,介绍了几种中医疗法。
  章小叶埋头做笔记,根本没想着发言。可今儿来座谈的青年医生,一半是来听讲座的,一半是来看章小叶的。
  轮到自由提问时,就有医生举手。
  “小章同志,我是神经外科的,你能不能介绍一下关于神经性头疼的治疗方案?”
  “呃,可以。”
  章小叶站起来,脸微微泛红。
  “这个方案涉及到中医和西医,是中西医结合的典范……”
  章小叶讲述自然没问题,可涉及到西医的部分要十分精准,就用脚踢了踢林济民。
  林济民心领神会,就站起来做了补充。
  还把中医和西医的优势总结了一下。
  “在医学界,西医和中医之间壁垒很深,西医看不起中医,说没有科学论据,都是糊弄人的,中医也瞧不上西医,说除了贵,啥问题都不解决。其实,中医和西医各有所长,如果把中西医结合起来,是一条很好的路子,比如慢性病,西医束手无策,中医效果却很好……”
  林济民侃侃而谈,吸引了全场的注意力。
  章小叶很佩服。这是做了功课的,换做是她可讲不出来。
  会场气氛热烈,门里门外都是人。
  林世君也参加了,扒在窗户上旁听。看到林济民和章小叶朝这边看,就挤了挤眼。
  座谈会很成功,反响很热烈。
  会后,李主任牵头,跟省中医院开展中西医结合疗法。这在国内尚属领先,就此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林世君冲着济民和小叶竖起了大拇指。
  “济民,小叶,你们可是立了功啊!”
  “二叔,这是为人民服务,不讲究个人得失。”
  林济民推了推眼镜,一本正经。
  章小叶抿着嘴,心里美滋滋的。
  照这么研究下去,一定会取得成就的。林济民是未来的院士,她呢,是不是也弄个院士当当?
  *
  三月一号,学校开学了。
  章小叶挎着书包去学校。在公交车站碰到了林济民,就搭乘公交结伴同行。
  到了学校,二人下了车。
  一前一后地走着,中间隔了十多米,装着不熟的样子。
  不想,被崔建华撞见了。
  她冷冷一笑,章小叶这是做什么?一会儿跟林济民接触,一会儿跟齐海波搭讪,想把所有的男生都笼络住吗?
  她在心里记了一笔。心说,要是有一台照相机就好了,拍下来留个证据。可明面上,却装着没看见章小叶,只冲着林济民打招呼。
  “林济民,江老师生病了,班里组织探望,你也一起去吧?”
  “好。”
  林济民答应一声,想先回宿舍放东西。
  崔建华却催促着:“林济民,快走吧,同学们都等着呢!”林济民无奈,只好提着一摞书,跟崔建华一起去家属院。
  章小叶听见了。心说,这是演戏呢?
  她回头瞅瞅,看到崔建华昂着头,骄傲得就像个公主。
  这种人,还是不打交道为好。
  章小叶一溜小跑,回了宿舍。
  她签了到,就去阅览室。一个多月下来,书刊杂志攒了一大堆,都是没看过的,要好好消化一下。
  章小叶又投入到了学业中。
  她星期天回家,给陈大姐扎针,休息半日再往学校赶。林济民也随着章小叶的作息规律,不是在公交车站偶遇,就是在图书馆碰面。
  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二人很有默契。
  可林济民知道,这样的日子不多了。下个学期,他就要去省医附院实习了,想见面就困难了。
  *
  转眼到了月底。
  章小叶一回家,就听到陈水秀说:“叶子,你余阿姨生了,跟娘一起去瞧瞧?”
  “好。”
  章小叶推让不过,只好硬着头皮去探望。
  心说,千万不要碰到崔建华,不然多尴尬啊。
  到了余大姐家,就闻到一股奶香味儿。
  余大姐躺在床上,小宝宝睡在一旁。崔旅长忙着热牛奶,笨手笨脚的。
  章小叶没看到崔建华,觉得很自在,就热情地打着招呼。
  “余阿姨,您感觉咋样啊?”
  “好,能吃能喝的。”
  余大姐胖了不少,气色还不错。章小叶的职业病犯了,就抓着余大姐的手,说:“余阿姨,我给您把把脉。”
  章小叶把了脉,觉得余大姐有点儿体虚。
  当然,这是产后正常现象,不用太担心。
  “余阿姨,您身体恢复得不错,不过,天冷,小心着凉,洗漱都要用热水,千万不能摸凉水。还有,室内要注意通风换气,不能一直憋着,换气的时候,不能在风口上,头和手脚都要包着……”
  章小叶说着,余大姐听着。
  崔旅长赶紧拿出小本子记下来,生怕忘了。
  “小叶子,你可得多指导啊!”
