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就不飞升了——松影明河
时间:2021-08-19 09:43:29

  当然,并不是说海信从前就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不然哪来的这十几房的夫人?
  但以前好歹还要脸,顾忌自己在外的形象,如今却像是不管不顾,破罐子破摔了。
  有在家主身边伺候的人传出消息,说是有一次家主喝醉了,曾满怀怨愤地抱怨姜氏盘剥严苛,抱怨族中长老掣肘。
  这个消息,让原本有意前去劝谏的长老们却步了。
  就只有海信对长老们不满吗?
  孰不知,几位长老对他,也是一肚子不满呢。
  从做了长老那一刻,就注定了自己这一脉的子孙后代都无缘家主之位了。
  就算是为了保自家后代长久的富贵,长老们也是轻易不会和家主对着干的。
  至于说家主刚刚上位,支强干弱的时期,那都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留给家主的磨合适应期。
  这个时候长老们霸权,家主在行事上有了任何过错,都可以推给诸位长老。
  因为他还没有实权嘛,当然不是他的错了。
  等家主慢慢成长起来之后,这些长老就算再不情愿放弃手中的权力,为了自己的一大家子,也得慢慢归权于家主了。
  至于说九大长老商量好,都不归权,把家主彻底架空?
  别傻了,就算长老只有两个也会有分歧,三个人就能争执不休了,更别说是九个了。
  说不定你这边召集了人商议,人家当面答应得好好的,转头就把你给卖了。
  海氏的长老为什么敢一直掣肘家主?
  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家主太废!
  姜氏的附庸只有海氏一家吗?
  别的附属家族就不用给姜氏上供了吗?
  开什么玩笑,上贡是每一个附属家族表明依附之心的证据。
  他们给姜氏上贡,遇到被其余大家族欺辱的时候,姜氏也得出面替他们摆平。
  而且,虽然他们每年都要给姜氏贡品,但这并不是单向的,姜氏那里有了什么大项目,也会让他们这些附属家族去做。
  如果做得好了,当年的贡品不但能赚回来,还能有盈余。
  不过,姜氏又不是专门做慈善的,这样的好事当然是有限的。好事究竟能落到谁的头上,就要靠他们自己去争取了。
  他们海氏虽然也是有妖帝封邑的,但毕竟只是小家族,存活才是第一要务。
  至于其他的,比如脸面,那都是个屁。
  只是,大概是少年时每每被妹妹海姜压一头,好不容易把海姜踩下去,坐上了家主之位,还没来得及扬眉吐气,海信就突然发现。
  ——原来,做家主并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简单。
  骤然登位,九大长老不肯放权,只会掣肘他;一众族人都知道他的底细,不大信任他;底下的家臣倒是没说什么,看起来也挺听话,但真正让他们办事的时候,才知道他们背后各有派系。
  总而言之一个字:难!
  如果要换成两个字的话,那就是:憋屈!
  话说,他累死累活坐上家主之位,到底是为了干什么的?
  为了做个傀儡吗?
  怎么父亲在位的时候,你们一个个就那么听话?
  是欺负他年幼?或者是心里还念着海姜?
  他为什么一定要让海姜死呢?
  这就是原因。
  但海姜死了之后,现状非但没有改变,反而更加糟糕了。
  因为这个时候,他已经不是少主,而是家主了。
  做少主的时候,他打压海姜,排除异己,那都是情有可原的。
  毕竟,老爷子当初的态度的确太过暧昧。
  如果不是九大长老坚持正统,家主之位哪里还有海信的事?
  但是如今不一样了,如今海信已经登上家主之位了。
  这个时候,他就要学会施恩,学会怀柔,学会收买人心,这样他的地位才会慢慢稳固。
  但是他干了什么呢?
  把回来奔丧的妹妹,在半路上截杀了。
  就算抛开这是他亲妹妹的因素不谈,阻止人家为父奔丧,是人干事?
  从这件事情上,海氏上下只看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这位新家主他心胸狭隘,睚眦必报。
  这就很严重了。
  首先九大长老心里就有疙瘩。
  说真的,作为长老,他们对这个少主时真的没怎么看重。主要是海信做少主的时候,还真没什么出彩的地方。
  不要求多,办事能力和修为,你总得占一样?
  但海信真的是样样不占。
  论修为,他修为不怎么样,也没办成过几件像样的事。
  就算是和同为姜氏附属的几个家族的少主相处,他也能沦落到被孤立的地步。
  就这,凭什么让九大长老看重他呢?
