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记得先前那个侍婢曾说过那乞儿说话的样子有些儒雅,似是读过书的。常言道“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倒不是甄仕远小瞧读书人,他自己也是个读书人,当然,这世间也有些读书人体魄极佳甚至不但会拳脚功夫还会内家工夫的,譬如那姓乔丫头家的张解这等。可大多数读书人是不大懂拳脚功夫的。
所以这样的所知委实同验尸结果有些矛盾,这些再次让甄仕远想到了从洛阳寄回来的字条。
走出办公的屋堂,甄仕远唤来人吩咐下去:“你去长安府衙跑一趟,问问最近有没有一个约莫三四十岁,身高七尺,人又魁梧健壮甚至粗通拳脚功夫的男子失踪的,对了,等后头文吏画出尸体的画像之后,也一并交到长安府衙去。”
这意思是要确认一番死去的这个人的真实身份?官差怔了一怔,回声应了之后便立刻下去一切照办了。
不过这样能找到人吗?官差心里嘀咕着。那尸身的面容因着重锤有些扭曲,所以文吏给出的画像必然同真实的相貌有些许出入,更何况大人还令文吏将那乞儿少了的眼窟窿补上了,最后给出的画像上的男子面容倒是颇为英挺。
也与那独眼尸身的样子相差越发之大。
这个消息过去之后,不过等了半日的工夫,长安府衙的官差便领着两个人过来道这两人认识画像上的人。
甄仕远见了这两个百姓,寻常百姓素日里鲜少有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到大理寺卿这等高官的机会,是以两人皆十分激动。
磕磕巴巴的喊了一声“大人”之后,两人便开始说了起来:“大人找的这人我等认识,就是隔壁做药材生意的赵炫。几日前,哦,就是下冰粒子那一日失踪的。我二人还在说呢,这赵炫素日里比衙门当值的还准时,每日早上雷打不动辰时开门,酉时关门,人多也不留,人少也不关,过了那个时辰一定不在,但在这个时辰之内人就一定在。”
就是因为是这样一个守时的人,有一日早上突然没见到人,两人这才觉得意外。不过因着也没见什么人找来,便想着这赵炫许是急事回家去了。没想到,赵炫家人没见着,倒是在官府分发的画像上见到了赵炫,是以便赶过来指认了。
“赵炫有什么家人吗?”甄仕远听到这里,只略一思索便打断了神情激动的二人问道,“人失踪了几日怎的没人来报官?”
两个百姓闻言顿时一愣,互相对视了一眼之后,其中一个才开口道:“赵炫应该是有家人的,只是我等没见过而已。”
还有这等事?甄仕远有些惊讶:“你二人认识这个赵炫多久了?怎的口口声声道他有家人,可又道从来没见过他的家人呢?”
这反应委实是有些前后矛盾。
两个百姓不得已,这才道:“我等知道他有家人是因为赵炫此前曾说过回家探亲的事情,可他家人什么的确实是不曾见过。”
甄仕远听到这里,“哦”了一声,意有所指道:“原来是他口中的家人。”
虽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可有时候眼见都未必为实,更何况是这等从未亲眼见过的家人?
所以,有没有这个家人还另说。不过关于赵炫,两个百姓确实道:“他好像会些拳脚功夫,人又热心,日常我们铺子有什么搬不动的也时常请他来帮忙。挂匾什么的也只他一个人便够了。”
甄仕远听到这里点了点头,接着问道:“他从几时开始做药材生意的?”这话先前他其实已经问过了,可这两个百姓先时忙着回答赵炫家人的事,忘了回答了。
寻常百姓回答了一头却忘了另一头的事很常见,是以常常需要多次重复询问。
两个百姓这才道:“差不多十年前了,听说他原先只是个小小狱卒,本是混日子的,后来家里看他这般混下去委实是太过没有出息了这才出了钱给他,叫他出门闯荡,而后他行至长安,被京地繁华迷了眼,自此用家里给的钱经营药材铺子,日子过得也算不错。”
甄仕远听到这里,飞快的打断了他二人的话,问道:“这话是赵炫自己说的?”
两人点头。
这邻里商铺的,谁与谁都不认识,若不是他自己说,他们怎可能知道这赵炫的过往?
甄仕远见两人点头想了想又问:“他官话说的怎么样?”
百姓道:“说的极好,不带一点口音。”
甄仕远听到这里,忍不住轻嗤了一声,道:“一个狱卒说的不带一点地方口音的官话,那这狱卒还真是非一般的厉害。”
两个百姓听到这一句,忍不住互相对视了一眼,似是经他此时提醒,才察觉到有些不对劲。他们原版正想说或许是赵炫家里有些钱财什么的,可一想到若是家中有财,就算是混日子,也不会安排狱卒这等说出来不算好听,又日常同那些罪大恶极的凶徒接触的危险活计。如此想来,这狱卒可一点不像赵炫口中的“混日子”。
两人似是直到此时才发觉了几分其中的不对劲,正在面面相觑之时,又听甄仕远开口了:“除了这些,关于这个赵炫你们可还有哪些是知道的?”