  “好。”章小叶点点头。
  崔旅长难掩做父亲的喜悦,又问了好些护理方面的问题。
  坐了一会儿,陈水秀搁下小毛毯,就带着叶子回家了。
  她们前脚刚走,崔建华就回来了。
  母亲生下了一个男婴,取名崔建社。她对弟弟没啥感觉,毫无惊喜。可面上却不能表现出来,就借口学校忙,逃也似地离开了。
  余大姐和崔旅长一门心思地招呼娃娃,对崔建华自然顾不上。
  崔建华心里不舒坦。
  可她成年了,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撒娇争宠。好在,学校举办诗歌朗诵比赛,她全心投入进去,想争口气。
 
 
第77章 踏实
  *
  四月里, 草长莺飞。
  诗歌朗诵比赛也拉开了帷幕。
  经过激烈角逐,崔建华拿了个一等奖,成为校园风云人物。系主任很高兴, 说:“崔建华同学,你可是为咱们系争光了!”
  崔建华很兴奋,人也有点飘。
  这是她努力的结果, 还因此进了校学生会, 当上了宣传委员。这一步一步都跟她的计划吻合,当初学医只是计划的一部分, 可能否成功?存在很多未知数, 还是要另辟蹊径, 抓住一切机会。
  相比起崔建华的活跃,林济民就像个书呆子。
  他对社团活动一向不感兴趣,总觉得是浪费时间。崔建华动员了很久, 就是不肯挪窝。他忙着钻研,跟崔建华照面很少, 他们之间的距离也越拉越大。
  方向不同, 陌生感在加剧。
  崔建华也意识到了。
  偶尔, 她会想起大一时, 跟林济民一起温习功课, 探讨学业上的问题。那时的她很用功,主要是想给林济民留个好印象,可她对医学的兴趣到底不浓,很难坚持下去。当章小叶出现后, 更是发现自己不是那块料儿。
  对章小叶,莫名有些嫉妒。
  可专业好有什么用?还不是领导一句话。要想掌握自身命运,就得抓住话语权。
  崔建华改弦更张, 想走仕途。
  可又面临着一个问题。她学的是临床专业,“大三”之后开始实习,考核是实打实的,想蒙混过关怕是很难。不如换个专业?把课业减下来,才有精力搞别的。
  崔建华打听了一下,换专业得本系的系主任签字,对方同意接受。
  以她的名气,不管换到哪个系都受欢迎。
  崔建华自信满满,找到辅导员探探口气。
  辅导员一听,就板起了面孔。
  “崔建华同学,系里培养了你,给你创造条件争取了那么大的荣誉,你怎么突然想走?你不要忘了,咱们是医学院,不管在哪个系,若是专业不过硬,其他方面都会打折……”
  一席话下来,崔建华猛然警醒。
  她赶紧向辅导员承认错误,说:“李老师,是我头脑发热、考虑不周,我一定要刻苦努力,把专业课学好……”
  崔建华态度诚恳,辅导员这才打消了疑虑。
  “崔建华同学,这件事我会保密,希望你能戒骄戒躁,争取更大的进步……”
  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
  崔建华以为没人晓得,可不知怎的系主任还是听说了。他找到崔建华,语重心长地说:“崔建华同学,系里一向看重你,你可不能骄傲啊!”
  崔建华脸一红,连连保证。
  她晓得自己失算了,辅导员老师答应保密,可挡不住隔墙有耳,被人家听见了。她不知有多少人知道此事,想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可背后总有人指指点点,说她翘尾巴,做人不踏实。
  事已至此,只能慢慢补救了。
  崔建华低调起来,还找到林济民借笔记,说要把拉下的功课补起来。林济民很大方,说:“崔建华,有不懂的地方尽管问。”
  崔建华觉得林济民的好,想表示一下。
  可一想到章小叶,就没了心劲儿。她跟章小叶不对付,从幼年时期就是如此。
  *
  崔建华的事儿,章小叶也听说了。
  学医是凭本事吃饭,把专业搞好,报效国家比什么都强。看看班里的同学都埋首书本,无心做风云人物,也只有崔建华那样的才想着出风头吧?