  除却长老,族人们早些年因为海姜的出众,可是有不少人都上赶着去烧热灶的。
  这些事情,若是遇见一个心胸宽广的家主,那都不算事。
  彼此打个哈哈,把这一页翻过去,也就皆大欢喜了。
  但若是家主的心胸狭隘,谁不担心日后被打击报复?
  至于底下的家臣,说真的这么多年了,他们不可能一点派系都没有。
  他们上面的长老没有表态,谁敢讨好家主?
  就算有一批老家主的死忠,他们也在观望呢。
  在家族这里不如意,已经让海信积累了一腔的怨愤。
  可是,到了去姜氏上贡的时候,他才发现,家里那点事,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他才头一回以家主的身份到了姜氏,姜氏家主一开口,就是要涨贡品。
  其余几位家主明显是商量好了,都没有表达异议,然后所有人的目光就都到了他身上。
  如芒在背,就是海信当时所有的感觉。
  他是真不想同意呀!
  因为翁山这个地界,除了几条灵脉,是真的没有什么特产。
  满打满算,最珍贵的就是蚀香城的玉髓香了。
  但是海氏这么一大家子,不需要开销吗?
  所以,海信是打心眼里不愿意增加贡品的。
  但是,面对气势汹汹,修为更是不知道比他高多少的姜氏家主,他嘴唇嗫嚅了半晌,愣是没敢说出半个“不”字。
  见他如此,姜氏家主似乎是笑了一下,充满蔑视的那种。
  然后就一锤定音,替他拍板了,“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一瞬间,其余几家的家主看他的目光就都变了,变成了蔑视还有恼怒。
  趁着岁扈家族的家主换届涨贡品,是姜氏惯用的套路。
  但是往往十回里很难有一回成的。
  因为年轻人嘛,都气盛,肯定会拒绝的。
  只要海信开口拒绝了,那些一言不发的家主,一定会开口,替他求情,平息姜氏家主的怒气。
  然后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打哈哈,转移话题,这次的涨贡品危机,就顺利度过了。
  姜氏也不会因为这点事救记仇。
  但这些,海信他都不知道呀。
  其实这次进贡,几位家主都是提前到了,就是为了提点海信。
  但海信他自己就没想到提前来,向前辈们请教一番。
  他还是按照以往跟着父亲一起的时间出发的。
  那几位家主在迦楼山下久等他不至,还以为是海氏老家主临终前叮嘱过了,也就按时上山了。
  谁知道,事到临头,他给弄了这么一出。
  这几位家主能不恨他吗?
  开局就得罪了所有同僚,事后他还因为人家对他态度不好,不欲拿热脸去贴冷屁股。
  这会子他倒是有傲气了,倒是想起来自己是个年轻人,应该气盛了。
  但这除了让情况更加糟糕意外,还有什么用?
  尽管跟着他一起去的大长老和三长老在事后尽量弥补了,但海信才是海氏家主,他的态度摆在那里,当人家全是傻子吗?
  这件事过后,海信脑门上,又被贴了个标签:无能。
  九大长老本来就不乐意放权,这下可算是有理由了。
  于是,海信做了几万年家主,就和家中长老内斗争权争了几万年。
  这一点,倒是和同在一线峡东南的凌海君氏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是,君氏体量大,经得起折腾,他们海氏可经不起。
  在几位长老的逼迫之下,海信不得不妥协了。
  只是,妥协是一回事,认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如今,海信在曾道竹的魔道秘法的影响下,是越发地放浪形骸,也越来越不愿意隐忍了。
 
 
第115章 捉弄人
  这个内情,元蓁知道,别人却不知道。
  因为魔道的手段自来隐秘,如果没有见识过的,很难判断出来。
  而曾道竹于正魔道的修行之法不精通,但对那些歪门邪道的手段,却知道得多了。
  海氏纵然颇有底蕴,但海信自己收拢不住人手。
  特别是在他成为家主之后,因着刻薄寡恩,连原本做少主时追随他的人,也渐渐都离了心。
  弄到如今,他身边竟然没有一个能看出他异样的人。
  九大长老倒是觉得奇怪:这位家主别的本事没有,忍功却是一绝,如今怎么就忍不下去了?
  但这个疑惑,在第二个关于家主的消息传出来之后,就迅速得到了解答。
  ——贴身伺候家主的婢女在替家主梳头的时候,发现了几根白发。
  这个消息一传出来,顿时就引起了一片哗然。
  妖仙生了白发,那就是天人五衰的征兆呀!