两个百姓对视了一眼,两人想了好一会儿之后,才道:“这赵炫着实也没别的什么可说的了。不过虽说他这人来处不明,人却是真的热心,不但帮顾着我们,还经常照拂那些路上行乞的乞儿,就连失踪前那一日,我等还看到赵炫在铺子门口给乞儿送吃食呢!”
乞儿!甄仕远听到这一句,只觉得眼前墓地一亮:冥冥之中好像有一条线将他们所查到的线索串联了起来。
于是他忙问那两个百姓道:“那乞儿的模样你们可看清了?”也不知是不是那个独眼的乞儿,如果是的话,这一切似乎就能说得通了。
只可惜两个百姓对此只是摇了摇头,道:“我等是做食铺的,大人也知道到了饭点食铺总是有些忙的,那时候只来得及匆忙扫一眼,隐约看到一个头发乱糟糟穿着破旧棉衣的乞儿的背影,至于样子却是没看清楚。”
这就可惜了。甄仕远有些失望,却也无可奈何,又问了百姓一些问题,只可惜百姓所答对于这个案子而言并没有什么帮助。
待送走了两个百姓之后,甄仕远当即便叫来官差,令他们拿着那幅画像去长安周边各郡县衙门去问问十年前有没有过这样一个官差。
如今看似除了赵炫这个身份外,已经找不到这个男人生前别的线索了,再加上这个男人有意隐藏自己,更是难上加难。
可一个人要十年间行的毫无破绽是不可能的,方才那两个百姓曾说过这个赵炫生前曾提过自己做过狱卒的事情,若这个消息是这些真真假假的消息之中的真消息的话,其实也是说的通的。
辰时开门,酉时关门,从辰时到酉时,正是大楚律法中规定的官员官差当值的时辰。
若是把药材铺这门生意当做公务的话,赵炫这开关门的时辰似乎也说得通了。
一个人要撒一个谎,必须要同时用千百个谎去圆了这个谎。
可即便是撒谎的老手,要骗过脑子容易,要骗过身体本能的反应却不是一件易事。这样的开关门时辰极有可能是因为赵炫确实曾在衙门当过差,至于是不是狱卒,只有问了才知道了。
当然,让人只去长安周边郡县衙门问也是有他的考量的。这件事同绿意和紫檀二人有关,联想到两人的出身以及那个乞儿,整件事似乎都是围绕长安展开的。再加上不管绿意、紫檀还是那个乞儿和赵炫,官话都说的极好,天下各城难免各自带上些许地方的口音,纵观整个大楚,也只有长安这边的百姓最有可能练就一副如此娴熟的官话了。
长安府衙那里似乎并没有这样的人,如此的话便也只有从周边各郡县里寻找了。
有画像而且又指定是在衙门当过值的,如此一来的话,大理寺的官差几乎只要一拿出画像,唤来各衙门的老人,不到半晌的工夫便能有结果了。
很快,甄仕远便收到了来自周边潼县传来的消息,称找到这个叫赵炫的人了,不,不能叫赵炫,当狱卒时这个人的名字叫做白义。
是个很大义的名字,而白义本人在周遭人的口中也是一个极讲义气的人。十年前有个民间镖局运了一趟镖送往外地,经过潼县时,运镖的镖头意外发现白义就是他年少时的玩伴,他乡遇故知,高兴之下镖头便在潼县逗留了半日,两人畅谈过往喝了不少酒,到快天黑了,那镖头才再次上路。
白义想着自己的玩伴工夫不错,而且这里是长安,哪个不开眼的贼人会在长安附近下手的?于是便没有阻拦,结果到天亮时,传来消息说那镖局在潼县附近的山路上因着天黑路滑又喝了不少酒出了事,连人带镖车一起滚落了山崖,山崖之上只剩下散落的镖车架以及山崖边草丛里划拉过的触目惊心的血迹。
这样的场景,熟悉山路的只一眼便知道是出了什么事,白义也因着这件事后悔自责,自责自己当日若是拦着玩伴不让喝酒就不会出这样的事了。
没过多久之后,白义便在周围众人不可思议的眼神中卸了衙门狱卒的活,说是要回乡种地去了。
自此之后,潼县这里的人便再也没有看到过白义,直到这一次大理寺的人拿着画像来问。
这样一段“清白动人”的过往着实有些出乎甄仕远的意料之外,不过于甄仕远而言,这样的过往却是一个字都不信的。
必然还有别的秘密隐藏在这段过往之下,要知道绿意和紫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真真公主拖下水,所以,事情最终定然会绕到真真公主身上。
据说这
第725章 哄骗
真真公主。
所以白义的这些过往同真真公主又有什么关系?丢镖那一日又发生了什么?知晓这一切的白义已死,似乎还是要重新找到那个乞儿才能看明白事情的真相。