  高校是个象牙塔,不怎么接触外界。
  章小叶身处其间,都快忘了刚从困难时期走出来。学校的伙食日益改善,她的脸红扑扑的,上称一称,重了五斤。
  章小叶掐着腰,扭了扭。
  她得加强锻炼,不能坐着不动弹。
  就在这时,春季运动会开始筹备了。系里要选拔运动员,让各班级挑几个尖子出来。男生还好,随便一扒拉都是人才。女生可就难了,满共就那么几个人,全部上场都不够用。
  班长孙育民发起了动员令,几个女同学都报了名。
  轮到章小叶了,她瞅着那一溜项目,跑步、跳远、跳高都不在行,掷铅球、扔手.榴.弹也拿不准,唯有跳绳、投标枪可以试一试。
  章小叶咬着牙报了名。心说,重在参与,态度到位就行。
  系里选拔时,章小叶第一轮就被淘汰了。
  她揣着手,当起了观众。
  崔建华却是扬眉吐气。她是运动健将,能跑能跳,全能型选手。如果不是有限制,个人最多报三项,她能一气儿全包揽了。
  这就是差距,章小叶不得不佩服。
  到了四月底,运动会开始了。
  崔建华大出风头。她拿了三项第一,为系里争得了荣誉。
  同学们纷纷表示祝贺,对崔建华的看法大为改观。系主任也乐呵呵的,说:“崔建华同学又红又专,不愧为先进分子!”
  崔建华捧着奖状。
  心说,唯有成绩才能洗刷不良影响,这一点她做到了。
  *
  运动会结束,就是“五一”。
  学校放假一天,章小叶溜回了家。
  陈水秀拿出一封信,说:“叶子,老家来信了。”
  章小叶接过信,大眼一瞅。
  这是大娘写的,说公社正在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清财务,忙得不可开交。
  原来,三年困难,社员们都憋了一肚子火,总得发泄一下吧?
  柳沙湾还好,丁支书立场坚定,社员们挑不出啥毛病来。搁在其他村子就不一样了,大队干部们站在台上,耷拉着脑袋,被社员们指着鼻子骂。
  “不懂装懂,净瞎指挥,让大伙儿饿肚子……”
  章小叶心说,这场运动很有必要。走群众路线,人民当家作主,官僚主义就此刹住了车。还有反对贪污、反对浪费,揪出了一批蛀虫,为社会主义建设扫清障碍。
  这是一九六三年,这场运动将持续三年,很快就会从农村蔓延到城市。
  果然,到了下半年,城里也开始了。
  陈水秀在单位里天天开会,思想上和经济上都要清理。好在,她只是个报务员,跟经济上不沾边,就当起了群众。
  各个单位群情激昂,如火如荼。
  高校里也不例外。
  省医学院第一个被揪出来的,就是食堂管理员。群众举报,在困难时期,管理员偷着往家拿粮食,他家娃娃吃得饱饱的,食堂里却是清汤寡水的。
  这样的蛀虫,一揪就是一大串儿。情节轻、态度好的,撤职查看。情节严重的,下放劳动。构成犯罪的,提交公安机关。
  部队上一向严谨,倒是影响不大。
  这里就像一个避风港,在接下来的运动中相对平稳。
  章小叶觉得自己奋斗得还不错。
  该抓住的都抓住了,该避开的也避开了。当然,主要是目标定得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第78章 表现
  *
  一个学期过得很快。
  到了七月下旬, 迎来了期末考试。
  章小叶拿了年级第一,评了一等奖学金。
  十块钱可不少,荣誉更高。
  章小叶喜滋滋的, 想赶在放暑假前请客。她找到班长孙育民,说:“班长,下午开班会, 我请大家喝酸梅汤, 吃冰棍儿!”
  “好啊,那咱们叫几个人去批发!”
  孙育民一号召, 有同学乐颠颠地腾出一只木箱子, 说专门装冰棍儿。还有同学把寝室里的暖瓶集中起来, 说盛酸梅汤。
  东西备齐了,就行动起来。
  孙育民借了一辆自行车,驮着木箱子。章小叶等人提着暖瓶跟在后面, 浩浩荡荡的,直奔学校澡堂。
  赶在夏日, 澡堂子歇业, 就改卖冰棍儿和酸梅汤了。
  这是校办产业, 既经济又实惠。
  酸梅汤是用大锅熬制的, 紫黑色的, 冷凉后盛在保温桶里,一分钱一杯,三分钱一壶。冰棍也是自己做的,有桔子味儿的, 苹果味的,用纸包着,长长方方, 大大的一块儿,零售一分钱一根,批发一分钱两根。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