  这样一来,家主近些日子所有的放纵,就都有了解释。
  ——这是自知命不久矣,不再苦着自己了呀。
  很神奇的,海信在族人和家臣们中间的名声,诡异地好了很多。
  这点名声的回升,主要表现在怜悯上。
  好多人私底下嘀咕:说起来家主也是可怜,一辈子都没有正儿八经掌过权。家主变成如今的模样,都是九大长老逼的呀!
  几位长老也没想到,他们春风得意了几万年,正在考虑是不是把下一任家主也培养成傀儡时,一大盆脏水一下子就泼到他们身上了。
  和底下的族人们只会人云亦云不一样,他们可不相信,这种流言传出来会是偶然。
  既然有了怀疑,自然是要查的。
  长老掌权本就名不正言不顺,若是再被有心人坏了名声,族人和家臣们就更不会服他们了。
  这个时候,九大长老是空前团结。
  就连先前支持家主接触君氏的那三个,也没有再唱反调。
  他们同意和君氏接触,是因为不愿意再受姜氏盘剥,可不是真的向家主投诚服软了。
  陆云笙为了说服汗青,给元蓁打电话的时候,正是九位长老在海氏内部搞大清查的时候。
  这时候,海氏内部人心惶惶,消息封锁的也严密,汗青又没有专门设置人手监视海氏,自然不清楚内情。
  听了元蓁隐晦的暗示,汗青心头一凛,连忙道:“元仙子和君仙子保重自身即可,稿子的事,等风头过了再说不迟。”
  元蓁笑道:“多谢汗青先生体谅。正好阿缨就在我身边,你们自己交流一下?”
  “也好。如此就多谢元仙子了。”
  能和君缨直接对线,汗青当然高兴了。
  虽然君缨也是一只小狐狸,但毕竟两人比较熟,和她说话,汗青会少掉很多顾忌。
  见元蓁把那个可以传音的东西递过来,君缨没有立刻接,而是撇了撇嘴问道:“非要和我说?”
  “毕竟你们俩比较熟嘛。”
  君缨小小地“嘁”了一声,嘴里嘟囔着,“你的意思不久是我的意思嘛。”
  但她到底还是接了过来。
  “先生还有别的事?”她一开口,语气就不怎么好,“书稿的事,阿蓁不应已经和你说清楚了吗?怎么,你是觉得她的话,代表不了我的意思?”
  长到如今,她身边最亲近的,就只剩下元蓁和辛薇这两个挚友。汗青怀疑她们俩的感情,不尊重元蓁,她怎么可能高兴?
  被朋友维护,元蓁心里自然高兴。
  也正因为明白君缨的心意,她就更不愿意君缨因为自己得罪人。
  “阿缨。”她轻轻拽了拽君缨的袖子,暗中传音给她,“你的话本还需要汗青先生替你张罗,且不可随意开罪了他。”
  不得不说,元蓁把她的脉门掐得可是真准。
  如果元蓁只打感情牌,君缨八成不当回事;但她拿利益说事,君缨立刻就听进去了。
  君缨鼓了鼓脸颊,神色立刻就缓和了。
  幸好汗青知道她年纪小,很少与她计较,被她怼了一句,也只是笑了笑,耐心地解释道:“你误会了,书稿的事,既然元仙子已经开口了,我自然不会再多问。”
  其实,他本来是有再问问君缨的意思。
  不过这回问的不是什么时候能交稿,而是写了多少了,第二卷 能不能结局,若是不能第三卷开始了吗? 
  但听了君缨的话,他知道这不是一个询问的好时机,也就打消了念头。
  他态度这样好,倒是让一开口就咄咄逼人的君缨有些不大自在。
  但或许有些事情时天生的,她的不自在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很快就散去了。
  接着,她就笑意盈盈地说:“我还以为你对我的姐妹有什么意见呢,说话急了些,你可别放在心上。”
  ——这姑娘,可真是能屈能伸。
  以上,是元蓁和汗青共同的想法。
  汗青本来就无意和她计较,当即笑着回道:“咱们之间,何必说这些?我可是拿你当朋友的。”
  “我也是拿你当朋友的。”君缨笑道,“你有什么事,还是快说,等会儿说不定就有人来了。”
  这些日子翁山的乱象,就连她们俩这深居简出的家臣的客人都波及了。
  隔三差五的,就有汪家的同僚上门拜访,还都要求把她们俩请出来见一见。
  元蓁和君缨都不是蠢人,尤其是君缨对这些和争权夺利有关的事,尤其敏感。
  通过和照顾她们的小丫头聊天,她们很快就弄清楚了,这几天来的这些海氏家臣,都是分别追随几位长老的。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