甄仕远只觉得自己如今好似面对的是个蒙着面纱的绝世美人,想要一窥究竟,于是好不容易掀开了面纱的一角却惊奇的发现面纱之下还有一层面纱。离美人的真实面容确实是近了,却依旧没有办法看清楚她的模样。
事情兜兜转转仿佛又要回到寻乞儿身上来了。甄仕远在潼县确信没有别的线索之后,并未逗留便赶回了长安城,原本是想着再将那只刚喂饱的鸽子抓来飞鸽传书来着,没想到才回到大理寺,便看到因徐十小姐之事被他“特例”放了假的谢承泽和徐和修二人在衙门门口等他。
他这个做上峰的体恤下属,给他们一些时日从徐十小姐的死中走出来,不过虽是这么想的,他自己心里也清楚这二位这些时日并不会当真就坐在屋子里缅怀徐十小姐,这几日他二人也在奔波于此事。
果不其然一见到他,徐和修便忙不迭地奔上来喊了一声“大人”之后开口道:“我等听说大人已经找到那个乞儿的事了。”
同在大理寺,虽然那些官差知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可到底经手的人多,再加上封仵作那里多了一具尸首的事也是瞒不住的,只要回一趟大理寺,两人稍加猜测便能猜到案子的进展。
甄仕远瞥了他二人一眼,并没有瞒着他二人,点头道:“乞儿还活着,死的是一个叫白义的狱卒,不过此时尚且不知道他与绿意这些人的仇怨以及同真真公主的关系。”
这话说罢,便见对面的徐和修脸上瞬时闪过一丝怒色:十妹妹确实不是真真公主所杀,可整件事因真真公主而起却是不争的事实。
她非凶手,可十妹妹却因她而死,怎能不恨?绿意、紫檀这些人不是已经死了,便是做好了必死的决心,是付出了代价,可真真公主若不是凶手的话却是不需要付任何代价的,这让他怎么接受得了?
正是因为自己在大理寺任职,对律法量刑这等事无比清楚,知晓这个案子,真真公主多半不是直接的凶手,是不用付出代价的,这才令他憋屈的厉害。
对比徐和修的恼怒,倒是谢承泽一如既往的冷静,待到徐和修说完,他才淡淡的开口道:“其实要绿意开口也不难,找不到那个乞儿的话,可以骗。”
骗?甄仕远讶然到眉梢忍不住挑了起来,眼角的余光瞥到同他一样一脸吃惊之色的徐和修。
对谢承泽的话,他似是也未预料到,脸上的惊诧之色并不比他少多少。
对上两人望来的目光,谢承泽淡淡道:“这件事其实也没有那么难,那个叫绿意的侍婢之所以如此镇定自若无非是因着如今事情的走向都在她的掌控之中罢了。如此,只消让她知道事情的走向没有如她所愿,她定然会急,届时只消稍加一哄,自然会将真相说出来。”
还能这样?甄仕远听的目瞪口呆,诧异的看着眼前的谢承泽,这脸和声音确实是谢承泽没错啊,怎的这种话居然会从他口中说出来。
甄仕远原本觉得整个大理寺能说出这种话的应当只有那姓乔的丫头一个,因着只有她才会如此用非同寻常的手段应对嫌犯。
“非常之时也只能用非常之手段了。”对此,谢承泽只稍稍一顿,便继续说道,“今日老太爷特意叫我过去同我说了洛阳那里的事情。据说洛阳府尹冯兆喜手中握有徐家交予的证据,证明一个叫妙真的女冠极有可能就是害死徐十小姐的凶手。”
这一点甄仕远是知道的,虽然冯兆喜派来的人还在路上,可他早从鸽子带来的字条里知晓此事了。
是以甄仕远和谢承泽神色倒是不显,也只有此时才知道这件事的徐和修听罢气的暴跳如雷:“这姓冯的是个傻子不成?十妹妹是在京城出的事,以为那个妙真会分身术?”
“据说是买凶杀人。”甄仕远匆匆将徐家过往之事说了一遍,而后拍了拍一脸茫然,似乎直到此时才知道徐五爷一家过往之事的徐和修的肩膀,道,“你家里人许是觉得些许小事,委实是不必令你知晓,才没有对你提及此事。”
徐和修脸上一时五色缤纷,十分精彩。顿了顿之后才喃喃道:“倒不是小事什么的,多半是不大光彩所以不曾提及。”
到底是自家人,对洛阳祖宅里那几位族中辈分不小的老爷,他还是清楚的。
不得不说,这句话才是事实。不过,对于妙真杀人这件事,他本能的直觉不是。
对此,谢承泽不置可否,只对他二人道:“老太爷道,妙真已经认了,她道是买凶杀人。”
“那是屈打成招吧!”徐和修闻言,想也不想便道。
谢承泽瞥了他一眼道:“未用刑,她自认的。”
“那也或许是家里几个老头子暗中做了什么。”徐和修对此不以为意,“总之,这件事同那个绿意有关是不争的事实了。”